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2504 國產 一起來討論吧~





國產8月營收很不錯喔~

營收較去年減少是因為不再合併興航營收。




外資近兩週買超不少,今天的成交量也不少。



8月較去年同期增加7.27%,1~8月較去年同期增加0.02%。
《各報要聞》國產集團總裁林孝信:危機就是轉機
2017/09/14 07:45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興航解散近一年,歷經往來銀行「關愛的眼神」及外界紛擾,預期興航善後可望告一段落,身為國產建材 (2504) 、中興保全集團大家長的林孝信,首次面對外界,陳述如何在承受一波波浪濤衝擊下,轉念「危機就是轉機」積極面對,以及集團未來的接班問題。

 林孝信指出,一年來在集團企業注入科技、智慧化、人性化因子,並去蕪存菁,將國產、中保進行組織改造、全方位轉型,華麗轉身為「全建材服務產業」、「物聯網生活服務供應商」,帶領集團企業進入次世代的科技化經營體制,提升集團營運價值。

 林孝信也強調,未來國產、中保的老闆不一定姓林!但集團明天一定會更好,可以長長久久、永續發展。

 對於興航的善後,林孝信指出,11架客機的買主已確定,並完成議價,目前是交由債權銀行與買主進行付款條件的協商、討論。現在銀行團要求現金支付,而買主則是傾向開L/C(信用狀),雙方還在協調中。

 根據買主提出的議價,此次交易的價格應該是可以支應銀行團的債權,如果有落差,幅度也大約是5%左右。

 林孝信指出,買方日前已派出14名機師來台,來檢視飛機的狀況及飛行相關事宜。可以看出,興航的善後應可在短期獲得解決。

 林孝信說,興航的解散,初期,確實讓集團的往來銀行特別關注集團內企業的財務、信用、擔保品等事項,提出不同的要求;不過,包括中興保全、國產建材實業等企業,都是獲利良好、現金流高、負債比極低、資產豐沛的企業,透過各自企業展現營運實力,目前各家的負債反而因這次的危機而降低。

 「危機就是轉機」!林孝信表示,經過興航的解散,他更堅定的重新檢視集團所有企業的經營體質、策略走向、未來前景,針對組織架構、產項內容、人才培育、市場行銷、顧客定位,提出符合新世代概念、科技潮流、智慧化發展、物聯網系統的企業內部大改造,以服務為出發,整合傳統與科技為內容,提供次世代需求的產品,更人性化的滿足所有顧客的期待。

 以集團內兩大主軸企業國產建材實業與中興保全來說,林孝信指出,國產不再只是賣預拌混凝土!在陸續完成台北港散雜貨中心的建立、砂石礦山的開採、貨輪船隊的成立等垂直整合一條龍式的生產流程,以及積極推動「建材安心履歷」。

 未來還會和集團的科技創新、軟體研發系統團隊串流合作,提供內裝修設計服務、各式建材及規格標準化建材的銷售等產項服務,國產將轉變成一個「全建材服務產業」。

 中興保全更不再是傳統印象的警衛保全、社區巡守員,而是大躍進的與科技、物聯網、AI、無人機、機器人結合成為「物聯網生活服務供應商」。

 林孝信指出,中保集團除積極搶進物聯網龐大商機,朝全方位智慧生活化的服務產業轉型,未來更將強化健康照護、智慧停車場、無人機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布局,尋找毛利率高的獲利業務,同時積極拓展「中保無限家生活館」實體通路據點,提升整體營運績效。

 林孝信強調,企業沒有跟著時代進步,就會被淘汰;興航事件對集團的長遠發展反而是一件好事,在這個事件中,他學到很多,相信集團所有員工也感受到所受到的衝擊,也經由這次的經驗,讓集團能更虛心、全面的接受危機的挑戰,檢視與市場的貼近度、時代潮流的黏合度、科技發展的掌握度,重新思考企業定位、規劃發展藍圖,讓集團營運更精進、企業價值更精緻。

 林孝信指出,經營企業要與時俱進,現在經營環境時時在變化、挑戰愈來愈險峻,相信集團企業在不斷注入迎合市場、科技、人性、顧客需求的因子下,未來會更有執行力及衝勁。(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袁延壽/台北報導)
談接班 明年就退休 未來老闆不一定要姓林
2017年09月14日 04:10 袁延壽/台北報導
面對接班問題,林孝信這二年的說法一直未改變,「明年就退休」。不過,現在對接班的人選,他直說,未來國產、中保的老闆不一定要姓林!二個兒子是否要接班,完全會依兒子的興趣決定,不接班也不會勉強。

