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雪球 巴菲特傳 裡的一段話


KCLin0423 wrote:
有人說。。。能對長期...(恕刪)

神或是神棍
傻傻分不清楚

Thanksgiving wrote:
書上跟報章雜誌都寫巴...(恕刪)


與其說別人有內線有資源 倒不如看看他的邏輯吧

為什麼人家敢在低點時買進 買進的勇氣為何?

美國運通沙拉油事件爆發 為什麼他敢買 但別人不敢買


沒錯 有錢人就有資源 但他的原則從未改變

他的做法為自己也為股東賺進鈔票

當你今天是他的股東 我相信你會非常贊成他的做法

打不過他 就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上





bluejay27 wrote:
1、財報不可信,財報的數字有部份是做出來的
2、如果花時間讀財報投資績效就會好,那世界上就不會有賠錢的投資者了
3、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誰都不可能因為模仿他的方式而變成下一個巴菲特。...(恕刪)


1.內外帳大家都知曉 但壞公司就是壞公司能隱藏多久?
2.如果讀歷史就能變成富翁 那世界上的富翁都是圖書館員 但為什麼還是有人能持續成功?
3.白雲模仿阿菊就能變成下一個阿菊嗎?

瘦狐狸 wrote:
.如果讀歷史就能變成富翁 那世界上的富翁都是圖書館員...(恕刪)

我想應該這麼說吧
鑑古知今者不一定是偉大的帝王
但偉大的帝王一定必須鑑古知今
瘦狐狸 wrote:
與其說別人有內線有資...(恕刪)

建議你去看看貨幣戰爭這本書

雖然不是在建議大家甚麼事都要抱著陰謀論的態度去看

但這些危機的背後常常都有人為操作的陰謀卻是不爭的事實

為何他敢買?是因為他只是個大膽的賭徒還是其實他早就知道這是人為操作出來的假危機?
goblinlord wrote:
為何他敢買?是因為他只是個賭徒還是其實他早就知道這只是人為操作出來的假危機?...(恕刪)


如果當時我處在那個年代有現在的思維我也會去買 我有內線嗎?我有資源嗎?都沒有 但我就是會買



我懶得說了

如果這是你們的想法 我再怎麼說也沒用

這種事有些人一說就懂 有些人再怎麼說也不懂且會找出100個理由來反駁


兩派都各有支持者 也不用想去推翻哪一方

能賺錢就好 沒啥好爭論的



J1977 wrote:
如果我說看得到你會不會很驚訝呢 ?

專業的公司經理人,沒有一個是不需要看財報調整公司策略的
因為"財報就是公司的健康報告"
舉例來說,健康檢查報告出來說你腎臟不好 (營業現金流不足)
那你應該繼續吃高鈉含量的泡麵呢 (繼續提高資本支出)
還是多喝白開水...? (尋找融資周轉)

看財報,我去年就知道宏達電跟供應鏈關係變差
而不用現在看One的發售延遲才知道
看財報,我去年就知道鴻海有現金問題
而不用現在看GDR現增案才知道

巴菲特也不會因為會計有作帳嫌疑就不看財報
財報看多了,什麼地方不符合GAAP馬上就有概念
古人都說莫因噎而廢食
若因假帳而捨財報
不只可嘆更是可惜......(恕刪)


我並不會驚訝,如果你是專注在這個方面的研究,那久而久之你也必然會培養出一定程度的敏銳度

但這東西就好像技術線圖一樣,是可以人為操縱的,當成參考的輔助資料是不錯,但當成主要的指標就可能會被其誤導

順帶提醒大哥一句,訂立這些標準規範的人自己都常常偷雞摸狗做那些不符自己規矩的事了,你又何必那麼在乎他們規範中的各種細節呢
goblinlord wrote:
訂立這些標準規範的人自己都常常偷雞摸狗做那些不符自己規矩的事了,你又何必那麼在乎他們規範中的各種細節呢...(恕刪)

不太懂您的意思
國際會計準則為IASC委員會制定
成員有日、法、德、美、中等國
是指這些國家都做不符規矩的事嗎 ?

如果是指公司內部財務人員或會計師
他們是受約束者而不是制定者
且受明文"商業會計法"與"公司法"規範
如果要偷雞摸狗
自然要皮繃緊點承擔法律刑事責任 (公訴罪)
這跟操盤做假訊號不能等而視之

對我來說,在乎細節是因為一旦發現偷雞摸狗
這些公司必然得剃除在自己的投資清單中
作為一個投資人
學看財報的意義再簡單不過........




那就是保護自己的資金


一般人看財報的功力都不如樓上幾位正在炮的大大

更不要去比巴菲特了

市井小股民還是要常看財報

有時光是觀察財報公告的狀況,就很有看頭了

很多很糟的公司要作假也是有一定的時空極限

有時可趨吉避凶有時可用來獲利。

反正我們也沒找到什麼方式可以100%獲利

J1977 wrote:
不太懂您的意思
國際...(恕刪)


你可以問問看某家上市公司的簽證會計師,敢不敢去買該家公司的股票
以會計師所掌握的該公司的工作底稿涵蓋範圍之精細,對會計之嫻熟,我想很少人能超過他的吧。如果連他都無法自信能掌握該公司的營運,那你我一般大眾要如何能比他了解?

財報的意義只是一個「有比沒有好」的東西,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我想參考價值應該只有60分吧,但還是比0分好。財報反映的是過去的歷史,而且只是公司高層願意透露給你看的部份。營收、現金、借款等這些數字固然是無法做假,但更多的是存在模糊地帶。如某項資產要不要提列減損、某項費用要不要資本化等等。這些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都是公司高層與會計師經過談判談出來的,而且都是在合法的範圍內。所以最後財報呈現出的就是一個各方談判妥協之後的結果。

至於沒有在財報中的部份那就更厲害了。如本年度接單的展望、公司未來打算轉型的路線、或是打進某家大客戶等。這些都掌握在公司高層的手中,也不會讓一般投資大眾知道。這些才會真正的影響股價。

財報是投資大眾所能得到對某家公司唯一比較完整的資訊,雖然有比沒有好,但參考價值真的不高。如果要整天鑽研財報來買股票,奉勸您真的不用了。這樣做的投資報酬率真的很低的。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得到的資訊對預測未來沒有什麼參考價值。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必把時間都花在上面。

要想用主動投資的方式獲利,我想比較有勝算的方法,除非對於一家公司你「知道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例如你是某公司高管的家人、或是某公司的供應商、或是某公司的掃地阿姨之類的。經過細心的觀察再加上拼湊蛛絲馬跡,可能獲得某項有用的情報。這才是真正的有參考價值。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