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與其對股價的漲升感到不解, 不如說是對貨幣的升值還來的恰當! 一起提出看法吧~~~~

電車痴漢 wrote:
當然"破產"這字眼是...(恕刪)


政府破產跟人民個人或是公司破產有個很大的不同點 ....
政府掌握印鈔票的權利 , 換句話說政府掌握資產負債表中的訂價權 ...
通貨膨脹是標準的政府可以合法跟人民搶錢的賤招 ...
政府只要透過適當的灑鈔票 , 就可以刺激資產價格抬昇 , 人民持有的資產價格上升 , 稅就開始越收越多 ...
政府的資產價格當然也會同步上揚 , 所以政府只要嚴控所新增債務的債卷殖利率 , 就可以在你不知不覺中不斷的抽取通膨稅 , 看起來沒有加稅 , 但是實際上正在狠狠的跟人民抽錢 ...

所以一個國家只要大量藏富於民 , 政府快要破產根本不是甚麼無法解決的問題 ....
預計 2010 年日本政府的債務餘額要挑戰日本 GDP 的 200% , 數字早就超過美國很多年了 ...
美國政府負債 2010 年也不過要挑戰 GDP 的 90% 而已 ...

照報紙上所寫的情境 , 日本政府應該比美國政府先倒閉跟破產才對 , 但事實是日本經濟十幾年來即使原地踏步 , 首相一個換過一個 , 這個政府看起來一點也沒有倒閉的可能性 ....
愛斯基摩豬 wrote:
中國的內需市場還有無限的潛力 ...
因為處於世界生活水平以下的中國人還超過七八成 ...
但現階段中國有強大的內需市場只要計算機拿出來跟美國的比一比敲一敲 ,
就可以知道是純屬報紙上的唬爛 ......(恕刪)


有空看看緯來育樂台的《錢進人民幣》
不要再用以前的印象來看現在的中國大陸
是不是唬濫我想實際去過大陸的人都能感受的到

目前美國確實還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
但是美國人過去舉債消費的生活習慣卻因這次的金融風暴漸漸改變了
就連歐巴馬都提倡美國人要提高儲蓄率
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市場未來只會慢慢的縮減了
加上美國政府這次舉債解決金融風暴的錢很多都流入國外債主的手裡
就算沒有流出,也只是用來解決金融機構資本不足的危機
說老實話,在提振市場促進消費這部分幾乎佔很少的錢
所以現在才有經濟學者提出美國政府應該要再有更強力的二次救市方案才行

已經有多名經濟大師指出未來中國大陸將趕上美國變成世界最大的市場
如果還在期待美國會像之前一樣,靠著操縱匯率解決經濟危機
那就跟看錯空頭趨勢卻死抱股票一樣的意思~挫著等死~

這次的G20雖然沒有討論到取代美元的清算地位
但是已經有不少的聲音對於美國政府的高赤字有意見
甚至有些已經提出應該要有美元以外的清算貨幣的聲音了
相信如果美國沒辦法解決目前經濟不振,赤字過高的問題
美元弱勢甚至被其他貨幣取代其清算地位日子也是指日可待了~
YABUYABU wrote:
有空看看緯來育樂台的...(恕刪)


如果以前看了課本上的大陸同胞整天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鬼話而信以為真 , 就會像你想的一樣 , 當接觸到真實的情況的時候 , 會有過度的震撼感而充滿了脫離現實的幻想 ...

中國大陸從 1978 年到今天的這三十幾年間 , 經濟複合成長率從來都未曾輸過台灣 , 這是台灣政府跟台灣的報紙從來沒有告訴你的事實 , 所以很多人到了中國去之後開始發現原來中國的都市並沒有自己以前想像的那麼窮的時候 , 會混淆自己的價值跟判斷 ...

要了解中國的整體經濟情況 , 請多閱讀中國大陸自己的專家觀點 , 而非台灣的報紙或是電視節目 ...
以下一個時事評論供你參考 , 看看你覺得美元被人民幣取代所謂的指日可待還要多久 ...
二十年之內最快可能取代美元的會是歐元 , 而非人民幣 ...

http://www.chinapressusa.com/big5/comment/2009-07/27/content_232648.htm
愛斯基摩豬 wrote:
政府破產跟人民個人或...(恕刪)


感謝愛大指點
讓小弟又長了點見識
果然民眾只能當待宰的羔羊啊.........

