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罩日前公告,旗下子公司群豐已向法院聲請宣告破產。
光罩與群豐評估,印度有龐大內需,政府更力拚「晶片自主」,因此決定與Kaynes Semicon展開IC封測合作計畫。
此合作協議先前已破局,主因係Kaynes Semicon在合作期間,並未如協議實現其所立下的各項條件承諾,考量此合作案對群豐並不公平,最後決定停止合作案。
鴻海2022年宣布與印度大型跨國集團Vedanta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揮軍半導體與面板事業,2023年7月則宣布退出與Vedanta的合資案,係因未能取得印度政府補助,雙方對半導體建廠策略有所分歧。
力積電也與印度塔塔集團合作,協助建置首座12吋晶圓廠,簽定的是Fab IP業務合約,僅負責晶圓廠設計與建置,同時培訓員工,不負責後續營運。
力積電預估印度專案,將帶來新台幣200億元以上獲利,2025年首季受惠認列印度塔塔集團技轉授權金和服務費16.8億元
====================
印度政府補貼政策三心二意, 說好要給群創 150億顧問費,協助印度量產LCD, 結果,群創忙了2年,就沒有下文. 不過有幫群創股價拉抬一些.
群創高層近年一些大型計劃, 中國熊貓 ,中國深超合作案,廣州SIO 10.5代廠代工案,印度面板案, 玻璃封裝案, 炒高股價,但最後卻淪為空包彈,讓投資人失望.
不過群創規劃高價賣廠,是真有兌現,且獲利超乎預期.
pqaf wrote:
印度晶片大計...(恕刪)
雙虎 進擊車載2.0商機
友達去年4月以139億元股權價值併購德國BHTC後,群創(3481)上周代子公司CarUX宣布,已與瑞典私募股權投資公司EQT簽約,規劃以股權價值1,636億日圓(約新台幣337億元)收購日商Pioneer的100%股權。
面板雙虎先後針對車用市場展開跨國大併購,群創分割成立子公司CarUX,友達去年底也宣布將智慧移動事業群及BHTC納入100%持股友達智慧移動公司(AMS),雙虎這些動作是宣告迎戰車用面板國際盃2.0開打。
全球車用市場穩定發展,車用面板也朝大尺寸化與智慧化座艙方向邁進。面板廠為完備車廠一階供應商(Tier1 )能力,收購跨國擁有原廠客戶的Tier1 供應商,便成為面板廠加速轉型至智慧移動市場的捷徑。
友達總經理柯富仁指出,友達與BHTC合作已取得150億元新訂單,將於未來幾年挹注營運。友達集團去年車用市場總體營收達700億元,BHTC加入後,在商機開拓、成本節省等領域均展現綜效,推升智慧移動事業成長超過六成。
友達去年11月成立AMS,將原智慧移動事業群及BHTC納入AMS,柯富仁出任AMS董事長。AMS專注於智慧移動產業的需求,提升友達移動事業單位的運作效率。而AMS納入友達智慧移動事業群及BHTC的營運基準日,暫訂為2026年1月1日。
群創集團董事長洪進揚上周代子公司CarUX宣布,已與全球性投資機構EQT簽訂協議,將以股權價值約新台幣337億元收購日商Pioneer Corporation的100%股權。
他強調,CarUX與Pioneer是互補性的強強聯手。Pioneer在車用音響、多媒體系統與人機介面(HMI)軟體開發領域具全面性技術能力,並與日本豐田(TOYOTA)及全球主要車廠維持穩定合作關係,2024年營收2,415億日圓,將對CarUX的成長策略具高度加值潛力。
群創於2019年8月在開曼成立CarUX Holding Limited控股公司,統括2001年設立的CarUX香港、2006年的CarUX德國及歐洲,以及大陸群豐駿還有台灣群豐科公司。
不過友達的軟體實力似乎沒有強到可以做出類似app store類似的應用程式吧
jones.lee wrote:
雙虎 進擊車載2.0...(恕刪)
為何車廠抵制 CarPlay Ultra?
