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8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Intel ...(恕刪)


面板廠法說會連發 海外布局聚焦

面板廠法說陸續登場,友達(2409)法說會將在13日打頭陣,群創(3481)其後也將公布財報,月底還有中光電(5371)和達興(5234)法說。友達和群創去年相繼出售閒置廠房,在業外收益挹注之下,全年可望轉盈。除今年展望之外,川普上任後發動關稅戰,面板供應鏈後續如何因應也是法說會中焦點。

韓國面板廠LGD農曆年前舉行法說,去年第四季在蘋果新品拉貨潮帶動,本業轉虧為盈。LGD今年計劃擴充越南後段模組產能。川普關稅戰下,今年面板雙虎在海外據點的規劃備受矚目。

友達去年合併營收2802.78億元,年增13.03%,稅後淨損46.83億元,較前一年同期虧損有所收斂,每股稅後淨損0.61元。友達去年把台南廠賣給美光,處分利益47.18億元,將於去年底認列。如果第四季若能損益兩平,全年可望獲利。

友達近年擴大海外布局,2023年宣布越南設廠,該廠2024下半年量產,產品以顯示器模組、後段系統整合製造為主。去年併購BHTC順勢取得海外據點,生產基地除台灣和大陸,也延伸到保加利亞、墨西哥和印度。

群創2024年合併營收2165.1億元,年增2.25%。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25.5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29元,虧損大幅收斂。群創去年出售南科5.5代廠房給台積電,處分利益147億元,年底出售南京廠,處分利益估計約14億元,賣廠收益將在第四季認列,去年全年將轉虧為盈。

中光電去年合併營收396.69億元、年增0.45%,前三季稅後純益6.28億元,EPS約1.61元。中光電越南廠的電視、監視器、OLED面板模組都已投產,今年後續產能調配規劃將在法說會中說明。此外,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取得了無人機標案,今年出貨,法人關心相關業務發展動能。

達興去年合併營收41.18億元、年減3.43%。前三季稅後純益3.9億元,EPS為3.81元。達興去年第四季半導體材料營收貢獻增至10%,今年半導體材料業務的展望受矚目。
pqaf
pqaf 樓主

大摩分析師頻繁喊進群創, 但 近十日,外資賣超 群創10萬張,賣超 友達 4萬張..

2025-02-11 16:51
wli187

可憐,對岸都再被加10%關稅了,兩隻貓還是病懨懨,啥轉單效應都沒有

2025-02-11 17:10
pqaf wrote:
( 後面 紅...(恕刪)


川普關稅重拳!5電子產品價格喊漲 「這國企業」傷最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大打關稅戰,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10%關稅已正式生效,此外,對墨西哥、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稅則延後1個月實施。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川普的關稅政策將導致智慧型手機、筆電、平板、顯示器及電視的價格勢必上漲,韓國企業將首當其衝,面臨比中國品牌更嚴峻的挑戰。

據南韓《每日經濟新聞》報導,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約80%進口至美國的顯示器產品將受到影響,從電視產業來看,未來韓國企業首當其衝。預期主打高階電視市場的三星與LG受衝擊最大,因為北美市場48%的電視營收來自韓國品牌。

電視產業方面,韓國企業面臨比中國品牌更嚴峻的挑戰,北美電視營收韓國品牌占48%、中國品牌約占27%,雖然兩者在出貨量上的市占相近,但高階品牌如三星電子與LG,電子憑藉大尺寸、高解析度產品在北美市場佔據優勢。至於TCL和海信雖積極進軍高階市場,但以低價產品為主,營收占比仍不及韓國品牌。

Counterpoint Research稱「未來受到對墨西哥徵收關稅的影響,在墨西哥生產的電視機也將受到從零關稅增加25%的關稅的影響」、「在電視業務方面,由於受到墨西哥關稅的影響,占美國出口銷售比例較高的韓國可能比中國處於不利地位。」

面對關稅挑戰,中國政府去年下半年公佈了補貼計劃,其中一部分預計將作為電視、智慧型手機等消費品的補償銷售補貼。因此,儘管美國提高了關稅,但預計中國製造商仍能維持價格不變。

應對關稅戰,各大電視製造商正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策略。中國海信可能依靠歐洲工廠出口至美國,而TCL則計劃透過歐洲與東南亞生產基地維持供應。

