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8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三星、LG要大漲了,台灣還是沒有等到機會


禁五角大廈採購中俄OLED面板技術 美眾院通過修正案

美國聯邦眾議院日前通過《國防授權法》(NDAA)中,包括一項修正案,禁止美軍採購中國或俄羅斯政府支持企業製造的數位顯示技術和面板。提出這項修正案的共和黨眾議員史考特(Austin Scott)表示,依賴「對手來源」技術,構成國安風險。

《路透》19日報導,這項修正案禁止五角大廈向美國對手國家政府支持的公司,採購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數位顯示技術,這類面板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等裝置。提案人史考特表示,「從座艙顯示器到士兵穿戴系統,這類技術是關鍵軍事裝備的骨幹,我國依賴對手國家供應,對我國國家安全和科技主權構成清楚的風險」,該修正案旨在確保美國,不會依賴如俄羅斯等其他外國對手生產的顯示器。

這項修正案內容比早前版本更廣泛,先前版本要求國防部評估,是否應將數家中國公司納入美國的中國軍工企業名單。修正案上週已與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在眾院獲得231票贊成、196票反對通過,交由聯邦參議院審議。
vul34622

眾議員史考特提案通過 但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工程師孟浩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統,據稱可以將現代潛艇無法被發現的概率降低到5% 這要其他議員提案抵制 限制人工智能系統之採購

2025-09-22 12:54
beanbeanrice

應該要禁用對岸的LCD吧!這樣股價才能超英趕美[冷笑]

2025-09-23 20:27
pqaf wrote:
https:...(恕刪)

集邦:減產奏效!9月面板報價全面持平

集邦科技科技TrendForce 22日發布9月上旬面板報價,包括電視面板、監視器面板及筆記型電腦面板價格全面持平。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電視面板進入第3季後,一方面品牌客戶開始針對年末促銷預作準備,另一方面部分代理商也開始增強備貨,帶動整體電視面板需求動能轉強。至9月整體備貨動能仍處於穩定水準。面板廠近幾個月因應需求好轉,生產也轉趨積極,但同時也為了因應接下來可能的動能放緩,同步開始擬定10月份的減產計畫,因而也穩固了9月份的面板需求與價格態勢,就目前觀察,9月份的電視面板價格將有機會維持全面持平的水準。

監視器面板在進入第3季後,需求動能出現些許放緩,一部分的原因是部分面板廠降低生產意願,不太願意多生產處於虧損狀態的主流尺寸規格,對品牌客戶而言,近期的確也感受到FHD等主流尺寸在供應上較吃緊的狀態。不過就算面板供應偏向吃緊,品牌客戶仍不願意在價格上有所讓步,因此也還無法見到價格上漲的空間,買賣雙方仍僅在維持價格穩定上較有共識。因此目前預估9月份的MNT面板價格將持續維持持平態勢。

NB面板需求在第3季仍維持強勁態勢,預估將季增5.1%。品牌客戶多半已暫時忽略關稅議題的可能影響,仍以穩固面板數量,在年底前伺機爭取更多終端需求為主要目標。在需求維持高檔的態勢下,面板廠仍不敢貿然提出漲價想法,因為面板廠之間仍持續競爭客戶訂單,加上目前預估第4季面板需求可能出現顯著下滑的前提下,面板廠勢必仍要以穩固客戶關係為首要目標,因此目前預估9月份的NB面板價格仍以持平為主。不過進入第4季後,因應需求可能明顯下滑,面板跌價壓力有可能將開始浮現。
pqaf
pqaf 樓主

TCL的t9 新廠,天馬的 新廠, 廣州夏普的10.5代廠 今年還是有在擴產, 龍頭BOE仍得提防他們坐大.

2025-09-22 21:26
s2474

這個報價是賺的 9月也確定賺錢

2025-09-22 23:52
(大陸消息)
印度將建設顯示面板產線 現在有了新的進展。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阿達尼集團( Adani Group )正與日本夏普( Sharp )及松下( Panasonic )展開商討,計劃在印度合建 LCD 面板工廠

因為之前有國家層面的商議框架,所以此次印度公司找的合作者也是日本顯示公司。
夏普和松下作為印度阿達尼集團合作的主要候選者。
說到印度的阿達尼集團,此前還想在印度建設晶元廠
印度的阿達尼集團與 Tower Semiconductor 原計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籌建晶片工廠,並且預算 100 億美元。
但很不幸,最終這個晶元工廠專案夭折。 原因是卡在商業可行性和戰略問題上。

