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證所稅微調 最新版

這位大大的說明已經夠詳細有根據了

不過我還是相信有許多人終究不會明白

依舊抱持著"有賺錢就要繳稅很合理"之類的言論

卻不能明白那些有能力賺幾百萬的人,絕對會想盡辦法不讓政府課證所稅

因為證所稅認定條件不像證交稅那麼簡單,所以有很大空間可以發揮(假外資,人頭戶)

儘管政府一再強調只影響1%的人,問題是那1%的人受影響時

會連帶影響其餘99%的人,這位S大已經有說明了

有錢人投資管道很多,但最主要的不外乎就是資本市場或不動產

因此會不會造成資金出走海外或不動產炒作更兇?這點大家以後可以仔細觀察

有錢人想的絕對跟一般人想法有很大差異...

政府所說的公平正義最後不只不可能達成,最後只會得不償失而已


shean9019 wrote:
1.成交量的縮小會有...(恕刪)
又有人斷章取義了,閣下懂經濟嗎?以下是個人淺見

一國工商企業要發展壯大與全世界競爭

需要具備的條件很多,政策與企業本身競爭力當然重要

不過若要壯大至經濟規模,除非是國營企業

否則大多需要依靠資本市場籌資,也就是股市

因此你會發現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股市都在經濟中佔重要的一席之地

現在中國,印度等後起之秀也都先後把股市發展起來

你還認為股市對經濟不重要?

大戶不進場你就不會被坑殺?看來閣下連投資都不懂

你把外資,投信,自營商,公司派當成是慈善家?只會在你買進後再拉高讓你獲利了結?

輸家想法不變,去到哪裡,在任何環境都是輸家,這點是不會變的

c.c.0110 wrote:
這麼說那何必發展經濟...(恕刪)
keifang wrote:
還有其他影響就不多說了,你若有更好的見解請賜教,謝謝!..(恕刪)


既然要我賜教,我就提幾點吧。

1. 別怕這些大戶中實戶跑掉。如果他們想做股票,縱使有證所稅,台灣仍然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2. 資本市場不等於股票市場。事實上,企業從股市籌資,通常不是最好的方式。

3. 台灣企業目前沒有籌資困難的問題,縱使有證所稅,短期之內也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

行政院新版的方案,報稅門檻比財政部版寬鬆許多。每一申報戶全年賺新台幣400萬元以上才報稅,稅率15~20%,持股3年以上則減半計算獲利。尤其是所得年度已繳證交稅的半數可抵證所稅這條.

舉例說,投資股票連續3年虧錢,累計虧500萬元,第4年股市大好,賺了2000萬元。2000萬元扣除先前虧的500萬元,淨賺1500萬元超過申報門檻 (400萬元),要報稅。因扣除額400萬元,只有其中1100萬元要納稅,稅率15% ,約165萬.

但如果賺2000萬元當年度已繳證交稅400萬元,其中半數 (200萬元) 可抵證所稅,最後實際根本就不用繳任何證所稅.

阿土伯這些大戶,這下應該會放心了.

不過,阿土伯若有5000萬資金,每週進出股市一次,一年下來,不管輸贏,證交稅5000x 0.3% x50週 =750萬,現行的0.3%證交稅對短線進出者,負擔可真大.
想想他每年對國庫已經貢獻很大

對某些短線進出者來說,寧願修法課徵20%證所稅,取消0.3%證交稅.以財政部的立場,當然也不願意取消,每年穩賺的0.3%證交稅.

竟還有苦民所苦的天才立委,打算提案將現行證交稅率由千分之3增加為千分之4,但不另外課徵證所稅。原本是大戶要多繳稅,變成全部大小股民都要多繳???
事實的真相

1. 相對獲利而言, 散戶投資人才是繳證交稅的大戶.


2. 只有證所稅才能課到大戶的稅: 大戶跟主力, 獲利率驚人, 證交稅絕對低於所得的百分之三. 最不想被課的是這群人....這群人常常是立委的好朋友, 甚至當了立委!!


