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12萬片的 8.6代廠造價約 250億人民幣.
78億人民幣 財務缺口是很大一筆數字, TM 會不會沒錢 支付 8.6代新廠的設備尾款,設備商衝去拆光新廠的設備阿? 希望 它真能變爛尾樓,改做無塵室養豬場...

天馬 是LCD手機和平板的大廠,出貨量好像和BOE差不多, 但 手機和平板報價 很早就被 天馬和TCL 搞到很差, 友達6年前早就做不下去退出,彩晶後來也沒辦法再做, 天馬長期都是靠政府補貼,才有獲利,股價一直都遠高於 BOE.
天馬看 手機平板虧那麼慘,又想改做 NB MNT 面板 碰運氣,最近才剛有一座 8.6代新廠,規劃6月要試產點亮首片,在 年底量產出貨.
中國上一波5年內,狂建10多座新廠, 2021年最後一座新廠是 HKC 長沙惠科廠,原本宣示不再蓋任何LCD新廠, 但看到 BOE 和 AUO 的 IT面板暴賺.
從2022~2024年,這 4年, 大陸又多蓋了 TCL 廣州 t9 和 天馬 廈門 TM19 ,這唯二兩座 8.6代新廠,想來搶 AUO 的IT 生意.
門外漢,康佳原本也規劃 K2 TFT LCD工廠,8.6代線用於IT面板,但後來好像都沒有消息.
日經新聞報導,鴻海集團轉投資的日商夏普已決定,由旗下子公司SDP營運、位於堺市的LCD工廠,將在9月底前停止運作;該工廠生產電視用的LCD面板。
在止於去年3月的會計年度,夏普為LCD面板業務提列了1,884億日圓的資產減損,主要來自SDP的生產設施。
報導指出,目前也有足夠的庫存,滿足對電視製造商客戶的供給承諾。
郭台銘過去曾稱自己是「全世界投資面板最多的人」,從群創、夏普、堺工廠到廣州超視堺,每一次投資都是郭台銘以個人身份先投,隨後再讓鴻海集團參與。根據估計,郭台銘在面板事業的投資金額超過千億元,但近年景氣卻不如預期,過去寄予厚望的面板,反而成為郭台銘最頭痛的業務。
=================
TV報價雖有緩步回升,但仍不夠 日本昂貴的人力等經營成本, 郭董決定停損, 現有的舊廠房,是否有意改作半導體封裝??
IT 報價開始有起死回生, 但友達已決定把 生產IT 的3座五代廠( 華亞園區,渴望園區) ,陸續關閉 ,重新改造成uLED新線, 活化五代廠,2年後,能創造出比 LCD更好的價值.
我大概猜一下, 友達未來
IT 可能分散在 昆山 L6K 龍潭 L6B, 台中 L5C ,台中 L6A, 台中 L7B,后里 L8B . 等6座廠
TV 可能在 龍潭 L6B, 台中 L6A, 台中 L7A, L7B, 台中 L8A , 后里 L8B 等6座廠
uLED 可能在 昆山 L6K ,龜山華亞 L5D ,渴望 L4A ,L5A,L5B.
最近 雙層串聯OLED 在高階車載 和 高階IT 市場 有 異軍突起之勢, 不知 友達會不會在后里蓋 8.6代廠, 回頭玩 雙層串聯OLED ?

雙層串聯OLED 在 畫質,亮度,壽命,耗能 略遜於 uLED, 但成本遠低於 uLED.
但大家都來玩 雙層串聯OLED,很快又變成是價格戰的苦海.
frank1253 wrote:
俄羅斯為什麼打烏克蘭...(恕刪)
小弟不才
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防止烏克蘭加入北約
倘若烏克蘭加入北約 北約就能將核導彈部屬到烏克蘭基輔(距離莫斯科不到1000公里)
比喻:如果你家門口外一天到晚被人炸鞭炮 你認為危害到你的人身安全了
報警卻沒用(美國是世界警察) 你會如何做!?
