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隨風去 wrote:
引進技術一點錯沒有,...(恕刪)
是呀
以 dram 而言
韓國一開始也是要技術引進而且起步還比台灣晚
差別在
可是台灣的技術引進後,還是永無止境的技術引進壓!!
一定會有人說韓國政府扶持
喔,那 dram 台灣政府就沒扶持?
不過有些東西的確可以在政府保護下關起門來玩
技術引進後不長進也不會怎樣
機車就是最好的例子
willk wrote:
盧超群認為
"台灣DRAM產業應朝創新、變化邁進,跟IC產業包括龍頭的代工和封裝、亞軍的設計,整合做出動人的產品,來積極應付挑戰"...
"盧超群表示,IC產業繼續蓬勃發展不容懷疑,DRAM不必急於求功做最先進的那一代,但一定要急於求功,把設計和科技技術結盟,跟3D IC 要帶給消費者的樂趣、方便結盟,產生新價值"
"盧超群表示,過去DRAM產業起伏不定,是因為要跟強勢而成功的CPU公司配合,特性是標準化的。但現在CPU邏輯產業百花齊放,需要的DRAM開始多元化,DRAM會從現在80%至90%都是標準制定的貨品,變成僅有50%是標準制定的貨品,另外50%是根據市場應用不同需求而制定。"
在台灣dram產業收手后,台灣半導體產業缺了一大半,
台灣dram廠不是敗在製程技術不夠先進..而是在整合與應用上創新不足
華亞科剛宣布把95%產能給美光后..
美光就宣布以後會把新產品給華亞科作..華亞科產品可達20種(以前只有兩種..製程再強也會虧)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