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富采法說〉...(恕刪)

郭台銘老臣仍寄生群創,日產高層內鬥不休,投資新事業對鴻海會是好主意嗎?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與本田的經營統合談判破裂!由於彼此無法同意控股公司之下的雙方估值,加上本田提議讓日產成為其子公司以加速重組,造成日產單方面喊停。消息一出,不僅震驚全球,也讓長期觀望的潛在買家鴻海重燃希望。

外界一般認為,日產拒絕成為本田子公司,加上鴻海過去經營夏普也尊重其自主性,鴻海要推進與日產的合作,應該會同樣採取收購股權方式。然而有「夏普經驗」的鴻海高層深知,收購很困難,而即使收購成功,不一定就能順利發展。兩家大公司要整合,理念、策略、人事都有太多的眉角。

郭台銘掌權時的面板投資經驗,可以為今日的鴻海電動車決策借鑑。收購日產對鴻海很重要,但鴻海必須審慎評估,不要重蹈郭台銘的覆轍。

郭台銘最慘烈的戰略決策:投資面板

鴻海雖然在 2016 年取得夏普經營權,但當時這樁投資拖沓太久,已經瀕臨失敗收場。同一年,郭台銘還宣布「飛鷹計畫」投資百億美元在威斯康辛州興建面板廠,但在 2018 年中國就全面開出高階面板產能,大尺寸面板市場報價腰斬,威州百億投資等於打水漂。投資夏普和威州為時已晚,趕不上美、中的市場變化。

美中市場變化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郭台銘的面板敗因,從最初群創併購奇美電時已經註定。面板業的特性是大賺大賠,與許文龍在傳統產業的經驗相差太遠。原本奇美集團是出了名的幸福企業,但投資面板太過燒錢,惹得許文龍說:「原本想養小狗,結果變成了大象,現在又要養成恐龍了。」

奇美電這隻面板恐龍,同樣帶有奇美集團的幸福安逸感,下午 5 點就可以跟著奇美實業下班。即使後來與群創合併後,南廠仍維持幸福的制度。對於公司困境,安逸的奇美電內部彷彿溫水煮青蛙,例如奇美電明日之星、第一座面板廠的廠長丁景隆,長年做不出突破性的產品,讓奇美電無力突破日韓面板廠攜手品牌廠的防線,財務負擔越來越大。

奇美電的技術困局,促使業務部門鋌而走險,暗中策劃了台韓面板廠共同討論市場供需的「水晶會議」。這一會議後來因為三星的加入與背叛而變質,導致美國司法部在 2006 年對台韓面板業發動反托拉斯調查。

雖然 2009 年 11 月奇美電與群創宣布合併,但郭台銘許下「群創合併奇美電要發揮一加一大於五」的豪語,顯然對這樁婚事太過樂觀,全然沒注意到奇美電是物腐蟲生。

2009 年 12 月,奇美電向美國司法部認罪,被迫支付 2.2 億美元的罰款。同一時期,在中國市場戰功赫赫卻因人事變動去職的原電視面板產品事業處協理陳立宜,接受中國 TCL 集團聘書,西進協助成立華星光電。此時,台灣面板業的天空已是烏雲籠罩。

2010 年 3 月,舊奇美電與舊群創合併作業完成,正式更名為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himei-Innolux,2012年改回群創光電),孰料才隔一個月,總經理何昭陽和協理楊柱祥(現為群創總經理)就宣布達成認罪協商,即將赴美坐牢。往後半年,美國司法部還起訴了奇美電前銷售部門負責人黃文宏、前業務副總王幸宗。

儘管奇美電業績下滑是因為金融海嘯衝擊,以及不堪日韓的競爭,但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台廠在技術或成本都喪失優勢。然而被起訴、做牢的,卻是為了公司夾縫求生的業務部門,技術主管與業務主管之間,不免因此生出嫌隙。

舊奇美電內部已經雞飛狗跳,當時與舊群創合併,兩派人馬更待磨合,可是內憂外患下公司派系傾軋反而加劇。有些人被迫離開公司,有些人為了自保轉投郭台銘麾下,至今仍寄生群創。由此可見,投資一家虧損連連的企業,看似便宜買賣,卻可能變成燙手山芋。

