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今年來的營收及獲利其實並沒有顯著下滑但外資以極為嚴苛的標準檢視鴻海其實鴻海也只能認了但個性強悍又好面子的郭台銘居然能放任自家公司股價如此落漆不堪小弟也百思不解說要開小股東會也沒消沒息說要開放小股東認購小金雞股票更是沒見影難道郭董也成為嘴砲一族眼看著周邊朋友買台達電 中華電 台積電等定存每個都是大豐收但這幾家EPS也不見得比鴻海高今年的鴻海股民們各個都是暗自流淚只能說鴻海丟人丟到家
和版主分享鴻海投資心得 小弟從今年1月90元開始買進,一路往下攤(量力而為),帳面損失最高超過30萬(平均成本~85x20),但從7月以後逐漸回彈,現在已解套並做調節(現貨成本76x10)今年前半年,我的反應也和版主一樣,覺得外資對鴻海有成見,但這一整年下來,我有了不同的體認,分享如下:1. 鴻海這幾年的營收,都是年末高,年中低,尤其今年差距更大,這和中華電穩定的月營收是不同的,外資的特性就是敢買敢砍,覺得不對勁先砍再說,等到情勢確定再回頭狂補.2. 因應鴻海的股性,在散戶心中對鴻海價值(非股價)要先有自己的判斷,例如當今年6月外資砍到70附近,郭先生在股東會上說,鴻海今年eps不會比去年差時,就是一個判斷點.我並不是死多頭,我只是謹守幾個原則:1. 當股價突然暴跌時,先去求證公司其本面是否改變,若無則續抱並伺機攤平2. 但股價超過我對公司價值認定時,我就會開始分批出脫最後閒話一句,郭先生之前所提小股東對抗外資的想法,小弟從樂觀其成轉為雲淡風輕,因為這些年的進出, 小弟深感散戶的忠誠度遠比外資法人更低,就像這個版面上大多數留言者一樣,賺賠個5元10塊就跑了,這沒有對錯,畢竟錢是自己的,只是相較之下外資目前持股比例依然佔40%,就算它一下狂砍,一下狂拉, 畢竟它持股部位那麼高,如果你是外資法人,有個風吹草動你要等到最後呢還是動第一個? 這不是替外資法人說話, 而是散戶要知己知彼,才有贏的機會.從這個點出發去買賣鴻海,你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鬱卒了.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