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都沒遇到..HK也去好幾次了
可能我不太去大家講的地方買東西吧
相反的..我去幾次反而都遇到很不錯的
第一次去是自己找便宜旅店..一下車找不到地方
打電話給旅店老闆娘..她馬上派一個外籍的印尼員工出來帶我
在碼頭時..遇到香港旅遊局的人..非常友善客氣的詢問我一些問題
當他答完問題還送你小禮物
在麥當勞排隊..一張船票從背包掉下來..後面的人幫你撿起來還你
後來也在當地結識一個移民英國的香港朋友
他來台 灣我也做東帶他走一走
上次沒通知他要去HK 居然在街上不期而遇
後來又在旅遊論壇結識一個香港朋友..他一直跟我講去香港可以住他家
本來要去的 結果我臨時沒去..真的覺得很不好意思讓人家一直回訊息
唯一遺憾的是..我去香港要看夜景
不是遇到大霧就是下雨..要不然就是山下擠一堆人要上去 最後放棄...

只能說 ...哪裡都有好跟不好的人吧
以後香港免簽證費上網申請即可..我有機會還是會帶家人去
flyingmax wrote:
隨著東亞、南亞各國班...(恕刪)
你誤會了,香港單是內地消費市場已超飽和超負荷,所以長期忽視台灣市場。但政策上近來要與台灣示好,其實是想把一國兩制的成功經驗向台灣宣示,有其政治的含義。
你看台灣連兩場 Lady Gaga 演唱會的門票都消化不來,反觀香港四場都爆滿。在國際視野及消費內需可見一斑。
任何時候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人喜歡用放大鏡去從雞蛋裏挑骨頭,把主觀合理化。
當作者 用標題 "救觀光" 來形容香港現況,就知道有立場偏頗和與事實現況及總體遊客入境人數及消費數據不符的立論。
其實部份人視野狹窄,香港的文化活動的發展已令人刮目相看了。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663518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