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娟/台北
2024-06-11
甫接任台積電董事長大位的魏哲家,上任一週不得閒火力全開,從過去一週發生的五大重點,可看出魏哲家將台積電的氣勢、實力衝至最高點。
NVIDIA執行長旋風來台2週,再掀AI熱潮,以一己之力撐起COMPUTEX展會,市值一度突破3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焦點。
然據半導體業者表示,NVIDIA炒熱COMPUTEX,引爆的AI需求、效應與現象甚為重要外,事實上,台積電過去一週的動作更為關鍵。
主要原因是其與來台參展的多家國際大廠都有直接合作關係,包括超微(AMD)、英特爾(Intel)、NVIDIA、高通(Qualcomm)、恩智浦(NXP)等大客戶,以及首度參展的SK海力士(SK Hynix)等。
在眾多台供應鏈中,台積電的AI含金量才是最高,也是唯一讓NVIDIA找不到分散風險方案,增加第二、第三供應商的業者。
半導體業者表示,魏哲家接任董事長大位後,一週內的動作與策略,完全展現實力、效率與氣場,五大策略重點環環相扣,同時也顯見後續佈局方向。
首先在股東會後受訪時再次強調「台積電沒有競爭對手」,直接粉碎英特爾(Intel)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彎道超車希望。
英特爾近年全力實現4年追趕5節點目標,以及先進封裝技術拉升與產能續擴;而三星則是不斷傳出3/2奈米GAA低價搶單消息,然隨著眾廠AI、HPC新款晶片皆在台積電投片後,直接破除轉單傳言。
二是魏哲家也再次重申:「半導體晶片大廠只有1家不是我的客戶。」暗喻只有三星不是客戶。
另也針對超微與NVIDIA執行長皆認為對於AI前景一片看法的直接提問,簡潔有力回答:「很喜歡他們這樣講,因為他們都是台積電客戶,都在台積電下單。」
魏哲家並加碼表示高通(Qualcomm)3日所發布的晶片通通都在台積電生產。
一改過往台積電不談客戶的作風,魏哲家更加幽默且話鋒犀利,大秀台積電的肌肉與產業地位,不僅客戶都在我這,也沒競爭對手,「一個人的武林」非浪得虛名。
第三個策略重點則是對於市場不斷揣測的價格策略一次說清楚。
在媒體聯訪時,魏哲家的坦率也讓大家相當驚訝。對於海外廠成本高昂如何獲利,以及代工報價策略都給出答案。
魏哲家說:「美國建廠很貴,台積電的策略是不拿台灣與美國比,而與美國同業比,以此來看,我們永遠是第一,有一天我們會在美國有很好的獲利,現在沒有,但之後會達成。」市場也解讀台積電美日德廠將調漲。
魏哲家也說:「市場都說台積電價格是最貴,但以客戶拿到的Die來看,台積電的價格與晶圓就是比別人好,因此台積電還有空間可以往上調升,也希望能很快調漲。」
隔日黃仁勳受訪時也回應表示:「台積電對產業的貢獻很巨大,漲價符合他們所給予的價值。」
四則是魏哲家分別於6日、7日與SK海力士會長、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大秀台積電才是全球AI產業純度最高的供應鏈,以強勁製程技術、產能供給等優勢緊繫與所有客戶與供應鏈合作關係,展現產業地位。
第五項策略重點則是解決人才荒危機。日前宣布豪捐40億元予台大、陽明交大、清大、成大及國內獲選的高中/女高,用於長期半導體研究教學及人才培育,也顯見台積電向下扎根更為深層的大計。
半導體業者就指出,少子化所帶來的人才荒難解,而這也是為何台積電為何大方捐贈40億元予的關鍵所在,台積電的扎根已由大學再往下深入高中,甚至進入女中。
台積電認為,過去大多由男性主導的半導體領域,女力已越來重要,先前就出女中專屬半導體課程,同時力拚2030年時,新進工程師女性達到3成比重,主管比例也可達2成。
魏哲家先前也直言,半導體產業鏈移植至另一個國家非常困難,水電、土地這些都很重要,但其實最重要是人才。
人才是一個國家社會幾十年發展下來的結果。為培養一個半導體的工程師,其非常努力,親自至台中一中跟小學弟說:「加入台積電,有利可圖。」
而為什麼是高中?第一是要有興趣考理工科的大學,再加上碩士就要6年,然後再2年訓練或是博士,總共至少要花8年以上時間,才可以得到一個工程師,但這還僅是初期,還未到厲害階段。
.......
