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來討論一下金融股獲利王- 2809京城銀

yang.green wrote:
1. 獲利留在公司,未分配盈餘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5%,剩下$$可以繼續拿去賺更多$$
2. 獲利發給股東,股東要繳綜合所得稅和補充保費
3. 戴家+蔡家 共持有京城銀 40% 的股份
若以大股東的立場,配的偏少似乎是合理的
依照我個人的理解,
因為綜合所得稅的關係,大股東通常不喜歡配息。
為了避免公司不配息,才有『未分配盈餘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的設計。

英英間LKK wrote:
期待股價站上4字頭,就等現金增資。
有增資的計畫嗎?
如果有,那就表示公司還需要更多現金,
配息後又增資變得不合理...
01newbie wrote:
有增資的計畫嗎?
如果有,那就表示公司還需要更多現金,
配息後又增資變得不合理...

增資計畫是重大事項,必須董事會決議股東會通過。
配息跟增資是兩碼事,配息雨露均霑,增資不參加也可以,怎說不合理?
京城銀資本額太小了,槓桿拉太大,對公司不是好事。
增資唯一缺點就是股東要拿錢出來;但仔細想想看:若大股東捨不得拿錢出來,公司會好到哪兒去。
再以財務觀點說:現金增資或配股,前者會增加股東權益,後者不會增加股東權益。就對現金流量的影響而言增資會增加現金流入,配股卻不會增加現金流量。配股對盈餘也沒影響或者影響極微。
要不要增資其實要看大股東的財力,大股東沒錢,說啥也沒用。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英英間LKK wrote:
配息跟增資是兩碼事,配息雨露均霑,增資不參加也可以,怎說不合理?
公司缺錢還發股利,會被認為是在炒股...
之前壽險金控發很多股利,
事後又想辦法增資。
我印象中金管會有出來抱怨。

京城銀給人印象是滿手現金。
現在股利發得寒酸,馬上又要增資(?)
難道手上現金我們沒想像的多?
京城銀2020期末

資產:325,457,939K

負債:278,874,849K

權益:46,583,090K

權益/資產 比:14.31%

VS

玉山銀行(2020Q3) 6.3%
兆豐商銀(2020Q3) 8.54%
上海商銀(2020Q3) 9.31%


京城銀的槓桿算是很小了

槓桿開最小,但是 RoE 又這麼高

真的厲害


01newbie wrote:
公司缺錢還發股利,會(恕刪)
01newbie wrote:
公司缺錢還發股利,會...(恕刪)
增資是英老自己一個人的想法,
你不用想太多。
😂😂😂
old_hsiao wrote:
增資是英老自己一個人的想法,
你不用想太多。

市場上就是因為想法不同才會成交。
想法對了賺錢就容易。
我們要擇善固執但也要認知清楚;
只能說市場上甚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英英間LKK wrote:
市場上就是因為想法不(恕刪)

英英間LKK大 徹底實踐柯氏投資哲學
股價回來了,這算是除息行情嗎?
配1.8,上得了40嗎?
唉~~~
old_hsiao wrote:
配1.8,上得了40嗎?
如果有辦法保證未來10年都配1.8以上,
或許有人會以比定存好為理由,用40元買進。
問題是股票配息要怎麼保證?
配不出1.8時,董事長出來說聲抱歉,
我們也奈何不了他....
old_hsiao wrote:
股價回來了,這算是除息行情嗎?
配1.8,上得了40嗎?
唉~~~

股價上去不是很好嗎!為啥唉~~~?
持股太少嗎?
今天以為會拉回的,低掛幾張以補足整數關,居然漲1元,我的目標不知會不會達成。

old_hsiao wrote:
配1.8,上得了40嗎?


未來是否上得了40,我是持肯定態度,不然不會加碼。
看看外資本來都是站賣方,從昨天開始已認錯加入買方,今天更加大力道,買超3000張。摩根大通就佔三分之一。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