另外,韓國企業為減輕墨西哥關稅上調的衝擊,正考慮擴大在歐洲和東南亞的生產規模,甚至不排除在美國本土直接生產,以穩定供應美國市場。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Calvin Lee表示「即便短期內可以透過擴大歐洲與東南亞工廠產能來應對,但全球電視價格仍難以避免因川普發起的關稅戰而上漲。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成為另一項談判籌碼,業界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
2N1mo

可憐,關稅也救不了雙喵,去年友達還有20元,如今剩下13元…

2025-02-11 20:57
ilkc

有業績,EPS為正後股價才會上升

2025-02-11 21:23
pqaf wrote:
( 後面 紅...(恕刪)


補助政策毀了企業 北京介入中國光電廠陷割喉戰、價格拚到低於生產成本

中國綠能龍頭新特能源雖以「將光明與溫暖送達世界的每個角落」為企業使命,卻在2024年面臨重大財務危機。這家多晶矽生產商近期向投資人發布預警,預估2024年將出現約人民幣40億元(約台幣180億元)的虧損。作為太陽能電池板關鍵原料的多晶矽產業,正因北京輔助政策所引發的激烈競爭與價格戰的衝擊,加上市場需求停滯不前,嚴重侵蝕企業獲利。

這種經營困境並非光電產業獨有現象。在美國總統川普加徵10%關稅並揚言進一步升級貿易制裁的壓力下,中國企業普遍面臨產能過剩與內需疲軟的雙重挑戰。根據《華爾街日報》分析,2024年第3季度近4分之1的中國A股上市公司出現淨虧損,這一比例較疫情前增加逾一倍。FactSet追蹤的約5000家中國上市公司數據顯示,企業利潤率已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售價有時甚至低於生產成本
在此背景下,中國最大鋼鐵製造商之一的鞍鋼(Angang Steel)預計2024年虧損將較上年擴大一倍多,達人民幣70億元(約台幣315億元)。即使該公司全力採取減虧控虧措施,包括提升效率和擴大出口,但在鋼材價格持續下跌和需求疲軟的情況下,扭轉困局仍面臨挑戰。

電動車電池材料供應商天齊鋰業(Tianqi Lithium)同樣預警2024年將出現約10億美元(約台幣328億元)的淨虧損,並因經濟可行性考量終止了自2017年啟動的澳洲工廠建設計
劃。太陽能電板玻璃製造商福萊特玻璃和彩虹集團新能源、建材企業天山材料,以及晶片製造商復旦微電等多家企業也發布了虧損或利潤萎縮預警。

中國光電市場的發展軌跡特別能說明企業獲利困境的成因。在北京將光電確定為關鍵產業後,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紛紛提供補貼和貸款支持,導致新進者大量湧入,供應激增。企業為爭奪市占率不得不降價競爭,新特能源就披露2024年多晶矽平均售價較上年下跌約
60%,有時甚至低於生產成本,但產量卻仍較上年小幅成長。

中國經濟復甦前景仍不明朗
去年12月,包括新特能源在內的33家光電企業召開會議,討論如何防止「惡性競爭」。中國最大的兩家多晶矽製造商已在年底宣布減產計劃。然而,在人口老齡化、地方政府債務膨脹和通縮等問題的綜合影響下,中國經濟復甦前景仍不明朗。

儘管部分企業如騰訊和京東仍保持可觀利潤,但根據晨星(Morningstar)統計,繼2023年淨撤出26億美元後,2024年投資者從中國A股股票基金中又淨撤資44億美元。在即將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之際,市場期待北京領導層能推出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以提振疲軟的內需市場。
nomorerainyday

感謝共產黨加速中國滅亡

2025-02-12 3:51
一雪前恥 全球首款2nm製程晶片 三星Exynos新處理器進展順利
· 2025-02-08

三星日前發表的Galaxy S25系列旗艦手機搭載高通驍龍8 Elite處理器(TSMC 3nm),因為自家的Exynos 2500 (Samsung 3nm) 良率有問題。

據外媒最新報導消息,三星為下一代旗艦Exynos 2600處理器投入了大量資源,以確保其能按時量產。



報導指出,Exynos 2600採用三星2nm製程,試生產良率約為30%左右,高於內部預期。三星計劃於下半年進一步穩定Exynos 2600的量產狀況,第四季開始量產,明(2025)年1月將亮相的Galaxy S26系列會首發搭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Exynos 2600將是業界首款2nm製程處理器。

Exynos 2600採用的是三星首代2nm製程SF2,相較第二代3GAP 3nm製程,SF2於相同運算時脈與複雜度情況下可降低25%功耗,相同功耗與複雜度情況下可提高12%運算效能,減少5%晶片面積。