回頭看每況愈下的日產,獲利大減固然是不敵中國電動車廠追擊,深層原因卻是公司派系內鬥太烈,導致決策與執行紊亂。雖然我們很難預判日產社長內田誠、鴻海電動車策略長關潤之間的恩怨,會怎樣牽動日產的未來,但鴻海卻不得不警惕派系內鬥對重大投資的影響。

複雜派系內鬥,連累群創長年虧損

奇美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0 年美國司法部對台灣面板廠大起訴,不到一年,丁景隆任董座的奇美電子公司啟耀光電,就爆出操作日圓即期外匯失敗,幾乎賠光整間公司資本額。

時任啟耀總經理立刻捲舖蓋走人,第二大股東奇美實業(由許文龍家族掌握)則公告道歉、安撫股東,力挺舊奇美出身的丁景隆。

後來,郭台銘人馬與許文龍家族經營權爭端越演越烈。原本丁景隆應該在合併後協助南廠(舊奇美)與北廠(舊群創)磨合,孰料丁景隆立刻緊抱新董座段行建大腿,拋下前東家許文龍家族。

為了撐過美國反托拉斯訴訟的黑暗期,段行建花費數年苦心整頓群創,孰料剛有起色,郭台銘卻在 2014 年底拍板投資興建專攻 LTPS(低溫多晶矽)技術的路竹廠。

希望暫時轉趨保守經營的段行建,與強勢介入的郭台銘意見不同調,兩人嚴重衝突,郭台銘甚至一度打算逼退段行建,改由戴正吳等人全面接管,想不到丁景隆為首的五位副總卻聯名上書郭台銘,表明將與段行建共進退。

段行建雖然保住董座,但路竹廠投資案仍然通過,後續也毫不意外連年虧損。為了此案段行建與郭台銘已無互信基礎,投入大量資金打造 LTPS 工程師團隊卻沒能保住。問題,仍然是內部鬥爭。

原本對段行建忠心耿耿的丁景隆,在這段時間竟獲得了郭台銘信任,帶著大批南廠團隊前往中國咸陽,與中電彩虹合作建廠,最後竟讓中電彩虹把 48 名有建廠經驗的 LTPS 工程師挖走。

郭台銘對此事大為震怒,對有關人員祭出法律追訴手段,對於捅出大簍子的丁景隆卻是輕輕放過。在丁景隆 2016 年底回台歸建時,已經高升群創執行副總之位,與郭台銘有隙的董座段行建卻是在這波人事異動中提早「辭職交棒」。

面板業內部賞罰不明,讓許多人心寒,加上中國用先進產線、高薪職位利誘,有太多台灣工程師選擇西進中國,幫助陸廠遍地開花。2 年後,這些面板廠全面量產血洗市場,導致群創營收長年萎靡不振,鴻海在威州的「飛鷹計畫」也煙消雲散。

然而,像丁景隆這位奇美電轉投郭台銘麾下的老臣,至今仍寄生群創。

郭台銘老臣長年吸血群創

啟耀光電操作外匯慘賠,害許文龍家族越虧越多,最終全然退出面板業。啟耀至今仍是群創的賠錢單位,尾大不掉。身兼啟耀董事長的丁景隆這類老臣,若只是平庸、缺乏戰略眼光,那還情有可原。但群創的大不幸,就是這批老臣頗有私心。

仗著諂媚大股東郭台銘,丁景隆一直盤踞在群創董事會內,還讓群創分出資源,讓他成立另一家全新子公司「方略電子」,同樣自任董事長。

為了宣傳剛成立的方略電子,丁景隆用繞來繞去的詞藻加以包裝,自稱「全球首家 Panel Semiconductor 公司」,自詡「橫跨各種科技領域的異質整合平台」,但掩蓋不了方略電子沒有研發製造能力的事實。

方略電子的商業模式是研發,模仿半導體業無廠 IC 設計公司的形式,丁景隆讓希望方略負責研發,製造交給群創。但方略的研發人力卻是跟群創借調的,方略電子的成立本質上只是為了丁景隆想展現自己「有在做事」。

