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

美國有可能輸掉中美貿易戰

benzs350 wrote:
台灣井底蛙國際觀比不上小學生

台灣資訊流通,言論自由,沒有中國式的網路長城管制.

台灣內部也沒有中國共產黨式的新聞審查與言論管制.


中國共產黨都建了網路長城,
不希望,也不准中國人有國際觀.

如果有井底之蛙,這些井底之蛙絕對是在中國境內.
benzs350 wrote:
2018年美國鄰居家小學一年級暑假時就說中美貿易戰以後買玩具會不會變貴

美國人要擔心的是玩具會不會變貴? 玩具可以不玩,可以少買.

你何不擔心中國已經有多少人失業,沒飯可吃.
賣不出去的玩具,可以當飯吃嗎?

看到沒有,中國駐外級別最高的駐美大使崔天凱親上電視,
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世人宣告,中國將奉陪到底.

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047166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提問時表示,中國大陸無意和任何國家打貿易戰,但是如果對方挑釁,大陸將「奉陪到底」,「看誰真正堅持到最後」。

各級官員,各官方媒體對美國喊打喊殺半年多以後,
現在呢?
在世人面前顏面盡失,派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赴美,親自向美國遞交142項讓步清單,
正式向美國求和認輸.

美國總統接獲劉鶴遞交的讓步清單以後,立刻在白宮招開記者會,
誇耀美國的國力強大,已經迫使中國認輸.


崔天凱哪去了? 說好的 "奉陪倒底"呢? 外交部長王毅呢?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哪去了?
喊打喊殺半年多的環球時報呢?

最終,中國無力抵抗美國,國內形勢嚴峻.
中國是派出國務院副總理親赴美國遞交降書;包含142項的讓步清單.

https://www.scmp.com/economy/china-economy/article/2175987/trump-and-xi-agree-trade-war-truce-and-no-extra-tariffs
Presidents Xi Jinping and Donald Trump agreed to a 90-day trade truce to allow for further talks to address US concerns after China committed to buying a “very substantial” amount of American exports, the White House said in a statement late on Saturday.

Chinese officials said that the country would buy more US products in an effort to narrow the wide bilateral trade gap.

看到沒有,美國不滿意劉鶴遞交的142項讓步清單,拒絕接受.

習近平要求美國給90天喘息,中國為了得到這90天喘息時間,
必須立刻,馬上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
中國不須立刻,馬上將汽車關稅降回原有稅率.

美國過去9個月強加於中國的所有關稅制裁依舊存在.

看到沒有,美國總統在推特上再一次宣告勝利,
迫使中國立刻,馬上採購大量美國農產品.


自去年四月起,中國喊打喊殺了半年多,說是要 "奉陪到底".
對美國的制裁一次次實施反報復...最後呢?

自此,中國只能一步步退讓,砸下大把鈔票狂買美國產品,補償美國農民與企業.

中南海的領導班子一次次高估中國的國力,妄想與美國 "奉陪到底".
最後就是灰頭土臉,顏面盡失,派國務院副總理親赴美國認輸.


在中國有多少企業陷入困境,多少中國人丟了工作?
最後再也撐不下去,才願意讓步,才願意談判.
josephtsun wrote:
現場視頻顯示,會面期間,中共副總理劉鶴用英語同川普總統交談,他承諾中共會向美國購買大豆。
劉鶴一邊舉起5個手指,一邊說,中國將每天從美國購買500萬公噸大豆。
川普作出驚喜狀,驚嘆道:「每天500萬公噸,哇,這會讓我們的農民非常高興。」
劉鶴是說今天(today)買了500萬公噸,川普聽成per day!

這個問題很簡單 用意識形態去看 肯定看走眼

大陸人口是美國4倍左右 每年5%增長 17年後左右 大陸GDP一定超過美國

(當然神奇的印度除外)

這是很簡單數學問題 不是誰強的問題 除非美國開戰

大陸全部的出口扣掉美國 佔GDP 其實不多 就算大陸重傷美國小傷 然後呢?