身為三星的競爭對手,台積電同樣計劃於今年生產2nm製程,但是下半年將發表的蘋果iPhone 17系列無緣搭載,蘋果最快於2026年 iPhone 18系列搭載2nm製程處理器

==================

從新聞消息看來, 各家 2nm 產品上市時間

intel 18A + PowerVia : 2025/Q3

Samsung SF2 : 2026/Q1

TSMC N2 : 2026/Q3

intel 和 Samsung 臥薪嘗膽 ,吃鱉吞敗 10年後, 都破釜沉舟, 想把握最後一線生存機會, 在 2nm 彎道超車
這次 intel 和 Samsung 的 2nm 若再輸人, 資金差不多就燒光, 工廠設備真的得考慮被 TSMC 賤價收購了.
nomorerainyday

老實說我是不相信彎道超車這種事的,除非是偷拐搶騙

2025-02-12 8:36
pqaf
pqaf 樓主

TSMC 早年技術大輸intel, 但2015年 16nm FinFET 技術,彎道超車intel 和 三星 ,並從三星手上搶下 iphone 6s 大單.

2025-02-12 9:19
TV面板價格回穩 電源IC廠 致新Q1看旺

PMIC公司致新(8081)11日召開法說,董事長吳錦川指出,未來雲端AI服務仍為主流,而川普關稅對產業鏈已有免疫力,未來緊跟政策走向積極應對。展望2025年第一季,吳錦川透露,TV價格 罕見 看到回穩,預估合併營收將介於20至22億元,目前全年營收以成長視之。

致新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19.76億元,季減13%、年增9.3%,毛利率37%、季減3個百分點,因產品組合及降價因素,稅後純益3.76億元,EPS為4.39元;累計2024全年EPS 17.91元,為歷年第三高水準。

吳錦川觀察,目前市場Monitor、NB面板價格持穩,但TV價格回穩是少見的現象。

主要原因仍是面板產能價格是由 供給端決定;另外是消費刺激政策,現階段仍舊維持,但為提前滿足需求,相當於朝四暮三。

他透露,未來明顯成長的趨勢在於車用、工控領域。從國際龍頭業者TI去年財報顯示,車用、工控分別占3成以上之營收;致新持續增加研發人力和經費,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客戶。

在AI PC應用,吳錦川認為,按照英特爾的定義,目前簡化版AI模型仍無法在AI PC上順跑,所以真正的PC要做到廣義AI PC(AI-capable PC),硬體要求還需要時間滿足,因此,雲端AI服務依然會是主流。至於非AI產業則未見明顯亮點。

近期市場最不穩定的川普關稅因素,吳錦川表示,未來包含對台灣生產的晶片加徵百分之百關稅,後續影響則邊走邊看,對致新來說就是跟著政策走。

==============

上游的PMIC 零件大廠 收到未來半年的 TV零件訂單,穩定增長, LCD議價權和 IC採購價, 現在是由 供給方 面板大廠 在主導操控訂價, LCD報價看漲,IC材料看跌, 讓致新 大感意外.

上游IC業者的forecast 展望有其 前瞻性, 代表今年 LCD產業持續看好,下游面板和品牌客戶才會持續追單.

面板大廠出貨增加,持續漲價,面板營收漸增; 對上游材料採購量擴大,砍價折讓幅度就高, 面板成本漸減...營收變高,成本變低, 毛利率增長,面板廠獲利大好...

致新高層認為,車用IC 和 車用面板 市場, 未來趨勢將是明顯增長.
johanneschuang

目前看來,堅挺只為借券

2025-02-12 15:02
pqaf
pqaf 樓主

群創原本漂亮的Q4財報,遲遲不敢發布,不知在搞什麼鬼? 近期外資和禿鷹持續大量賣出群創, 是否知道內線? 是否 地震台南產線受損嚴重?