100 億美元晶片廠專案被擱置後,阿達尼集團決定將投資方向轉到 LCD 面板工廠。

因為據印度電子與資訊技術部分析,在“ Semicon 2.0 ”計劃下,顯示器製造是重點,可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目前,印度佔據全球顯示幕面板消費量的近 9% ,但僅保留了顯示幕總價值的 8% 至 12% 。 若在印度國內建立顯示幕製造工廠,有望將這一價值佔比提升至 70% 。 這是多麼大的收穫與吸引力,賺到利潤,發展產業,產業升級。
現在全球的 LCD 市場主要由中國京東方、 TCL 華星、惠科等面板廠主導。
這次印度阿達尼集團主要看重日本的夏普與松下在 LCD、 OLED 等方面的技術積累,而阿達尼本身在印度具有基礎設施優勢。 所以多方發揮各自優勢建立 LCD 面板廠,為印度在顯示面板行業提供合適的起點。
另外,有前面晶元工廠項目的失敗,印度阿達尼集團也會認為面板廠門檻更低投資回報預期也更快,所以正加緊與日本公司在 LCD 面板技術上的合作,發展在印度的 LCD 面板產業。


==================

群創和印度2022年底,原先談好技轉籌建8.6代廠, 力拚2024年底量產的計畫,群創可收到150億台幣顧問服務費,因全球瘋半導體投資,印度政府政策轉向半導體, 停止面板廠補貼, LCD計畫卡在印度總理府停擺,群創沒能如願賺到錢...

印度這兩年,發現經營半導體廠難度太高,現在後悔,又回頭想蓋技術門檻低的 LCD面板廠, 就算群創出馬, 最快也得等 2028年才能量產出貨,緩不濟急, 救不了 2027年全球面板缺貨漲價的困境.

群創洪董採取 去面板化 的新戰略, 公司逐步退出LCD市場.
群創那批狂幫中國建廠的老奇美派已經被掃地出門, 會不會就整團直飛印度,幫忙蓋廠?

北美 佔據全球顯示幕面板消費的21% ,市場成長停滯.
中國 佔據全球顯示幕面板消費的 17% ,因中國經濟衰退,中國市場消費衰退.
印度 佔據全球顯示幕面板消費的 9% , 因 全球去中國化, 印度經濟快速成長,很多印度人從赤貧脫貧,開始有閒錢消費採購 大電視 ,新冠疫情期間可能有 2千萬印度老弱病亡. 有14億人口紅利的年輕化印度, 對LCD消耗正逐年快速成長.

至少得蓋 4座 8.6代新廠 , 才夠印度自給自足 ,才不必受制於中國商人,不會讓 BOE和 AUO 從明年起,爽賺10年.
julian0903

友達出借了5天,剛剛還券了。今天收盤價和18日的收盤價一樣。借券人可能沒有賺到錢。

2025-09-23 15:35
beanbeanrice

阿三比對岸還坑耶!!!曾在杜拜的印度小區遇到阿三銷售賣商品給各國人的價格都不一樣!!!

2025-09-23 20:29
印度:2025年躍第四大經濟體,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居全世界第一

2025/05/27 01:41:17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印度政治政策智庫「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執行長蘇布拉曼揚,引述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指出,印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可望很快再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他並表示,目前整體 地緣政治 和 經濟環境 有利印度。

印度媒體報導,蘇布拉曼揚25日在第10屆NITI Aayog治理委員會會議的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這一刻,我們已經是第四大經濟體。我們的經濟規模達到4兆美元,而且這不是我自己的數據,是IMF的數據。印度今天已經超越了日本。」

蘇布拉曼揚也預測,如果印度繼續維持現在的計畫,再過兩年半至三年,就會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他引述的數據是IMF在4月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以及IMF的官網,認為印度已超車日本,但IMF說的是,印度今年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將達到4兆1,870.17億美元,日本則為4兆1,864.31億美元,未必如蘇布拉曼揚所認為的、印度已經超越日本。

IMF報告也預測,印度2025、26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2%,雖然因為貿易緊張加劇和全球不確定性,低於先前預測的6.5%,但仍是未來兩年唯一預期成長率超過6%的國家

這樣快速的成長,預期將推升印度GDP在2028年達到5兆5,844.76億美元,超越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至於德國,今年和明年的預期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零成長和0.9%。該國並被預期是最受到目前進行中全球貿易戰打擊的歐洲國家之一。其GDP預期2028年將達到5兆2,519.28億美元。日本也同樣預期將受到貿易戰打擊,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將停留在0.6%


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預期今年GDP達30兆5,072.17億美元,但預期成長率放緩至1.8%,明年更會放緩至1.7%。中國大陸則為全球第二大,預期今年GDP為19兆2,317.05億美元。

根據IMF數據,印度的人均所得已從2013-14年的1,438美元,翻 倍 至2025年的2,880美元

================

印度 GDP 成長率全球第一,股市長期上漲, 近10年人均所得翻倍, 印度正快速消耗 中國和台灣過剩的LCD產能.

