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intyre wrote:
以這個產品來說不保證續保唯一的風險就是這個商品停賣,而不是像其他產險健康險一樣
申請過理賠隔年有不續保的風險,因為這個險種不幸罹患癌症(非原位癌)就給付保險金額
,不過你是聽誰說要加意外險,我賣了不少張,尤其小孩(保費幾百元而已)都不需要加意
外啊!
如果在500萬以下,可以選擇不同年期的定壽或是用投資型來當定壽,另外7月份以後會調
降保費,等新費率出來,可以試算一下怎樣規劃比較划算
醫療險我基本上是建議規劃在壽險端,個人覺得是否有保證續保很重要,連壽險端的意外險
都發生過隔年不給續保的狀況,更何況健康險,另外實支實付會比日額型重要,建議在有可
保性的體況時,在預算下搭配適合的實支實付險種
我個人認為被說服投保終身險的人,其實自己的消費習慣有問題,滿多人都是
收入-支出=儲蓄
但其實應該是
收入-儲蓄=支出
另外有一篇論文更可支持我的看法是對的,也就是應該購買定期險而非終身險
http://www.ptt.cc/bbs/Insurance/M.1339141887.A.3E6.html
或是可以參考這個影片
http://mcintyre.pixnet.net/blog/post/44532668
冤枉啊!大大,



小朋友第二張保單最近比較積極在處理,應該也會用低額度終壽主約出單附加實支實付、跟一點點日額及定
期手術,加上健康寶貝,算起來年繳保費約8450左右。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規劃上也有所差別,
尤其是收入上的差異,
一般來說高收入的族群對終身型的醫療商品都是嗤之以鼻,
總認為這錢花在保險沒意義,
拿來其他地方投資賺更多、醫療費用又不是負不起...,
一個勁的用通膨、投報率來計算自己的保單內容,
但是這些人能代表整個社會大眾的需求嗎?
現在社會整體經濟環境是如何情形?
年輕人初入社會的平均薪資又在哪個等級?
如果能找到一些保障型的商品;
在繳費期滿後領回所繳保費加上利息,又能享有終身保障,
也許到時候因為通膨因素而導致實質所得價值降低,
但不也是等同於一種強迫儲蓄?
以下也跟各位分享一下我自己投保的商品,
商品名稱我就不打出來了,有心的大大應該都能輕易找到...
這只是希望分享一下個人對於保單規劃的想法。
第一張 醫療險
終身醫療 RPXX 20年繳費 第30年退還本金+0.06利息
終身醫療 NPXX 20年繳費 身故退還(所繳保費*1.05)-(以用額度)
終身醫療 SPXX 20年繳費 無退還
定期附約
實支實付 HX 一年一約 無退還
年繳保費 50420 20年共繳約101萬
最低每日住院日額3500 住院手術定額13000 門診手術定額2000 緊急運送4000 急診金2000
實支實付額度5~15萬
30年後可領回599536 壽險額度279720
第二張 意外險
終身意外 WPX 20年繳費 滿期領回本金加計0.03利息
定期附約
定期意外 PAX 一年一約 無退還
意外實支 AMX 一年一約 無退還
定期失能 AX 一年一約 無退還
定期骨折 PBX 一年一約 無退還
年繳保費 49141 20年共繳982820
意外身故最低354萬 意外手術給付5~28萬(含實支實付)
骨折給付2~35萬 骨折治療未住院另外給付日額500
失能保障每個月5千~3萬
20年後可領回824000 意外險額度降為350萬
第三張 壽險
終身壽險 UIXX 平均解約金增值1.0364/年
保額增值1.10/年
定期壽險 NTX 無退還
年繳保費148750 2年共繳297500
壽險額度最低130萬
以1:30換算,第四年之後所增加的解約金足以支付以上3張所有定期險之總額,還有小賺一點,
也就是我在20年度末或接近時抓對時機解掉壽險就等於我的保險都不用錢,
還會有一小筆資金可用,當然,
可能到那時候我早就不在人世或者美金不知道跌到哪裡去了...
不過我想用時間換這樣一份保障,對於我這種低收入的年輕人應該算是比較適合的吧?
