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樓主的分析有獨到見解,我曾經看過神基從10元漲到40幾元,真的是萬丈高樓平地起
frank1253

【投資一定有風險,雙喵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 自救會 說明書。】【不可隨便買面板,可能會套很慘】【我是隨便說說,僅供參考,經驗分享,切勿跟單】,這才是樓主的金玉良言。

2024-05-06 12:44
01newbie

哪個神基?那個3月漲到160元的神基嗎?真的是神蹟.... [XD]

2024-05-06 15:22
觀察目前市面上各廠牌,有搭配 intel Core ultra CPU 的 AI 筆電, 價位大約是 2.5萬元台幣起,使用 IPS螢幕.

價位3萬元起的 AI 筆電,很多款,就改搭配 OLED螢幕..

華碩甚至在 1.8萬元低階筆電就有採用 OLED螢幕, 看來 OLED螢幕在各大品牌 2萬元,中低階以上NB市場的滲透率大幅增加, 這對只能生產LCD的台廠 雙喵不太妙..

NB螢幕開始漸漸向 OLED移轉, 專攻中小尺寸手機平板市場的天馬, 今年底,在廈門卻有一座 8.6代 IPS新廠量產,想搶食大尺寸 IT面板.
都什麼時代了, 連印度都不太想玩 LCD的樣子, 天馬還在搞 LCD新廠.

总投资330亿!天马8.6代线6月将点亮投产

mini LED 背光賣太貴,比 OLED還貴.. 感覺 mini LED在筆電市場被淘汰

一顆 筆電鋰電池 充放電 500次, 大約使用 3~4年電池壞掉,也要換新筆電了.
品牌筆電可能覺得, NB螢幕不用使用較貴長壽的 mini LED ,使用便宜短命的 OLED就行了

中國疫情前,瘋狂盲目補貼OLED建廠,產能嚴重過剩, OLED價格持續崩跌, 正快速低價化 ,分食 LCD市場, 群創的印度LCD廠 新聞報了一年多,都沒新消息,可能要被放棄了吧?
多頭報馬

我好在已經買了LCD筆電,不用再擔心只能買到OLED筆電的遭遇了。[汗][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4-05-06 21:45
一座10.5代廠, 要切65或75吋,年產量1千萬片.
目前大陸 五座只有 5000萬片產量.

近年烏俄戰爭, 歐洲 TV需求不佳, 全球一年仍有 2.1億台的 TV市場, 65吋~75吋的市場需求,已突破4000萬片了.
小米 75吋已經殺到 2879元 .台幣 1.2萬元的甜蜜價位.75吋賣越多,65吋生產量就會大減. 看來 10.5代廠的TV產能 快不夠用了.

三星以前的銷售量是 海信或 TCL的2倍,現在已經快被 海信追上了,

海信花 34億台幣收購 日本toshiba 電視部門, 海信toshiba 雙品牌經營, 要便宜有便宜,要技術有技術...
海信遲早會超車 三星TV市占率.

三星和海信兩大品牌,都沒有自己的 LCD面板廠,將來議價要看 BOE的臉色了


研調:Q1全球大尺寸液晶TV面板出貨量季增逾11%

2024/04/30 16:24
MoneyDJ新聞 2024-04-30 16:24:3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IT之家今(30)日報導,根據洛圖科技(RUNTO)發布《全球液晶TV面板市場月度追蹤》報告,今(2024)年第一季,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5650萬片,季增11.3%、年增1.3%;出貨面積達4100萬平方米,季增5.6%、年增9.6%

依全球Q1液晶電視面板尺寸出貨量來看,今年第一季出貨量第一的是32吋產品,出貨量1,290萬片、年減11.2%;市占22.8%,年減3.2個百分點。42/43吋產品排名第二,出貨量約1,150萬片、年減1.9%;市場份額20.4%,年減0.7個百分點。該尺寸供應相對單一,多由中國三大面板廠生產,BOE相對控盤。

此外,55吋出貨量年增27.2%,約940萬片,排名第三,市場份額提升3.4個百分點至16.6%,在所有尺寸中占比提升最多。65吋出貨量年增16.1%,約670萬片,市場份額達11.9%,排名第四,較去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75吋出貨約330萬片、年增26.5%;75吋以上出貨約160萬片、年增47.3%,增幅第一。

=======================

65吋出貨量約670萬片 +75吋出貨約330萬片+75吋以上出貨約160萬片...淡季大尺寸市場,超過 1160萬片.
s2474

而且新品壽命朝手機看齊 大概五年

2024-05-06 17:35
pqaf wrote:
一座10.5代廠, ...(恕刪)

集邦:大尺寸電視面板5月報價續漲 監視器面板需求強

集邦科技(TrendForce)6日公布5月上旬面板報價,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電視面板備貨動能放緩,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續漲,但中尺寸以下電視面板呈現漲不動的疲軟走勢。但IT用面板可望接續起漲,又以監視器的品牌客戶需求最為強勁。