印度 寶萊塢 的影視電影創作驚人,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居全世界第一,印度普羅大眾極需要增購大電視 作為日常娛樂.
beanbeanrice

不得不說他們電影產業用大量的舞蹈鏡頭來增長電影時間讓阿三觀眾覺得值回票價[笑]

2025-09-23 20:33
pqaf wrote:
印度:202...(恕刪)

面板雙虎大翻身!TV備貨潮+陸廠減產護價 友達群創全年拚轉盈

沉寂已久的面板產業,終於盼來一線曙光。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22)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受惠於電視品牌商提前為年底促銷活動備貨,加上代理商同步啟動庫存補強,第三季電視面板需求明顯轉強。再疊加中國大陸面板廠持續減產護價,最新報價已止跌回穩,為友達(2409)、群創(3481)兩大面板龍頭注入定心丸。

觀察市場脈動,8月以來的減產效應已逐步顯現。中國廠商為避免價格崩跌,陸續在10月進一步控產,確保供需平衡。結果是,9月電視面板報價全面持平,讓「旺季不旺」的市場重回健康軌道。法人樂觀看待,若報價穩健延續,下半年雙虎有機會迎來轉機,甚至推動友達在2025年終結連三年虧損、重返年度獲利,群創更有望寫下連兩年賺錢的紀錄。

不僅電視面板展現回穩力道,其他應用領域也各有走勢。IT用面板9月報價預估將延續持平,但筆電需求恐在第四季急速轉弱,跌價壓力浮現。至於監視器市場,雖然部分主流尺寸一度供應吃緊,但品牌業者堅持不讓價,買賣雙方形成共識,價格同樣維持平盤。

集邦研究副總范博毓直言,第三季備貨潮確實推升需求,而目前觀察9月出貨力道,整體仍維持穩定水準。另一家研調機構Omdia也補充,過去面板價格多隨季節性循環劇烈波動,如今則因大陸廠商市占率逼近八成,能靈活調整產能利用率,透過「控產、控銷」維持價格,而整機廠則以減單制衡,雙方角力後逐漸形成新秩序,價格曲線趨於平穩。

在全球供應鏈新博弈下,面板雙虎正迎來「久違的轉運年」。市場一致看好,今年不僅有機會擺脫長期低潮,更可能在2025年迎來實質轉盈,翻轉多年頹勢。
Eric Lin1106

主力在拉抬前,進行壓力測試嗎?友達基本面轉好,uLED開始出貨,又手握150億美元訂單,不差話題,只欠東風。

2025-09-23 20:06
s2474

疫情大賣的電視 差不多壽命開始到點了

2025-09-23 20:10
pqaf wrote:
印度:202...(恕刪)

聯合國大會 川普:將實施新一輪強有力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言表示,美國準備實施新一輪強有力的關稅,他呼籲,為使關稅發揮效力,歐洲要和美國採取相同的措施。川普強調,他將關稅視為一種防衛措施。

川普並警告,如果俄羅斯無意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已準備好對俄羅斯施加徵關稅。他同時批評歐盟繼續從俄羅斯購買能源,並稱當天他將在與歐盟討論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問題。

在清潔能源議題上,川普繼續批評可再生能源,並表示如果處理得當,核能現在是安全的。

針對人工智慧議題,川普說,美國將應用AI來應對生化武器。
pqaf
pqaf 樓主

雷聲大雨點小,各國政府和股市漸漸習慣川普的關稅威脅

2025-09-24 9:44
pqaf
pqaf 樓主

長痛不如短痛,反正俄國絕不敢用核武,北約就犧牲10萬兵員,直接出兵攻入俄羅斯,把貪婪的普丁趕下台,扶植成立親西方政權,歐洲才能長治久安.

