qwert168 wrote:
毛利率大於 50%的...(恕刪)
對不起我講錯了。我是說在台積電工作叫勞力工作。我不是說晶圓代工叫勞力工作。
只是想說intel毛利率還更高,賺的反而少很多。
台積電的勁爭力也只是更便宜的勞力還要員工做更長的工時而已。
beachgoo wrote:
對不起我講錯了。我...(恕刪)
比起其他科技業,台積電算是很人性了。工時也盡量改善了。
並無過勞的現象,只是處於高壓下工作是事實,但這並非壞事,有壓力才能逼出潛能。
競爭力來自便宜的勞工並非事實。
當然便宜的工資是有幫助,但那只佔一部分。
更重要的還是企業文化陪養了世界級的精英,每每在重要關頭作出了比對手更明智的決策。
台積在45奈米時代,選擇了以40 奈米為主力,打了一場關鍵的勝仗。
在 28奈米的時代,也是每步棋都是好棋。
直接跳過32奈米,以28奈米為主力。
28奈米也是異於對手,選擇以易切入低成本的 SiON 舊製程去練兵去攻佔市場。
隨後再導入新的 HKMG 製程。
HKMG 製程也是作了重大的抉擇,選擇難度高的 gate-last作法,不同於三星的gate-first 製程。
結果証明選擇是明智的,也讓台積的 28奈米進入了獨霸的時代。
台積的 193nm 浸潤式曝光技術跟微影技術,幾乎是無人能敵。
台積在戰役戰能夠勝出,曝光技術是很關鍵。
這些成就,其實跟便宜無關,而是跟 智慧能力關係比較大。
接下來的 10/7 奈米大戲,主體是 曝光技術之爭。鹿死誰手,明年上半年見分曉。
beachgoo wrote:
對不起我講錯了。我是說在台積電工作叫勞力工作。我不是說晶圓代工叫勞力工作...
只是想說intel毛利率還更高,賺的反而少很多。
台積電的勁爭力也只是更便宜的勞力還要員工做更長的工時而已(恕刪)
你還是都說錯啊..還是硬要講?
台積電很操 壓力很大沒錯.. 但絕對不是單只有勞力工作
指的是搬東西之類的工作嗎?? 是有PM人員會做勞力工作.. Intel 也有PM啊
這種行業的成本主要在資本支出..隨便一條線上千億台幣..
連續好幾年每年破百億美金的資本支出.. 分五年折舊 .. 扣掉每年3千億打水漂 .. 還可以再賺3千億
台積電買到跟別人一樣的機台..
但是可以產出比別人更多的晶圓 cost還更省 良率更高 交貨快 這才是台積電的競爭力
人事成本比上每年幾千億的折舊攤提..根本就小case
然後現在已經不能很晚下班了.. 自願也不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