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P大,友達法說會有提到下修資本支出嗎?還是記者臆測、夢到的?為何被要求發重訊澄清?2025-08-01 00:52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面板雙虎示警下半年不妙 群創直言第3季全產品線出貨都將下滑....考量終端需求保守,友達宣布下修2025年資本支出目標,由原訂300億元內,降至不超過280億元。.....友達澄清: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2409)友達-說明114年8月1日經濟日報新聞報導1.事實發生日:114/08/012.公司名稱: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5.傳播媒體名稱:經濟日報6.報導內容:有關本公司之資本支出金額7.發生緣由:媒體報導8.因應措施:依證交所指示發佈重大訊息說明9.其他應敘明事項:本公司之資本支出專案調整,均依規定辦理公告,有關本公司之資本支出資訊,依公開資訊觀測站發佈之資料為準
pqaf wrote:$13.7 ...(恕刪) 《光電股》群創瞄準高毛利高附加價值 FOPLP Chip-FirstH2出貨拚續揚群創(3481)周五舉辦線上法說會,群創終止連四季正獲利,儘管第二季新台幣強升壓縮企業營收及獲利,公司毛利率季對季仍有微幅增長,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洪進揚表示,毛利率逆勢增長,代表過去幾年群創強調的多角化轉型、擴大高毛利事業的方向對穩健營收的成果有見效。群創也持續瞄準高毛利、高附加價值產品,便能抵禦環境辛苦。而群創FOPLP Chip-First產品已於第二季正式出貨月達百萬顆,並期待下半年出貨量能再持續成長。群創在財報表現上,受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影響,終止連四季正獲利,第二季稅後淨損為新台幣6.8億元,單季基本每股虧損為新台幣0.1元。儘管第二季新台幣強升壓縮企業營收及獲利,公司毛利率季對季仍有微幅增長,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洪進揚表示,毛利率逆勢增長,代表過去幾年群創強調的多角化轉型、擴大高毛利事業的方向對穩健營收的成果有見效。群創聚焦在智慧製造及智慧交通運輸應用領域。根據市調數據,工業顯示出貨量近年在智慧製造、船舶及軍用顯示均有穩健成長趨勢,群創總經理暨營運長楊弘文表示,群創深耕工業領域多年,累積豐富技術及產業經驗,未來將積極拓展船舶及軍用顯示兩大新興應用領域,預期將成為推動公司營運成長動能之一。群創也瞄準非面板領域發展,以AI應用為核心出發點,在半導體領域積極布局FOPLP、MicroLED及CPO(Co-Packaged Optics矽光子),並揭露FOPLP Chip-First產品已於第二季正式出貨月達百萬顆,並期待下半年出貨量能再持續成長。群創在先進封裝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技術的業務發展,洪進揚進一步指出,由於剛開始出貨,通過客戶的驗證正式量產,第2季出貨單月應該是200多萬顆,之後會逐漸放量到千萬顆級別,因此整體訂單預期將達上億營收,從今年下半年一直到明年第一季度,將會隨著放量的程序來認列。至於台灣關稅暫時稅率出爐,群創也回應提到,20%是一個暫時性的關稅,談判尚未結束,且還有232條款將針對半導體、ICT、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故目前難以確切下定論。並重申先前看法,關稅確實將帶來需求尚不穩定性,如零組件供應商僅配合客戶需求,客戶對群創在供應上即時因應、貨運配合也相當滿意,後續狀況仍將觀察客戶需求來做調整。群創也點出,最重要的還是產品往高附加價值、高毛利領域,才能因應,不然低毛利率難以抵禦環境辛苦。
籌錢給川普?韓國擬恢復證交稅 KOSPI重挫3.5%台灣證交稅 0.3%, 是國際上少見的惡法惡稅...你當冲和隔日冲,賣出 5千萬元股票,風險高, 可能實際只賺到 20萬元價差, 但你卻要支付 10萬元證交稅給財政部.財政部宛如地下錢莊,對股民收取重利.你若不幸當冲損失 20萬元,不但沒有退稅或抵稅,還需要繳 10萬元證交稅給財政部.所得稅 是有所得 才需要課稅, 萬一虧錢就能抵稅.馬英九時代想調降 證交稅,改為增收 合理的證所稅...卻被一堆人反對,誤以為 0.3%證交稅比 5%~30%所得稅便宜.目前的健保費計算,老公若月薪20萬, 老婆和家裡的2個小孩,全都要用 20萬元所得去計算健保費,一家四口,每人每月要繳 3120元,全家 每月健保費 12,480元.造成很多婦女違法 加入職業工會, 幫婦女和小孩,躲避高額健保費.職業工會一家三口,每人每月要繳 783元,全家四口, 每月健保費 2349+3120 = 5469 元馬英九時代想改掉 健保費計算,用家戶總所稅, 不要數人頭,減輕無收入的家管和小孩健保費負擔 ..卻被一堆人反對,因證所稅會透過電腦紀錄追蹤股民歷年交易價差,一堆股市大戶禿鷹黑手,怕內線交易炒股金流被發現, 帶頭反對馬英九的證所稅修法.當時財政部長李述德怕麻煩要改一堆電腦和交易法規,且國庫少了證交稅這隻大肥羊,會有嚴重稅損,李述德竟說 證所稅窒礙難行,維持現行證交稅比較簡單好賺.台灣的燃料稅 不是隨油徵收, 而是算隨車徵收, 一年開3萬公里 和一年開1000公里的人,要繳一樣多的燃料稅..汽車貨物稅,進口關稅,燃料稅都是跟人民搶錢, 都是財政部稅收的大肥羊, 死都不願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