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天啊!錢進中國,我中招了?


jackypeng wrote:
拿回50萬本金之後,...(恕刪)


現在就是擔心拿不回來阿!

rickchiu wrote:
現在就是擔心拿不回來...(恕刪)


我是不是之前就跟你說過了?
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vivian93 wrote:
我是不是之前就跟你說過了?
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我之前都沒有買"有限合伙基金"...

若是只買中國國債,即使用貸款去買..

哪怕金融海嘯多來幾發,也一點都不用擔心...

只不過利率低了點......

你之前說的不是好主意...不用貸款,好似降低風險..

(實際上用貸款投國債不會降低風險的,因為國債是無風險的,怎么降低??)

但是卻是真的降低報酬率...阻礙我財富自由之路阿..
rickchiu wrote:
實際上用貸款投國債不會降低風險的,因為國債是無風險的,怎么降低??


如果國債是無風險的,
歐債危機是怎麼發生的?

你在台灣貸款去買大陸的國債,
本身就是一個風險了,
你如果是台灣貸款買台灣國債那還好一點,
畢竟台灣國債真要發生履約風險的話台灣銀行的貸款大概也不用繳了。
但是大陸的國債你有想過為甚麼他們敢給你這麼高的利率嗎?
因為他們只想先把你的錢搞到手!
至於搞到手之後,未來履約與否,他們真的在意嗎?
給你參考
地方都這樣搞,中央會不會也如法炮製?
你貪他們的利息,他們貪你的本金呀!
別傻傻的。

國債就是債卷,
只不過發行單位是國家政府,
既然是債卷,那風險就跟債卷一樣,
沒有甚麼無風險的說法。

當初雷曼的連動債也說是無風險呀,
結果呢?
連美國這麼大的經濟體都可能出現金融危機了,
你還相信大陸國債是無風險的?
剛從大陸回來,大陸目前民間經濟還是很熱落,未來3~5年應該沒什麼問題
喔,又一個中招了,類似的理專我看太多,基本上跟我談過的理專最后都會被我說到心動改行作房地產,上次有位保險經紀人原本要同我推銷保單,結果換我幫他上課講解了二個小時說明為何這張保單漏洞百出,后來他決定去考仲介執照,所以勸告各位朋友,貪等於貧,天上掉下多大的陷餅,地上就會有多大的陷井等著你;
中国国内现在哪怕就是最低的贷款利率都要到8%了。我实际接触到民间融资的两个案例,一个年利息率高达16.5%,一个年利息率高达14%。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5年期标准贷款利率6.55%。商业银行放贷款的时候,实际是要上浮20%的,有不少还要在上浮20%基础上再加收1%甚至2%。所以说,如果是商业融资,一年10%的利息率,算是正常的。国债的话,肯定没有这么高,毕竟中国的国债是用老共的信誉做担保的,全世界还有谁比老共的可变现资产更多或者那个政府是比老共更有钱的?

来句题外话,看到这个情况,大家就明白中国的银行业有多么好赚钱了吧?过去的十多年,中国的银行几乎每家银行每年的净利润都是大幅度的成长的,以前每年都是增长30%以上,最近这两年也还是有20%的增长的。如果服贸不通过,台湾那几家原本有机会可以在大陆营业的银行,他们的财路受阻,心里能不急吗?多少白花花的银子从眼前流过,就是不能伸手去拿啊。
地图宝贝 wrote:
全世界还有谁比老共的可变现资产更多或者那个政府是比老共更有钱的?


你把美國政府放哪邊了?

地图宝贝 wrote:
毕竟中国的国债是用老共的信誉做担保的


其實我還真的有點擔心老共的信譽~~
你把美國政府放哪邊了?

我把美国政府放在中国政府头号债务人的位置。

如果不算双方打开印刷机进行印刷比赛,美方开印绿纸和中方开印红纸这两种没有底线的行为,美国政府手中持有的可变现资产如果能够达到中国政府手持的可变现资产的10%,奥巴马都要偷笑,联邦政府也绝对不会发生前不久因为财政问题而关闭的情况。

美国的那些500强的企业,有几个不是私人企业?中国的那几十家福布斯500强企业,除了极个别的几家,绝大多数最终的控股股东名字通通叫国资委,中国那么多的港口码头土地,最终的持有人也是国先生,国先生其实就是中国政府专用的理财师。

vivian93 wrote:
你把美國政府放哪邊了...(恕刪)


說實話,擔心老共信譽
不如先擔心台灣政府吧.........

就算台灣政府不破產(不開無限印鈔前提下)
大家覺得20~30年後人民幣消失而新台幣存在的機會比較大
還是新台幣消失,人民幣還存在的機會大點

愛不愛台灣
喜不喜歡大陸是一回事
關鍵要認清實際情況......
活在島國已經很慘了.....我們眼界可以在寬一點.......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