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

恐怖的亞光

好喔, 來看看今天表現好的同性質公司佳凌的消息, 它最近表現真的蠻強勢的,亞光就比較落漆了。

今日2/23關於佳凌的消息⋯

「佳凌1月合併營收為1.33億元,年成長32.86%。

目前佳凌車載鏡頭產品包括:環車影像鏡頭、車道偏離系統鏡頭、行車記錄器和抬頭顯示器等高門檻的ADAS車用鏡頭產品,經過7年的努力,全球前十大車用鏡頭模組客戶佳凌已拿下7家,透過這些車用鏡頭模組廠出貨給日本、歐洲、美系及大陸各大車廠,公司亦在去年拿下美國Velodyne,能夠感測到300~500公尺以外光達(LiDAR)(光學鏡頭+雷射光)、「2Gmo+3P(2片非球面模造玻璃加3片塑膠)」,以及「3G+2GM」等超高規格鏡頭訂單,在新客戶訂單湧入下,讓佳凌車載鏡頭出貨量連年成長。

佳凌預估,今年車載鏡頭出貨量可望較去年成長50%,上看300萬顆,車載鏡頭佔營收比重可望突破20%。

佳凌去年合併營收為14.97億元,年增5.5%,其中相機佔比約65%,車載鏡頭、投影機、IP Cam等非相機佔營收比重約35%,佳凌預估,今年非相機產品佔營收比重可望達50%。

佳凌小片玻璃現有月產能約70萬片,投影機及單眼相機大口徑玻璃月產能約300萬片,非球面模造玻璃月產能約200萬片,由於車載鏡頭訂單爆增,佳凌車載鏡頭玻璃產能滿載,公司亦加速建置自動化產線,目前已有3到4條半自動化產線,希望能提升產品良率,降低生產成本。」



佳凌1月分營收年成長3成多,這算是車載鏡頭有爆發的成長的。

而這邊的訊息看到它車載鏡頭產能滿載,而且還加速建制自動化生產線。

這個就厲害了⋯⋯ 相對亞光還沒看到這類產能滿載或有擴廠訊息的好消息⋯⋯
另外以下關於佳凌的這個訊息就更令人擔心了,亞光的車載鏡頭地位,會不會已經被超車了⋯⋯

「7年的努力,全球前十大車用鏡頭模組客戶佳凌已拿下7家,透過這些車用鏡頭模組廠出貨給日本、歐洲、美系及大陸各大車廠,公司亦在去年拿下美國Velodyne,能夠感測到300~500公尺以外光達(LiDAR)(光學鏡頭+雷射光)、「2Gmo+3P(2片非球面模造玻璃加3片塑膠)」,以及「3G+2GM」等超高規格鏡頭訂單,在新客戶訂單湧入下,讓佳凌車載鏡頭出貨量連年成長。」

有人知道亞光有在作光達(LiDAR)嗎? 這東西在未來的自駕車上很重要,而佳凌已經有了!而且它也拿下全球前十大車用鏡頭模組客戶中的7家⋯ 看起來很猛,好像要爆發的樣子⋯

相對以前話很多的賴董,最近真是靜悄悄⋯ 讓人擔心啊⋯⋯
2/26 新聞, 香港熱門股瑞聲科技對玻塑混合鏡頭的看法⋯

「瑞聲近年已經積極進軍光學部件市場,可望成為未來幾年新的增長點,可抵銷蘋果智能手機銷售溫和放緩的影響。瑞聲於光學鏡頭的發展有前膽性的思維,瑞聲管理層認為玻塑混合鏡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3D功能的提升、後置攝像頭越來越大的光圈,全屏趨勢下前置攝像頭體積越來越小和厚度越來越薄,玻璃鏡頭取代塑膠鏡頭是必然趨勢。」

另外高點140幾,與亞光同樣不久前跌到90幾的香港舜宇光學,今天站上131了,步步往不遠的前高點140幾邁進⋯⋯

亞光還在100⋯
廖小屁 wrote:
2/26 新聞, 香...(恕刪)
大大分析真是專業又專精,可惜若遇美股大跌,這些分析就不管用了,畢竟我們是老美的附庸,沒有老美賞飯,那能上萬點這麼久,特別是在天天吵的不可開交的環境中
外資這幾天都是站在賣方~~ 消息面在好沒人買的股都一樣><
今天小跳空開高,量能又要追上1/24號的量囉~
2/21有低接的,是否要加碼呢???
開開又關關~自己猜猜看,自己看著辦囉~
亮燈鎖漲停⋯⋯


jiyou大有沒有補到啊?
鎖漲停囉~
今天亞光打了一劑強心針
但是今天不敢加碼
明天台股休兵, 美股漲多不知道會不會搞怪
先觀望觀望 (上次的崩跌還留下陰影....)

祝福大家

jiyou wrote:
鎖漲停囉~今天亞光...(恕刪)


正猶豫要不要續抱
SHAQ雄厚
要不要續抱,我個人比較傾向看趨勢,看長期。 亞光還是那一個亞光,不久前跌到89的亞光,但趨勢可能在成形在變化。

今日新聞(2/27)

「去年iPhone X導入3D感測鏡頭應用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由於雷射光投射時會發熱,塑膠鏡頭遇熱會產生焦點飄移的問題,導致光斑模糊,無法測距,市場提出加入模造玻璃的G+P解決方案解決。

據了解,iPhone X的發射端鏡頭採用矽晶圓(Wafer level lens)鏡頭設計,由於有精度不足等問題,加上全塑膠鏡頭因耐熱問題卡關,市場預期,G+P混合鏡頭設計有可能下一波3D感測鏡頭的主流應用,成為台灣鏡頭廠商的新藍海。」

本來比較擔心晶圓級玻璃鏡頭是否會在各方面勝過模造玻璃鏡頭⋯⋯

這裡提到了未來在3D感側後置鏡頭的應用上 G+P混合鏡頭,與晶圓級玻璃鏡頭的比較。

在大量製造上, 晶圓級玻璃鏡頭原本似乎比較有優勢,代表廠商就是港股瑞聲科技。
不過上面的分析,指出了晶圓級玻璃鏡頭在3D感測精準度不足的問題,而精準度正是3D感測最重要的部分。

果真如此
這樣G+P混合鏡頭似乎很有機會了。。這對亞光絕對是大大的利多。
  • 8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