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yeh wrote:
李大,您好,自您開樓起追文至今,幾乎成為生活一環,
您的圖與文非但具正向,更是給多數人有追求美好明天啟發,
更願意帶年輕一輩減少摸索,這個社會感謝有您。
前幾篇的照片,有鐵軌的森林步道,當時有感覺是曾經走過的一處步道,只是當時並無多拍照片,
但有一個我走到終點折返點木樁排,
對照您照片的有出現的特,與您敘述低溫11度景象,因此可以明確認定是記憶中的鐵路步道沒錯。
當時是2018年10月,我們是一車五人,由忠孝登山口進入,
之後就是富含芬多精的步道與迎面拂來的沁涼,沿途可漫步也可急速,其他四人採漫遊,
我因為想走完全程,所以速度較快,沿途風景只能在身旁快速移動,
去程在溫度計標示處有一塊休憩區分界,再往下路線即開始陡下,回程則反向陡上,
算是有點小挑戰的路線。
我們那次行程,夜宿東埔,當天清晨行駛在中橫,前往特XX古道途中,
沿途也是美不勝收的麗景,台灣其實許多森林步道都是很值得前往的。
你好 感謝美言 以前有日報與周刊
現在大部份都已停刊
就當作線上人生軌跡來經營
只是有時間的落差
就像另一篇文章
快意人生 隨手拍拍
才剛PO到九寨溝
已經落後5年多了
古道名稱 你答對了
但所說的忠孝
應是 自忠的筆誤
日據時代 日本人來臺灣砍紅檜運回日本牟利
用總督兒玉源太郎之名取為兒玉入口
民國40年 老蔣視察 將其改為 自忠登山口
紀念愛國名將 張自忠將軍
自忠位置恰好在阿里山與塔塔加公路中點
且是阿里山山脈與玉山山脈谷間隘口
曾設立入山檢查哨 如今早已廢除
想起30多年前 初登玉山時
新中橫公路尚未建立
30年前夏天環島完
冬天再騎中橫上合歡山武嶺
全台最高點
然後下埔里後
再騎新中橫完成下嘉義
在自行車旅行尚未發芽時
陸續完成一些想做的事
莫名其妙成了先驅
上了台日媒體
如今 中橫已斷
爬雪山時
在武陵農場吃3顆5圓蘋果
也可以進入七家灣溪摸櫻花鉤吻鮭
如今都是不可能了
感謝年輕時 有好好折磨自己
如今回味 才有豐厚的回憶~

























這條古道不是環狀路
所以走了多遠
回程就有多遠
絕大多數人都是中途折返
想要堅持走到終點的
但走不回來 怎辦
那裏有車在等
一趟三千

而我們走回來了
該給自己甚麼獎賞?
到全台最高點的小吃攤
吃一碗高山手洗愛玉
入口既化 美味可口
雲霾上升
這個攤位就會快閃不見了

在流汗過後
享受人生付出後的清甜
一切都值得了~

PS:昨天公佈個股 今天沒多久就漲七塊半
許多人私訊 詢問 尚未答對
先予告知 繼續鑽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