這世界就是"拳""權""錢" 規則是有軍火有錢有權有實力的人制定的
2.恢復蘇聯版圖
對普丁來說 當年蘇聯瓦解柏林圍牆倒塌他就在第一線的柏林
普丁從小受的是蘇聯式教育 長大又遇到國家解體
換作是你會認為強大的國家是因貪汙腐敗而解體?
還是被西方國家用經濟霸權而搞垮!?
3.爭奪資源和地緣政治影響力
烏克蘭擁有大面積的黑土(利於農業發展) 外加烏東地區多數都是俄羅斯族且是工業重鎮
俄羅斯族親向莫斯科政權很合理(自家人) 掌握烏東後烏克蘭幾乎回歸到農業社會
(窮到靠代理孕母+出口妓女跟看天吃飯的農業社會國是有啥未來!?)
4.俄羅斯貧富差距極大
我在莫斯科跟聖彼得堡都待過 戰前市區外的郊區有不少乞丐(不確定是否為吉普賽族)
市區也不少中亞的會行乞
俄烏戰爭除了原軍人外 徵兵大多從二三線城市拉人(沒錢的)
或是獨聯的中亞國家跟其他社會共產主義或經濟更差的窮國找人
戰前我在莫斯科紅場遇到主動跟我搭訕(住車里雅賓斯克)的俄羅斯年輕人 戰爭到現在他依然待在國內
甚至前陣子結婚還邀請我去參加他的婚禮
(從IG上看到他有不少德系豪車 估計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或黑二代)
反觀我在長途火車上遇到住聖彼得堡在外商工作的中年人 開戰第一時間就帶著全家逃往海外了...
有錢的比你還有錢但窮的也比你還窮很多
(只要大城市的多數人生活不受影響 基本上窮人就是被犧牲的)
5.烏克蘭在戰前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在國內至少還有近半數的支持者
為何被搞到要流亡海外!?
透過俄烏戰爭就能賺進大把鈔票還能削弱俄羅斯的經濟跟軍事實力
甚至拉歐洲盟友下水 對美國來說是很划算的買賣
(世界前幾大軍火商都是美國的 美國又是軍工複合體靠戰爭起家的 幾百年來幾乎每任都是戰時總統)
回到台海來說
中共近年來軍事實力突飛猛進 烏克蘭幫了不少忙
(野牛登陸艇 遼寧號 還有發動機的馬達西奇)
連俄羅斯都不敢把軍武設計圖給中共的烏克蘭全都賣了
(但烏克蘭國內窮到爆 換作你是烏克蘭人會願意餓肚子還是賣技術求生!?)
共軍目前最大的阻礙就是渡海作戰後勤補給跟不上(須跟美國一樣三棲協同作戰)
這也是為啥美國會要台灣的警局內部署刺針飛彈 目的就是打巷戰(也叫殲滅戰)
只要中共出動幾十萬甚至百萬解放軍
一上岸美國就能從台灣海峽切斷補給 到時解放軍就只能變砲灰
但台灣人也好不到哪去 要嘛為了美國戰到死要嘛退到跳太平洋餵鯊魚
知道當年投降中共的國民黨軍去哪了嗎!?韓戰被推到前線當砲灰了!!!(後頭共軍督戰隊)
中共只要拿下台灣就是對美國造成威脅(核潛艦能直達威脅美西)
你投降中共就轉變要跟美軍對幹了
看看幾年前的鄭州地鐵淹水跟Covid-19 對岸死了多少人 中共有因此垮台!?
戰爭只要一開打 權貴第一時間絕對跑
(問問前聯X董仔曹老頭 他兒子要不要來台灣上戰場!?還是躲在美國幫你們募款賺錢!?)
