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也不滿公司砍人不手軟之外,竟同時在公司網站及臉書,持續招募新工程師,「一邊砍資深員工,一邊改換新鮮的肝較便宜」,質疑週而復始砍老招新,與公司標榜員工是企業重要的資產相當諷刺,員工質疑「台灣經濟有這麼差嗎?股市上2萬點是假象嗎?還是企業無良?」
對此瀚宇彩晶表示,雖然台股一度上看24000點,但僅限台積電相關產業及AI產業,其他產業並不好,尤其面板產業在疫情後不景氣,加上中國大陸投資面板產能過剩更衝擊價格,瀚宇彩晶2年前就開始嚴重虧損。瀚宇彩晶強調裁員原因是連續2年虧損,產業景氣低迷,回復腳步緩慢,造成產能利用率偏低,不得不進行人力精實調整。另強調去年僅針對考績不良員工進行汰換並非裁員。
科技大廠「驚爆關廠」! 台積電171.4億全買了
TVBS的 標題真聳動,讓人想點閱哪一家科技大廠 驚爆.

================
AI 賺錢股價飆漲,股價2萬點 但其他公司卻可能是苦哈哈.
彩晶早已無法和 中國業者競爭, 稼動率不到50%, 機器和員工每天閒著空轉, 關廠停線是必然之路...慘晶員工, 現在拿遣散費被遣散, 反而要慶幸, 如果願意認真上班,努力付出的人, 可以去隔壁 台積電找到待遇更好工作. 若不行,就考慮 foodpada 送 ,上班彈性自由.
慘晶在南科裡面, 有很多間 群創工廠 和 台積電工廠, 還有聯電工廠...就不用考慮去快收掉的群創了,直接去台積電問問有無機會.
pqaf wrote:
今天外資買超 友達 ...(恕刪)
集邦:群創轉手南科四廠5.5代廠房 朝轉型路線邁進
台積電(2330)昨(15)日公告,將以171.4億元購入群創(3481)南科四廠5.5代廠房。集邦科技(TrendForce)今(16)日表示,目前台系面板廠仍有不少較小世代的產能,這些產能過去主要生產IT面板與中小面板,隨著競爭對手的大世代產能不斷擴充,台廠的小世代線愈來愈難與大世代產能競爭,促使這幾年台廠開始邁向轉型的路線。
TrendForce認為,群創2023年底關閉5.5代線後,開始積極探詢後續轉型的可能性,最終拍板直接由台積電買下該廠房,用以擴充先進封裝產能;這項交易對雙方都有好處,對群創而言,轉手閒置廠房資產可望獲得業外收入的挹注;對台積電而言,快速取得既有廠房,將有助加速擴充先進封裝產能,緩解產能吃緊的問題。
TrendForce指出,群創南科四廠5.5代線占其原本產能約10%,這也意味群創在TFT-LCD業務上將持續收斂,同時加速轉型;群創近年開始積極利用小世代線產能發展非顯示相關的利基型應用,如面板級扇出型封裝、X-ray Sensor等,也積極朝向車用市場等系統整合領域開拓新業務;被寄予厚望的面板級扇出型封裝技術,歷經長時間的開發,有望見到初步成果,這將有助於群創淡化傳統純面板廠的角色,並透過其核心技術能力朝多元領域發展與轉型。
TrendForce表示,群創2023年底關閉的5.5代產能,約占全球LCD面板整體產能的1%,而2024年Sharp預計關閉Sakai 10代廠,預估對2025年整體產能影響約2%;此外,LGD預計轉售廣州8.5代廠給中國面板業者,據此,中國面板廠占整體面板產能的比重將從2024年的68%,提升至2025年的71%,全球面板產能集中度將持續提升,而中國面板廠在TFT-LCD領域取得絕對的產能優勢下,對全球顯示產業的影響力也將繼續擴大。
pqaf wrote:
今天外資買超 友達 ...(恕刪)
《DJ在線》面板雙虎看淡下半年,顯示器拉貨動能疲弱
今年第二季面板雙虎表現佳,群創(3481)終止連八季虧損,稅後淨利12億元;友達(2409)本業轉正,不過受4月地震災損影響,稅後淨損2.34億元。群創、友達均表示,下半年拉貨動能疲弱,第三季旺季不旺,出貨量將季減。不過兩大公司持續進行轉型,群創確定出售南科四廠給台積電(2330),未來仍會積極處理資產;友達看好Mobility Solution(行動解決方案)、Vertical Solution(垂直解決方案)事業。
群創表示,第三季消費意願持續受通膨影響,拉貨動能減緩,預期出貨量將微幅調降,大尺寸、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都會呈現個位數季減,而價格可望維持平穩,預計下半年面板景氣築底,明年上半年回溫。友達則指出,第三季消費性產品終端銷售平淡,下半年拉貨動能疲弱,加上客戶分散,導致顯示器旺季效應不如過去明顯。
群創積極推動雙軌轉型操略,深化非顯示器領域佈局,群創確定出售南科四廠,傳後續仍有賣廠計畫,公司僅表示,未來仍會積極處理及調整資產,冀藉跨入FOPLP技術,成為AI PC產業供應鏈一環,另對於玻璃等異質封裝已有經驗,利用RDL的技術可將玻璃達到輕量化目的,未來第二階段的RDL-First將聚焦中高階產品,將藉舊有設備結合晶圓代工廠商共同合作開發。
友達專注於雙軸轉型,持續降低顯示器事業營收占比,預期未來幾年Mobility Solution、Vertical Solution兩大事業營收都可有雙位數的年增率,目標2027年行動、垂直兩大事業營收占比超過5成,行動、車用、顯示器三事業各占三分之一,達三分天下狀態,可有效降低受面板產業景氣波動影響。
行政院今日坦承,以全國角度來看供電確實足夠,但北部電力確實不足,有發電量少於用電量的狀況,現階段採「南電北送」或「中電北送」應對,並加強協和電廠轉型等計畫,呼籲地方配合中央電力開發。
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坦言,因為北北基桃開發電力相對困難,因此北台灣電力確實不足,有發電量少於用電量的狀況,以2023年為例,北部用電量是930億度,發電量只有750億度,差距高達200億度,政府以南電北送、中電北送應對,但過程中仍有線路上的耗損,達6.4億度、約23億元。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宣布稱,不供電給桃園以北用電量5MW以上的數據中心
============================
核一機組一年發電量 120億度,
核二機組一年發電量 150億度,
核四機組一年發電量 210億度,
合計 北部核電有 480億度發電量, 因政治考量和意識型態作祟,廢而不用, 還敢說 北部缺電 200億度
核四重啟公投,北部人多數投票贊成...但 深陷意識形態牢籠的 嘉義台南高雄選民卻是壓倒性反對重啟核電.
但要求 中南部用肺發電,南電北送時,中南部人又都反對.
以前是 這區里民要求 手機電訊網路穩定順暢,但該區里民卻不同意興建基地台,
現在是 這區縣民要用電, 願意蓋核電...但遠在300公里外的縣民,反對別人家蓋核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