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uta wrote:
個人只想說:囤房炒作謀取暴利是一回事,無視成本硬要建商降到一個大家都買得起的價格又是另外一回事~
換句話說~
不願賠錢的價格賣不掉,接著還要繼續被政府課稅......台灣啥時候變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了?~
政府的決策立意是好的,但是手法卻是粗糙的;尤有甚者,只要是跟一般人民對立的那一邊被開刀就會響起一遍掌聲~
令人好奇的是,這政策發展到最後會不會變成:『不管!反正你就是要降到我買得起的價格!』
這種說法常聽啦, 但似是而非
無視成本是什麼意思? 建商的成本都隨自己高興報, 在我看來這也是都更的大阻礙之一, 因為建商和民眾的合建永遠吃定民眾, 反正建材成本隨他高興
舉合宜住宅的例子就知道, 浮洲合宜住宅和林口合宜住宅的地都是國家的, 每坪售價卻有不同, 因為政府要求不同還是建材運到兩地的運費差這麼多? 怎麼建商同時期賣的房子又能以建材高漲為由賣好幾倍? 建材真差好幾倍? 民眾完全看不懂, 反正黑箱嘛
要求課稅合理就變社會主義國家, 美國等國家房稅比台灣高所以更像社會主義? 不知所謂

擔心後來要求房價降到某些民眾買得起的價格更是杞人憂天, 很久以前政府曾喊過1坪10萬也沒做到, 國家更亂了嗎? 等到房價真的有感降價再來擔心吧!
支持合理課稅, 有第二房者課重稅, 連續兩年擁二房者判重刑, 房子是居住用的, 不是金融商品
恭賀恐怖的螞蟻汽水維大力敗訴定讞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