2025-02-12 16:46
pqaf wrote:
TV面板價格...(恕刪)

中芯沒勁!去年獲利減45% 全年淨利僅160億元

大陸晶圓代工一哥中芯國際昨(11)日公布2024年業績快報,全年營收為80.3億美元,年增27%,不僅創下歷史新高,還穩居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地位。不過,去年全年淨利僅4.9億美元(約新台幣160億元),年減45.4%,表現不如市場預期。

對於淨利下滑原因,公司表示主因資金收益下降及折舊與攤提增加所致。

中芯國際近年加大投資以擴大產能,資本支出從2021年的45億美元,飆升至2023年的73億美元,2024年再投資73.3億美元。2024年年底月產能折合8吋晶圓94.8萬片,出貨總量超過800萬片,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5.6%。

中芯國際預計2025年第1季營收與前季相比增長6%至8%,毛利率19%到21%。並稱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2025年銷售收入增幅將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資本支出與2024年相比大致持平。

從營收上看,中芯國際89%的營收都來自大陸,按應用劃分,智慧手機貢獻24.2%、電腦與平板貢獻19.1%、消費電子40.2%、互聯網與可穿戴設備8.3%、工業與汽車8.2%。

南韓《朝鮮日報》曾分析中芯國際扛起協助華為突破美國制裁的重任,以不合理的成本量產7奈米晶片供貨給華為,導致獲利大幅縮水。

大陸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模型近日席捲全球,智通財經報導,天風證券表示,中芯國際作為大陸少有能夠量產先進製程的企業,預計在大陸先進製程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先進製程將充分受益於本土AI浪潮而持續供不應求。

天風證券指出,大陸國產大模型Deepseek-R1發布以來,市場反應積極,強能力兼具低成本的特點,讓大陸國產AI應用將加速普及,AI終端將全面放量,中芯國際營收占比中,消費電子40.2%、互聯網與可穿戴設備8.3%,相關領域將受益於邊緣運算AI終端放量而超出原先市場預期。
tteffuB 特肥吧

中芯股價創歷史新高[^++^]

2025-02-12 12:16
jones.lee wrote:
年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5.6%。

中芯國際預計2025年第1季營收與前季相比增長6%至8%,毛利率19%到21%。


台灣台積電毛利率追求 57%高水準,7奈米~40奈米 製程稼動率約70%;
聯電 世界 追求毛利率30%合理水準, 產線稼動率只有60幾%...

大陸中芯追求市占率,衝出貨量, 稼動率高達 85%...毛利率低於 20%,還是搶著接單生產.
123

只限美國

YouTube 觀眾每天累計觀看時數高達 10 億小時,且不侷限於手機或電腦,電視已成為主流觀看設備。在美國電視甚至是觀看 YouTube 時間最長的裝置,超越行動裝置。

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說,看電視就意味著看 YouTube。但是,「」電視與「」電視仍有顯著的不同

搭配中國加稅率 你懂得

之前有網友說家裡不買電視的

看了這則新聞我會說 是還沒買電視
pichiang

群創盤中丟出來的量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未爆彈?如果有,就看怎麼唬爛和畫大餅

2025-02-12 12:05
s2474

我是覺得電視跟手機市占都飽和了 但智慧電視還在成長期 純分享 不必罵人

2025-02-12 13:18
川普脫口:烏克蘭可能「變俄羅斯的」 要求5000億美元稀土換援助

原本政治問題,演變成全面戰爭, 烏克蘭犧牲了幾十萬年輕人寶貴性命,和殘缺的身體,一堆城鎮良田打成廢墟焦土... 打光了美援3000億元, 戰後還要償還 美國軍費 5000億美元,

為了達成和平協議,北約應該會放棄用 俄羅斯被扣押資產抵債,烏克蘭重建經費幾千億元, 不知從何而來?

更多烏克蘭新娘或新郎 要遠嫁海外.

俄羅斯損失幾十萬條士兵性命 和 幾千億美元軍費 ,還被歐美經濟制裁封鎖, 只搶來烏克蘭部分領土, 真不值得. 當初普丁以為閃電戰,一周內,損失幾輛坦克和幾百個士兵就能奪下基輔政權, 實際卻付出 上千倍的代價.
Eric Lin1106

烏克蘭在歐洲,川普大可以說風涼話,但是歐洲國家卻不能讓烏克蘭被吞併,到時換來的不是歐洲和平,反而是動盪不安,又要重演冷戰時期的東、西歐對峙。

2025-02-12 13:26
pqaf
pqaf 樓主

連一個疲弱的烏克蘭都打不下來,搞到騎虎難下, 俄羅斯已經清楚明白,自己的軍力國力遠遠不如 北約.,要不是有毀滅性核武當靠山, 俄軍早被北約輾壓. 我覺得,普丁有生之年,絕不敢侵犯北約.

2025-02-12 13:51
praetorian0828

量窒息又如何?房價好像也沒回檔啊

2025-02-12 20:45
  • 380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