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48字
00:00
2024/06/17 02:37:34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面板市況回春,在大尺寸電視面板與中小尺寸面板報價先後止跌轉揚後,法人圈傳出,群創(3481)5月毛利率重新站上一成大關,單月擺脫虧損陰霾開始獲利。只要接下來面板市況持穩發展,伴隨轉型效益持續發酵,群創單季轉盈在望,將邁向新的正向循環。
受制於面板市況回檔,群創自2023年第2季起已連虧八季,在連續虧損前,群創近期最後一季單季繳出獲利成績單是在2023年首季,該季毛利率為12.27%,稅後純益18.9億元,每股純益0.18元,其後八季當中,有三季毛利率為負數,其餘五季毛利率介於0.64%到7.19%之間,雖然略有起色,但單季仍無法獲利。
法人圈傳出,群創5月毛利率回到2023年首季水準,重新站上一成大關之上,單月擺脫虧損轉盈。由於近期面板市況由中小尺寸產品接棒漲價,大尺寸電視面板轉為持平,只要後續報價維持當下水平,群創每個月應該都能賺錢,進而繳出單季獲利的成績單。
針對今年產業景氣走勢,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先前指出,今年第1季過了,春燕也來了,而且還住下來了,第一隻春燕是大尺寸電視需求一路往上。
-------
自2023年第2季起已連虧八季,在連續虧損前,群創近期最後一季單季繳出獲利成績單是在2023年首季,該季毛利率為12.27%,稅後純益18.9億元
法人圈傳出,群創5月毛利率回到2023年首季水準,重新站上一成大關之上,單月擺脫虧損轉盈
這邊應該要修正成 2022 年才對, 記者連資料都能弄錯 XD....
自2022年第2季起已連虧八季,在連續虧損前,群創近期最後一季單季繳出獲利成績單是在2022年首季,該季毛利率為12.27%,稅後純益18.9億元,
法人圈傳出,群創5月毛利率回到2022年首季水準,重新站上一成大關之上,單月擺脫虧損轉盈
台南四廠將投入封裝應用 面板級扇出型技術可望大展身手 轉型、活化資產應用再跨步
2024/06/17 02:39:46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群創(3481)轉型再傳捷報,正與全球重量級記憶體大廠接觸,擬將旗下台南四廠(5.5代LCD面板廠)投入AI相關的半導體領域,鎖定後段封裝應用,不僅為台灣成為AI半導體重鎮再添助力,也將為群創轉型與活化資產應用大加分。
消息人士透露,從全球三大重量級記憶體廠的策略來看,這次與群創合作的廠商,以「已在台灣有產能、需要擴大在台量能」的記憶體廠出線機率高,而群創的利基在於已揮軍後市看俏的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可望在AI領域大顯身手。惟相關說法未獲得群創與任何一家國際記憶體大廠證實。
對於台南四廠動態,群創昨(16)日表示,基於彈性策略規劃原則,持續優化生產配置及提升整體營運效益,已將部分產線、產品進行調整中,以精實及強化集團布局與發展。
AI需求暴增,推升透過強化晶片異質整合與高階封裝技術跟個火紅,以滿足裝置端AI高效能應用。群創瞄準相關商機,已將台南3.5代廠及四代LCD面板廠舊線級,分別轉型投入半導體相關的FOPLP及X光感測器等用途。
消息人士透露, 群創轉型持續大進擊,原本生產5.5代LCD面板的南科四廠去年關廠後,已陸續將人員分流至其他廠區,為廠活化產能與資產,群創已與全球重量級記憶體大廠密切接觸,要朝向AI相關發展。
目前全球三大記憶體廠都積極發展AI伺服器用的高頻寬記憶體(HBM),以南韓SK海力士與台廠合作最積極。SK海力士攜手台積電強攻AI,SK集團會長崔泰源稍早更親自拜訪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確保雙方在下一代HBM仍然保持緊密合作。
