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是uLED量產營收暴增呢
設備毛利真的不錯
------------------------------------------
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f255b17-673e-432b-8fdf-59c3f33ffb94
MicroLED廠商錼創科技-KY創(6854)今年第三季單季損益轉正,11月營收則創單月新高,依照目前營運趨勢而言,全年可望轉虧為盈。營運長陳銘章(見附圖,資料照)表示,今年新增的設備銷售項目部分,預計明年會有5-10台以上的設備銷售,對象均以台廠為主,而設備銷售又可帶動COC(Chip On Carrier;Micro LED生產製程)需求量下,明年將再針對COC產能擴增50%,目標從現在每月生產2000-2500片提升至3000-4000片。
陳銘章表示,受惠於設備銷售營收認列,11月營收創下上市以來單月新高紀錄,今年三大目標單月損平、單季損平、全年損平,前兩項已達標,而預期全年獲利機會也很大;由於市場需求熱絡,加上客戶反饋正面,預期明年仍可維持今年的動能持續成長。
錼創今年第三季毛利率達36.17%,創下歷史新高,陳銘章指出,今年受惠於製造費用下降、新營業項目及新客戶的挹注,帶動毛利率持續成長,預計明年毛利率可維持在30-40%水準。
這次野火是洛杉磯史上最嚴重的野火和天然災害,超過1萬棟建築物損毀,AccuWeather公司估計經濟損失1350億美元至1500億美元,而且損害還在持續增加中。
烏克蘭戰後重建估計要5000億美元,而洛杉磯野火一個星期造成的損失就超過這個金額的四分之一。烏克蘭重建要等戰爭結束,目前遙遙無期。而洛杉磯的重建需求幾乎是立即的。
重建1萬棟建築物所需的建材、電纜、建築機具、裝潢材料、傢具、廚具、家電,在未來兩年需要多少海運貨櫃來運送?這可能有待專業人士來估計。不過預期可以為美西帶來大量海運需求。
更新:才不到一天,損毀的建築物已增加到1萬2千棟,燒毁面積37000英畝,比舊金山還大,差不多等於台北市扣掉士林和北投後的大小。野火還在快速擴散中,UCLA師生已被告知要待命隨時撤離
台股上週在台積電帶頭領漲下一度進攻24000大關,但綜觀整個盤面除了台積電等半導體、AI類股外,其他產業台塑四寶、中鋼等傳產獲利大幅衰退。對此,財經專家阮慕驊在節目《財經一路發》中指出,荷蘭病的症狀是否適用台灣還有討論的空間,但台灣經濟產業高度倚賴半導體,造成人才流向、資金配置的失衡,當半導體景氣榮景結束,大熊市、大空頭就到會來。
荷蘭病指的是一國因單一產業的快速崛起,導致其他產業發展停滯或萎縮;20世紀荷蘭因發現天然氣資源,貨幣升值後本地製造業遭到重創,然而,台灣的情況與此略有不同。阮慕驊分析,「台灣並未因半導體導致台幣大幅升值,但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的後果,是資金、人才與資源全面向半導體集中,其他產業逐漸失去競爭力。」
阮慕驊補充,台灣傳產製造業一片慘澹並不是因為台幣升值,而是大量銷往中國市場加工外銷的鋼鐵、石化原材料隨著中國經濟崛起,過往垂直式的產業分工模式不再,而台塑、中鋼這種沒有順利轉型的產業,就失去價格、利潤的優勢與競爭力。
阮慕驊認為,目前市場對於半導體、AI的需求仍然暢旺,台積電下週法說會財報預計將會再度亮眼,但他也提醒景氣週期不會走一輩子,當半導體景氣榮景結束,大熊市、大空頭就到會來,這時其他產業能不能扛起指數繼續成長的動能,會是台股現在一片榮景的潛在隱憂。
===============
台灣要寄望 韓國三星,美國intel,日本rapidus,中國中芯...永遠不能抓到 技術絕竅,一但被他們突破卡關的瓶頸,頭過身就過,超車台積電後, 台股和房市就崩了.
2025/01/11 18:13:30
中央社 記者潘智義台北11日電
台廠積極投入新世代面板技術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ED),但 僅 錼創科技量產Micro LED晶片,錼創與其提供技轉的晶電預估,Micro LED電視產品的價格甜蜜點約在2026至2027年。
以電視應用來看,錼創科技認為,雖然目前MicroLED價格偏高,但經過產能不斷擴充,2026年電視面板應用產品價格應可降至市場普遍接受範圍的甜蜜點;車用面板價格估在2027至2028年可望降至市場普遍接受區間。
除錼創科技量產Micro LED晶片之外,後續有錼創透過技轉方式,提供整廠輸出給富采旗下晶電,以及富采的關係企業面板廠友達陸續量產Micro LED。
晶電認為,Micro LED電視在2027年至2029年可望達到價格甜蜜點,開始獲利。
友達於2023年底正式量產Micro LED手錶面板,接下來是電視面板,估計電視產品開始獲利的時點,也與晶電預估時點差不多。
對於Micro LED晶片量產時程,晶電將依客戶、也是關係企業友達的需求,排定量產時程。
錼創說明,Micro LED晶片產線整廠輸出,提供客戶晶電採晶片堆疊(Chip on Wafer;COW)製程,也提供在Micro LED巨量移轉前已排列在載板的COC(Chip on Carrier)技術給友達,期待整廠輸出給有實力的客戶,把產業的餅做大。
================
原本預計 uLED TV 售價在 2029~2030年大眾化 , 現在進度提前 3年, 友達晶電預估在 2026~2027年售價可以 平民化, 生產線能夠規模量產.