還有戰略重點 是宣佈庫藏股 感覺 拉回就是買點
台積電每年拿營業額的30%投資 6000多億 真是嚇人
高雄 3個2奈米廠 日夜趕工 晚上經過 燈火通明 6千個工作機會
高雄的房子 瘋搶 飛漲
pqaf wrote:
請問怎麼在留言區標註...(恕刪)
大尺寸面板Q2稼動率達近9季高,Q3恐略降
根據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最新的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2024年4月各類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均明顯衰退,電視(TV)顯示面板月減6.9%、顯示器顯示面板月減3.6%、筆記電腦(NB)顯示面板月減14.6%以及平板電腦顯示面板月減9.8%。
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儘管4月出貨呈現月衰退趨勢,但在顯示面板價格從2月開始的螺旋上升趨勢下,促使顯示面板採購上,普遍於上半年採提前拉貨策略,相對大幅刺激上半年顯示面板採購需求,也帶動大尺寸顯示面板產業第二季平均稼動率達過去九個季度以來的最高點;由於在漲價初期獲最多面板數量,可以達成最低採購成本的目標,導致TV面板與顯示器顯示面板上下半年出貨比重略顯頭重腳輕,也因此第三季各面板廠恐略調降稼動率,藉以持平顯示面板價格,以求2024年能夠達成獲利的終極目標。
展望2024年,各類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量都將呈現微幅成長;同時,在顯示面板廠嚴格控管生產節奏的主旋律下,第三季各顯示面板價格可望維持平穩。面板廠與品牌廠為求未來能有更高的營收與利潤,大尺寸顯示面板的差異化趨勢將更加明顯,特別是OLED顯示面板出貨量將有別於TFT-LCD顯示面板,在2024年達到雙位數的大幅成長。
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形容,AI PC市場「一言難盡」,今年初市場看好AI PC會很流行,但實際上是否那麼快成熟,廣達很審慎觀察。前期可能以企業端應用較多,消費者端很難提供大量的成熟軟體,等到市場上的應用越來越豐富,AI PC才有機會成長,如果AI PC價格能降到目前一半,市場將大幅增加。
-----------------------------------------
竟然有人說實話了
AI PC就是個假議題
價格太貴
沒殺手級功能
就不會有換機潮
2024/06/14 12:14:29
經濟日報 記者吳康瑋/台北即時報導
代工大廠廣達(2382)14日於林口總部召開股東大會,董事長林百里親自現身主持,面對外界「AI機器人」的發展,他舉出一部名為「原子鐵金剛」的電影,並直言,人類一直在幻想著把自己,獨立複製到機器人上,且想像中的「機器人」不僅要有電腦運算能力,也要能替人類來工作,並且也需要擁有自己的「智慧」。而當中蘊含的「智慧」,其實就是「AI」。
林百里指出,過去自己去 MIT 時,發現他們的AI跟機器人兩個領域的研發是綁在一起進行研究,而當時大多數人都將這兩個部分的開發,當作是天馬行空的幻想,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AI已經成為現實,不過他坦言,人形機器人的功能還是輸人類很多,並且比不上工人實際產生的效益,不過機器人不一定一定要是人形,像是目前已導入旗下智慧工廠的機器人(手臂) ,就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
對此,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也提到,人型機器人雖然不會累、也不會罷工,但能產生的效益仍然差真人一大截,而林百里也直言,其實自己一直認為「機器人不一定要長得像人」才是機器人,事實上旗下智慧工廠多年來,結合各種感測器、攝影鏡頭設備、機械手臂、自主移動機器人,已發揮很優良的自動化效果,而自己期許未來也能讓這些想法,進一步落實變成更多的實際生意。
據悉,廣達近年透過旗下儲存與智能自動化系統大廠廣明(6188)子公司達明機器人,成功搭上晶片大廠輝達(NVIDIA)掀起的「人形機器人」熱潮;事實上達明目前手中已經客戶,包括:南茂、群創、漢翔、廣達、德國馬牌及 Toyota 等知名企業,客戶涵蓋晶圓廠、軍工業者、電腦組裝廠及汽車等,而團隊推出的機器人產品,不僅可幫客戶生產線節省高達8成的人力,甚至連智慧工廠、AIoT、工業4.0市場等,也都是其潛在的接單範圍。
並且除了達明機器人以外,其母公司廣明近年也隨著雲端運算及網路的蓬勃發展,網際網路提供更多元服務,儲存媒體和方式快速演進,因為固態硬碟具備省電、存取速度快、體積小、適應各種環境的優勢,在固態硬碟技術更成熟,製程快速演進的同時,價格也普遍為市場接受,種種優勢正符合目前資訊產業發展的趨勢及需求,固態硬碟的搭載率及出貨量持續成長。
.........
