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交量只有 18945張,創下 2013/12/12 以來的近兩年的最低量...2013年底,新聞不斷炒作大陸2014年新廠投產的題材,市場一面看空面板股的未來,11月中最低股價來到$8.4,12月股價也剛好只有在$9 上下盤整,股票成交量萎縮只剩不到2萬張,面板報價慘跌. 32"面板半成品報價也是跌到現金成本價.我當時買了一些. 幸好後來2014年初,逐漸撥雲見日.面板報價開始反彈,股價也反彈了.2013/10新聞: 面板報價跌幅超乎預期的快速,旺季不旺,前所未見,出貨衰退,庫存偏高,品牌廠備貨保守兩年前的新聞和現在的新聞,形容用語 諸多雷同. 股價走勢和成交量變化也差不多,真是巧合,難道現在是兩年一次的景氣循環谷底嗎?2010年台日韓8.5,10代線陸續量產(韓國8座,日本panasonic 1座,夏普1座10代廠,台灣3座),2010年下半年價格大幅走跌,2011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亦年減5%。後來電視面板價格在低檔持穩數月,直到2012年4月展開反彈2013年,預期大陸有8座新廠將在兩年內陸續量產,下半年32吋、40吋、42吋、46吋、55吋電視面板價格跌幅分別達到18%、20%、24%、16%、12%。當時雙虎連續三季都在損益邊緣,群創Q4甚至還發生虧損,但2014年初價格反彈,Q2開始大幅獲利,Q3開始缺貨.============2013年10~11月,大盤指數也剛好在8400附近,逐月上揚dc+pi#75
RickieYeh wrote:2013年11月這...2015年11月感覺跟兩年前真的頗像,已陸續進場,準備要起飛了!(恕刪) 市調:面板價明年Q1可望反轉向上IHS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預期,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但部分尺寸超跌,明年第1季在庫存降低情況下,價格可望加速趕底,跌勢有機會反轉。dc+pi#76謝勤益指出,就整個市場來看,今年面板供需比,供應量成長8%,但需求只有成長5%,資訊產品市場面積與需求是呈現衰退格局,至於電視部分面積則是成長的態勢LCD電視市場在2008~2009年成長最快,短短2年之中就成長1億台,只是過7~8年的取代循環之後,已開始汰換新機,產品尺寸也將由32吋轉往往40~50吋以上的產品走。他指出,目前全世界電視出貨量約2.3億台,其中有8000萬台是32吋的產品,原本以為32吋會減少,不過今年卻增加,主要是中國面板廠因受到生產品質與技術影響,無法生產其他尺寸,導致32吋增加,價格甚至跌破60美元。謝勤益說,未來32吋產品會與目前現有尺寸脫鉤,至於其他產品朝向50、55與60吋數量與區域尺寸往上走,才能去化過多的產能。謝勤益今早表示,美國消費動能強勁,預期緊接而來的Black Friday銷售將開出紅盤,隨庫存有效去化,加上面板廠可能在市場氣氛下,於淡季下進行減產,電視面板的市場可望於明年第一季落底,第二季反轉。謝勤益表示,目前市場上僅日廠Sharp調降產能利用率,台廠與韓廠產能利用率仍維持在85%,預期明年在市場淡季下,面板廠將調降至80%,市場庫存在年底歐美銷售旺季有效去化電視面板帶動顯示器面板的面積成長,接下來幾年可望有5至6%的成長;30幾吋主流尺寸也可望轉至40吋以上。台廠在技術與產品上仍有優勢。他直言,中國大陸面板廠有政府支持,又擁有全球最大市場,所以快速發展,但缺點是技術仍待加強。因生產線集中在8.5代,受經濟切割的限制,造成特定尺寸產能過剩。技術能力還不夠純熟,只能做台灣發展過的產品,所以目前暫無產業的發言權,但產業迅速成長,不容小看。================連烏鴉都喊春燕來了!最近看很多01的網友要買電視,很多都是要買65".. 看來低價加速了今年電視大尺寸化,消耗掉新產能.換機潮開始,很多過去電漿電視的愛好者,最近電視開始陸續老化壞掉,但OLED TV價格尚未親民,這些電漿電視的愛好者,只好委曲求全,選購大尺寸的LCD TV.2010年那波11座新廠投產,讓平均尺寸從32"以下,成長到40"附近,花了2年去消耗掉11座新產能,2012年價格回穩上揚.最近幾年每年平均尺寸約成長1.5~2吋,原先業界預期平均尺寸每增加一寸,可吃掉1座新廠產能,但若以2年多吃掉11座產能來看,大概每過一季,就吃掉1座新廠的產能.2013年有3座新廠,2014年有2座,2015年有3座,這三年8座新廠的產能,若是類推的話,差不多快被大尺寸化消耗掉.2016年台韓業者在現有廠區做小額擴產.2017年後,大陸業者又會有幾座LCD新廠 搶進大尺寸化的需求.LCD產能擴充不可怕,可怕的是AMOLED TV的製造成本逐年下降,2018年若接近高階LCD TV的售價時,可能會嚴重衝擊LCD 電視和手機面板產業.
經濟日報/面板業 超級寒流來了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楊靜萍用「超級寒流」來形容這波面板跌價走勢。她預估,現階段整體面板價格跌幅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今、明兩年可能重演2010、2011年連續二年面板產業低潮的歷史。預期到2018年會有10座8.5代線、1座10代線、7座6代LTPS、2座5.5代LTPS線量產,謝勤益也預估,中國面板產能以面積來算,2016年就會追上台灣,2017年更會超過韓國,成為全球最大面板生產基地。群創、友達等台灣廠商本季起恐連虧兩季,整體跌價慘況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張兵指出,中國大陸傳統映像管(CRT)電視可能還剩2億台,除了這些換機需求之外,先前購買液晶電視(TFT-LCD)的消費者也可能換機。===================連虧兩季? 不知是炎調的說詞,還是記者自己的推論?dc+pi#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