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就是因為股票是動產,房地產是不動產。如果終極目標是兩者都要課資本利得稅,必須先對容易跑掉的證所稅開刀。
這次課證所稅,很多大戶中實戶跑不掉,就是一開始沒有察覺政府課稅的決心。等到發覺後股市沒有量,導致無法出貨,硬要脫手搞不好損失比繳稅給政府還糟。所以現在大戶中實戶抱怨沒有量,表面上是關心台灣股市發展,政府收不到稅(這些人什麼時候這麼關心政府收不到稅?)其實是因為沒有量自己貨出不掉。至於房產投資人,不動產本來就較難脫手,現在房市量縮,兩年之內賣出將被課奢侈稅,台灣目前房產稅率也比國外低等因素,也不容易跑。
如果反向而作,先課房產稅,在過程中股市主力大戶很容易就察覺政府的最終目標,可能提早布局,趁機出貨,還沒課到稅人就先跑了。
=> 不對吧 ..
如果先課 房產稅
錢會轉到他處最快是股市阿 ..
現不課 房產稅 是要讓某些人逃 ..
樓主認為會不會明年開始課房產稅 ?
實價一登錄後 就可以.
hoamon wrote:
我認為你分析的策略十...(恕刪)
合理是沒錯,不過漏了一個重點:國家財政惡化。

這才能串起所有最近的動作。
因為財政惡化,所以不敢直接用證所稅取代證交稅,油電國營事業更不能拖累國庫
大戶也看準這點,想盡辦法發動手底下的人力跟資源反對
有媒體資源的大肆攻擊,有養筆棍的,撰文批鬥、搧風點火

其實早期台灣發展快速,一年經濟成長八九%的時代,因為成長太快,很多方案都沒有詳細討論完善
像是為了挽救瀕臨破產的建築業,空地稅、空屋稅…停徵,
為了發展高科技行業,給予各種減免、甚至不賺錢可以靠退稅存活
給予公教人員的福利,是固定利率而非浮動利率,在當時利息8~12%的年代,不算多,但是今日利率近於0的時候,就看得出問題
以至於今日社會上太過傾向於資本階級,稅收幾乎都來自最苦哈哈的薪資階級

在往日經濟狂飆年代,沒人會在意這一點
但是今日成長停滯的時候,就會造成許多社會動盪不安
願意從制度面上著手,修改過往累積的錯誤,這是長治久安的著眼點,
不然要討好選民還不簡單,隱藏到大家看不到的地方,讓炸彈引爆點給下一任

什麼都便宜,只有國庫乾乾,到時候,跟希臘冰島一樣,一次就完蛋,整代人都難過

不過這邊早就變成非理性討論了,認真無用…我酸


惡魔常常偽裝成假先知的模樣
帶領無知的羔羊走進死亡的墓地
kantinger wrote:
之前軍公教不課稅的部分
都說不公不義早轟晚轟...(恕刪)
關鍵在 課多少補多少
財長應宣佈 證所稅課到的部份
一定用於活絡股市 課多少補多少
18%也是 一直缺法源 在那邊炒 不公
結果 立法院已給清楚的法源
該補了 也補了
"資本利得反而不課稅等於鼓勵股票持有人投機而非投資"?
言下之意所以課了證所稅就會大大減少投機行為?
投機是人的本性,各國股市裡面充滿大大小小的投機客,索羅斯本身更是國際級投機客,所以美國沒有證所稅?
"先課房產稅,在過程中股市主力大戶很容易就察覺政府的最終目標..."?
普遍富人在房產賺的錢絕對多於股市,現在課證所稅不會暗示下一步要針對房產所得課稅?他們不會先跑?
"傳說中的19根跌停板呢?"
這一句最多人拿來用,搞不好其實就是那幾個人在用來用去而已
現在台股跟1988年的台股結構都一樣?
2008年的次貸危機是百年一見的金融風暴,當時台股有多少根跌停板?沒幾根?所以表示當時國際利空不嚴重囉?
另外新台幣升值就表示外資要作多台股?那台幣在30元時的台股指數與現在的台股指數你要不要對比一下
再說,外資把錢匯進來有許多目的,儘管彭總裁說外資進來台灣就要買股,但外資是很聰明的
而我知道目前外資不斷參與銀行信託部的借劵業務...
打的好累...其他幾點已經有其他大大表示其他看法,我就不一一解釋了
另外,我對證所稅最大的不滿是,政府既然缺錢卻不願意對真正的財政黑洞"公務員退俸及國營事業肥貓"下手
為什麼?因為之後還要選舉阿,加上馬先生自己也是公務員,他會對自己及選票開刀嗎?
這才是令人可恥的地方,反對的人先去了解一下光一年國家公務員退休俸總金額多少吧...
vaquero wrote:
好吧,我來當一天的地...(恕刪)
憶如姐說 在股票市場賺500萬元,卻不願繳40萬元證所稅,這符合稅制公平正義嗎
只想申明一個立場 投資並不是穩賺不賠 必需有自有資金並承擔市場風險
在市場裡能穩賺不賠的 決非年賺400萬的小咖 只有能控盤兼畫線的才有這種能力
能控盤的 資金起碼十幾億 甚至百億 對這些超級主力卻開後門 算什麼公平正義
只會開源卻不懂節流 好比一個商家只懂經營卻不懂管理 這能成功嗎
真改革就請對準真正不公不義之處
炒股票不會干擾多數人生活 只要你不玩 碰不上主力坑殺
哄抬物價 / 炒樓 這些卻會影響到多數人生活 大刀砍股市 房地產怎麼不大刀闊斧改革
選前鎖定房市 選後動股市 算不算騙票
18% 該不該改革 個人眼光短淺 如果現階段台灣有什麼不公不義的事情 莫過於18%
這問題的嚴重性 就個人來看 比哄抬物價/房價/股市/國營事業 中油/台電/... 還嚴重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vaquero wrote:
好吧,我來當一天的地...(恕刪)
我對你的Q1的答案有疑問, 煩請提供解答.
Q1: 你說薪資所得稅(3.45兆 )又佔綜合所得稅收入(4.58兆)逾75%.
請問資料來自何處? 請提供!
我從財政部網站獲的資料是, 99年度全國總稅收約1.6兆. 其中綜所稅為3047億.
不到你說的十分之一. 綜所稅包括各家戶的各種收入. 例如, 薪資(含員工分紅), 股利,
利息, 賣房的增值稅,...等. 最大宗的為薪資和股利兩項. 我推估, 薪資所得稅應
只有1-2千億. 股利所得稅也有1千多億.
比較近十年股市, 薪資和房地產的所得與稅負:
股市是低所得, 高稅負.
股民平均年所得約二十幾萬. 稅率約26%. (證交稅約11% +股利課稅約15% = 26%)
股市平均年獲利總值約九千多億,有效股民數約4百萬.
課徵證交稅約1千億+股利稅(併入綜所稅內)約1千多億. 共2千多億.
明年還要加課健保稅約2%. (約160億)
薪水族是中所得, 中稅負. 稅率不到10%.
全國約700萬員工,平均月薪4萬多元, 總薪資約4兆.
每年薪資所得稅總額約為1-2千億.
房地產是高所得, 低稅率.
每賣出一戶房屋或一塊地獲利從幾十萬到幾十億. 實質稅率約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