跑不掉的就是當砲灰 你家的女人女兒就是當慰安婦或是被對岸的解放軍強姦幹免錢的
要學某大律師狀告中共!?看看現在的巴勒斯坦吧 多數國家支持入聯了 結果拉法還是被以色列強攻
台灣已是中美兩大國博弈的棋子 留島不留人對中共來說不是問題
問題就在這場買賣對中美兩大國划不划算
只要划算隨時都會開打
2024.05.14 03:00 工商時報 張珈睿
中國大陸積極執行國企及自主品牌國產化任務,預計2025年實現晶片國產化率達25%、2027年將達全面自製,自新能源車尋找突破口,車用IC首先面臨挑戰。驅動IC業者分析,儘管是非強制方式進行,依然會對台廠造成進一步壓力;不過業者透露,IC設計需時間積累,尤其車用驗證時間長,未來仍有台廠發揮空間。
據陸系驅動IC業者透露,大陸工信部訂定目標,擬於明年實現晶片國產化率25%,以積分制形式,傾國家資金補貼國產晶片研發。其中,電動車被列為重點,預計2027年整車晶片將達全國產。
因傳統燃油車每輛所需晶片數為600~700顆,電動車則提升至1,600顆,智慧汽車更是倍增至3,000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新能源汽車上半場看電池,下半場看晶片,晶片無疑是未來汽車產業競爭焦點。
.....
小米電動車賣爆 各晶片廠擠破頭搶生意!這家奪大肥單
吳美觀
2024年5月8日 週三 下午3:36
德國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Infineon)日前與小米簽訂協議,將為小米電動車SU7供應先進的功率晶片,直到2027年,以進軍中國及其他地區不斷成長的電動車市場。
集微網報導,英飛凌表示,將為小米電動車提供碳化矽(SiC)晶片和模組,以及各種關鍵微控制器(MCU)晶片。英飛凌表示,此次合作可以「鞏固英飛凌在汽車半導體市場的全球領先地位」。
小米汽車汽車部副總裁黃振宇表示,與英飛凌的深化合作不僅「有助於穩定小米電動車的碳化矽供應,也有助於打造高性能、安全可靠的電動車,為客戶提供具有領先功能的豪華汽車。
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顯示,去(2023)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達到1400萬輛創紀錄,高達95%來自中國、歐洲和美國,其中,最大電動車市場是中國、銷量近60%,歐洲市占約25%,美國僅10%。
報導指出,除了英飛凌,多家晶片製造商也關注大陸的車用半導體市場。輝達表示,將與比亞迪等大陸車廠密切合作,開發專為人工智慧(AI)和自動駕駛應用的下一代先進車載運算晶片平台。
去年,意法半導體與三安光電成立成立合資企業,在重慶生產碳化矽晶片,預計於2025年投產。意法半導體也與大陸理想汽車簽訂供應碳化矽晶片的長期協議。
.....................................
2027陸車用IC全自製 有些應該還是有困難 應含 歐美 在中國的生產的車用電子
車用IC全自製 有個順口溜 就是青菜白菜價
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將在本週二(14日)宣佈新關稅,其中包括大幅調升中國電動車關稅(25% -->100%)。知情人士上週向《路透》表示,關稅也將針對半導體、太陽能設備和醫療用品。
葉倫指出,北京透過政策大力支持、投資導致產能過剩。競爭環境應該公平,而中國採取大量的補貼是不公平的行為。
===================
藍天:筆電出貨展望強 開盤漲停鎖死
藍天營運團隊看好今年PC市況回溫,加上AI機種可望刺激消費者需求,第2季營運不排除顯著季增,上半年、下半年將呈現4比6的成長態勢
藍天觀察,消費性筆電機種庫存去化已告一段落,加上商用需求回升,今年會是筆電產業穩定復甦的一年,綜觀各家業者均無缺席AI PC商機,下半年此區塊的發展趨勢將逐漸增溫,且會逐季越來越明顯,明年筆電產業將在輝達電競新品的刺激下走向大好局面。
=====================
IMF總裁:AI像海嘯 襲擊全球勞動力市場
未來2年,AI可能會影響已開發經濟體60%工作,以及全球40%工作,幾乎沒有時間讓人做好準備,讓企業做好準備。
======================
GPU短缺已結束 札克伯格示警:缺電是AI下一波絆腳石
札克伯格認為,接下來將會面臨能源限制帶來的困境,「許多新資料中心用電50兆瓦至100兆瓦,特別是大型資料中心可能達到150兆瓦,日後資料中心需要300兆瓦至500兆瓦」,稱雖然目前還沒有人建造1000兆瓦的資料中心,但未來仍有可能會達到千兆瓦規模,只是時間問題。
=====================
AI大戶不用怕缺電,只要來台灣,不須靠核電,用愛就能發電.有缺電風險時,台灣官方會緊急向民間買$9~12/度, 用 $4/度 轉賣給 耗電大戶.