出貨量放大後,可攤提壓低每單位的開發成本, 2027~2029年的成本和售價會降的更快速.
看來 apple watch很快又要回頭使用 uLED 技術. apple 去年3月決定中止 歐斯朗uLED watch 和 apple car.
但10月又傳出 apple 要在 2026 上市 uLED watch, 如果真有這產品,應該是改用 AUO的 uLED.
第一季面板產業淡季不淡,大尺寸面板價量齊揚。在第一季的拉貨潮過後,第二季是否能夠延續還有待觀察,如果需求沒有支撐,面板價格漲勢恐怕將在第二季告終。
群創滿手現金 下一步併購看這裡
===============
大陸面板廠當年崛起,靠著銀彈 密集轟炸台灣韓國技術人才,帶槍投靠,省下好幾年奮鬥時間,就取得LCD 和 OLED 技術.
有錢就能少奮鬥..群創雖然技術較落後,但目前手上有很多現金,可以直接買下競爭者友達,取得專利技術和人才,讓群創少奮鬥好幾年.

雙喵公司高層近年 一直想讓公司瘦身減資..回復早期的苗條身材...
現金減資很便宜,每股10元就能向全體股東收回部分資本額. 但有些股東對自己手上張數和別人同步變少,感到不踏實.
庫藏股減資也是種方法, 很賺錢的公司,可以實施高價庫藏股買回.
像雙喵不賺錢,就只能利用股價市值較低時,實施庫藏股,向對公司前景失去信心的部分股東,買回股票, 註銷股本.
群創隨便賣一個廠, 處分利益就高達 147億, 洪董很自豪 公司現在有充裕的閒錢,遇到合適對象就可做購併...
那不如就先拿出100億,趁公司股價只有13元,投資自己的公司,買回庫藏股,幫公司減資,今年就不需做現金減資了.
讓大家心情都不太好
先說一下我絕對不是看面板股價跌很爽的人
因為我手上還有近千張面板股票
市值超過八位數
雖然只佔資產的一小部分(半導體還是占大多數,畢竟是本業)
但跌了還是會很痛
目前還持有面板的
也在此討論的
相信大多是認同P大分析的
而這棟樓最大的優點
就是不像鴻海A小一樣
只要跟他看法不一樣的
就直接封鎖
但投資勝敗就是看股價漲跌
我最不認同的就是像鴻海A小一樣
因為手上有股票
一點小消息就吹上天
壞消息硬要說成好消息
雖然一個消息的解讀
可以正面可以負面
但每個人說出他的看法
股價的走向自然就說明誰的看法正確
我也知道最近我的發言是負向居多
但現實的確就是大家期待的好消息始終沒有發酵
陸廠雖然掌握訂價權
但就是不把面板價格往上大拉
頂多就是陸廠賺錢台廠打平
產能也始終>需求
uLED就還是個有點距離的夢
無法拉抬股價
再不賺錢
禿鷹就是可能把股價殺到個位數(之前不是很多人期待個位數買進?)
唯一吃得到的
就是資產處分
看來陸廠真的無法用資本主義的角度去思考
台廠還是只能自立自強
不然乾脆清算
淨值也比股價高多了
不過還是期待我的負面看法全部看錯
面板股價大漲
這棟樓爽翻天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科技網站《Rest of World》10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iPhone代工大廠富士康(鴻海)已停止向其印度的iPhone工廠派遣中國工人,並改為派遣台灣工人,且已進駐印度的中國工人也被召回。同時,運往印度的iPhone專用生產設備在中國境內被扣留。
知情人士表示,北京當局是富士康暫停派遣中國工人赴印度和設備出口的主因,「目前設備和人力均無法運往印度,而印度缺乏生產這些設備的技術」。
此事可能影響富士康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和卡納塔克邦的工廠營運,進而影響下一代iPhone的生產進度;這2座工廠生產 iPhone,是蘋果公司將生產業務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努力一環。
富士康在泰米爾納德邦和卡納塔克邦的2家工廠總共僱用了數萬名印度工人,但富士康在印度的生產和管理目前仍依賴中國工人、少數台灣籍員工,以及來自中國的專用設備。
但消息人士稱,最近幾週原定前往印度的中國工人已被告知行程取消,有些已取得簽證與機票的中國員工也被禁止出行。同時,有些已進駐印度的中國工人接到口頭通知,要求在未指定日期前返回中國。
為減少停工對生產的影響,富士康正考慮派遣台灣工人替代中國工人。內部人士表示,富士康已加大中國工廠的iPhone半成品生產和出口力度,確保印度的最終組裝廠能持續生產足夠的iPhone手機。
===================
美國白宮 隨便找個藉口,就能禁止各國半導體設備出口到 中國, 要求外商即刻招回 駐中國廠的技術人員,讓整機中的中國半導體新廠變爛尾樓.
中國北京 限制 富士康對 印度的生產技術轉移,也沒什麼奇怪.
美國白宮很有魄力,面對每年幾百億美元的中國半導體訂單,寧可不要.
中國北京不如更狠一點,玉石俱焚, 下令禁止 中國廠區生產出口 iphone 和 AI 伺服器, 禁止 中國制 PC/NB 出口到歐美國家. 貿易戰直接開打

2024 Q4 -0.51
2023 Q4 -0.80
2024全年 -1.64
2023全年 -2.40
南亞科股價從 疫情時的 百元價位 掉到 $25 ,摔得很慘.
DRAM 業這兩年比 雙喵面板業 還慘. 三星 海力士 美光 為什麼不學學 中國面板業者 按需生產呢?
非要大家一起同歸於盡.
是因為 中國DRAM業快速崛起,破壞了供需平衡,打亂了 韓國和美國 的長期市場壟斷嗎?
===================
價格戰殺到見骨 陸記憶體砍價50% 同業崩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