2025-09-24 9:46
pqaf wrote:
(大陸消息)...(恕刪)

面板類股氣氛轉趨樂觀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於最新報告中表示,電視面板價格已接近近期底部,面板類股市場氣氛正轉趨樂觀,不過,後續的上漲空間將取決於回補庫存動能能否持續。台廠中面板雙虎群創(3481)、友達有望受惠,目前仍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分別為11.5元、12.5元。

大摩指出,目前9月主流電視面板價格尺寸32吋、43吋、55吋、65吋和75吋價格與上月持平,符合預期。由於電視品牌從8月開始恢復採購,為各地年底促銷活動做準備,預計電視面板出貨量將較上季成長4%至6%,相較第2季9%的季度下滑,態度已顯得更為謹慎。

電視面板出貨動能改善,有助於面板製造商的議價能力並緩解定價壓力。展望未來,電視面板價格已觸及近期底部,但反彈時機可能取決於即將到來的促銷活動中終端需求表現,這也將決定回補庫存動能能否持續。

IT面板部分,大摩預計,螢幕和筆記型電腦面板價格在9月都與上月持平,同樣符合預期。目前維持IT面板價格在未來幾季應保持相對穩定看法。從季度平均來看,IT面板價格在2025年第3季持平。

台廠方面,大摩認為,隨著電視面板價格觸底,市場對面板類股看法已轉趨樂觀。由於商品顯示器仍占營收大宗,友達、群創可望受惠。但仍對這兩家公司評級維持「中立」,需靜待電視面板價格反彈時機的更多明確跡象。

大摩表示,群創與友達過去幾年積極朝車用子系統、工業/商用顯示與系統整合等領域多元化發展,並已開始見到成效,但其主要營收來源仍集中於標準型面板業務。

大摩目標價群創11.5元?友達12.5元?
s2474

出貨量只是數字 還要乘面積

2025-09-24 10:33
叭叭抖勒咪

吃貨文???

2025-09-24 10:49
pqaf wrote:
印度:202...(恕刪)

大陸面板廠穩價 TCL 華星、京東方等放假減產 力拚Q4行情走高

大陸今年十一及中秋連假即將到來,液晶電視面板大廠TCL華星、京東方及惠科等紛紛傳出放假五天及八天不等來減產,有利於維持10月面板報價。專家分析,目前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處於「橫盤」階段,但業者希望第4季價格可以走高。

一財網報導,市調機構洛圖科技電視產業鏈研究總監王先明分析,大陸電視面板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占比已超過70%,9月的出貨量將達到今年最高點,十一中秋長假讓生產線員工放假,主要目的是透過減產,來調節供需關係,因為目前是「雙11」購物節前的備貨關鍵期,減產將有利於穩定價格,業者也希望第4季可以漲價。

根據洛圖科技及面板業者提供的訊息顯示,十一中秋長假期間,TCL華星深圳兩條8.5代線將放假五天、兩條10.5代線將放假七天;京東方分別在合肥、武漢的兩條10.5代線和成都8.6代線將放假五天,其8.5代線計劃放假七天。

惠科在重慶、滁州和長沙的三條8.6代線將放假五天;此外,夏普廣州10.5代線計劃放假八天;整體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線10月產能利用率將從9月的90%下降到79%。

群智諮詢大尺寸顯示事業部副總經理張虹表示,面板業者以往在十一長假都要加班生產,例如2021年10月的液晶電視面板產能利用率為88%,但2022年下半年業者開始減產至產能利用率68%,2023年才開始在十一放假,當時產能利用率77%,2024年10月為79%,今年10月預計也是79%,但放假只是不投料,機器不停機,避免因停機導致溫度、濕度等參數波動影響品質。

張虹說,今年十一中秋假期,中國大陸液晶電視面板廠商針對不同的生產線有不同的休假計畫,有助於防範第4季電視面板採購需求回落對面板價格形成壓力,面板廠商在長假期間選擇主動減產,將對10月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維持穩定作用。

據了解,今年8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止跌回穩,9月隨著電視品牌大廠增加採購訂單,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與8月持平。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近日發布報告亦指,電視品牌客戶第3季開始針對年末促銷預作準備,加上部分代理商啟動備貨,帶動電視面板整體需求動能轉強,伴隨陸廠減產保價效益,最新電視面板報價持穩。
s2474

看來十月價格也穩穩的

2025-09-24 17:14
pqaf
pqaf 樓主

歐美感恩節備貨尾聲,10月TV訂單減少5%,中國 BOE,TCL,HKC,SIO 共體時艱,減產6%,維持供需平衡,讓妄想藉砍單來殺價的品牌廠無機可趁.11月只能乖乖追單回補庫存.

