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國想打造IC一條龍幹掉台灣?資金、技術、專利挑戰多


ocean6570 wrote:
發現真的匪夷所思 ,...(恕刪)


我個人是從不認為有什麼市場定位, 只有戰略的考量,
當你實力夠的時候, 還會管那些界線嗎?

聯發科不也是一路從 DVD 搞到現在這麼多產品線?

對岸要發展, 受影響的也不會是只有產品定位的問題,
聯發科要搶人才, 也不會只挖 IC design house 的人, 對吧?
TSMC 也被他們挖走一狗票
大陸要搶人, 還會再去限定一定要什麼產品定位的人嗎?
大陸要怎去定位他的product 是他家的事 . 要去賣家具也ok呀 .

我哪說過從業人員不能跳槽了 ??

我都不知你想要表達啥 ?

blockquote>rogerslee wrote:
我個人是從不認為有什...(恕刪)

真的匪夷所思的是,有人以為只有自己懂 ?


1.台灣的低Pin腳的階封裝 根本毫無競爭力了

那些要用到中低階封裝? 盛群 松翰、新唐等MCU產品、聚積、類比科、通嘉等電源類產品

這幾年熱門的 LED燈泡、無線充電、太陽能發電、感測器、NFC 通通都是

這些IC的特色就是封裝成本超過晶圓成本,台灣早已毫無成本優勢

2.而高Pin腳的產品,大多是數位產品,數位產品現在是IP化

,去問問看ARM的業務就知道,

ARM的IP在中國的銷售量是台灣的幾十倍 (政府捕助)

連ARM都買不起 那什麼手機 電視 PAD 都不用想要做了

高Pin腳的IC所需的成本,台灣多數的IC design house已經負擔不起

3.台灣以前靠著PC/NB產業,帶起一批design house
但PC/NB產量減少,而其他產品中國成為製造中心,台灣更難打了

台灣貨以前在中國人心中還有品質好的國家品牌
在台灣廠商短視近利、急於求成的態度下,中國人已經不覺得台灣IC產品的品質比較好了



現在台灣還能撐場面的,剩下一些老牌的IC設計公司而已

像聯發科、晨星還有能力開發高階產品,晨星被併後,台灣又少一家

大部分只剩下固守原有市場的能力,或者在高不成 低不就的中級產品找利基產品生存

現在創投根本都不太想投台灣新創的IC設計公司了



ocean6570 wrote:
發現真的匪夷所思 , 請問大家對IC 產業上下游供應鏈跟技術 到底了解到啥程度 ?
現在28nm開個個光罩要多少錢
一些二線的豬屎屋已經玩不起了
對岸的海思背後可有一個華為在撐腰耶
華為甚至早就來台開公司搶人了
台灣BACKEND人才又多又便宜
在TSMC投單多方便

TV現在是較有優勢的一塊
但是對岸不會追?
聯發科可以後發先至
對岸沒辦法?
玩久了對岸不見得比我們差
台灣豬屎屋唯一的優勢
就是技術支援服務好
這是目前對岸比較缺乏的

至於comsumer台灣耕耘最久
但毛利越來越低
萬一大陸也跟著殺進來
那不變成紅海一片

數據只能反映過去
未來IC設計變成紅海一片是可預期的


mo32750 wrote:
同感,不光是IC設備.
各種設備大陸幾乎都想自己做,而且做的再爛都敢拿出來賣.
這點不是嘲笑,而是佩服.
東西再爛,只要性價比合適,照樣賣得出去.

我公司十年前買了一款德國機器,相當不錯.
過了兩年,買一台大陸製的,看起來破破爛爛很兩光,可是是德製3成的價格,6成的產能.
前幾天又進了一台,看起來依然是很兩光,還是3成的價格,卻已有8成的產能.
無論如何,他們總是會踏出第一步.有出發,就會有進步.
大陸在很多地方都想有自己的產製能力,甚至自己的規格.
他們就是不想一直受制於歐美日等國.
反觀我們呢?...(恕刪)


+1
還真令人匪夷所思

啥叫MTK merger Mstar 後又少一家了 ? 原來你認為Mstar 已經不存在了 ; 他的customer都不見了 ;員工全都被lay了 !

啥叫封裝業做不下去了 ? SPIL ASE 只有cost 沒產能良率know how了 ? 中高階沒生意了 ?

原來現在全世界IC 不用封裝了都找空氣去封裝了 !

麻煩去查一下全球IC Design House 跟 TSMC UMC SPIL ASE 是怎樣策略關係 !

前20大的IC Design house 除了海思; 展訊外全都在做low end product 快倒了!

台灣的科技廠都無法接全世界生意了 倒一堆了 ! 三大法人全跑光了!

台灣快沉了 ; 還不趕快去辦移民 !

果然嘴砲酸度如硫酸 ; 內心脆弱到不行 !

Locke - sky wrote:
真的匪夷所思的是,有...(恕刪)


嘴砲的是你吧? 你有沒有做過生意 拜訪過客戶? 賣過產品,幫台灣賺過外匯?

不管是日韓中的哪一家客戶,都不會有客戶維持單一供應商

手機晶片 中低階固然MTK是首選,TV客戶,固然MSTAR是首選
但這兩家都是互為主要的2nd source

兩家合併後,雖然MTK暫時解決殺價壓力
但客戶在養其他的供應商,而首選就是中國的廠商

這件事情 最爽的就是展訊等廠商了

從確定合併開始 MSTAR的手機晶片就開始沒在推了 原來的客戶也轉單了
轉單也未必轉到MTK
這不是客戶不見是什麼?

對MTK而言,幾年內殺價壓力降低了,但整個台灣的市佔率 勢必下滑


ocean6570 wrote:
啥叫MTK merger Mstar 後又少一家了 ? 原來你認為Mstar 已經不存在了 ; 他的customer都不見了 ;員工全都被lay了 !



提出台灣產業問題的就要去移民? 你是被某黨的洗腦了嗎?

說台灣低階封裝沒競爭力了,你扯甚麼整個封裝都不能做?

全球Design house和TSMC有策略關係,全球Design house又不是台灣design house

TSMC現在只認真在策略性全球大客戶,對台灣中小design house support有多糟糕 你知道嗎?

台灣最好是歌舞昇平啦 也不用每天講甚麼22K了

ocean6570 wrote:
台灣快沉了 ; 還不趕快去辦移民 !
mStar被併後
反而爽到了聯詠跟螃蟹
客戶不是笨蛋
培養2nd source來殺價一直是進行式
當然台灣豬屎屋還是有錢賺
但這錢會越來越難賺
costdown 得好, 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對岸的costdown能力(不見得是在design上),其實在某些產品上,是做得不比台灣差的!

該自問的是,現在台廠2~3線的design house, 核心競爭力是???

MTK,Novatek, Realtek, Mstar ...有一定的規模與"量", 這築起的經濟規模進入障礙, 也不是那麼容易被幹掉, 想打這些公司, "銀彈"$$就要投入不少.

倒是台廠2~3線的台廠,比較堪慮!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