美光則落地台灣生產記憶體晶片,但在台尚無AI伺服器用的HBM產能;三星向來採單打獨鬥策略,記憶體與台廠無直接AI合作關係。
消息人士透露,群創這次和三大國際記憶體廠之一接觸,鎖定半導體新布局應用。由於群創正透過面板級扇出型封裝進軍後市看俏的玻璃基板封裝業務,相關技術可望結合記憶體應用於AI發展,此次南科四廠動態備受關注。
談到群創推動已完成折舊的老廠轉型,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先前曾公開表示,台南廠區的起家厝3.5代線已轉型做先進封裝FOPLP;四代線轉為生產X光感測器(睿生光電),都做半導體相關的產品。另外,竹南廠區原統寶的3.5代線LTPS供應 Mini LED背板及Micro LED背板,未來需要更大量時,群創也有六代LTPS廠可以轉換。
對於群創各廠區轉型,群創董座洪進揚曾用「街頭轉角的柑仔店雖然關了,但整修後轉型成現代化的便利商店、或網紅名店」來妙喻,強調將產生更多新的價值,藉此回饋投資人及股東。
延伸閱讀
群創毛利率升 預估5月賺錢
印度Vedanta蓋新廠 群創授權金可期
..............
HBM4 只有SK海力士 美光 獲得輝達認證 三星 再補認證項目 都在台積電 封裝
群創發了 群創攻 AI 結盟記憶體巨擘 台南四廠將投入封裝應用
雙虎連動 空頭傻眼
群創的外資持股已經低於220萬張,從過去2年的籌碼紀錄,也算是該輪漲了.
群創今天爆量,電腦預估量高達 40萬張, 那隻長期操控群創股價,12~17 之間來回, 每半年週期性套利,擁有50萬張籌碼實力的 業內黑手,今天也許又利用投信和外資人頭戶, 出手操盤, 故技重施, 再撈一波 40%獲利了?



貨攬業示警運力緊張 2萬美元高價可能很快看到
2024/06/17 02:11:57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來襲,第二波貨櫃搶運潮爆發,國內航商透露,大陸近期將有新一波電動車為了規避高額關稅,將大舉搶運到歐洲。對此,貨攬業者示警,部分歐洲線運價已經衝上每FEU(40呎櫃)1萬美元,若這波搶運潮來襲,恐讓1萬美元運價成為新常態。
歐盟將對中國大陸電動車提高關稅,國內指標航商透露,繼美國、南美洲各國對大陸祭出貿易保護政策,而引發第一波搶運大潮後,大陸近期將有超過10萬輛電動車搶運到歐洲,將牽動百萬TEU運力調度,每櫃2萬美元的高價恐怕很快會看到。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來襲,近期除了歐盟以外,包括美國、南美洲等多個國家,都將祭出擴大對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等措施,卻意外引爆數波搶運情況,數周以來擴大遠東到北美、南美貨櫃運價漲勢。
航商與貨攬有關業者指出,一個大櫃(FEU)約可裝運三輛電動車,近期約有十萬輛搶運,比亞迪等業者展開洽詢,預計將吃掉三到四艘2萬TEU(20呎櫃)運力貨櫃輪。
這些運力要回到亞洲恐需超過三個月時間,因此將牽動百萬櫃運力的調度,也將使本已吃緊的缺櫃缺船危機雪上加霜。
丹麥航運研究機構Sea-Intelligence近日發布報告預估,由於紅海危機仍未解,遠東到歐洲航線的即期海運費率可能漲破2萬美元,甚至挑戰新冠疫情期間高峰的3萬美元天價。
航運調查機構韋斯普奇(Vespucci Maritime)執行長詹森(Lars Jensen)指出,部分貨櫃航線已重現疫情時期的繁忙景象。
詹森甚至預言,紅海危機目前尚未顯示出結束的跡象,這一問題可能會持續一個月,甚至可能延續五到十年。
在搶運的風潮下,航運的業內人士也有類似看法,業者指出,北美航線海運費率節節攀升,貨櫃運價的漲勢可能延續至2025年,若紅海危機相關問題一直無解,運價甚至可能挑戰2萬美元,甚至達到新冠疫情期間的高峰的3萬美元,而此前1萬美元的高價恐怕就會先成為常態。
...........