1.股東會 前 後2天 廣達漲20元 下次股東會前 有回檔 可卡位
2.「人形」機器人 泡咖啡可以 到工廠 動作似太慢了 股價看籌碼 「人形」機器人有的主力走了 散戶還在捧
3.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 女兒想開咖啡廳 開了個貴婦百貨 應值100億 逛101 大樓時被記者看到 說是 同業觀摩
兒時的夢想是成為天文學家 成了企業家 就捐個天文館給台大 讓台大物理師生幫他實現 疫情時缺料 梁次震出馬 車子到供貨廠家 貨要到 才走 有一套 現在GPU缺料 廣達應該排續在前面 有趣
2024-06-14 17:25 [編輯:June Chen]
外媒報導,信越化學已開發出製造半導體封裝基板的設備,後續也將尋求新的製造方法來生產Micro LED製造系統。
該設備是一種使用準分子雷射的高性能加工設備,它將半導體製造製程前端中使用的雙大馬士革法應用於封裝基板製造製程(後端製程)(以下簡稱「信越化學雙大馬士革法」)。因此,中介層的功能可直接整合到封裝基板中。這不僅消除了對中介層的需求,而且還實現了傳統製造方法無法實現的進一步微細加工。由於不需要封裝基板製造工藝中的光阻工藝,它還降低了成本和資本投資。
小晶片中的電路被分離,然後組裝成一個封裝。作為一種可降低高性能半導體製造成本的技術,其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該技術需要將多個小晶片安裝在中間基板上並將它們連接起來的製程。中間基板被稱為「中介層」。
有了信越化學雙大馬士革法,不再需要中介層,因此組裝過程得以大幅簡化。在這種方法中,小晶片連接到具有與中介層等效功能的佈線圖案的封裝基板。因此,採用小晶片技術的先進半導體的組裝過程得以縮短,其成本亦可顯著降低。
該設備採用先進的微細加工技術,可直接在多層封裝基板的每個有機絕緣層中形成複雜的電路圖案,然後透過鍍銅形成電路。它使用準分子雷射作為光源,批量形成大面積電路圖案。信越化學雙大馬士革法可實現進一步的小型化微細加工,這是目前使用乾膜抗蝕劑的半增材加工(SAP)主流方法無法實現的。
結合由信越化學的大型光掩模坯料製成的光掩模及其獨特的特殊鏡頭,雷射加工設備可以一次加工100 mm見方或更大的區域。處理時間因封裝基板的尺寸而異,但處理佈線圖案和電極極板所需的時間與處理過孔所需的時間相同。此外,過孔處理時間與過孔的數量無關。例如,在515 mm × 510 mm的有機基板上形成寬2 μm、深5 μm的溝槽和直徑10 μm、深5 μm的電極極板並形成通孔(上直徑7 μm、下直徑5 μm、深5 μm),大約需要20分鐘。
信越化學正在製定整合自身材料和設備技術的措施。透過開發新的製程技術,從設備和材料兩方面提出整體解決方案,並率先開發下一代技術,為創造富裕社會做出貢獻。
..........
MicroLED開花結果 友達股票大漲 股東也應會 創造富裕社會做出貢獻
..........
