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銀行通常會看你的刷卡習慣,譬如我的聯邦銀行卡,常常刷外國的消費,剛開始幾個月,一筆一筆打電話來問,打到我快煩死,一沒接到電話,卡就停了。後來因為太常刷了,變成抽樣打電話詢問。但是其他的銀行,不管國內消費或國外消費,國內消費只要金額高一點,電話就來了,沒接到,卡就暫時停掉或在消費下一筆時,機器就顯示請聯絡刷卡行。
所以我不覺得這個停卡的現象有甚麼問題,因為已經習慣了~

再來,與國外銀行往來過的人,大概都會覺得台灣的本土銀行真的都算是很給方便的了。外國銀行若覺得你不是個會讓他們賺錢的客戶,他們寧可不要你,甚至客服連跟你說話的語氣都很明顯的歧視你,這在國內很少發生。
譬如很多國家銀行,你錢存在裡面,是要收管理費,有的國家還要再另外收稅。國內的銀行除了少數外商銀行會收個不多的管理費之外,本土銀行幾乎不收。銀行是營利機構,他們要賺錢,國內給銀行的限制太多,導致國內銀行賺錢不易。尤其是這幾年經濟不景氣,銀行必須到處找賺錢的機會,所以變得很現實,但是跟外國銀行比起來,還是算很不錯的了。
換個方向想想,不喜歡美國運通的態度,就換了吧,信用卡發卡銀行很多。但是漸漸地,你會開始感覺到本土銀行也開始重視績效,會比較主動去"關心"消費者用卡狀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