范博毓指出,電視面板5月以來,備貨動能開始出現些許減弱的跡象。其中又以中尺寸與小尺寸電視面板需求減弱較為明顯,因此整體面板價格上漲的空間開始出現收斂。面板廠過去幾個季度持續按需生產的操作策略,是否會在這兩個月再度開始啟動,讓維持在80%以上的高檔稼動率開始出現修正,以支撐面板價格的走勢,將是近期觀察重點。以5月的電視面板價格漲幅來看,預期32吋,43吋,50吋轉為持平態勢,55吋上漲1美元,65吋與75吋則上漲3美元。

在監視品面板方面,范博毓表示,目前品牌客戶對於MNT面板需求仍維持強勁,加上面板廠亟欲拉抬面板價格,盡可能要在這一波漲勢中達成扭轉MNT面板虧損局面的目標,因此對於5月的面板價格漲勢仍採較積極態度。預估5月的MNT面板價格,Open Cell面板預計將上漲0.5~0.7美元,面板模組中,21.5吋預計上漲0.5美元,23.8吋預計上漲0.6美元,27吋則預計上漲0.5美元。

范博毓說,筆電(NB)用面板第2季需求相較第1季的淡季開始明顯上揚,但是增加幅度仍低於原先預期,也反映品牌客戶對未來終端需求的不確定性仍高,因此較難出現明確的面板價格上漲訊號。面板廠也因需求增長幅度不如預期,導致對於面板價格策略也不易出現強勢且一致的默契。目前預期5月的NB面板價格,僅HD TN機種面板因供給有限,需求較好,且價格偏低,有機會微幅上漲0.1美元。FHD IPS機種的供給廠商多,競爭較激烈,部分面板廠希望可以跟進HD TN機種價格,也同步上漲0.1美元,但仍需觀察品牌客戶的態度而定。

justinjwlin

業內大咖在操作,春燕住下來了,韭菜被騙進來了,再把你殺一波賺一票

2024-05-07 10:38
叭叭抖勒咪

感覺春燕只是拉了一坨屎後就準備飛走了[笑到噴淚]

2024-05-07 13:48
pqaf wrote:
一座10.5代廠, ...(恕刪)

00940換股倒數計時 法人點名增刪各24檔標的出爐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即將在下周公告50檔成分股異動情形,不過富邦投顧觀察發現,依照00940指數設計原則,現有成分股中有長榮(2603)等24檔料將遭到剔除;另外包括永信建(5508)、華南金(2880)、長榮航(2618)等殖利率逾5%以上標的將會入列,24檔補進個股全數出爐。

富邦投顧指出,這次分析00940成分股50檔,基金資產總淨值達1851億元,淨值9.59元,5月預估新增與刪除24檔成分股,換股比重約41.12%,考量股票比重為93.76%,換股金額約713.6億元。

根據富邦投顧預測,新的成分股包括永信建(5508)、華南金(2880)、長榮航(2618)、榮剛(5009)、至上(8112)、長榮鋼(2211)、國產(2504)、玉山金(2884)、天鈺(4961)、中華(2204)、南寶(4766)、台灣大(3045)。以及華立(3010)、台表科(6278)、長榮航太(2645)、華碩(2357)、遠傳(4904)、京鼎(3413)、崇越(5434)、中華電(2412)、聯強(2347)、兆豐金(2886)、健鼎(3044)、元大金(2885)等共24檔。
陀螺不打轉

永信建?瘋了嗎?半年來漲了快3倍,確定還能繼續漲?

2024-05-06 20:31
jerry040161

漲三倍跟會不會繼續漲是兩回事吧,要看未來的獲利是不是已經price in了

2024-05-07 9:33
jerry040161

上次微星有個螢幕,可以幫忙打電動,也是類似功能,不知道賣了幾台

2024-05-07 10:54
dabunmou

偵測到色情內容直接鎖 應該會有家長買單 也是賣點

2024-05-07 13:12
TrendForce( witsview ) 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先前在面板價格走升下,品牌廠提前備貨,隨著手上庫存拉高,5月份品牌廠拉貨力道放緩。由於備貨需求降溫,5月份電視面板價格漲幅也明顯收斂

范博毓表示,第二季筆電面板需求相比第一季好一些,但訂單數量增幅仍不理想,所以面板廠跟品牌廠對 NB面板報價還在角力

===================
大陸面板廠是打腫臉充胖子, 目前的報價,全都是虧損,全都靠政府補貼款, 假裝有獲利...

大陸面板廠 還要繼續拉漲面板報價 10%以上,才有辦法斷奶,改吃副食品.

以前報價是看產能供需來決定,現在報價是看 BOE的控產態度來決定, BOE是神,可以決定它自己未來三年得命運.

