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在還有這麼高質利率的股票嗎] 三檔股票養我一輩子 ??

我的想法是長期投資者可以在景氣低點時買股票,例如:今年初或現在景氣慢慢回溫時,
由於景氣5~8年會循環一次,故5~8年持有這段期間可以領股息股利,
待景氣高點時賣出持股又可賺差價,這樣才能將獲利最大化,
所賺得的股價價差,我想也不會比這5~8年領股息股利少,待景氣底點時再買回持股。

但如果你買的股票平均進貨成本很低很低,這時就要看你要不要賣了,不然景氣高點時賣一半也是OK,待景氣低點才有現金買回更便宜股價,又可賺差價。
股票建議不要長期持有,一定要依景氣循環,或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做適度調整。

長線投資者參考看看囉!!
meredith wrote:
我不懂,為什麼總是用股價價差來作為獲利的標準?
事實上那篇新聞的主角根本不在乎股價的差異
雖然實際上這樣不管股價就買,沒辦法將獲利最佳化,但也不差
每年當你將領到的股息並再次購買股票,殖利率自然就會上升(他的殖利率就是這樣達到24%的)
但大多數人卻沒看到這一點,一直把股價拿來當獲利標準...(恕刪)


我原本的用意只是想驗證那篇文章內提到的一些數字
基本上您的想法也對
但現金獲利就只能在每年發股利時才看得到
股利發的多 獲利率就高
股利發的少 獲利率就低
而且 您的算式也驗證了 目前他的每月現金獲利應該在1萬5左右


當然 這樣的操作方式(股利全部再拿去買股票)
正常情況下 每股平均成本會不斷下降
如果每年股利仍可以維持1~2元的話
最終的獲利率還是會變大

我大略的估計 以過去7年的股息股利股價平均值計算
10年後投入300萬的結果
每股成本約為15.5元
屆時現金股利如果是2.8 每年獲利率可以到18%以上
但有個前提: 這是"無息"了10年的結果
這種想要每年領股利的投資方式與其買個股,似乎買台灣50會更適當。
tanislee wrote:
當然中鋼或許還會賺很久
但不能不提及他可能沒賺錢
畢境這種投資方式光前期就要先花10年路路續續買
有多少公司10年後還高成長...(恕刪)


有此疑慮者,的確買台灣50很適合。
就算外面倒了200家,tw50還會在。
tzming wrote:
文章裏面有寫,這三檔:中鋼、台橡、超豐...(恕刪)


把這篇挖出來, 說來幸運
看到這篇文章沒多久就想說買超豐來試看看
成本25.93 目前報酬率約20~25%

問題來了 大大們建議參加8/25的除權息嗎?
現金股利1.6 股票股利0.4

感恩~
回過頭來看這篇文章,因為我目前也在陸續佈建這類的現金流入,只要思考的地方是被動現金流入,拉長時間來看的話成本是會逐漸降低的,很多人說公司會倒必會經營不善,只要你的生活中要用到食衣住行育樂相關公司都可以是選擇的標的,特別是人一天當中一定要用到的東西,這樣的公司不太會有倒閉的狀況,除非你都不吃或不用。
標地的選擇是這種投資方式的前提,如果標的都選擇錯了,還要繼續講下去嗎?
當你每年的淨現金流入大於你持有的標的的時候,股票累積速度是很驚人的,這樣的規劃用在退休上面是滿好的做法的,同時為了分散風險最好是持有多檔這類的股票,要同時倒掉的機會真的不多啦,如果多檔同時倒掉,那台灣也應該沉下去了吧,所以不要再去爭議這樣的做法可不可行了,我就聽過好幾個長輩有這樣的做法,可不可行,真的去做了在來討論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7-11會不會倒,倒了你的生活會有怎樣的改變,如果你沒辦法忍受的話,我想7-11就是好的持股標的。
她得做法是可行的
我自己也在這麼做但前提我沒辦法每年都有30萬的閒錢
我自己算算我要花20年吧一年20萬總計下來+上復利就可以退休了
他說的三檔我算過..
除了中橡此檔之外,其餘並沒有文中所述可以賺到那麼高的殖利率~依股價現價去算的話~其實他買X鋼在28元以下可以說沒賺沒賠,超X更不用說了..
不過X豐在25元左右的確是可買進的..
見微知著始知終,,攻城掠地矜勿喜,,自勉之,,
jerryyu9 wrote:
我的想法是長期投資者...(恕刪)


我認同這個做法,個人的南亞投資,跌就向下攤平,漲到自己覺得想賣就賣,目前只剩兩張
如果現在脫手,獲利近100%,當然,得要有這個機會遇到南亞翻倍啦!
不過,同樣的操作,也有賠的不少的就是了^^;;

有沒有算過員工分紅與配給小股東的比例,文章看看就好。填權與價差才是獲利關鍵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