例如群創的電視事業單位(TV BU)曾向方略電子委託開發 P.075 AM Mimi-LED 燈版,方略用了群創的研發人員,再委託群創製造——原本群創可以自行研發、自行製造,現在卻要替方略負擔開發成本,還要付給方略「專利費用」,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對群創吸血。

值得一提的是,方略設計 P.075 AM Mimi-LED 燈版用到的部分冶具只有台南、寧波廠有;一些工序需要啟耀光電的生產設備。群創台南廠、啟耀,這些廠房都是丁景隆主掌的範圍。

丁景隆經營方略的模式或許不一定犯法,但這種做法宛如附骨之蛆,是群創長年積弱不振的隱藏原因。組織磨合不順與老臣師心自用的流弊,群創的這些寶貴教訓,是鴻海的警鐘——投資新事業對鴻海真的是好主意嗎?

日產歷任社長恩仇宛如丁景隆翻版

法國籍的日產傳奇社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曾經是外號「Fix-it先生」的日產救世主,甚至長年穩坐全日本最高薪的CEO待遇。但是這樣一號人物,竟因為低報自身薪資,並挪用公款進行私人投資,在 2018 年被日本警方逮捕。

檢舉人是與戈恩有師徒情誼的西川廣人,西川成為下一任日產社長。但是因為利用日產股價波動圖利自己的薪酬醜聞,西川很快就黯然下台。繼任的日產現任社長內田誠也不平靜,除了社長選拔時鬥走了時任營運長關潤,之後還捲入監控前營運長 Ashwani Gupta 的疑雲,監控案甚至牽涉到與雷諾首席執行長 Luca de Meo 的幕後交易。

同樣是最高層圖利自己、同樣是老臣背叛老長官,日產歷任社長的恩仇彷彿丁景隆翻版,經營團隊宛如一盤散沙。奇美電曾在數位電視浪潮中炙手可熱,日產更是享譽全球的百年大廠,但是公司內部盤根錯節,鴻海雖有宏大戰略,也不得不檢視收購/併購對象是否金玉其外。

鴻海雖然以併購擴張著稱,但是要對奇美電、夏普、日產等較具規模的企業發起收購/併購,必須要耗費許多時間才能夠磨合。若不能大刀闊斧改革「老臣」的流弊,那麼在面板投資經驗上吃的大虧,極有可能在電動車再體驗一回。

收購日產,真的划算嗎?鴻海出手之前,應該要再好好想一想。


關於近期媒體不實報導的澄清及聲明

近期,方略電子注意到許多電子媒體平台刊登不實內容,為避免該等言論影響公司形象及合作夥伴的信任,特此聲明如下:方略電子與合作夥伴的合作均符合法律與合約約定,我們始終秉持誠信與專業的態度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同時,我們呼籲媒體及相關平台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進行報導,避免斷章取義或誤解,共同促進行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方略電子將繼續與產業夥伴攜手合作,不斷推動技術進步與創新,為市場提供更多價值。

方略電子成功運用特殊的 PI 材料 XENOMAX,結合自主開發的獨特製程與結構專利,實現了突破性的軟屏無縫拼接技術。此技術的核心材料XENOMAX,是由日本材料廠家開發的革命性材料,其超低熱膨脹係數讓不僅在軟屏拼接領域有優異的表現,更在半導體先進封裝及顯示技術領域展現了極大潛力。

方略電子充分發揮此材料的特性,成功解決了軟屏拼接技術中的關鍵挑戰。在此次技術的開發過程中,方略電子負責技術研發與設計,並與群創攜手合作,由群創負責生產製造,形成了技術與製造分工協作的高效模式。這種合作模式,與品牌大廠與供應鏈共同開發新技術、委由供應鏈廠商代工的方式如出一轍,也與 Fabless 公司(無廠半導體設計公司)和 Foundry(晶圓代工廠) 的高效合作模式並無不同。過去,業界已有許多成功案例驗證此模式的卓越成效,方略電子與群創的合作,不僅為顯示技術領域帶來全新可能,更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此次技術突破,為未來與其他廠商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方略電子計畫持續結合日本優異的材料科技,整合台灣與日本的面板廠資源,並攜手更多的產業夥伴,共同解決產業挑戰。我們期待在更廣泛的產業合作中,推動更多創新技術的應用,為市場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pqaf wrote:
最近 群創 ...(恕刪)