BOE 會控產,讓報價一直往上漲,雙喵跟著沾光.


=========================

前幾天 在 Friday網購了一台 1.3萬台幣 的 Lenovo Tab P12 , 12.7吋 + 聯發科 天璣7050+ 8GB+256GB+鍵盤+ 觸控筆, 10700mAh 電池, CPU效能輸 入門級ipad 一大段.

想說買大一點,小孩子眼睛比較不吃力,但實際使用,發現大尺寸平板, 615公克太重,打遊戲不好拿,較適合放桌上看影片.
一般Benq桌上型IPS螢幕的可視角很好, 但這台平板的 IPS面板 可視角不好,側看會有點暗 ,也許是多了觸控玻璃層吧?.
叭叭抖勒咪

大就重 手會拿到很酸 目前覺得8吋300g以下拿起來感覺比較適合 但8吋覺得還是有點小

2024-05-07 13:47
julian0903

我有兩台Lenovo小新pad,兩年前從京東買的。聯想平板的硬體規格還不錯,價錢不貴,就是UI寫得不太好,有時還會閃退。比起小米差得多了。一個擅長Windows系統,一個擅長安卓系統。

2024-05-07 15:17
面板產業除了大陸 BOE,TCL,HKC 三大外,目前韓國 LGD 和 郭董集團在 廣州的TV產能也很大.

LGD 的8.5代有20萬片, 郭董SIO 的 10.5代有 12~15萬片.
TCL華星工廠 離這兩座廠很近,有地緣之便,但TCL 3年前自己跑去 廣州蓋了t9新廠, 財力吃緊, TCL好像沒錢收購這兩座大廠.


面板廠這兩年控產拉價,但每月漲幅都很小, 每月2~5%,讓品牌廠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在初期急單拉貨,備好大量低價存貨,再玩砍單殺價把戲.

中國業者也許怕一次 漲太多,三星 小米的訂單轉去 LGD和郭董集團.
等BOE最近完成 廣州LGD和郭董10.5代廠的收購, 產能更集中更壟斷,三星沒法再四處談判比價 ,少了跑單這個變數, BOE或許 就敢大舉漲價.
叭叭抖勒咪

只能等待 繼續洗碗中 [微笑]

2024-05-07 13:45
pqaf
pqaf 樓主

TCL 今天大跌,但BOE 沒什跌, TCL 不知發生什麼壞事?

2024-05-07 15:14
https://ee.ofweek.com/2024-05/ART-8460-2800-30633819.html

4月30日,TCL科技(000100.SZ)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TCL科技業績說明會要點提示:

24Q1TV面板出貨平均尺寸提升2.4寸,漲價預期至9月️ !?

1. TV:
公司:55寸以上佔比80%,平均尺寸高於行業3寸。
平均尺寸:24Q1行業平均尺寸50.7,同比提升2.4寸,預期未來將成長至60寸左右

量指引:預期24全年量持平(H1降1%,H2提升1%),面積提升5%以上,中期看每年仍有~5%增長。

稼動率指引:預期4-5、8-9稼動率依然維持85-90, 6-7月略有調整

價格指引:,預期整體漲價至9月,大尺寸方面85及100寸價格穩定,65及75寸漲價幅度更高。

終端庫存:全渠道庫存水位健康支援拉貨,4月初8850萬,去年同期9200萬。

2 PC:戴爾 惠普 聯想 客戶產品均實現導入️OLED

3: 高端化進展順利,LTPO佔比1/3,預期對應24年收入有翻倍增長。 EBITDA去年Q4轉正Q1繼續提升。

4光伏:24年行業基調下行為主,Q1為谷底位置不會持續太長。 公司盈利優勢超3分/ gw,矽片市佔率24%+,其中N型外銷市佔率90%+。

5.
投資人:未來3至5年眾多電視面板廠折舊結束,成本降低是否會引發新的價格戰?
TCL 回答: 在未來2-3年內,並未有新產品線的投入,同時落後的產能會退出行業,比如日本夏普、臺灣友達光電的TV生產線,所以不會對TV面板市場的價格產生影響。

在整體面積需求快速增長、落後產能又逐漸退出的情況下,我認為行業不會發生(割喉戰)非合作的博弈。 並且經過2023年行業邏輯調整之後, 整體自律性會越來越好 ,至少在 未來3至5年 ,不會出現2022年時的大幅價格(崩跌)擠兌。

6.
投資人: 今年TV面板 報價走勢如何?
TCL回答: 6至7月相對需求較弱,我們會減產15%。 價格走勢方面與去年也差不多,我們認為會持續上漲到9月。


==========================

TCL科技高管回答投資人的提問,以下是部分實錄:

投資人:未來3至5年眾多電視面板廠折舊結束成本降低是否會引發新的價格戰?TCL科技如何保持電視面板的穩定利潤增長?

