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CY wrote:來這邊是否只能說鴻海...小弟剛剛比較了一下2317與4938的數據~(恕刪) 我認同B大的說法一家是在成長期一家是在高原期(但是成長超過10%能算高原嗎??)論現階段股價的空間,4938是勝於2317就像現階段的3231和23243231表現比2324好
afonso wrote:我認同B大的說法一...(恕刪) 緯創 > 仁寶 100%短期同意, 長期來看不同意, 緯創公司經營, 沒有這二/三年仁寶認真.短期我認為2317>4938, 長期還有沒有領先優勢就不知了.如果我是經營者, 不應該再配股了, 同時我會建議郭董將股本縮小到500億(1/3)左右, 然後再將負債慢慢減少, 這樣子的鴻海優勢就很大了.
PDA wrote:緯創 > 仁寶 100%短期同意, 長期來看不同意, 緯創公司經營, 沒有這二/三年仁寶認真.短期我認為2317>4938, 長期還有沒有領先優勢就不知了.如果我是經營者, 不應該再配股了, 同時我會建議郭董將股本縮小到500億(1/3)左右, 然後再將負債慢慢減少, 這樣子的鴻海優勢就很大了. 如果你是經營者,鴻海就不會是鴻海了...一個只關心股價,不認真經營的公司,不是我要選的標的了。
今天收在高點, 接下來的日子, 到MSCI成效生效5/29, 六月應該都有機會可以期待股價的.上週末, 有時還是會習慣經過電信商去問一下iphone 6/plus, 有沒有貨, 發覺還是缺滿大的, 所以Q2應該不會太差, 我想應該頂多比Q1差一點點而已.再加上Q3 new iphone(6s)上巿, 只要ram到2G應該也會再有一波換機潮.
PDA大大緯創 > 仁寶是短期而言所以才會說"現階段"囉^^至於鴻海縮小股本減輕負債這件是應該很難吧鴻海帝國轉投資甚多、子公司超多就像金融業就是拼命在膨脹股本,一定要大到某依個規模才行未來如果轉型為控股公司經營者的操作手法或有不同以上僅是個人看法,若有錯誤請各位板上大大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