澤倫斯基妥協了!川普:烏克蘭將簽署「礦產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21日表示,作為結束烏俄戰爭的一部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iy)很快就會和美國簽署一項礦產協議。知情人士則透露,澤倫斯基已經妥協,可能在數小時內就會簽字同意。

綜合外媒報導,這項協議被視為美國促成烏俄和平協議、結束這場已持續三年的戰爭的重要條件之一,允許美國開採烏克蘭的關鍵礦產資源。澤倫斯基21日表示,烏克蘭與美國的官員正在敲定一項經濟協議,確保雙方的合作公平,符合基輔的利益;川普也說,「我們
很快就會簽署這份協議,應該不會拖太久。」

《華爾街日報》隨後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這項協議已經接近達成,預計在數小時內簽署。根據《Axios》的報導,澤倫斯基曾在談判過程中激怒川普,導致川普威脅要全面撤銷美國對烏克蘭的資助。

川普政府的立場很明確,烏克蘭必須為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付出代價。他先前就曾暗示,烏克蘭可以用「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關鍵礦產」來償還美國過去3年的援助。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上星期在談判中向基輔提出了一項協議,希望確保烏克蘭在可能的停火協議下擁有長期安全保障。

根據《每日電訊報》取得的內部草案,美方提出的條件是,美國將獲得烏克蘭礦產開採收入的50%,且烏克蘭未來發出的所有新採礦許可證,其經濟價值也將有50%歸美國所有。

澤倫斯基當時曾提出,烏克蘭可以與美國、歐盟以及其他盟國簽署協議,允許共同投資並開發烏克蘭的自然資源。

然而,當澤倫斯基及其幕僚審查貝森特上週提出的協議時,他們發現這份文件並未提供任何具體的安全保障條款。相反,這份協議更像是一份戰敗國被強制接受的剝削性合約,而非盟友之間的互惠協議。
觀察BOE跟TCL的股價,如果同樣以2023、2024到2025一月份的年比,都是年漲10幾趴,也剛好符合面板大廠按需生產、動態調控的操作期間,同時期面板報價下跌期間明顯縮短,長期趨勢今年高於去年。而陸廠LCD部門的折舊高峰將過,EPS明顯改善,但仍面臨地方政府以債換股的變現壓力,相信追求利潤還是不變的原則。雙喵的群創已經季轉盈,友達在彭董的英明領導下,繼續創連虧紀錄,真是無言。
leftsurvivor

沒有監督制衡,公司盈虧永遠跟個人利益脫鈎。不痛不癢。

2025-02-24 7:58
pichiang

宣布庫藏股之後的買賣,就可以猜到要嘛公司認為股價會越來越低,想買便宜的庫藏股,要嘛就是無能只會喊口號,玩假的。

2025-02-24 9:08
pqaf wrote:
最近 群創 ...(恕刪)

友達:隆利投資處分環宇-KY私募普通股3,500張,獲利約1.46億/認列於保留盈餘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2409)友達-代子公司隆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處分環宇通訊半導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私募普通股