29年了,台鐵真的要漲價了嗎?台鐵現行票價從1995年沿用至今,雖然每兩年會檢討一次運價計算公式,但票價調漲屢屢卡關;如今,台鐵再檢視運價,以3%至5%合理報酬率試算,漲幅高達35.62%~44.52%,台北到高雄自強號票價現為843元,可調漲到1144~1219元。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政府近日大幅提高包括京廣高鐵武廣段、滬昆高鐵杭長段等四條主要鐵路的票價,增幅約20%至40%。針對高鐵選在中國經濟疲軟之際漲價,有分析認為是因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缺錢。過去中國公共服務大量依賴 地方政府 補貼,然而隨著政府 債台高築 ,當局已無力協助分攤相關費用。
《澎湃新聞》報導直言,這是中國高鐵近年漲價幅度最高的一次,反映出中國高鐵發展至今總長4.5萬公里,卻僅有京滬、廣深等少數線路實現營利,這般難掩的困境。
《紐時》報導指出,中國調整公共服務的費用,可以避免大型 國有企業 虧損倒閉,也可以抵銷在經濟停滯、通貨緊縮下價格下跌的情況。自2021年起,中國政府就已經開始逐步大幅提高許多工廠的電費。
就高鐵而言,中國在建設過程中仰賴高額貸款,光是運營鐵路網絡,身為國企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就借了6.13兆人民幣,而許多地方政府的合資企業也共同分擔了建設費用。但報導指出,隨著這些企業現在對負債的償還能力越來越弱,一些老舊鐵路需要翻新、維護,諸多因素使得中國的高鐵系統不得已提高票價。
不過這些路線所經之處,很多都是對於鐵路交通存在「剛需」的商務人士,甚至外出務工人員。面對高鐵的「漲聲響起」,在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台出現反對聲浪,有中國網友批評「要漲就漲商務座,讓有錢人平攤虧空,我們不行,多漲一點都影響打工人出行」、「集團虧錢為何找我們(薪資)3000一個月的人?」還有網友大酸「財富與我無關,苦難與我平攤」、「強烈建議設置下等座」。
從四川成都移居台灣的作家上官亂指出,中國當前遭遇通縮,但水、電、氣又齊漲,如同「霸王條款」,許多人工資下降,民生必需花費越漲越多,高鐵漲價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高鐵站大多選址在離城區很遙遠的郊區,並規劃新建商場及住宅區,希望靠高鐵活絡周邊商業。然而伴隨中國地產經濟崩塌,高鐵周圍新樓盤與商鋪空置率高,上官亂表示,即使少數大城市的經濟增長率與高鐵建設密度相關,但在大多數地區,「高鐵帶動商業」只是幻象。
上官亂形容靠中國政府靠高鐵拉抬經濟,如同飲鴆止渴,債務越滾越大,補救方式卻是「從民眾身上割韭菜,割不動就停掉公共服務」。她指出,中國高鐵現在採取兩手策略,首先是停止偏僻郊區路線的運作,其次就是靠已實現盈利的繁榮路線漲價維持運營。
====================
台鐵票價 今年下半年 規劃要漲 45%, 看來政府真的沒錢了.