說到大陸的政治改革和經濟進步的落差
兩岸良好的互動
能讓對岸民眾認識"民主&法治"真正的價值
(光是能把前總統抓起來,對岸民眾就覺得很了不起了,更別說香港民眾羨慕我們能直選總統)
才是台灣最大的資產

所以可以這麼說....未來華人民主富強的關鍵是在台灣嗎?
抱歉!扯遠了...

現金浮濫
也是股價上升的原因
有錢大戶害怕貨幣貶值,資產縮水
尋找投資出口
房地產,股票,原物料....等等

一般百姓生活壓力就來了...
愛斯基摩豬 wrote:
要了解中國的整體經濟情況 , 請多閱讀中國大陸自己的專家觀點 , 而非台灣的報紙或是電視節目 ...
以下一個時事評論供你參考 , 看看你覺得美元被人民幣取代所謂的指日可待還要多久 ...
二十年之內最快可能取代美元的會是歐元 , 而非人民幣 ......(恕刪)


因為你沒去看,所以就斷章取義的說是台灣的電視節目
基本上,我說的那個節目是大陸的節目~

至於你要相信專家的觀點還是你看到的實際案例?
相信有句話可以讓你豁然開朗~《專家不過是一群訓練有素的狗》
當然我也不是說專家講的都是錯的
只是有的時候專家都躲在所謂的象牙塔裡面做自己紙上研究
到底有幾個人能像巴老一樣實際到現場看呢?

再來說的是另一個斷章取義的故事
我想我通篇文章都沒說美元要被人民幣所取代
這是我個人的猜測~如有錯誤就算了
或許你因為看不慣媒體對於中國大陸興起的吹捧
加上民族主義或是敵對主義作祟
反正就是覺得目前一面倒的說中國的好話很不爽
所以只要一講到這方面的就神經被觸動?

回歸主題~重點是美國是否還能利用操作匯率的方式免去債務
是否還能維持美元的唯一清算地位
以目前美國浮濫的貨幣政策跟債台高築的赤字情形來看
實在很不樂觀~當然未來是否就此論斷強勢美元不再?
那也言之過早,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這一切還是要看美國經濟的復甦情形而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通貨膨脹將是未來最重要的經濟議題~
回來探討原標題 ..

股價的漲升 , 不純粹只是對貨幣升值而已 , 誠然 , 如果通貨膨脹 , 股價會跟著攀升 ...
但股市市值提升的真正原動力 , 是來自於企業規劃生產要素的投入以及有效率的產出 ...
你拿了一百萬的資本成立企業投入生產 , 最終是要得到超過一百萬的產出 , 才會產生獲利 ...
股價只是有時候衝過頭 , 拉回到其該有的價值 ...

貴金屬或是原物料等等東西的確會隨通貨膨脹而價格上漲 , 但是股票價格的攀升 , 跟其最大的不同 ...
在於資本換取生產要素投入生產是會產生新的價值或是產品 , 可是貴金屬跟原物料不會自己產生新的價值或是產品 ...
一公斤的黃金放在床底下 , 過了十年最多還是那麼大那麼重 , 搞不好還會些微氧化 , 不會自己變大顆 ...
但開公司生產東西可不同 , 企業會有生產以及獲利 , 獲利再度投入生產企業會擴張 , 或是提高生產的效率 ...

可以好好想清楚這其中的差異點 ...
不好意思 ! 插個話~~~

感謝 愛斯大 電車大 yabu大

讓在下又偷學很多


YABUYABU wrote:
因為你沒去看,所以就...(恕刪)


我自認這一整欄我的討論文章對中國大陸的看法 , 並沒有特別的看壞或是貶抑 , 只是持平而論 ...
這個部份大家可以公評 ...

既然要討論經濟議題 , 就不是在抒發情緒或是只講自己的經驗 ...
最好是能輔以客觀的統計數字或是數據 ...
我在我的觀點裡面 , 都有引證客觀的數字而非單純抒發我個人的情緒 ...

如果專家的觀點不可信 , 而你實際上看到的代表一切 , 那你何必搬出多位經濟大師的一片看好之詞 ?
照你的說法 , 這些人講的也都是濠洨文 ...