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屬特別股者,並應標明特別股約定發行條件,如股息率等):環宇通訊半導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環宇」)私募普通股
2.事實發生日:114/02/21
3.交易單位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
交易單位數量:3,500仟股
每單位價格:新台幣(下同)82.5元/股
交易總金額:約2.89億元(尚未扣除相關交易費用)
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
交易相對人: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與公司之關係:為本公司之關聯企業富采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100%子公司
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各自考量投資佈局策略後,經各董事會決議後進行交易;不適用
6.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
7.本次係處分債權之相關事項(含處分之債權附隨擔保品種類、處分債權如有屬對關係人債權者尚需公告關係人名稱及本次處分該關係人之債權帳面金額:不適用
8.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有價證券者不適用)(遞延者應列表說明認列情形):
本次處分環宇私募普通股所產生之利益約1.46億元(尚未扣除相關交易費用)。
因環宇帳列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故處分利益認列於保留盈餘。
9.交付或付款條件(含付款期間及金額)、契約限制條款及其他重要約定事項:依合約條件執行交付或付款,無限制條款或其他重要約定事項。
10.本次交易之決定方式、價格決定之參考依據及決策單位:
董事會決議處分環宇私募普通股,每股交易價格由董事會授權指定之人評估市場價格後訂定。
11.取得或處分有價證券標的公司每股淨值:26.18
12.有價證券標的公司私募參考價格與每股交易金額差距達20%以上:是
13.迄目前為止,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金額、持股比例及權利受限情形(如質押情形):
本次交易後本公司及子公司已無持有環宇股權。
14.迄目前為止,私募有價證券投資(含本次交易)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暨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
本次交易後,子公司隆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已無持有環宇股權。
15.經理人及經紀費用:不適用
16.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或用途:各自考量投資佈局策略後,經各董事會決議後進行交易
17.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
18.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是
19.董事會通過日期:2025/2/13
20.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2025/2/12
21.本次交易會計師出具非合理性意見:不適用
22.會計師事務所名稱:不適用
23.會計師姓名:不適用
24.會計師開業證書字號:不適用
25.其他敘明事項:無
Gogoro手握4張大老二卻虧損百億 Cheap揭6大原因:自以為愛馬仕

隨著科技進步與環保意識抬頭,搭配政府補助下,Gogoro上市後吸引不少機車族換車,然而過去幾年虧損超過百億元,股價更是暴跌9成,機車族也紛紛奔回油車懷抱,對此積極關注交通議題的百萬網紅Cheap就點出6大致命傷,直言高層策略錯誤,還把自己當愛馬仕

Cheap在臉書發文「電動車賠錢是什麼操作」,他表示自己騎了第二代的共享機車,先不討論環保,確實非常好騎,起步、加速又順又快,也沒有油車那種噗噗噗的震動感,操作靈活又舒服,照理說應該屌打油車,結果虧損這麼嚴重,四張大老二在手中還能打輸,究竟做了什麼怨天尤人的事情?

Cheap指出,第一就是吃補助吃上癮,政府斷奶就不行,早期靠政府每台補貼2到3萬衝銷量,補助縮水就打回原形,這時三陽、光陽順勢推出便宜又大碗的GP125、新迪爵系列,瞬間秒殺電動車。

其二是月費貴到離譜,吃報保要綁1000多元,比一般使用者加油還坑,簡直盤到爆。其三是保養維修麻煩,不僅要預約,價格也昂貴,機車變成精品。其四是想推炫砲車結果沒有客群,砸大錢研發16萬夢幻車款,在阿嬤市場被光陽5萬的買菜車屌打,年輕人也寧願買鵝,Gogoro至今賣最好的車Gogoro 2 系列

。其五是死守換電系統,不給用戶自己充電,美其名是分攤成本,電池維修費貴,結果電池用3年續航力剩7成,衰退裝沒事,月租費照坑,說好的分攤成本在哪?最後一點則是出事就甩鍋,中柱斷裂怪用戶騎太兇。

Cheap結論表示,高層耍北七,把自己當愛馬仕經營,無視一般台灣人追求CP值的現實。他舉例1970年代的本田重機,用3個妥協打進了美國市場,把引擎從750CC閹割到350CC,售價壓到哈雷1/3,接著大力培訓全美加油站技師,最終成功搶下美國市場 。文末他揶揄,或許哪天換個經營之神,Gogoro才會脫胎換骨。

網友也紛紛感同身受:「家人Gogoro故障,居然放在店家一個月多,打電話去吵才修理好,這維修速度實在不敢恭維」、「高層不就當初hTC那群人,走向同個結局只是必然」、「其實問題不在電動車,真的是高層把好牌打爛」、「就是有人喜歡炒短線,明明可以當業界龍頭搞到現在變狗頭」、「盤子車不是叫假的」、「騎5年了電池續航力每況愈下,尤其寒流來襲更是悲劇」、「行銷跟設計一直在打自己的臉,除了說好分擔成本的電池外,還有傳動系統用鏈條的時候說皮帶不好,然後又通通改成皮帶傳動」、「只希望這個新的CEO可以改變什麼」。

===================

hTC,Gogoro,AUO...的經營高層都是 不食人間煙火,把自己的產品當 LV 精品賣, 成品控制差,價格沒競爭力,叫好不叫座.