不過,依現況,次子林建涵對中保集團的經營有較大的投入,現在也擔任中保的副董事長,未來接掌中保的態勢逐漸明顯。

至於長子林明昇,林孝信指出,林明昇目前正專心處理復航的善後,並沒有在集團其他事業體做事;等到興航完成善後,林明昇要自己創業或是接手其他事業再磨練,以後由他自己決定。

林孝信表示,這幾年,他看了許多的企業經營、歐美跨國集團歷史的書,可以感受到,企業要永續發展、長長久久,不一定要家族接班,只要選對經營者、家族能擁有一定股權及董事會,雖然不是家族傳承,一樣可以把企業經營的順順利利、長長久久。

林孝信說,自己看過台灣多少的家族企業,在接班過程中發生不合、爭奪、相互中傷等不堪的紛爭,所以,自己並沒有集團企業一定要家族接手的觀念。

據了解,目前擔任中保副董事長的林建涵,經過多年的參與,已對業務非常熟悉,市場掌握度也夠,在中保集團所有對外公開的場合、國外的法說及外資的掌握,都是由他出面,已具大將之風,未來中保的接班人,應該就是林建涵。

至於林明昇,林孝信指出,在完成興航的解散任務後,應該會先休息一段時間,重新思考自己的興趣所在,才會決定朝那一個方向及事業去做。

找一個可以傳承企業永續經營的領導者,比家族世襲更重要;林孝信強調,如果兒子有興趣,可以培養、又有能力,那就順其自然;如果沒興趣、又沒意願,還不如掌握所有權,快樂的做一個監督者。

林孝信表示,自己明年要退休了。未來這段期間會盡量減少參與集團細節性的業務,但仍會以集團顧問的方式,提供大方向、策略性的建議為主,讓接手的人更快進入核心,把自己的經驗傳承下去。

(工商時報)
《類股》大陸水泥價格可望漲破12%,台泥、亞泥、國產Q4獲利衝
2017/09/16 16:43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中國大陸水泥市場傳統「金九銀十」旺季到來,加上預防冬季霧霾,當地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以及環保稽查標準愈發嚴格,大陸水泥市場近期已展開全國性的大漲價,市場指出,這波第四季的漲價幅度可能會高達12%以上,國內西進水泥廠將因此大大受惠,預估,台泥 (1101) 、亞泥 (1102) 、國產 (2504) 第四季的營收獲利會衝高到今年單季的高點。

 國內水泥業者指出,依目前各大水泥廠的庫存水位,以及市場供需狀況,水泥每噸可望調高50-60元人民幣。

 受惠第二季水泥價格的上漲,亞泥中國市場今年上半年已轉虧為盈;亞泥指出,第三季價格雖因氣候等因素而有些滑落,但整體上還是獲利的。

 亞泥表示,華中地區水泥價格從9月中旬開始已恢復漲價動能,在市場喊出第四季全面上漲下,預期今年的營運將因此有大幅度的獲利成長。

 台泥中國市場今年上半年已賺5億多元人民幣,第三季的7、8月,每個月也都有近1億元的獲利;在9月中,華南、川渝等地水泥價格都有陸續調漲每噸20-30元,可以預期,下半年的營運績效可望是逐季成長。

 法人指出,台泥大陸市場,9月雖然廣東英德廠受火災停工,但在漲價效應下,廣東地區營運的減少,將可被漲價所吸收,因此整體的獲利影響不大。

 市場就預期,台泥大陸市場今年第四季的營收獲利會是今年的單季高峰,依目前台泥大陸各廠的出貨及價格漲勢來計,全年應可賺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國產建材實業也指出,累計今年1-8月的營運,是小賺的;在接下來的漲價帶動下,預期今年福建水泥廠的獲利將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成長。(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延壽/台北報導)
國產業績慢慢上來了,要再期待8字頭,機率比較低一點了吧。
ANDY榮 wrote:
期待8字頭再來加碼了!...(恕刪)
國產趨勢向上,,外資9月就一直小買,,,,,今天買進10張


國產漲聲響起,有沒有機會站上10元大關呢?
國產9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17.94%,相當的不錯。希望能持續旺到年底,今年能夠順利擺脫去年興航的困境,浴火重生。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