然後17年後 美國失去可能的是更多機會不是嗎? ?

消費市場的大小決定一切 沒有什麼可以說

在往後 30 45 年 那就是大陸GDP倍數翻

是整個拉得更開 假設換成大陸開戰 那美國不是準備 GG了

這一戰如果是小布希時代提早開戰 那大陸想翻身就難了 大陸今非昔比


大陸怕的是房地產跟社會穩定 根本不是貿易戰 美國早晚輸的

大陸高科技發展會受到限制 但是美國真的封鎖不了太久的 不是大陸強

而是全世界的科技發展已經遇到瓶頸了










hblanyard wrote:
大陸人口是美國4倍左右 每年5%增長 17年後左右 大陸GDP一定超過美國 (恕刪)


中國人的算術真的好好笑

中國每年GDP成長六七啪根本是造假的數據

美中貿易戰以來中國各省紛紛承認經濟數據造假無力繼續支撐

中國想超越美國除非假大空共慘黨下台

【看中國2018年1月18日訊】


前些年,在唯GDP論之下,GDP增長基本就等同於地方大員的官帽,這就是進行數據作假的根本動力。在這種動力之下,誰敢保證哪個地方不作假嗎?誰也不知道造假的隊伍究竟還有多長。可是,作假也是技術活,緣於GDP不是獨立的數字,與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等緊密相連,所以,必須系統性作假。雖然GDP的數字無關緊要,但財政數字卻人命關天。

以天津為例:有機構數據顯示,到2016年7月27日,天津的城投債餘額為3672億元,2016年,天津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723.46億元,財政債務率(3672/2723.46)為135%,這已經是很高的水平;同時,根據穆迪在2016年給出的數據,天津市地方國企總負債和當地財政收入之比已經超過600%,這反應的是地方政府或有債務程度,這個數字極高。機構會根據這兩個數據,評定天津地方債務的風險等級,決定買賣。可當天津濱海新區對GDP擠水分之後,財政收入也要擠水分,造成實際財政收入下降。2017年1-11月,天津的財政收入僅僅為2237.8億元,按算術平均計算全年的收入也不過2441億元,大幅低於去年。即便地方債務不變,財政負債率也需要上升到150%,代表或有負債的地方國企總負債和當地財政收入之比也會同步上升,那些天津城投債的持有機構需要怎麼辦哪?只能用腳投票。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官方公布統計數據,中國遼寧省去年經濟產值(GDP)萎縮了23.3%,凸顯中國官員先前對陷入困境的遼寧省經濟表現是如何的誇大,亦顯示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有多麼不可靠。

遼寧省GDP突然暴跌,是去年第4季經濟產出下滑所致。但分析師指出,這個暴跌不僅反映實體經濟所處的狀態,也是官方打銷先前虛報數字的結果。

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已導致工廠債務違約和削減產能,很多鋼鐵和煤炭業者更計畫裁減數百萬工人,這都傷害高度依賴鋼鐵的遼寧省經濟。去年4月,遼寧省成為中國7年內第一個出現季度GDP負成長的省份。

遼寧省省長陳求發今年1月在該省第12屆人大8次會議中公開坦承,2011至2014年間該省的財政收入被虛報了至少20%,其中2014年虛報最高,達23%。

陳求發的爆料給經濟學家懷疑,中國官員基於政治目的而操縱經濟數據,增添了可信度。中國各省省長都被賦予成長目標,但遭外界批評,很多官員為達目標而拚命將經濟數據灌水後,中國政府最近已轉而採取更廣泛的表現指標。

固定資產投資暴跌64%
從遼寧省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可以看到更多數據造假的證據。去年該省固定資產投資暴跌64%。中國國際金融公司(CICC)表示,去年固定資產投資下跌,讓外界懷疑前幾年的數據。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表示:「固定資產投資暴跌不僅是經濟下滑的結果,還是對先前虛報數字的修正。」

英國投資銀行藍橡資本(NSBO)中國研究主管蕭特(Jonas Short)表示:「過去幾年遼寧省的經濟數據存在嚴重問題,這是否意味著其他省份也有問題?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因為中國各省的GDP總和總是高於中央政府公布的全國GDP總和。」