2025-09-25 8:46
pqaf wrote:
印度:202...(恕刪)

富采Q3營運估持平,加大高毛利產品出貨

富采(3714)今年第二季受到匯率波動、產能利用率、總體經濟不確定造成需求轉趨保守等因素影響獲利表現,公司持續聚焦車用、先進顯示、智能感測與AI光通訊等高潛力應用,第三季市場需求與第二季趨近。富采積極加大高毛利的加值產品出貨力道,冀改善獲利能力。

法人表示,今年以來全球市場受地緣政治與關稅政策影響,終端需求與供應鏈波動加劇,企業普遍面臨成本與庫存壓力,儘管短期內市場動能偏弱,富采仍堅持雙加值引擎發展策略,積極佈局長線的成長機會,富采持續聚焦車用、先進顯示、智能感測與AI光通訊等高潛力應用,有助於提升獲利表現。

富采第三季感測事業因智慧穿戴新品需求受限,營收預估將較去年同期個位數下滑,不過全年仍可望在新品帶動下呈現個位數成長,並持續拓展工業自動化、生物感測等新應用,推動下一波成長動能。

特殊照明則因進入傳統旺季,第三季營收將有雙位數季增,但受匯率與市場競爭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呈雙位數下滑,全年展望保守;未來將強化植物照明光效並切入紫外光、殺菌等新產品。顯示看板第三季預期小幅季增,但年減壓力仍在,全年可能持平或小幅下滑,先進顯示Micro-LED已開始試量產並貢獻營收,明後年可望帶來更明顯成長。

背光事業在第三季筆電需求微增,TV受年底促銷帶動亦有小幅季增,但Monitor需求下修,整體仍受景氣低迷壓力;公司積極保持市占並布局Micro-LED、Mini-LED高階IT方案,爭取拉升營收占比。車用事業則因市占率高的尾燈產品需求不振,拖累表現,但模組及車用背光成長動能浮現,第三季營收逐步回升,年底將更為顯著,2027年車外顯示及車外照明則有望成為新貢獻來源。
陀螺不打轉

公司積極保持市占並布局Micro-LED、Mini-LED高階IT方案???有品牌商想推出micro led 顯示器?

2025-09-24 19:03
他同時批評歐盟繼續從俄羅斯購買能源,並稱當天他將在與歐盟討論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問題。


歐洲石化業淪慘業 迎來關廠潮
2025.07.31 03:00 工商時報 吳慧珍

歐洲石化業苦於生產成本高及工廠設備老舊,還要面臨中國為首的全球產能急速擴張的威脅,在連年虧損後迎來一波關廠潮。業界形容歐洲石化業慘況,宛如難逃沉沒命運的「鐵達尼號」。


歐洲石化業受困於成本及設備問題,乙烯、丙烯等基礎化學品愈來愈仰賴進口,這些都是生產塑膠、藥品及無數工業用品的關鍵原料。

NEOS創辦人拉特克里夫(Jim Ratcliffe)指出,「全球其他地區忙著蓋20多座全新石化工廠之際,歐洲工業卻宛如夢遊般走向衰敗。」

歐盟執委會針對歐洲石化業衰落做出回應,7月承諾支持乙烯和丙烯等的國內產能,這類化學品對歐洲工業具戰略意義。歐盟執委會還計劃擴大國家援助範圍,協助工廠現代化,要求公開招標時將歐洲製產品列為優先考慮,類似歐盟2023年制定的《關鍵原物料法案》。

但產業損傷難以挽回,歐盟此舉恐怕為時已晚。義大利能源集團埃尼公司(Eni)產業轉型主管里奇(Giuseppe Ricci)表示,「就像在鐵達尼號上,一味否認現實也無濟於事,你必須行動找尋救生艇。」

埃尼集團旗下的化工事業Versalis,近五年來虧損累計超過30億歐元,歸咎於該公司關閉義大利境內最後兩座蒸汽裂解廠,砸下20億歐元在生物精煉廠及化學回收業務。

陶氏化學(Dow)、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殼牌(Shell)等跨國集團,也關閉或重新評估在歐洲的化工資產。

歐盟八國在3月發布的石化產業文件顯示,歐洲恐怕有更多裂解廠收攤,到2035年將有5萬個相關職位岌岌可危。由於歐盟工廠以中小型居多,平均產能利用率不到80%,被認為不具經濟效益。

.............
歐洲石化 關廠中 的慘業 只有 美國 中國 持續擴廠 因有便宜原料
  • 38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