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ong wrote:
當年匯率觸及32.7,合約失效以後,股價立即強彈.
reynard wrote:
當年我有因為此事件而減碼, 但 K 大可能記錯時間了, 早在 2008 / 10 此合約就失效,結果反到是財務長賭贏外資, 反賺 3000萬
您如果有因此事而減碼,應該是在2008/3/5以後,不可能是在2007.
我當年並沒有減碼,我是套牢中,我也全程關注此事.
我並沒有記錯時間,我的原文都說了,事發當年就因觸及高盛的停損點,合約已經失效了.
2008年3月5日才對外披露此事,外界才得知此次事,
"事發當年"是指事情爆發當年,的確是2008.
如果想想中華電信2008/3/5所發的新聞稿,帳面損失達40億元台幣,
這財務長賭贏的這區區3000萬,真的完全不成比例.
財務處長被記大過調職,謝教授隨後也自己捲鋪蓋.
reynard wrote:
這合約早於 2007/9 月簽訂, 但在 2008/10/21 就落幕, 股災前即便有這個累計虧損
您說股災前就已經有這個累計虧損? 我倒不認為.
2008年3月以前的財報並沒有把這份合約所造成的影響披露出來.
事實上,董事長與總經理都說對於這份合約簽訂之前,一無所悉.
是在2008年1月開始要向高盛履約以後,開始產生鉅額虧損,才被告知.
看一下這句新聞:"因此臨時董事會決議,必須在財報上有所反應,讓投資人清楚."
2008/3/4的特別為此事開了臨時董事會討論因應,才決定要把鉅額虧損反映在財報,
才決議在2008/3/5要發佈新聞稿公告,並召開法說會.
2008年3月5日以前,全市場的投資人都不知道中華電信在2008才過了2個月,
就要為這紙合約吞下40億元的損失.
此事對於股價的影響,起始於2008年3月5日,而不是在2007年.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93647
2008-03-05
中華電今早說明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中華電信(2412)操作衍生性商品失利,市場傳出,中華電信將認列「其他損失」約達40億元,但中華電信指出,昨日臨時董事會通過目前不要平倉,因此沒有這個數字。但由於目前台幣匯率變動很大,因此臨時董事會決議,必須在財報上有所反應,讓投資人清楚。中華電信預計在今日早上7點45分召開國內外同步法人說明會,告知投資大眾。
根據調查,中華電信操作的衍生性商品,包括有外幣選擇權、指數期貨、遠期外匯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華電信是內需產業,收台幣、付台幣,為何要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更何況,觀察中華電信歷年的「其他損失」,2002-2005年每年約損失十幾億元,但,2006年後,則放大到30多億元,而2004年底,國內不少上市櫃公司,才因操作衍生性商品失利,股價重挫,其中,IC通路商宇詮〔6181〕更是因為操作失利而兩度調降財測。
針對市場質疑屬於內需產業的中華電信,為何要操作衍生性商品,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昨晚僅表示,會在日後適當的時機,對外說明。
賀陳旦說,中華電信昨日召開臨時董事會,只是討論衍生性商品的作業程序,並未認列,而正式財報會在3月出爐。
根據中華電信去年前三季財報顯示,前三季因公平價值變動列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及負債所產生之淨損為9.87億元,包括已實現結清淨損1.2億元,以及評價淨損8.66億元。另外,2006年前三季並未承作遠期外匯、指數期貨及外幣選擇權。
以下是出自商業週刊,2008/3/5中華電信才正式對外披露此事,投資人是2008/3/5才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