歐洲電視 似也要搶了 電視 跟電動車 搶艙位
2024.01.09 03:00 工商時報 社論
2024年全球景氣雖然可望由剝而復,逐漸復甦,但是中國超產的石化、鋼鐵等基本工業原料與汽車等終端貨品,仍難以走出「永遠清不完庫存」的暗夜
過去八年中國仍然在鋼鐵、石化、造船、汽車等行業進行了鉅額投資,如果拉高到整體國家產能的高度,中國在基本工業產品的產能迅猛擴張,對亞洲周邊各國包括台灣、南韓、越南、泰國等同業都帶來重大衝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化與塑化產品消費國,在推動進口替代的國產化政策下,中央政府規劃在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浙江寧波、上海漕河涇、廣東惠州和福建漳州古雷七大石化園區擴產,推動煉化一體產業政策,去年已經有超過20個石化擴產項目陸續完工投產,涵蓋全面的塑膠原料產品,由於剛巧遇到全球去庫存的低迷景氣,大量新增的產能造成石化原物料強大的降價壓力。
中國石化產能在供給側改革的2015年,僅占全球12%左右,但是到了2023年已翻倍到全球產能的25%,過去高度仰賴中國市場的台灣、南韓、日本石化業者首當其衝。台灣整體石化產值在2023年衰退14%,僅有1.6兆元,而台塑集團企業等石化公司的獲利大幅衰退,在台股指數全年上漲超過26%的榮景中,塑膠類股指數去年逆勢下跌7.89%,在主要類股指數中淪為後段班,是斯人獨憔悴的「慘業」。
..................
大學 中文系 歷史系 缺額 其實可以念 資工輔系
我有個親戚 喜歡日文 念日文系 背就多分 輔系資工 資工所畢業 現在電信公司搞資安 常去日本玩
股票 台塑4寶跌 今天合跌1.6元 台灣 一個麥寮石化園區 大陸一次 蓋7個石化園區 產能過剩
廣達休息 等年底黃仁勳來再拉 雙虎 頂上
編輯 陳怡伶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7
開鍘了,全裁員!大廠「住友化學」因虧損648億元,宣布全球裁員4000人。如今傳出將減產用於液晶顯示器(LCD)螢幕的偏光板,而在台灣的生產科技大廠也爆出受衝擊,台南的工廠1條產線將停產。
日本「住友化學」曾是全球第二大的偏光板製造商,如今因為電視需求減少,以及競爭對手變多,大陸製造商產量增加,嚴重衝擊銷量。
沒想到,住友化學日前突然宣布,因虧損由原先預估的2450億日圓(約509億元台幣),擴大至3120億日圓(約648億元台幣),赤字創下新高,將全球裁員約4000人。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面對供應過剩市場,住友化學計畫在2024年秋天結束前,將偏光板產能「縮減3成」。
不僅如此,恐連台灣都受影響!報導指出,住友化學位在台南市、南韓平澤市的子公司工廠,各將有一條產線預計在2024年春天至秋天期間停產。
.........
又是 供過於求
.......