我家的光陽 GP125 真的非常好騎, 車身輕巧,市區加速快,當初好像只買4.3萬元... 缺點是,舊世代引擎,比較耗油 (比三陽VIVO 耗油多20%), 油箱又小,行旅箱也小, 爬山比較沒力...

三陽 VIVO 活力125, 新世代引擎,非常省油 ,售價約 4.8萬.

三陽的新迪爵, 新世代引擎,非常省油.行旅箱大.但售價要6.6萬以上,CP值較低.
半導體產能過剩, 聯電成熟製程,稼動率只有6成多...
台積電投資4千億台幣的6/7奈米製程,稼動率也只有6成多...

照理說, 高資本支出高折舊的產業,這種稼動率會虧死, 但半導體業靠自律,目前還能享有30%高毛利率

全球10幾大航運商,瘋狂造船買船, 運力嚴重過剩, 但 運商之間有默契,聯合壟斷市場,按需派船, 目前 長榮等航商還是很好賺,毛利率很高...

面板業 產能過剩, 大廠靠按需生產,卻只維持在損益兩平附近... 應該效法 半導體業,航運商...聯合壟斷市場後,大膽漲價.
nomorerainyday

怕的是人家的政策就是要先把你擠出去才來共同富裕。

2025-02-25 8:11
pqaf
pqaf 樓主

TCL 這根攪屎棍一直購併(LGD)或擴產( T9),搶市占率想要擠下BOE, TCL 想篡位當老大, 讓BOE不願帶頭大漲價.

2025-02-25 10:10
白宮發言人:川普有信心讓俄烏戰爭在「本週」結束

擇輪司機 知道戰爭 要死幾十萬子弟兵,嚴令國內17~60歲 1千多萬名男性不能逃出過,隨時待命上戰場為國犧牲,

但他以為不用花很多錢,歐美會幫忙付款買單. 美國拜登政府給了約 2000億美元現金和武器. 司機三不五時就說,美援的愛國者飛彈已經打光了,許願美國快快再送來20套過來...

結果,美國新總統川普,獅子大開口要求 烏克蘭簽下 5000億美元的借條合約, 以烏克蘭2024年的礦產收入來估算,就算不計息, 烏克蘭仍要10幾代子孫,花900年才有辦法還清美國這5000億債款.

司機大喊 這是 借一還二 的不公平合約,他不能同意.但不同意,美國軍援就會馬上停止,靠那一些小菜般的歐洲軍援,只能投降.

歐洲發生的戰爭, 歐盟 27國出的軍費,竟比 9000公里外美國一個國家還少 .都想佔美國人便宜,當美國人的美金自己印就有.

我猜,川普是故意用天價軍費來恐嚇司機,讓他認清現實,能在本周之內,同意美俄大國協議,停戰投降.
川普不是真的哪麼土匪,趁火打劫,要求破產的烏克蘭 5000億美元這麼離譜的債款.

今日烏克蘭,明日....

===================

ChatGPT整理:
截至2025年2月,美國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已向烏克蘭提供了約1,83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約659億美元用於軍事支持(直接的武器彈藥)。

然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2025年2月1日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表示,烏克蘭實際收到的援助約為760億美元,佔美國批准總額的42%,且大部分為武器援助。
這表明,部分美國援助資金可能用於美國國防工業的發展,如替換轉移至烏克蘭的舊武器或直接投資該產業。

截至2025年2月,歐洲北約各國對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軍事和人道援助。根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數據,歐盟27國合計提供了約1,240億美元的援助。
其中,約620億歐元(約合660億美元)用於軍事援助。
這些援助包括武器、彈藥、防空系統等軍事裝備,以及財政和人道主義支持。

歐盟委員會國防事務專員安德留斯·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表示,歐盟在三年戰爭期間對烏克蘭的支持,包括軍事援助、預算支持和人道支援,約為1,340億歐元(約合1,400億美元)

