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富與窮


zerokiller wrote:
你願意從基層幹起,不...(恕刪)


如果看到連火都上來了那實在沒必要,我知道01這流行一句話"認真你就輸了",但對於這篇我是希望各位認真去思考,因為我也是認真的在打,如果我只是要跟大家打嘴砲的話,現在都已經半夜3點多了我可能太無聊了。


我知道大家都看很多二代極度不爽,因為他們的生活爽度太高了。但反向思考一下,沒有他們你們哪來的機會。我曾問過某個董仔"現在各個產業這麼成熟,不然就是資本密集,哪來的機會做大",他回答說"如果這樣想那乾脆別做了,做事業要慢慢來!會有機會的"。如果我是那些廢二代的話,相信有些人已經在等待機會拉我下來了,他們就是我所謂的有能者。

講那麼多是希望各位別去怨嘆自己人生不好,要怨嘆不如想辦法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想想某些大老闆開公司開到倒了還欠幾億元,跑到夜士擺攤還債,你就會知道自己還是有機會的,加油啊!!各位,別太對自己人生太無奈,會有機會的。


serrari2002 wrote:
如果看到連火都上來了...(恕刪)


樓主是少數我看過有同理心的富二代

以後如果出頭天了 開了公司

記得對底下的員工好一點....不要跟那些台灣中小企業老闆一樣....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serrari2002 wrote:
看到許多有關於富與窮...(恕刪)

看完你的論點我非常認同.很多有錢人的工作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和做到的.而且我也認識很多人十年前一個月收入20-30萬台幣.每個人都很揮霍.也不會想說學學理財.今天的他們.連一頓飯都快吃不起.這些人就跟一個月領22k卻買名牌包.高級手機.汽車一樣.注定當窮人.
凡事都有因果啦.雖然我也是窮人家.但是往目標努力中

HappyDavid wrote:
先不講別的, 樓主光是因為有個好爸爸...(恕刪)


一個人的成就 家庭 背景 環境 教育一定有關
但樓主提出的觀點應該跟身世背景好沒有太大的關聯吧@@?
消費習慣 懶墮等 這些是很實際面的事情 但知易行難阿~
^^
感謝樓主的文章

個人對於富與窮的觀念~比較傾向於現金流(遊戲)或富爸爸與窮爸爸 那方面
非薪資收入大於負債支出
我才會生活比較放心吧(努力中)

^^ 一點交流

zerokiller wrote:
你跟其他人最大的差別與關鍵,不就是機會不同嗎?難道你沒發現嗎?還在自我感覺良好...
22k所欠的是收入的機會,而不是強調要在IPhone4、IPad節省
誰都有奢侈過,你不也是嗎?
用IPhone4、IPad或是名牌包消費之名,來怪罪22k族沒辦法成功,這不是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嗎?
當然你有家業,我恭喜你,但不代表你可以隨便輕視他人,來騙取別人認同妳的成功...


拜託樓主哪時候說過他自己成功了?
IPhone4、IPad、名牌包、好車這些代表消費性產品!不是必須性產品!
你已經只賺22K了還想要享受那些超出己身能力所及的消費
當然不會有"閒錢"拿來投資自己或增值!

版主說的最好的是第二點~當別人辛苦加班或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在進修、鑽研、跑客戶的時候~
如果你下班只會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跟同事聚餐喝酒、唱歌、打遊戲,也無怪你會沒有競爭力。

我沒有看到版主炫耀自己是富二代的成功!
我只看到了版主提出幾點方法讓每個人可以更接近成功!
想要成功就試著去實踐,實踐後也不一定成功!
正如前面幾樓大大講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努力會更接近成功"
唉,說難聽一點,你沒有後顧之憂就比別人多很多機會了。
富二代肯努力已經不簡單了,但是事實上你擁有的已經超出別人太多
讓人搞不懂你是要來炫燿你有背景卻還是很肯努力還是幹麻?
社會上誰不是在現實當中苦苦掙扎?還需要一個富二代來教訓嗎?
鼓勵別人是很好,只是難免給人一種好為人師的感覺。
有太多人每日辛苦工作卻連三餐溫飽都不可得,我還情可聽聽他們的奮鬥故事
你都承認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了,發此文到底為了什麼?

serrari2002 wrote:
如果看到連火都上來了...(恕刪)


樓主講的部分確實是在「一定基礎以上」的普羅大眾,如果想要「物質生活」上更進步發展所需要的積極態度,我還有一點心理層面想要補充。

上面很多討論都牽涉到樓主所沒提及的「生存安全感」。
多數討論均在陽光積極層面上出發,我相信這是你從家裡得到最大的資產,不是錢財,而是「生存安全感」。我指的是,在樓主考慮「我要從基層做起」「我要積極向上」之類想法的時候,都建立在「就算我不從基層、不積極向上,生活也不會過不去」基礎上。

不說些極端的例子,用台灣最少25%的人家庭舉例:

一家四口,家裡有個百來萬的存款、一間房子,也許有人生病、也許有貸款要還、也許家裡還有舊債,總之有個錢的缺口。
父母大約五十五歲身上多少有點小病痛。可能還有收入,或是年屆退休。
子女不是三師等級的工作,但月薪也有個四五萬,可能已經成家有個人的負擔了。
(這樣的例子在身邊很多吧!)

眼下,有個「也許」很好的機會,但是要前期付出,薪水可能減半兩三年,或是家裡的積蓄要清空。
這樣的「機會」,要不要把握?


如果家裡有人生病需要用錢?如果舊的財務出口一下週轉不過來?如果.....
這就是「生存安全感」

或是說「後顧之憂」

沒錯,這些意外都是「如果」,不一定會發生。但是能忽略這樣的可能性嘛?掌握機會的驅動力能夠克服「安全感」嘛?

聰明才智足以判斷「機運」的人所在多有,但是能踏上「掌握」機運路途的人不多。

家庭所能給予最大的支持在於提供的「安全感」。這就是先天優勢。


換句話說,在沒有這麼多家庭支持的狀況下,個人功成名就與否,很大的層面在於克服心理安全感的能力,
這能力不是人類獨有的,動物在求偶場合中也見的到「衝一發!死了就死了」。

要不要衝一發、要不要克服安全感?無所謂正確答案。

所有的例子,不管成功失敗,評論的內容都是「事後諸葛」。

平庸如我等之輩,在克服不了安全感的狀況下,能做到最好的,就是「盡量增加下一代的安全感」。


難得有好文不幫推不行!!

個人一出社會應該比大部分人更慘,家父不是事業有成而是債留子孫.

別人是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我根本是落後一大步.

細節就不論了...

目前是家中債務全無,現在新5子登科除了金子有缺一點之外其他都有了.

我也只是一個上班族,現在更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離開台灣工作.

但是我從不怨天尤人,真的要比慘得這輩子我只輸過一人(這個人目前已經爬到了某大台資公司大陸區總經理),說真的,我反倒慶幸我爸留給我的是負債而不是資產.

逆境,對我而言反倒是助力而非阻力,有時想想,如果當時我是富2代,我應該就會像是我堂兄弟一般的扶不起的阿斗了.
patellayu wrote:
樓主講的部分確實是在...(恕刪)

說的好,這也是我所要表達的,版主其實有些不食人間煙火。

不可說 wrote:
難得有好文不幫推不行!!...(恕刪)

相信我,比你慘的到處都是,社會版很多,請自行翻閱...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