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會定義在軟硬整合,接下來資本支出的安排配置會更有紀律。接掌群創時是2018年,當時資本支出280億元,到去年已控制在200億元以下,就是群創整體獲利提升的關鍵,因為折舊費用減少就會改善,也是過去兩季能領先同業提前轉虧為盈的地方。
此外,在原來硬體上也會調整,希望把人力及其他資源(包括投資、採購、工程師人力等等)能配置在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上
群創是全世界唯一一家面板以『net cash』淨現金經營的面板廠,我們手上的現金銀彈就是最好資產,併 購 或其他合作都很歡迎,只要能共創整個供應鏈更高價值都願意嘗試。
群創過往專注資本支出的控制,但其實資本支出要與RD兩者放在一起看,若光只有資本支出而沒有好的RD及更先進技術支持,就只是用比較大的採購量與生產量取勝 ; 若只有RD沒有實作場域沒有工廠幫生產的話,只能賺取授權金,因此這兩者是互相搭配的。群創現有資源與未來方向是把這兩者結合一起看,一方面加大在RD上更先進技術的投資與研發,資本支出上不光只是面板領域,希望帶給群創的就是第二個六年「突圍轉型」,已經不只是面板領域而是跨到先進封裝半導體領域,要做出對股東對員工最大效益的事情。
本土投顧則分析,友達、群創於CES 2025展會中所發表之新品均為公司重要潛在營收動能,惟後續對業績的注意程度仍須視實際出貨進度而定;展望今年上半年,考量目前品牌、通路業者買氣仍欠佳,且預估群創出貨表現影響程度高於友達,故對友達、群創投資建議為「買進」及「中性」。
================
群創有很多現金資產,董事長想幹18年, 保守投資,資本支出將只有100多億,不像友達 資本支出動則400~500億,買新設備買新技術,
但群創只要遇到合適的對象,不排除砸錢 購併 其他公司..
我覺得, 群創效法彩晶的經營模式, 保守投資,短期雖容易擠出獲利,長期會坐吃山空,營收越來越少, 技術遠遠落後同業,在產業邊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