鴻海 收200 不得了
3大利多 1.AI伺服器 霸主 2. AI蘋果 最大代工戶 3. 自駕研發團隊 強 電動車 有樣子了
資料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e公司聶英好2024-04-25 22:41
2024年4月25日晚間,杉杉股份(600884)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與2024年一季報,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90.70億元,年減12.13%;實現歸母淨利7.65億元,年比億元,年減12.13%;實現歸母淨利7.65億元,年比億元下降71.56%。
杉杉股份表示,2023年在終端需求成長放緩、鋰電池產業去庫存的背景下,中游鋰電池材料均面臨供需關係階段性失衡、產品價格下滑的重大挑戰,受產業變動影響,杉杉股份負極材料業務及參股的正極材料業務產品價格及獲利均較去年同期下滑。杉杉股份持續推動聚焦策略,加速剝離非核心業務及低效率資產,非核心業務虧損以及對相關資產提列減損對公司績效造成一定影響。
2024年一季度,受產業市場環境變動影響,負極及偏光片業務產品價格年減,杉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約37.52億元,年減15.67%;淨虧損7,328.18萬元,業績仍面臨一定壓力。
杉杉股份是全球負極材料龍頭,專注於鋰電池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的發展。據了解,該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從事鋰離子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研發、生產企業,在鋰電池材料領域已有20多年的研發和產業化生產實踐。 2021年,杉杉股份收購LG化學LCD偏光片業務成為全球偏光片龍頭,因此形成負極材料與偏光片雙主業發展新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杉杉股份2023年業務表現仍有亮點,該公司兩大核心主業負極材料及偏光片業務2023年均實現銷量年增長,且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2023年,負極材料產業下游需求整體維持成長態勢,但年增率顯著放緩,同時上游原物料價格下降、石墨化加工價格大幅下滑以及產業產能釋放加劇競爭等多因素帶動負極材料價格整體下行,產業獲利空間顯著縮窄。
杉杉股份在財報中表示,該公司透過加速推動產品迭代升級、深化大客戶合作以及全面落實降本舉措等積極措施,2023年公司負極材料實現銷量年增44.55%,市佔率進一步提升。根據鑫欏資訊統計,杉杉股份2023年人造負極材料產量中國佔19%,排名業界第一。
面對產品價格下滑帶來的獲利壓力,負極產業均在探索降本增效之道。杉杉股份表示,透過開發低成本高品質原料、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石墨化自供率水準、強化供應鏈管理等措施降低營運成本。 2023年,杉杉股份穩步推進四川、雲南一體化基地優勢產能建設,並優先完善關鍵產能,加速一體化產能及石墨化自給率的提升。截至通報披露日,該公司四川基地一期產能投產,雲南基地一期石墨化產能爬坡。
偏光片業務方面,杉杉股份表示,透過穩定的生產供應、豐富的產品體系、積極的銷售策略等舉措應對行業需求疲軟,該公司偏光片業務銷量持續穩健提升,2023年偏光片業務實現銷量同比成長10.18%,領先地位進一步夯實。
此外,受終端需求疲軟、產業內競爭加劇等影響,偏光片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杉杉股份透過細化管理、製造流程升級、原料策略調整等降本控費舉措,使得產品單位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費用支出年比收窄,同時該公司下屬子公司杉金南京和杉金廣州於報告期內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當年所得稅同比減少,公司偏光片業務持續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
偏光片廣泛應用於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商用顯示等消費性電子產品。 CINNO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杉杉股份在大尺寸(包括TFT-LCD電視、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偏光片的出貨面積份額由2022年的30%提升至33%,持續維持全球第一。從主要產品應用領域來看,杉杉股份LCD電視用偏光片業務、LCD顯示器用偏光片業務的市佔率均排名全球第一。
杉杉股份也表示,為專注於核心業務發展,公司持續推進非核心業務的剝離,截至本報告披露日,電解液業務、光伏業務相關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已完成出售,電解液業務和光伏業務已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
展望負極產業今年走勢,杉杉股份在近日投資者互動平台中表示,2023年負極產業產品價格已顯著下滑;隨著產能逐步出清以及上游原材料、石墨化加工價格止跌企穩,預計2024年負極價格進一步下降的空間較小。
............
杉杉股份是全球負極材料龍頭,專注於鋰電池負極材料 偏光片也是全球龍頭
雙龍頭 似也是靠補貼 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當年所得稅同比減少
2023年淨利才7.65億元人民幣 捲到日本住友 虧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