1. 系統主權與品牌控制
- CarPlay Ultra 不僅是傳統的手機鏡像功能,而是深入整合整車介面,包括冷氣、儀表板、駕駛模式等。
- 車廠擔心 Apple「接管整台車」,削弱自家品牌的使用者體驗與辨識度。
- Renault 高層甚至直言:「別試圖入侵我們的系統」。
2. 營收模式與數據主導權
- 車廠正積極發展「軟體訂閱」、「數位服務」等新營收來源,例如 Hyundai 預計未來三成獲利來自軟體。
- 若讓 Apple 掌控車載系統,這些潛在利潤與用戶數據可能被蘋果攫取,車廠將失去主導權。
3. 軟體實力焦慮與競爭壓力
- 歐美車廠在車載軟體開發上落後於 Apple、小米、特斯拉等科技公司。
- 他們擔心若全面採用 CarPlay Ultra,將淪為科技公司的「代工廠」(ODM/OEM)角色。
CarPlay Ultra 的野心是讓 iPhone 體驗無縫延伸至整台車,但這種「全面接管」的策略,觸碰到車廠在品牌、營收與數據上的核心利益。這場科技公司與傳統車廠之間的角力,已不只是介面之爭,而是未來汽車產業主導權的戰爭。
台幣 從季初 33.2 爆升到季底 29.1 , 升值12%, 很多公司淨利率會損失1%~3%..
AI代工廠的財爆淨利率只有2~4%,因台幣爆升,7月財報淨利率可能只剩1~3%,EPS 季減一半...
財爆7月中陸續公告, 台股 7月底不妙.
政治人物最近也開始關心 台幣匯率重傷出口業的問題, 所以,央行出手干預匯率, 要幫台商季底作帳美化一點..
今天是季底, 央行果然尾盤讓台幣從 29.1 急貶到 29.9,一口氣重貶7.22角。
友達今天大跌 0.35元,但其實外資也只小小賣超 1千張,
外資持續賣超 群創, Q2 4~6月, 賣超群創 65.5萬張, 籌碼被 散戶和公司 接走.
友達 4~5月公布的累計營收 473億, 6月營收至少要 250億, 友達 才能確保 Q2本業保持獲利. 友達如果有辦法保持連續2季獲利, 股價或許就能反彈到 15元之上.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630003216-260410?chdtv
---------------------------------------------------------------------
2025年7月液晶電視面板價格預測及波動追踪
2025-06-27 11:00 RUNTO洛圖科技

資料來源:洛圖科技(RUNTO),單位:美元
2025年6月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特性及2025年7月預測
--經過兩三個月的堅持之後,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價格在第二季的末月有了鬆動,各尺寸開始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中小尺寸的下跌幅度為1-2美元,中大尺寸則為3-4美元。事實上,在過去的低谷月份中,儘管PO價格可以維持,但整機廠商常透過專案、MDF或Rebate、延遲結算,來尋求整體成本上的平衡。
--預測7月仍將維持和6月大致一樣的降幅,略有收窄。 8月暫時樂觀看穩持平,具體仍需觀察面板廠是否有更大力度的減產?是否有更一致的行動?新一批的國補資金是否到位?市場正在等待更加明確、強烈的訊號。
--產能供應:6月,面板大廠的高世代產線的產線率在75%-80%之間。預計7月農作物動率將繼續維持在80%以下。
--市場需求:終端市場景氣度不佳,需求整體偏弱。品牌商對面板採購的砍單開始從中尾部品牌延伸至頭部品牌。就中國品牌而言,海外市場受到三星等外資品牌的一定阻擊;國內市場面臨國補限額後的618大促不如預期,因此開始管理面板和整機庫存,情緒偏向謹慎。
--核心觀點:洛圖科技(RUNTO)認為,在電視終端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之下,面板價格在第一季收穫了一定漲幅,第二季大致穩住了局面,市場存在應力累積。近期的價格回落有助於市場壓力釋放,重新修正,並達到買賣雙方的平衡,雙方亦已有心理建設。
細分尺寸電視面板價格趨勢
--32/43吋:從3月起,小尺寸在上漲過程中就遭受了壓力,台系廠商和貿易商的價格常有異動。 6月,兩尺寸各降1美元,分別結算至34和65美元。預測32吋7月努力持平,43吋仍有1美元降幅。
--50吋:6月市價下調1美元至98美元。市場當期存在88-95美元的大量交易,價格相對紊亂。預計7月再降1美元。
--55寸:6月市場下跌2美元至123美元,戰略客戶價格可低至115-118美元。預測7月續跌2美元。
--65/75吋:6月市場公允價分別下跌3美元,至175和238美元。不同等級的客戶成交價不同,65吋和75吋分別存在165-170美元和225-230美元的策略價,日系供應商相對較低。預測7月各再降3美元。
--85吋:6月市場公允價下跌4美元至333美元,預測7月續跌。近期,市場大型客戶多有320美元左右的成交。
--98吋:物量偏小,對面板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小,大致維持在400-430美元範圍。與其相鄰的100吋成交價約在440-470美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