事實上,自1985年起,中國GDP核算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別進行後,地方政府GDP之總和就一直高於中央政府公布的數據。

諷刺的是,中國總理李克強曾在2004至2007年間擔任遼寧省省委書記。他2007年曾批評中國GDP數據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寧願參考工業活動的3個指標: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金額。然而,由於傳統工業的主導地位逐漸式微,這類指標已不再適合用來衡量中國經濟產出。

除了李克強,中國不同官員都曾坦承經濟數據有造假問題。例如,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去年12月8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坦承,當前一些地方統計造假的情況時有所聞,違反統計法律法規。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巡視員魏加寧去年10月也曾公開指出,中國地方政府的經濟數據造假嚴重,中央政府的供應面改革首先要解決訊息真實性的問題,統計部門應該成為獨立的機構。

Katong wrote:
台灣資訊流通,言論...美國過去9個月強加於中國的所有關稅制裁依舊存在.

看到沒有,美國總統在推特上再一次宣告勝利,
迫使中國立刻,馬上採購大量美國農產品.(恕刪)


中國輸了什?

貿易差目前還是中國贏美國

賺多賺少而已

美國比較慘爽日子過慣吃不了苦的

對中國而言只是延緩經濟崛起


chiashin wrote:
劉鶴是說今天(today...(恕刪)


原來你就是劉鶴?

但是按照五毛的說法應該是一公斤也不會買吧

benzs350 wrote:
中國輸了什?貿易差...(恕刪)


中國怎麼會認輸

就算貿易戰慘遭痛擊讓幾千萬中國人失業照樣啃草能過生活

美帝頂多把中國打趴永不翻身


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740萬人失業返鄉潮 中國企業掀裁員巨浪
信傳媒2018年12月3日 上午10:09


中國740萬失業大軍返鄉,短短6個月內202萬條徵才的廣告消失,就業市場的慘澹剛開始?(圖片來源/網路)

據官方數據,中國已有740萬人返回農村,顯然這波返鄉潮只是美化失業浪潮的說法,最新的消息顯示,740萬人失業返鄉潮恐怕只是剛開始,因為不只房地產和金融業縮減人力或是大砍薪資,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供應鏈伯恩光學等許多科技大廠都在大規模裁員,照這種情況演變下去,明年失業人數會持續攀高。

根據《世界之聲》報導,微博公眾號「智谷趨勢」近日發表一篇「2018,沒什麼比活下去更重要」,9月底,中國房地產企業巨頭萬科在深圳舉辦秋季例會,會場屏幕與側牆上「活下去」的大字吸引眼球,但這篇文章提供的失業數據顯然不只有發生在房地產業界。

文章開門見山:突然之間,「大裁員」的新聞滿天飛。BAT(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相繼捲入這場裁員漩渦中。

儘管這些巨頭後來闢謠否認,但數字會說話,可以說明整體就業市場的慘淡:短短6個月的時間裡,有202萬條徵才的廣告消失了,財新網微博指,就業寒冬來臨,今年4-9月份,前程無憂的招聘廣告數量從285萬驟減至83萬條。在消失的徵才廣告中,若以企業規模畫分來源,5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佔比高達65.6%。

微小企業明年恐倒掉7至8成

浙江一家企業主管表示,照現況持續下去,2019年年初可能會有更多實體企業垮掉,「那些微小企業會垮掉70%~80%,失業率會相當的高,因為整個經濟是懸崖式下跌。」路透先前報導,引述官方數據指出中國上半年倒掉504萬家企業。

另外,中國官方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中就業指數欠佳,早從2017年4月起就已處於收縮區間,今年10月份落到28個月來最低。

