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conduty wrote:
不是有5都嗎?台北市收稅收比其他4都加起來還多的多,
....(恕刪)
你這張表嚴重失真!
由於企業繳的稅也在裏面而且所佔比重很高,而企業「設址」高度集中在台北市,但這些企業的員工多數來自台北市以外(尤其是新北市),也就是多數「非台北市民」所創造的產值轉化成的企業稅捐幾乎都貢獻給台北市了。。
sean12345678 wrote:
即便如此,他們"已經繳"的稅,
也已經佔了所得稅很高的比例.
佔高比例又怎樣
按照你講的,如果是這樣
A賺1億,只繳1%的稅也有100萬
B賺30萬被課10%的稅有3萬
你會覺得這個叫合理嗎?
又不是繳"總額"的比較多就是對的
-----
前財政部長林全為了點出富人避稅的真相,公布03年全國前40名高所得者,所得稅的實質稅負。當時的數據, 40人中,15人實際稅率在1%以下,其中8人則一毛錢都沒繳,僅有6人繳納所得稅最高級距稅率。
攤開財政部公布的去年度(2011)所得稅資料,最高級距(年所得1千萬元以上)的8050戶,僅佔所有納稅總戶數的0.14%,卻繳納了所得稅總額的30%。但背後的真相是,絕大多數的富人,根本不在這誠實納稅的8050戶當中。因為他們的所得,都轉換為不必報稅、不會課稅的形式持有。他們的所得,幾乎全不在會被課稅的「分母」裡面,根本不必報稅。
美林全球財富管理長期進行的「全球年度財富報告」調查,在台灣,共有9.6萬戶富裕人士。他們的資產在4年內成長了30%,達10兆台幣,相當於全台1/10的財富。
一位外商金融業高階主管,對《天下雜誌》揭露了驚人的數字:「根據我們內部統計,私人銀行客戶每年所繳的稅,平均在年收入的8%到10%之間。」這個數字,遠遠低於綜所稅最高級距40%,和最低稅負制20%的個人稅率。
根據台北市地政處資料,獲利8200萬的房地產交易(帝寶),所需繳納的土地增值稅,僅有305萬,實質稅率3.71%。即使再加上契稅等費用,仍不到400萬,比所得稅最低級距的5%稅率還要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