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sun3 wrote:ETF越來越盛行.....(恕刪) 我是以長期投資的觀點來股票 , 因為是跟定存比 .會噴出的股票都是極端的例子 , 要比噴出台灣差的老遠 , IPO掛牌第一天可以漲20~30%的台股請問多少支? (我持有的股票有第一天"噴出"70%的, 現在一直維持在130%左右)為何台商紛紛來港上市有沒有想過背後原因 ? 為何中國工商銀行IPO會有5億美金從台灣跨海來投資 ? 為何台灣同業不斷加大在港投資與人力配置 ? 告訴你, 某台資銀行同業香港分行的獲利是可以抵過台灣10個分行 , 答案就很明白, 因為這裡的市場是"活的"
買定存概念股最好就是買那種獲利每年都差不多多問人家好不好,人家都說:「幹嘛買?它又不會漲」股價愛動不動這樣你才不會擔心不小心亂買亂賣然後買了就忘了他每月或每季關心一下業績怎樣就像你是老闆看自己公司的報表一樣投資與做價差的操作有不一樣的思維如果是投資想買便宜好貨也許應當期待共匪打打沖天炮或是大頭亂講話之類的無聊事情大家嚇得驚慌失措落荒而逃然後趁亂揀一點死不了的好公司來放就像盯緊限量特價一樣反正跳樓大拍賣好像每年都有只是大小不同要有耐心
samsarasp wrote:這樣會不會有被盜領的...(恕刪) 有 , 當然有 , 所以一般香港人會交易完畢後轉去自己的帳戶(真的是出過事)所以香港證監會(SFC)對客戶資金的保存方式要求極為嚴格 , 券商倒閉關門那是你自己經營不善, 但是只要發現客戶資金或股票(股票也是在券商於"中央結算公司"開立的帳戶下) 被挪用相關人員就絕對有刑責所以如果你匯款入該券商的指定帳戶 , 帳戶名稱一定是該券商的名稱後面會加"Clients A/C" 或者 "A/C CLIENTS" 之類的字眼 , 用來跟券商的自有資金帳戶做區別所以不建議找小間的券商, 會出事的多半就是小券商(internal control想當然不會太好)...不過台灣人一般都是找台灣的券商或銀行 , 一來比較熟悉二來作業上比香港本地銀行有彈性最穩的就是經由銀行交易(註冊機構), 因為控管最嚴格 , 不過收費會比較高, 但是最有保障 , 當然如果妳是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大戶優惠是一定有的....小弟自己是透過HSBC交易...那收費真是....
按照您的說法是正確的,重點是要買對股票~問題是股票有一定的風險,一年後有可能漲也有可能跌~放在銀行定存是最保險的作法,問題是利息少得可憐~建議您可以觀察一下經營的不錯的上市公司,長期持有該公司的股票~這樣子每年的配股配息,通常都不會少於定存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