現況也說明就業市場的慘淡,沿海省份的出口代工廠紛紛關門放假,富士康被傳裁員34萬人,金融、地產商都在裁員。

分析人士特別以「蘋果指數」來看就業行情,在蘋果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中國地區正發出一系列就業警訊:
代工之王富士康被傳全球裁員34萬,2019年削減200億人民幣支出。全球最大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在深圳觀瀾產業園區,生產量下降10%,今年產量高峰期提前個半月結束,每天有1000多人離職,去年高峰期員工人數13-14萬人,現在銳減約7萬人,至7-8萬人。

蘋果砍單,代工廠商的員工被裁或放無薪假

港資玻璃鏡片供應商伯恩光學約6成訂單來自蘋果和三星,但因蘋果大砍手機訂單,伯恩被迫裁員8,000人,引爆11月9日至12日大規模工潮。

偉創力的子公司偉創力塑膠科技因訂單銳減,處境艱難,從11月12日起到明年2月1日分6批放2個半月長假。曾在蘋果產業鏈火力最大的瑞聲科技第三季獲利大減28.7%。台灣的蘋果組裝大廠和碩決定加速撤出中國生產基地,轉移至東南亞。

知名觸控大廠深圳雅視科技11月1日結業關門的公告。深圳凱歌科技/金典精密電路有限公司11月10日也發出工廠停產調整兩個月的公告。

因為中國強力查緝環保、稅負、員工退休醫療福利等成本暴增,加上美國提高中國產品關稅,導致企業營運成本暴增,加上人工智慧的運用增加,都是造成企業裁減員工的主要因素。

金融業的「金飯碗」也被砸掉

其他行業也是苦哈哈,金融業的「金飯碗」也被砸掉,因為中國股市慘跌, 9家券商已裁員4186人。其中東方園林裁員三成,首席工資從年薪百萬降至月薪兩萬以下,不少研究員轉型做了銷售。二級市場萎靡不振,金融行業的苦日子還在後頭。

房地產行業沒了輸血管,影子銀行被整頓,房企融資成本激增,縮編、裁員成為第一選擇。互聯網行業也告別了好日子,秋季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捲入大裁員傳聞,滴滴、阿里、京東、騰訊、網易、華為都傳出縮減徵人、停止社會招聘的傳聞,隨後都被闢謠,但縮減用人成本的事實不假。

智聯招聘平台大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職位年比銳減51%,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負增長。被資本一度吹捧的「獨角獸」短短一年時間成了「毒角獸」,共享單車摩拜被賣了,錘子科技被資金鏈斷裂的傳聞纏身,無人貨架大幅裁員。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預測,2018年,中國將要正面迎接58年來就業總量的首次下降。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無限供給時代的終結固然是勢之所至,但內外夾擊加速了這一節點的到來。內外夾擊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外指的是中美貿易戰,應該毫無疑問,在內部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勢頭減弱,也是明擺的事實。

economic wrote:
新唐人
...(恕刪)



benzs350 wrote:
中國輸了什?貿易差...(恕刪)


中國因為貿易戰輸掉很多, 你卻不看而已. 不過這只是剛開始, 真正最大的衝擊正在醞釀中.

美國8/26才正式開始完全實施貿易報復第一批500億美元25%貿易報復. 也就是影響的起點是落在第四季. 第二批2000億美元10%是在9/24生效, 中國的經濟成長就已經掉入十年最低. 但是還不夠低, 因為之前的堆貨效應, 有"假性"的推動作用. 2019第一季應該會更低.

中國股市1/2跌到2465點, 是2014/11/17以來最低點.
中國2018第四季經濟成長6.4%, 這一定是造假得來, 但是已經落入十年最低.
中國12月出口衰退4.4%, 以人民幣計價則衰退更多. 堆貨效應結束了, 衝擊開始浮現.
中國汽車銷售量12月衰退近20%, 第四季汽車生產商的損失消費超過千億人民幣
中國掀起裁員潮.... 網路與通訊, 電商服務, 食品, 汽車, 鋼鐵, 玻璃, 化工, 紡織這幾個產業最嚴重.
川普謊言不計其數
台灣人還真有人相信川普講的話

幾個月前還有人跟川普一樣愛拿股市說嘴...結果..呵呵
  • 3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