Digitimes 2024-05-14
友達參與2024年SID顯示周(Display Week 2024),除了大秀Micro LED之外,更以三大顯示技術投入綠色科技應用,其中,膽固醇液晶赫然現身。
友達專注Micro LED技術,並串聯生態圈,領軍台灣夢幻團隊,打造領先全球的Micro LED一條龍量產線。
友達指出,Micro LED顯示技術擁有高解析度、高亮度及低功耗、高可靠度等特點,看好其成為次世代顯示器霸主,
以可撓化技術來說,主要是打破既有螢幕的表現形式。友達於SID首次亮相17.3吋Micro LED對折顯示螢幕,其彎折鉸鏈半徑僅有4mm,對折設計讓顯示空間最大化,也讓大型螢幕便於攜帶,更一機整合平板電腦與顯示螢幕雙功能,
大型化技術則解鎖顯示器的尺寸限制,友達表示,突破大型螢幕良率的挑戰,推出單片尺寸全球最大的31吋Micro LED顯示螢幕,搭載先進驅動顯示技術、A.R.T.兩大技術,透過特殊的表面處理,讓顯示器減少環境光造成的反射眩光,可放置戶外或室內,更以無邊框設計帶來超廣角視覺體驗,讓顯示器使用需求不受尺寸限制,可無縫拼接成無限大的螢幕,打造超震撼效果,亦可應用於醫療管理場域。
其中,車艙前座的Micro LED螢幕以透明、無邊框設計,搭配163ppi畫素密度、陽光下保有最高5,000 nits亮度,提供清晰資訊與開闊視野。
副駕駛座螢幕則為全球首款內建鏡頭的智慧Micro LED顯示器,發揮Micro LED能自由結合感測技術的強項,其解析度為FHD、最高亮度可達5,000 nits,並利用Micro LED低佔地的特性,搭載UDC(Under-Display Camera)技術,內建隱藏式鏡頭釋放螢幕空間,讓縮減邊框設計更加自由,並以低繞射的線路布局等技術,解決UDC畫質失真問題,同時可讓螢幕可完全收折。
此外,面對全球減碳趨勢,友達透過AmLED、ChLC(膽固醇液晶)及LTPS(低溫多晶矽)等三大顯示技術,在智慧移動與高階NB應用上,打造節能、省電、輕量化等低碳特性產品。
在智慧移動的戶外環境應用上,友達展示膽固醇液晶超低耗能戶外全彩顯示器,膽固醇液晶擁有雙穩態技術特性,兼具省電、高彩度、環保功能,並可透過反射環境光顯示影像,可對應戶外各種嚴峻的光線與溫度條件,不只在-30~85˚C寬溫範圍內能穩定運作,還整合軟硬體系統解決方案,。
此外,瞄準強調輕薄、窄邊框、長待機時間的高階NB市場,友達結合LTPS技術應用於13.3吋QHD超低功耗NB顯示器上,除整併IC設計、減少材料,讓NB輕量化之外,也透過高發光效率的背光模組,達到白畫面亮度150nits條件下,整體總功耗小於0.65W,藉此達到節能減碳目的。
========================
我在台北南港看友達展出的 ChLC(膽固醇液晶),感覺色彩飽和度仍遠不如 元太的舊有技術.
一個傳統 15.6吋 IPS NB螢幕,耗電約 4瓦. 友達如果能做到1 瓦以下耗電,那就有賣點.
我新買的 12.7吋 IPS, Lenovo 大螢幕平板 tab P12,螢幕面積是一般 6.5吋手機的 4倍大,
跟 一般主流的10~11吋平板相比,可明顯感覺視界差很多.