4K 144Hz+Mini LED:小米電視S85 京東 5499 元 人民幣
2024/6/15 9:09:22 來源:IT之家 作者:阿團
京東今日百億補貼價5,699 元,以舊換新可補貼200 元,到手價5,499 元:
** 下單支援白條3 期免息服務。
由京東出貨,供應商提供售後服務。
根據介紹,這款電視配備 85 吋 4K 144Hz Mini-LED 面板,具備640 分區,亮度可達1200 尼特,支援小米青山護眼,動態對比度 1,200 萬:1,覆蓋 95% DCI-P3 色域。
這款電視內建四單元揚聲器,搭載四核心 A73 處理器,內建 4GB RAM 及 64GB 儲存空間,支援 Wi-Fi 6。
介面方面,此電視提供 2 個 HDMI 2.1 介面、1 個HDMI 2.0 介面、1 個USB-A 3.0 介面、1 個USB-A 2.0 介面、1 個 AV 介面。
.........
小米 拚現金 加大面板去化 似 用小米汽車 賺的 補貼電視
jerry040161 wrote:
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形容,AI PC市場「一言難盡」,今年初市場看好AI PC會很流行,
廣達非PC廠是EMS廠,不知AI PC和手機好不好用,這就見仁見智了,
柯達雖最先發明「照片分享」技術,就是後來的FB,結果,柯達破產了。
HTC PDA是最的智慧手機概念,也和Google出了第一支Androidg手機,結果Apple獨霸市場,諾基亞倒了,HTC也在加護病房。
有時我們自身也要去深入了解產品,現在網路這麼發達,真的是太方便了,找知識不用到圖書館去,只要有判斷知識的能力,Google就可以找到需要的知識了。
現在又要進化成AI了,知識學習更容易了。
==================
AI PC 是什麼?跟一般電腦有哪裡不同?有哪些 AI PC 公司與概念股?一文看懂公司布局!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人工智慧(AI)已開始融入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自 ChatGPT 推出帶起生成式 AI 風潮後,一個新的概念 — AI PC 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業界普遍視 2024 年為 AI PC 元年。那麼,AI PC 究竟是什麼?跟一般 PC 有什麼不同?有哪些參與的科技大廠與概念股?市場呼喊已久的 AI PC 落地了嗎?Copilot 能在 PC 上獨立運作?本篇帶來最完整的市況整理!
AI PC 是什麼?
AI PC 現在還沒有很明確的定義,不過通常泛指融入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個人電腦,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而且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和習慣,自動學習並進行優化和調整,讓用戶的生活與工作更加「自動化」,例如會議記錄、安排行程、自動修圖、影片編輯等,此外更可以整合人臉、手勢等識別功能,近一年來與 AI 手機同樣受到市場關注。
現今的 PC 處理器非專為 AI 所設計,儘管已經可以運行如 Stable Diffusion 等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或聊天機器人,但通常需要耗掉大量 GPU 運算資源,影響了使用體驗。根據英特爾(INTC)的定義,AI PC 需要具備 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 和 NPU(神經網路處理器),分別負責處理不同的 AI 任務需求,透過新架構同時將 CPU、GPU、NPU 整合到 SOC 系統單晶片中,AI PC 代表著電腦運作方式的轉變,同時也有望明顯改善 PC 的日常使用情境。
什麼是 NPU ?
NPU (neural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是一種專門的處理器,可在 PC 上直接處理 AI 和機器學習(ML)任務,無需將資料傳送到雲端處理。儘管 GPU 和 CPU 也可以處理這些工作負載,但 NPU 尤其擅長低功耗 AI 運算,早在 2020 年蘋果(AAPL)就將 NPU 應用於自行研發的 M1 與隨後的 M2 、M3 晶片中,即便 NPU 還不能完全取代 GPU,但下一代 NPU 可能會獨當一面完成更多 AI 任務。
AI PC 有什麼優點與好處?