目前年收入只有40上下,年繳近10萬保費,家裡開支13萬,個人日常開銷15萬打死,
只預留2萬能做急用金...,反正每天加班也花不到錢,
預計得過著這樣的生活至少3~5年...,
用時間當賭注,是我的想法、當然風險很大,
但我啥都沒有,窮的只剩下時間了...。
JINKAI wrote:
目前年收入只有40上下,年繳近10萬保費,家裡開支13萬,個人日常開銷15萬打死,
只預留2萬能做急用金...,反正每天加班也花不到錢,
預計得過著這樣的生活至少3~5年...,
用時間當賭注,是我的想法、當然風險很大,
但我啥都沒有,窮的只剩下時間了...。
JINKAI大,有時間真的不窮,時間的威力是很大的,
雖然這裡是01但其實很多人在鍵盤後面還是辛苦的受薪階級(像我就在辦公室偷打字= ="),
說真的這樣的保費支出個人認為很高、佔收入比重太大,雖然說有些部分不是純保障規劃,
但年輕時的資金是很寶貴的,單身年收入40萬,4年的時間省吃儉用也可以存個幾十萬沒有問題,
小錢的保守投資管道不少、被動投資也是滿安全的,
或是在房價較合理的地方再加把勁頭期款就有了(EX:買學生套房出租也行啊!)。
定期險真的是適合給收入不高的族群保障運用的,
終身險買多了無疑是將流入資金鎖死,這些金流的"未來發展"已經被決定了,保費太高反造成財務缺口,
除非創造更多的現金流入或是把這條出水管堵住、管徑縮小(但是終身險的退路真的不多)。
個人是完全把保險當作消耗品,然後盡量單純,其他資金用來增加被動收入,
當我的風險承擔高保障需求高就繳多點保費,擔子輕的時候保費就繳少,
如果走到半路遇險,就讓定期險來幫助我或我的家庭,中老年時若行有餘力也許還能給小孩一點支援。
---------------------------------------------------------------------------
補充一下,"20年後拿回解約金等同保險不用錢"是不成立的,同金額的錢在不同的時間是不等值的,
所以想要靠現在多保險保障退休生活,基本上也是困難的,同樣所費不貲。
連結一下供參:http://liuliuy8.pixnet.net/blog/post/5825573
812084 wrote:
有能力的話還是年繳比較好,以月繳來看,保險公司收到的利率約5%左右,比現在的定存利率都高,所以還是年繳比較好!
繳別的利率可以參考一下
http://liuliuy8.pixnet.net/blog/post/5825663
JINKAI wrote:
年輕人初入社會的平均薪資又在哪個等級?
如果能找到一些保障型的商品;
在繳費期滿後領回所繳保費加上利息,又能享有終身保障,
也許到時候因為通膨因素而導致實質所得價值降低,
但不也是等同於一種強迫儲蓄?
你提到了最重要的事情~~薪資水準
既然已經倒退到十幾年前的水準
更不應該去購買終身險,讓自己的荷包失血
甚至排擠到其他預算
我附上的網址其論文也說明,很多都是繳不起的
像是08-09年金融海嘯的時候
有多少儲蓄險、終身醫療、終身癌症等類型不是解約,不然就讓他停效
有多少人不知道終身醫療或癌症險是沒有解約金的
你只要買了,發生沒錢時只有兩條路,一個用光積蓄或去借錢硬著頭皮把它繳完
另外一種就是半路認賠
在講一個業務不敢提的終身醫療或癌症險對於業績太有幫助
我只賣定期險~~一張了不起總保費1萬多~大部分幾千元
終身險~一張起碼2萬~看到5.6萬的更是多
終身的真的會保障終身嗎?
像現在連國家的債務都可以賴~甚至倒(可以去查一下希臘減記了多少)
保險公司不會倒嗎?
美國和日本可是有倒過的啊!
自己的消費習慣問題就應該去改善
而不是用終身險來強迫儲蓄
如同以前一直在講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經過次貸風暴後
變成你越理財,財越不理你
autumn27546 wrote:
JINKAI大,有時...(恕刪)
我贊同你的看法,時間的複利力量是很嚇人的
另外建議最好去搞懂貨幣的時間價值
就知道去買終身險是多麼不明智之舉(除了以上的說明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