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看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去管理一家公司,有沒有能力優化,其實看營業費用就能看出來,一家公司產品有沒有競爭力,看毛利率可以看出來。
以下是宏碁近14季的損益表整理,今天我們專注的來看營業費用這一項,把這一項細分,在損益表中,營業費用被細分成
1、推銷費用
2、管理費用
3、研究發展費用
我們再將營業費用再細分成人事費用總計及非人事費用總計,為什麼要這樣分?因為人事費用總計包括下面的項目
1、員工福利費用
2、薪資費用
3、勞健保費用
4、退休金費用
5、其他員工福利費用
6、折舊費用
7、攤銷費用
如果你對經營一家公司有一點點的概念,應該會知道,人事費用總計不會忽多忽少,一定是有一個規律的增加或減少,道理很簡單,你開一家公司,顧用了100個員工,這100個員工每個月的薪水、福利,退休金,勞健保費用…等,變化不會太大,除非你再多顧用員工或是解顧員工,有了這個概念後,我們從2014年看起,2014年時,宏碁需要改革,毛利率太低,營業費用過高,如果你要救這家公司,你一定要把毛利率提高,將人事費用降低。
那我們說過了,人事費用總計不會忽多忽少,員工就是這麼多人,需要的薪資就是這麼多,當改革的初期,營收降下來了,毛利率太低的不賣,但是員工這麼多人,以stan哥的王道精神,他認為這些舊員工可以轉任到新的部門,然後高層人帶頭減薪三成,此時就開始了改革之路,大家看到下面的圖,2014年人事費用總計為41億~43.6億(平均42.28億),營收約在767~859億(平均842.2億),營業費用在63.8~66.4億。2015年時,營收開始下降,不賺錢的生意不做,所以營收就下降到602~684億(659.45億),此時人事費用總計費用為37.8~41億(平均39.62億),2014年平均營收是842.2億,2015年平均營收659.45億,營收下降182.75億,營收下降21.69%. 。2014年人事費用總計費用為42.28億,2015年人事費用總計費用為39.62億,人事費用僅下降6.29%.
這很合理吧,逆轉公司第一第是先止血,不賺錢的生意不做,不要賣愈多賠愈多,產品能少賣,先止血,但是員工人數及福利下降的速度還遠遠追不上營收下降,這也很合理,因為一個員工的背後就是一個家庭,你要給員工時間去思考,是要留下來和宏碁一起打拼呢,還是去找新的工作,這時stan哥和黃少華就在宏碁內部辨大大小小的演講,讓員工知道宏碁目前的處境,要拼或是要走,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我相信大家在2014年,2015年常常聽到新聞傳來,某某宏碁大將離職,那時我的心中在想,大將個鬼,如果這麼強,宏碁就不會變成現在這處境,八成就是能力不好,或是受不了減薪三成的員工去找新工作。
接下來宏碁漸漸的進入到轉型第三年,2016年平均營收581億,人事費用總計費用為平均35.99億,和2015年的659.45億相比,下降了78.45億,營收下降11.89%,2015年的人事總用總計費用為39.62億,和2016的35.99億比,差了3.63億,下降了9.16%,似乎還是營收下降的比較兇,人事費用下降的比較少,但2015和2016營收及人事費相比僅僅差了2.73%,這和2014和2015年營收和人事費用差了15.4%,看得出來2016年人事費用上開始優化,要留的員工或是要走的員工大概都差不多了。
看一下2017上半年平均營收548億,人事費用總計費用為平均33.65億,和2016年平均營收581億相比,下降了5.67%。和2016人事費用總計費用為平均35.99億相比下,下降了6.5%,大家看出來了吧,2017上半年已經優化到人事費用總計下降比營收下降多了吧,看的出來優化的效果吧。
2017q3宏碁營收為605.9億,和2016q3的585.9相比,營收是上升了,那各位想一件很簡單的事,人事費用會忽然爆增嗎?應該不會吧,你要顧請員工也要花時間。這就是宏碁在人事上的優化,第三季的人事費用,我相信大概是介於32.98~34.4億,按照宏碁2015、2016年歷史經驗, 宏碁q3的人事費用不會是全年度最高的,而是最低或是次低的季度,所以人事費用大概就是32.98~33.x億,聰明的投資人大概已經看出來,宏碁的優化成效,這些事不會隨著大盤漲跌而改變,改革需要時間,一旦改革有成效後,就會一直持續下去,我一直和大家說,宏碁往正確的路上走,我可不是口空說白話,這些資料我以前就比較過了,而且也驗證過了,我也有分散幾篇寫在01上,我相信很多看我文章看很細的,對我這一篇文章不陌生,想要和別人說你眼光好,要別人付眼光費,那你要問你自已,我看到的這些東西如果我不說,你有注意到嗎?一些財報比較深的部份,有人會去看嗎?
很多半吊子就是看著教科書,然後說什麼宏碁庫存高,現金減少,獲利差…等就說自已懂財報,那些指標是一個參考指標沒有錯,但企業經營每一家都不同,每一家都有他的故事,你要徹底了解這些公司,你再去套這些指標,之前最常看到的半吊子就說,宏碁現金流怎麼愈來愈少,庫存怎麼愈來愈高,這一定是地雷公司,但是他並不了解,庫存的增加是因為關鍵零組件缺貨,旺季時甚至有錢也買不到,所以不多備一些,旺季敵廠有貨賣,宏碁會沒得賣,現金流減少就是把錢拿去備庫存了(再去觀察敵場華碩是不是做相同的事,我們確定華碩確實在做相同的事,所以我們就更確認宏碁做這件事是常規),這有什麼不對的,所以我才說,教科書的指標不能直接套,直接套用的話,在看的很深的高手眼中,你就會成為半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