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難怪抽不到?!康師傅TDR上市抽籤,《財訊記者》直接買數拾張

flyingmax wrote:
這件事焦點不在自選圈購,而在退傭與利益關係人問題,

背景太大,嚇到檢察官, 也嚇到那些筆錄上的涉陸政策官員....

個人認為,這事連勝文涉入遠不如江炳坤涉入來得風險.....


沒錯,退傭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有人願意賠錢也要做這筆承銷生意?

講白了就是建立關係,不然誰要做殺頭生意?

所以券商的何家與連家是不是扮演頂新回台灣建立人脈集團的白手套,

而頂新出事以後為什麼要扯出當年的承銷案? 這跟劣油案根本沒有關係,

是不是逼當年拿到好處的人趕快表態?


難怪頂新的案子一下就銷聲匿跡,原來有貴人相助,天大的案子都能蓋下去。



dwang wrote:
而且還是溢價20%發行, 各位名嘴應該知道什麼是溢價發行吧?


這就要請問台灣廣大的散戶們了

為什麼這麼愛TDR? 幾乎檔檔都是溢價在交易的


jc7184 wrote:
大家很像忘了還有2%的手續費他們是有退的哦


大家好像也忘了一般散戶的手續費好像是30-40元的樣子喔

圈購幾趴的的手續費都是券商跟公司喬的...手續費也是來自圈購的參與者

利益輸送? 看不太出來

先不講Tinyi 322hk的成交量有多活絡, 圈購參與一個溢價發行的TDR, 看來看去都是魏家面子大點
有些福利是透過特殊管道
甚至於保留給特定人士
我記得這各一般人也可以抽
只漲一天沒賣的後來還賠錢
我看網路講很大叫大家去抽我就知道不是什好東西了

skullssss wrote:
退的不是soft dollar, 在很多國家是不合法的(恕刪)


在台灣沒規範也只有認了
承銷商貨太多自己吃到飽?
總要有好咖金主吧?
有好貨時拿來打關係
沒好貨互相消耗一下量

這本來就是市塲定的規則
只是有錢人玩得起
也限專業機構與有錢人能玩(參證交法)

市塲有好貨散戶沒得玩
也只能強制幾成要公開招募
散戶才有機會跟著玩

投保人身保險業務員對投保大戶也會退傭
不就是為了這筆生意?

致於好貨為何倒給某些特定人
是否有另外的目的?
關係不就是互相做出來的?
能證明此次利益的目的與公務員身分職務相關?

海基會是財團法人也只有在委託事項上才有受託公務員身分
能證明兩者有關係?那檢察官就不會無罪結案了

troychang01 wrote:
在台灣沒規範也只有認了
承銷商貨太多自己吃到飽?
總要有好咖金主吧?
有好貨時拿來打關係
沒好貨互相消耗一下量

這本來就是市塲定的規則
只是有錢人玩得起
也限專業機構與有錢人能玩(參證交法)

市塲有好貨散戶沒得玩
也只能強制幾成要公開招募
散戶才有機會跟著玩

投保人身保險業務員對投保大戶也會退傭
不就是為了這筆生意?

致於好貨為何倒給某些特定人
是否有另外的目的?
關係不就是互相做出來的?
能證明此次利益的目的與公務員身分職務相關?

海基會是財團法人也只有在委託事項上才有受託公務員身分
能證明兩者有關係?那檢察官就不會無罪結案了


台灣對非散戶的hard dollar退庸也是禁止的. 不然永豐不用透過作帳來把這筆錢拿出來, 當初都有從業人員代罪了.

至於康師傅TDR是不是好貨, 這見仁見智. 一檔溢價發行, 香港本尊成交量又不低交易又方便, 淌這混水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多花手續費 (就算退庸, 少說也要花到1%的手續費), 還要付溢價?

就康師傅這案子來說, 我是覺得大家給魏家面子, 他要來籌資, 大家捧個場, 就這樣而已

能夠捧場最少張的才是最有實力的最有後台最不鳥魏家的 - 這是我的看法
捧場有可能
投資也有可能

台灣土財主似乎也不見得會香港開戶吧?(還是偶錯了?)




HappyDavid wrote:
政治人物的金錢動向可以隨便看待?...(恕刪)


你真的天真地以為出來搞政治的都是義工嗎?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troychang01 wrote:
捧場有可能
投資也有可能

台灣土財主似乎也不見得會香港開戶吧?(還是偶錯了?)


既然手續費較高, 又溢價, 還不是本尊

這樣怎叫投資?

去台灣券商弄個附委託就可以買賣港股了, 不用到香港開戶

蘋論:為何「好康」沒我
2013年12月21日 更多專欄文章
頂新集團回台發行康師傅TDR,連勝文與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曾任董事長的坤基創投也加入認購行列;兩岸服貿協議屢次在立法院闖關未果,國民黨立院黨團揚言闖關,民進黨聲稱要流血抵抗。這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不過卻是指涉同一個問題:我們的大陸政策從草擬制訂到談判執行,到底是建構在什麼樣的監督基礎之上?

連勝文說他買頂新TDR沒有違法,想必是的,否則他怎敢公開申報。問題在於頂新發行TDR的預期利潤豐厚,尋常老百姓當初想搶購都不可得,只好乖乖地參與只有5%機率的公開抽籤,為何連勝文與坤基創投可以買到?
連勝文是前途看好的國民黨政治新星,他父親連戰迄今仍是中南海的座上賓;江丙坤曾官拜海基會董事長,更在第一線負責兩岸談判事務。

黑箱簽兩岸協議
無論是對中南海或這些游走兩岸的大台商而言,有什麼事比直接或間接投資這些政治權貴更加一本萬利?說穿了,這當然是「鮭魚返鄉」的頂新魏家利用TDR拉攏權貴的金錢遊戲,多數直接洽購者都被巧妙納入金權網絡的一環。
這就是典型的以商圍政:中國既然已經「入島入戶入腦」,我們怎麼知道這樣產出的兩岸政策會沒有任何偏私?而台灣人民或我們的國會,被迫吞下一個在黑箱作業下簽訂的兩岸服貿協議,當然惶惶不可終日,只好誓言反對。
試問,在今年6月21日馬政府與中國簽訂服貿協議之前,有哪些受衝擊產業被告知徵詢?馬政府為他們端出什麼樣的具體補救方案?
等到國會要過問審查了,馬政府又說談判是秘密,已經簽的協議不能改,還恐嚇台灣人說:「如果不趕快簽,台灣市場將被邊緣化。」如果這樣的協議能胡混過關,那真是天道寧論。

服貿卡關自找的
兩岸關係千絲萬縷,每個台灣人都無所遁逃;也因為如此,兩岸政策的制訂者與執行者絕對需要高規格地利益迴避,兩岸政策的草擬、討論、制訂及執行尤其需要充分而公開的討論以昭公信。然而,馬政府執政5年來,對於國會要求制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始終置若罔聞,任由游走兩岸政商網絡的政治掮客決定或影響政策,如今服貿協議終於在立法院卡關,可謂馬政府咎由自取。
在頂新集團TDR公開發行後,果然連續兩根漲停,特定認購人輕輕鬆鬆獲利一成以上。我們也很想問:為什麼這樣的「好康」沒有我?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