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7

有人也要一起看好2888新光金嗎

caijiyeh0420 wrote:
提存了13.7E外...(恕刪)



小辭典-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是2012年3月1日上路的新制,即保險公司在負債項下提列一筆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一旦保險公司出現外匯損失,則損失金額的50%可先用外匯準備金沖銷,但若保險公司外匯出現大量獲利,也要增提50%到準備金項下

此外,保險公司每月不論外匯損益,也要再依海外投資未避險部位提存萬分之4.2到外匯準備項下,逐步累積到海外投資總額的9.5%後,才可不用再提。一般而言,壽險公司若大量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代表在外匯上有大量獲利,今年首季即是這種情況。

反觀去年第一季底外匯準備金制度剛上路時,因新台幣升值,讓不少公司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沖抵,去年3、4月就用掉40多億元,但好處是壽險公司的損益表不會因新台幣升值或貶值而出現大幅變化。

另一個優點,是降低保險公司外匯避險成本,例如市場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避險價格從2%降到1%以下;壽險公司視情況增加未避險部位,也有助降低壽險業海外避險成本。

(工商時報)
現在金管會要金金分離

有趣的是 都有"東" "賢" 且皆為吳火獅家族內部人

雖然持股只有0.28% 微不足道


但若金管會採取嚴格認定

對於金控交叉持股 不知會有什麼影響



附錄於本文尾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18281

台新金3點聲明 重申彭雪芬任新光金董事非代表台新金
2018/05/09 19:19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

台新金 (2887-TW)、寶佳集團經營權爭奪戰激戰,寶佳集團近日指控台新金 (2887-TW) 董事長夫人彭雪芬擔任新光金 (2888-TW) 董事,違反金金分離一事,台新金今 (9) 日表示,此說法嚴重誤導大眾,彭雪芬是以進賢投資代表人身分擔任新光金控董事,但台新金對進賢投資未有任何持股,因此進賢投資對新光金控法人董事身分,與台新金無關。

台新金日前召開法說會,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於會中回擊寶佳違反金金分離,但是不料寶佳也以台新金董事長夫人彭雪芬擔任新光金董事,反擊台新金,對此,台新金今日提出三點聲明,說明彭雪芬任新光金董事並非代表台新金。

一、台新金控成立迄今,未曾於新光金控有董事席次,而彭雪芬女士則係因家族投資公司邀請,而以進賢投資代表人身分擔任新光金控董事,自始並非代表台新金控。另台新金控對進賢投資公司並未有任何持股,故進賢投資於新光金控法人董事身分亦與台新金控無關。

二、彭雪芬女士係於 105 年開始以進賢投資代表人身分擔任新光金控董事,此乃符合當時法令規範,若將來法令對此有新的規範,當會配合調整辦理。

三?近期主管機關已一再宣示其產金分離及金金分離之政策,但寶佳集團仍透過旗下投資公司持續插旗金控、銀行、票券等各金融機構,並積極爭取董事席次,已明顯違反主管機關的政策,此情形與彭雪芬女士擔任新光金控董事之情況完全不同,不可相提並論。

台新金強調,目前金管會金金分離規範尚未完全拍板,所以依照原本現行法規,彭雪芬並無違法之虞,但一旦金金分離的遊戲規則擴及「同一人」甚至「同一人同一關係人」,彭雪芬就將踩到金金分離紅線,也就是屆時其在新光金的董事身分便會配合法規出爐而調整。




新光金(2888)董監事經理人及大股東持股明細
http://just2.entrust.com.tw/z/zc/zck/zck_2888.djhtm

台新金(2887)董監事經理人及大股東持股明細
http://just2.entrust.com.tw/z/zc/zck/zck_2887.djhtm


董事進賢投資(股)-彭雪芬29,2920.28,01244.42%
董事東興投資(股)-吳東興45,7300.43,00021.87%
董事東賢投資(有)-郭瑞嵩125,1841.25%44,12935.25%


吳東興(1939年-)[1],台灣企業家,新竹市人,現為新光三越百貨董事長。

郭瑞嵩 吳火獅的長女吳如月,是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的姐姐,嫁給北商銀現任董事郭瑞嵩。

彭雪芬 與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結婚後退出影壇,現職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這半年看過來, 新光董事會真的很有戲, 感覺董事會開會的會議室風水不太好啊~躺著也中槍~換誰上呢?
BETTERORWORSE wrote:
現在金管會要金金分離...(恕刪)
BETTERORWORSE wrote:
現在金管會要金金分離...(恕刪)

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今日新光金山山上風和日麗晴空萬里,又是攻頂的好日子。

請登山隊歸隊,注意領隊的攻頂訊號 (大量突破12.4,一波波往上攻),號角一響,就全力攻頂,把山上朋友望穿秋水的泡麵儘速送上去。
n8362995 wrote:
隔壁樓ETF討論得...(恕刪)


長期(如30年)買0050一定賺,因為股市長期仍然持續上漲,但買到高點與買到低點的報酬率差很多,買在高點可能報酬率只有3%,但買在低點報酬率可能達10%,現階段處於相對高點,只有一年的時間判斷0050是否能獲利,可能虧損的機率大於獲利機率.
guest2000 wrote:
2888的四月份業...(恕刪)


小弟之前提到2888每月能獲利10億,一年就有120億,再加上7,8月獲得投資上市櫃企業的配息80億,一年就有200億,公佈的4月經提存外匯準備13億多,還有12億多計入獲利,比小弟預估的還好,看來長投2888是正確的選擇哦,呵呵...
總覺得有啥地方不對,
提存與獲利加起來是26億多,
以資本來算單月獲利是0.25左右,
對照著新聞中的內容:
"新光金也說,4月沒有像前幾個月有大幅實現獲利,不過新壽仍努力調體質、降負債成本,截至去年底,新壽負債成本已降至4.23%,全年資金投報率3.92%,目標是2018年底前要達到避險前的經常性損益兩平."
有可能是有實現獲利才有這種數字.

再來是股價今天的表現,
如果是本業經常性獲利表現如此突出,
怎麼會是慢慢拉呢?
不是應該直接就跳空了?

公開資訊站上小弟還沒找到這個月的資料,
如果有找到的朋友是否可以公布一下,
對大家說聲抱歉,
小弟只是有點覺得奇怪所以才提出來,
並提醒持股的朋友們注意看看是怎麼回事,
並不是看空西瓜~~

個人看法是前一波新高12.75附近套了相當多人,目前的賣壓應該主要來自這邊. 必須洗掉他們之後才有可能順著利多大漲.
不過對我而言,四月$0.1已是很不錯結果,今天有帶量上攻也符合預期. 漲多少我倒是沒太介意,我看中的是每一月每一季都要能賺錢,證明他是實在的轉機股,這樣將來才能走多走遠.
言而總之,fed 六月要升息, 市場預估央行九月升息, 這之前利差越來越大,投資銀行壽險基本面幾乎沒風險,沒風險股價就溫吞了

半年線季線買點都過了, 順著月線盤上, 按理說五月份應該走到13以上,789月再想想,作夢也會笑的
一堆人想在13,14出掉
當然是繼續盤在12就把這些人搾出來啊
大多數散戶永遠是三心二意,籌碼又少
這支股沒賠了突然看到另一支股感覺好像還不錯
等個幾天等不住了就出去了
反正這顆西瓜到10月Q3發布都不愁沒有好消息可以發
作多主力的可以在低價多吃點籌碼幹嘛把自己套在高價
要陪大戶一起造山運動氣要很長,也要有耐心

  • 6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