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鴻海擬發股利 每股2.5元

感謝大大門的回覆
不過鴻海面額不是10吧....
bksankia wrote:
感謝大大門的回覆不過...(恕刪)


全台灣所有股票的每股面額都是10元
每一張都有1000股
代表著每張股票面額10000元



股票股利1元
一張股票1000股會配100股

就代表除權後..股本就會膨脹10%
除權後你就變成1.1張
(買10張就會變成11張)

因為股本膨脹的快
如果營收營利不是成長型的公司
基本上不太會去配股票股利
否則期末的EPS會被稀釋的很難看
(當然.早期有很多不肖的公司這樣搞..後來股價都只剩高點的十分之一不到..被戲稱為印股票換鈔票)


鴻海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
他上市以來20多年
從來沒有一年股票股利發放低於1元
但他從1997年以後
竟然可以維持EPS每年都在7元以上
連續16年沒有一年間斷
這無疑是台股現實生活中的神話故事

即便今年第一季營收yoy大降19%
但獲利能力yoy依舊增長了9.5%
並沒有因股本膨脹而減少EPS



而且我強烈懷疑
今年第一季只賺1.38元是因為被蘋果退貨了500萬台iPhone5
需負擔返工成本每台200人民幣所致
換算約合台幣49億元
可能會損失EPS 0.4元
(雖然鴻海對這數字不承認..但並沒否認蘋果退貨的事實)

雖然不確定所有返工的成本是否都在第一季完成認列
但我相信..鴻海第一季EPS低於預期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
今年盈餘發放率只達30%
第二季是否會跟前年一樣被重課未分配保留盈餘稅
值得令人注意!!
各位,

說了這麼多, 那到體鴻海可以買嗎????????????????????

DT

822352 wrote:
會在股東會嗆股東的公...(恕刪)



不認為郭董是在"嗆"他的股東...

大家都很清楚這位小股東是故意去鬧場的!!!







822352 wrote:
馬的借你錢做生意你跩屁
有本事都不要集資自己想辦法經營
..(恕刪)


1.這種口氣 郭董會願意用市價跟你買回

郭董也很熱意的說

自己去創業

不需要來買我的股票



2.所謂的借錢給公司經營

也只能說是在公司要發行股票或增資時才算借

在市場上買進的不是借錢

是投資或投機

822352 wrote:
會在股東會嗆股東的公司股票
我都不想買

馬的借你錢做生意你跩屁
有本事都不要集資自己想辦法經營...(恕刪)


有本事你就買五萬張,這樣你就有資格讓大家坐在台下聽你講話
只有五張(或者根本只有零股)就不要浪費其他人的時間

你不想買,多的是人排隊搶著買
garconboy wrote:
股本1183配1.5元要花177億
馬上就要發債120億
鴻海去年獲利達947.62億元
那900多億只是一種會計數字嗎~錢都那去呢??....(恕刪)

錢都那去 ?
錢都在海外沒有匯回台灣
僅是開曼群島的註冊控股事業
就累積了超過五千億台幣的帳面資產
因為稅負或匯差考量
現地募資的優勢超過資金匯回沖帳的缺點
才會發行120億公司債

鴻海因為信評優良
歷年的公司債都具有低利 ,無擔保的性質
除了不會形成限制資產箝制公司資產運用
1~2%的低利亦讓還款壓力顯得輕盈
鴻海發債並非壞事一件
177億的股息和120億的公司債
只是不同面向的資金運用
並不適合直接劃上等號
做出例如停發股息就可以充抵債務的表面結論
小小胖胖胖 wrote:
全台灣所有股票的每股...(恕刪)

小胖兄分析的不錯
大企業能多繳點稅也是台灣之福
所以除權完,可以買
J1977 wrote:
小胖兄分析的不錯 大...(恕刪)
凸01凸 wrote:
2.所謂的借錢給公司經營

也只能說是在公司要發行股票或增資時才算借

在市場上買進的不是借錢

是投資或投機...(恕刪)


這段是錯的。無論某股東是用多少價格買股票,該股東在買入後都是把 該公司每股淨值*該股東買的股數 的錢借給公司。不然股東權益是叫假的嗎?當然這種借和一般的單純借錢債務是不同的,但公司確實是以股東的錢(股東權益)和向外部借來的錢(負債)在經營,沒有負債,有的公司還能經營(零負債經營的公司)。但沒有了股東權益(股東權益<0),公司就要倒閉清算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