TCL科技:我從三個維度來回答該問題。

>第一,電視的整體尺寸需求仍在增長,今年Q1全球電視平均尺寸上漲至50.7英寸,有望持續增長至60英寸,代表著潛在需求的增長

>第二,在未來2-3年內,並未有新產品線的投入,同時落後的產能會退出行業,比如日本夏普、臺灣友達光電的TV生產線,所以不會對TV面板市場的價格產生影響。

>第三,在整體面積需求快速增長、落後產能又逐漸退出的情況下,我認為行業不會發生非合作的博弈。 並且經過2023年行業邏輯調整之後,整體自律性會越來越好,至少在未來3至5年,不會出現2022年時的大幅價格擠兌。

投資人:未來TV面板增長性如何?

TCL科技:從目前來看,今年全球TV需求量與去年相當,約為1.96億台,基本穩定。 不過會有季節性波動,今年上半年我們判斷數量會有1%的同比下滑,但下半年會增長1%。 6至7月相對需求較弱,我們會減產15%。 價格走勢方面與去年也差不多,我們認為會持續上漲到9月。
TV面板市場回升,PC市場需求還需時間

投資人:IT類面板業務,monitor(顯示器)部分已經開始回暖,但PC(筆電)還沒有企穩,請談一下對IT類面板市場的預期和業務展望。

TCL科技:monitor的產能流動性和TV更接近一些,目前已經開始回升,但筆電面板對面積需求不大,目前需求量沒有起來。 但目前比較利好的情況是AI應用對筆電市場的正面影響,所以長遠來說我們對筆電市場還是持比較積極和樂觀的態度。

Monitor方面,TCL科技的華星光電已經能排到行業第三,與第二差距不大。 筆電方面,目前T9產線剛剛建立起來,還需要一點時間。 但是長遠來看,我們對IT中尺寸屏還是很有信心的。

關於OLED:市場欠成熟,投資按部就班


投資人:5.5代印刷OLED進展如何?

TCL科技:印刷OLED方面,目前我們從日本JOLED搬遷一部分設備到武漢,還在進行調試,尚處於技術研發和小規模量產階段,今年會在高端專用顯示領域有少量突破。 但是大額的資本支出,包括新的產線建設的話,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程表。

目前印刷OLED的關鍵工藝設備和材料的成熟度距離大規模量產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我們目前依然是按照過去十年這種謹慎態度來做投入。 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了某些媒體多次轉載或引用了某些外媒的誤導性言論,在這裡一併澄清。

投資人:OLED產品線何時能盈利?

TCL科技:去年Q4到今年Q1,OLED螢幕價格已經提升了數美元,但考慮到戰略客戶的市場情況,提價會有一個緩衝過程。 至於OLED盈利,也是我們內部討論的重點,需要滿足兩點:市場狀態正常化和高凈值產品。 總的來說,OLED利潤改善是超乎我們預期的,但在Q1財報中仍是虧損狀態,還需要一個過程。

財務狀況:毛利率受折舊期影響

投資人:後續每年現金流規劃是怎樣的?包括現金分紅或是回購計劃。

TCL科技:

>第一,在過去一兩年來,公司現金流逐步改善,今年我們實現了近60%的分紅,延續了過去十年公司的基本政策,即經營業績逐步改善時適當提升分紅比例。 除了2022年經營性虧損之外,其他每年度都保持了大概36%的分紅率。

>第二,顯示方面雖然暫時沒有進一步投入的計劃,但考慮隨著時間推移,會有少數股東權益回購期。 舉個例子,比如深圳兩條11代生產線,從去年到今年會陸續有接近150億至160億的現金回購。 由於11代線盈利大有好轉,回購對提升歸母凈利潤是有顯著效果的。

>第三,負債率,有利於在市場出現波動時更穩定地經營公司業務。

投資人:請問一下之後的整個資本開支和折舊攤銷的節奏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TCL科技:2025年會是華星的折舊高峰期,2026年會逐步減少。 開支方面目前T9產線處於第二階段,T5還有一部分第二階段,所以還是有一部分的建設會持續,這些金額都不會很大,此前都已規劃好。 新的投資還沒有明確的計劃表,未來有新項目時我們會發佈公告。 從資本結構來看,目前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態。

折舊方面,T1、T2、T10以及OLED產線,目前已經完成折舊。 T3產線在今年已經進入折舊結束期,T11還需要2至3年完成;T7和T9在建,大概有7年的折舊期。
jerry040161

TCL說AUO要收掉TV產線? NB又被OLED入侵,這樣是不是太慘?

2024-05-07 18:47
justinjwlin

TCL為了實現膨A說得讓台灣韭菜忘記友達是一家面板公司,只能逼友達收掉TV面板產線,用心良苦

2024-05-07 19:30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