巴菲特的確看好中國經濟未來的成長空間 , 我也說過中國的內需市場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 ...
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也投資了比亞迪 10% 的股權 , 但這是巴菲特隨著中國市場的比重增加所做的調整 ...
巴菲特去年購買了多少美國本地的企業跟資產你算過嗎 ?
如果巴菲特全力看好中國大陸的未來 , 而完全看衰美國的未來 , 他應該是把他手中的美國資產全部拋售 , 全面前進中國投資各種企業才是 , 但數字告訴我們這件事情尚未發生 ~

媒體的吹捧無所不在 , 不只是針對中國大陸 , 我只是希望用客觀的數字還原事實 ...
媒體的特性就是好的要講到無限好 , 不好的也要放大到你以為世界要毀滅了 ...
台灣的股票新聞多看就會了解這其中奧妙 ...
我不覺得我哪裡被神經觸動 , 我反而覺得你對我產生先入為主的立場判定 ...

最後提醒你一件事情 , 美國政府跟 FED 操縱的是印鈔票的速度而非匯率 , 結果是全世界而不只是美國人被抽取通膨稅 ... 但真正操縱匯率的是中國大陸的央行 , 而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暴增 , 全部都拿去買美國公債則是此一事實的結果 , 這一點希望你想清楚 ...
愛斯基摩豬 wrote:
最後提醒你一件事情 , 美國政府跟 FED 操縱的是印鈔票的速度而非匯率 , 結果是全世界而不只是美國人被抽取通膨稅 ... 但真正操縱匯率的是中國大陸的央行 , 而中國大陸的外匯存底暴增 , 全部都拿去買美國公債則是此一事實的結果 , 這一點希望你想清楚 ......(恕刪)


或許你應該去讀一下國際貨幣的演變史,才不會說出美國政府不是操縱匯率的笑話~
如果你懶的去找,以下這個就加減看一下吧~

日本在上世紀60、70年代,透過汽車、家電等等的出口成爲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當時日本的GDP排在世界第二名,僅僅次于美國。在美國開始的金融戰之前,日本擁有2850億美元的美國直接資産與證券資産,控制了超過14%的美國銀行業的資産,購買了美國30%-40%的美國國債,還不停大手筆購買美國的房地産,讓美國人驚呼:“日本收購美國!”當時,美國檀香山市市長甚至說“檀香山市快變了東京的一個區了”!美國人也自我解嘲說“說不定什麼時候日本人買走了我們的自由女神像”!

1985年九月,由於當時美國財政赤字擴增,貿易赤字大幅成長,美國為了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誘導美元走貶增加產品國際競爭力,由主要五大工業國(美、德、英、法、日)在紐約共同簽訂廣場協定(Plaza Accord),以聯合干預的方式促使美元貶值,這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游戲。

兩年後美元貶幅達30%,而日幣卻大幅增值了一倍。因此,大量熱錢流入日本購買日元,同時日本的出口製造業差不多癱瘓了,面臨極度嚴重的虧損,日本出口製造業在出口遇到極大困難之後面臨的必然選擇就是希望能透過炒股炒樓能賺一點錢回來。美國政府透過各種力量迫使日本調低利率,從而造成了流動性泛濫,其結果就是股市泡沫、樓市泡沫、通貨膨脹,這一切就是美國想要的。

對此,而日本政府全面誤判,他們認爲當前的目標就是要大量基礎投資建設,保持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美國對這方面表示是非常的支援。當時的前川報告中計劃提列430萬億日元,在未來的十年當中陸續投入基礎建設。如此一來,日本的大量的社會資源被吸納到基礎建設上來,使得日本私人投資大幅减少。

而這一切是美國在背後推波助瀾,美國的官員、學者都在國際媒體上面不斷的稱贊日本人做的好,稱日本會成爲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因此日本各大製造業、銀行手中擁有了大量的股票、大量的房地産。

到了1989年的12月29號,日本指數到了前所未有的38915點,這個泡沫終於吹破了。

為什麼美國要操縱匯率引導美元下跌?我想聰明的您應該猜到了,因為偏低的匯率有利出口,進而可以帶動經濟成長,加上大量的美國國債也是以美元計價,偏低的匯率將使美國需償付的債務大量的減輕,一次解決『貿易赤字』『預算赤字』雙赤字問題~美國造就了繁華的九0年代,日本則是落漠的吞下「失落的十年」苦果。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