3. 需要成交量的是劵商跟投顧. 等殺的夠低的時候, 錢自然會長腳, 爬進股市的, 量自然就會出來, 根本不會少. 大戶主力才不會跑出國去當外國人的散戶, 台灣股市實在太容易賺錢了.


如果你是真的散戶, 你該做的是支持證所稅, 免徵證交稅.

thomaas wrote:
真是想不通,
明明是9成的輸家,
幹麻要去幫那1成的贏家講話,
證所稅害股市下跌??
根本只是那1成贏家,
騙人賣股票的藉口,
對不對,
時間會證明一切..


+1
被賣了還幫忙數錢

散戶阿~證所稅真的跟你很難有關係阿(你一年能從股市獲利400萬?)

什麼叫踩死自己
那都是卷商他們在唬爛吧~出來嚇人
卷商可能會被踩
但散戶還是跟你沒關係阿!!!!!

現在是有崩盤嗎
何況外資又沒課
還怕沒量嗎

三聚氰胺吃到飽 wrote:
事實的真相

1. 相對獲利而言, 散戶投資人才是繳證交稅的大戶.


2. 只有證所稅才能課到大戶的稅: 大戶跟主力, 獲利率驚人, 證交稅絕對低於所得的百分之三. 最不想被課的是這群人....這群人常常是立委的好朋友, 甚至當了立委!!


3. 需要成交量的是劵商跟投顧. 等殺的夠低的時候, 錢自然會長腳, 爬進股市的, 量自然就會出來, 根本不會少. 大戶主力才不會跑出國去當外國人的散戶, 台灣股市實在太容易賺錢了.


如果你是真的散戶, 你該做的是支持證所稅, 免徵證交稅.



第一點 券商說 證交稅大約有四成來自於中實戶 跟你觀察到的出入蠻大的
證交稅 約為獲利的兩成到四成 跟您的3%出入也很大
重點不是誰要被課
而是後續對國家的影響
好不容易那些大魚回流的資金
現在又開始擔心曝光
只好離開這個市場
第二點 殺的夠低 會產生什麼後果 以後會不會變成常態
就算在低 沒有量的股市 依近來就會被查稅的股市
有錢的大戶們也是興趣缺缺的 除非找到可以避開查稅的方式
證所稅這些數字 表面上的意義不大 扣的到的人比例低
重點是背後所隱藏的資金問題
代操?? 金主??有錢大戶??大股東??
第三點 要是真的免徵證交稅 那當然最好
但國家財政有困難 每年約一千億的證交稅 有很大的幫助
這塊免徵 也非台灣之福 若能適度調降 降低短線交易成本
甚至開放現股當日沖銷 搞不好效益還超過證所稅

以上的數據我只是拿他人所提出的
不見得準確
或許您的才是準確的


股市分析師賴憲政認為股市獲利不該課稅,因股市獲利不同於勞動所得,是有風險的,即使虧損仍須課重稅,道理何在?

同場來賓王榮璋即嚴正駁斥此說法,表示一個人有足夠資本投入股市,本該有承擔風險的能力,那麼國稅局專門課徵勞動所得低,以致沒有足夠資本投入的人民稅收,根本不符公平正義。(說的好阿,本來投資有風險,怕風險就退出吧)

經濟專家馬凱行政院版本證所稅,認為將扣除額提高至400萬元,能抓到大的股市大戶,同時放過小散戶,相反的,一旦虧損則免課稅,兩全其美。
有錢人最怕什麼?

最怕就是被抽稅,

抽稅的另一層意義是,資金容易被查核,這也是很讓有錢人感冒的事

那裡要抽稅,資金必定是從那裡抽走

有錢人不玩了,其他人也不用玩了!


hemispherical wrote:
有錢人最怕什麼?

最怕就是被抽稅,

抽稅的另一層意義是,資金容易被查核,這也是很讓有錢人感冒的事

那裡要抽稅,資金必定是從那裡抽走

有錢人不玩了,其他人也不用玩了!


請問哪裡不抽稅...

買美股港股也要繳稅阿...

抽吧,抽走到別的地方還是會發現台灣比較好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