此外,歐盟還計劃在2024年至2027年間,通過「烏克蘭基金」向烏克蘭提供540億美元的融資計劃,其中包括358億美元的貸款和185億美元的贈款。

澤倫斯基表示,迄今為止烏克蘭為戰爭已付出3200億美元,其中約1200億美元來自烏克蘭納稅人,2000億美元來自美國和歐盟的援助,美國另外還提供了約670億美元的武器,

=======================

我綜和來看 ,美國+歐盟 大約給了 1800 + 1400 = 3200億美元的 糧餉軍費+傷亡撫卹+ 武器彈藥(1300億) +人道救援+內政運作 ,
其他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台灣、瑞士、英國(北約) ,土耳其(北約)、加拿大(北約)、挪威(北約),聯合國 等捐款百億美元.
再加上 烏國自己出的 1200億元 , 三年共用掉約 4500億美元.
烏國經濟財政真的很糟, 三年只能拿出 1200億元 (4兆台幣費用)給內政+戰爭.
beanbeanrice

生意人就是利益為主 再說川投顧打算聯俄抗中 烏俄戰爭不結束掉順便給普大帝甜頭的話是沒辦法搞接下來的關稅戰的!

2025-02-24 23:09
2N1mo

明日呆丸郎…[大哭] 先等我的友達回20好嗎

2025-02-25 2:06
友達用力護盤?永豐金竹北三天買進2040張。
pichiang

我之前的認為,現在也沒變:宣布庫藏股之後的買賣,就可以猜到要嘛公司認為股價會越來越低,想買便宜的庫藏股,要嘛就是無能只會喊口號,玩假的。

2025-02-25 9:46
pqaf
pqaf 樓主

外資最近轉賣為買,連續買超雙喵,禿鷹也回補還劵, 加上,友達今天員工信託基金也有買幾千張,但股價卻有壓,散戶賣壓真大...[鬱卒]

2025-02-25 17:17
pqaf wrote:
白宮發言人:...(恕刪)

富采整併資源,強攻光電半導體高值應用市場

為加速推動光電半導體事業,富采(3714)於2月21日宣布正式整併旗下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全面整合晶片與封裝技術資源,冀強化市場競爭力。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富采在全球同時具備光電半導體晶片與封裝技術的LED廠商中排名第五,去(2024)年營收達7.6億美元,未來將持續專注於高附加價值應用,以滿足市場需求並提升營運效益。

TrendForce指出,在全球LED光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晶元光電與隆達電子於2021年即聯手成立富采控股,透過資源整合發揮上下游協同效應。此次整併後,富采將延續「雙加值引擎」策略,從場域與方案兩大方向提升技術價值,並積極布局車用、先進顯示、智慧感測等三大應用領域,同時強化光通訊與高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技術,拓展市場版圖。

光電產業近年來快速轉向車用與感測技術應用,TrendForce預測,車用LED市場規模將在2029年達到50億美元,紅外線感測市場亦將成長至30億美元,預計2024至2029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8%與10%。其中,車用市場涵蓋頭燈、尾燈、氛圍燈與Micro/Mini LED顯示,而紅外線感測技術則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安防監控、工業生產、車用感測及機器人科技。

隨著市場對於LED晶片與封裝技術的精準度、品質與可靠性要求提高,擁有完整供應鏈整合能力的光電半導體廠商,將更具市場競爭優勢,並有機會成為國際品牌大廠的主要供應夥伴。

TrendForce指出,作為友達(2409)集團的一員,富采也是全球少數能夠同時整合面板、LED晶片與封裝技術的企業,這使其在新型顯示市場中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透過此次整併,公司未來將更加積極投入Micro LED等創新技術發展,並擴大應用範疇。

隨著生成式AI應用與新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光通訊與高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市場被視為光電半導體產業的新興藍海,富采憑藉自身的技術整合優勢,未來有望在這些領域占據關鍵地位,推動光電技術的下一波成長動能。

透過本次資源整合,富采將全面強化競爭力,並專注於高附加價值應用,持續拓展全球市場版圖,為光電半導體產業開創新局。
ychsu19

利多出盡了嗎?這兩天為什麼跌這麼多?

2025-02-25 13:04
pqaf
pqaf 樓主

富采去年虧損1.8元,造成近日股價走弱吧..

2025-02-25 17:19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