但我覺得缺點, 真的很耗電,續航力不好 ,
螢幕亮度調到30%,連續看一小時youtube,消耗10%電力..對照,我的手機,大概只消耗6%電力.
難怪 聯想要把 原本的 7nm 高通 S870 CPU,降級為 聯發科 6nm 天璣7050 CPU.
一般手機電池用 5000mAh, 這台平板用 10200mAh, CPU只是一般中低階手機的 天璣7050,
就算電池容量加大一倍, 只因為螢幕大4倍,導致 續航力變得很差...
現在 CPU都用很省電的台積電 4nm,5nm,6nm 先進製程,但螢幕省電技術並沒有明顯進步.
螢幕耗電好壞, 對行動裝置續航力的影響比 CPU還大.
那座10代華麗廠房,虧損慘重後汰除,要重新出發,這次不是要當 半導體封裝廠,也不是 要當養豬場, 而是要當 AI資料中心,有這個火熱關鍵字加持,不管有沒有辦法賺錢,鴻海和夏普 都要大漲了.

2024-05-14 17:10 經濟日報/ 記者
劉芳妙/台北即時報導
夏普(Sharp)14日正式宣布位於日本的堺10代線工廠將於今年第3季停止生產。TrendForce認為,夏普堺10代的關閉對於今年的供給量影響甚微,但因該廠100%用以生產液晶電視面板,產線關閉後,將影響2025年電視面板供給市場,預估整體液晶電視面板明年將減少近500萬片,占整體液晶電視面板供給比重2%。
TrendForce指出,堺10代線生產的電視面板尺寸為42吋、60吋及70吋,皆為非主流尺寸產品,產線關閉將會帶動部分尺寸挪移效應。夏普為42吋電視面板的單一供應商,預計未來該尺寸需求將轉往同樣屬於平價性產品的40吋或43吋。
而過往客戶對於60吋和70吋電視面板的需求均為節慶促銷,但伴隨近幾年客戶陸續減少兩種尺寸的布局,市場規模已然收斂。以60吋觀察,預計將轉往58吋或是供應較足的65吋。而70吋市場,由於彩虹光電已在該尺寸有一定供貨基礎,預計在夏普結束生產後有望獲取轉單需求。
堺10代線的關閉除了對市場供給量體和尺寸帶來變化,對於產業供應鏈也引發一定程度的影響。TrendForce指出,堺10代線今年的客戶組成主要以兩家韓系品牌和兆馳(MTC)為主,產線關閉迫使客戶重新檢視並分配自家面板採購規劃。如三星電子原計劃降低對中國大陸面板廠的依賴,但在堺10代線關閉後,2025年將增加對中國大陸面板廠的採購量。
此外,TrendForce表示,除夏普堺10代線,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樂金顯示(LG Display)廣州廠的後續走向,不排除對於面板產業再掀起一波洗牌效應,對於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電視面板市場供需勢必也將重整出新格局。
.................
不堪中國品牌瓜分市場 LG啟動廣州LCD廠出售流程
2024/05/09 09:45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顯示器大廠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上月中旬傳出有意出售其位於中國廣州的8.5代液晶螢幕(LCD)代工廠。業內人士本月8日透露,LG Display已就出售廣州代工廠啟動行政流程。
據《韓聯社》報導,業內人士8日指出,LG Display近期已就出售廣州工廠的相關事宜,與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啟動審查程式協商。據悉,LG Display收到了來自京東方、TCL華星、創維集團和多個財務投資者的收購意向書。
LG Display此舉意在進一步優化以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為主的業務版圖,該公司自2022年底縮減LCD項目占比後,一直加速以OLED為主軸展開業務重組。
中國顯示面板廠近年蓬勃發展,持續瓜分南韓製造商的市場,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2022年已完全停產LCD面板;LG Display也早已結束在南韓的LCD生產業務。
............
對雙虎是 利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