AI PC 的優點反應在便利性與隱私性上,我們現在常看到的 ChatGPT、Google Gemini 等,都是依賴遠端的伺服器進行資料處理,再回傳到電腦中,由於中間多了上傳到雲端進行運算與網路傳輸的步驟,因此需要穩定的網路連線,而且還會受到網路延遲的影響;至於 AI PC 則可以透過內建的 AI 晶片,在本地處理和運行 AI 模型和應用,即使在沒有網路連線的情況下,AI PC 也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計算和分析,並且在需要更高度運算或處理大量連網資料時透過雲端協作,因此未來可能更多會是「混合模型」(本地 + 線上)的情境。

AI PC 也使個人隱私更有保障,由於 AI 在本地處理數據,用戶的敏感資訊無需上傳到雲端,因此能夠更妥善保護用戶的隱私。相反的,雲端運算的 AI 需要用戶上傳資料到雲端進行處理,這可能會引發資料外洩或隱私侵犯的風險,尤其在商業、金融、醫療等領域更需格外謹慎。
由於 AI PC 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內建的晶片和演算法,為了實現高效的 AI 運算和處理能力,需要搭載更先進的硬體和軟體,這也意味著 AI PC 的初期造價通常較一般個人電腦高,不過若是與昂貴的雲端運算資源比較下,仍是划算的投資。
AI PC 的進展?科技大廠投入狀況
根據 IDC 於 2024 年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AI PC 出貨量將從 2024 年的近 5,000 萬台成長到 2027 年的 1.67 億台,預計到 2027 年時,AI PC 將佔全球 PC 總出貨量近 60%;另一間研調機構 Canalys 的數據則顯示,AI PC 於 2024~2028 年期間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驚人的 44%,相較以往傳統低毛利 PC 相比,AI PC 單價將高出約 10%~15%。


雖然沒有 NPU 並不妨礙個人電腦運行 AI 功能,但加入 NPU 可顯著提高運算效率,x86 和 ARM 陣營的處理器供應商都對其產品規格進行了策略性升級,以適應 AI 應用和趨勢,高通(QCOM)、蘋果(AAPL)、超微(AMD)、英特爾(INTC)等公司都推出整合了 NPU 的 AI PC 晶片,英特爾更喊出在 2024~2025 年出貨 1 億顆 AI PC 晶片的目標,當然別忘了台積電(TSM)是主要的代工受益者,包含輝達與 AMD 等多將晶片製造外包。至於終端市場,包括聯想(Lenovo)、惠普(HPQ)、戴爾(DELL)在內的主要 PC 品牌都紛紛公告將推出搭載 AI 的新商品。
然而,除了硬體支援外,軟體上也需要殺手級應用,才能吸引大規模換機潮,在技術的不斷進步中,科技巨頭微軟(MSFT)扮演了極具影響力的行業領導者角色,並推進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讓微軟的 Copilot AI 在所有 PC 本地端運行。
Copilot 是微軟於 2023 年推出的 AI 輔助工具,如同聊天機器人,使用者可以透過 Copilot 進行文書處理、圖像生成等功能,目前,微軟的 Copilot 服務主要依賴雲端運算,但隨著 NPU 性能的提升,很多原本需要上傳雲端的數據處理工作將可直接在本地完成,大幅降低資料傳輸導致的延遲,並增強用戶隱私保護。這種本地運算能力的提升,將使 Copilot 能夠更加靈活和即時地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供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智慧輔助。
微軟對 AI PC 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具備專用的 Copilot 按鍵,無縫融入微軟最新的 Windows 系統,這不僅是一個實體按鍵的增加,更象徵著 AI 功能在日常使用中的易達性和便利性。此外微軟新的 Windows 11 作業系統將搭載 AI Explorer 功能,允許使用者透過自然語言來對話、搜尋文件、網頁和圖像。
==================
【美股話題】AI 手機是什麼?三星領銜翻轉手機市場,AI 手機概念股有哪些?消費者會買單嗎?
華碩、宏碁、微星齊發AI PC,價格規格一次比!厲害在哪?會是市場曙光嗎?
據《美國之音》12日報導,《美國之音》日前測試Google人工智慧(AI)引擎Gemini時發現,使用簡體中文詢問中國敏感議題時,Gemini會給予幾乎完全符合中國官方立場的回答。
在回覆《美國之音》有關Gemini作出親北京回答的問詢時,谷歌的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寫道:「Gemini被塑造成一款創造和製作工具,可能不會總是可靠,特別是當回應一些有關時事、政治話題或仍在進展中的新聞的指令時。」
==================
從網路上,抓取包羅萬象的資料來訓練AI,
近朱則赤,近墨則黑...

同樣的問題同時丟給 MS 的 Copliot 和 Google的 Gemini ,不知誰的回答比較有智慧? 會不會南轅北轍?
給兩大AI系統,辦一場辯論會比賽 或 兵棋推演 ,誰會勝出呢?
AI能否推演出台海何時最可能開戰?鹿死誰手?對全球的影響有多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