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yujen wrote:
在台灣,你用某種crypto,在日本,你也用同一種crypto,只要店家肯收。這和美元(國際通用貨幣)的角色有點兒像
美元是國際貨幣,
卻不是許多國家的國內通用貨幣,
環境變了,角色就會變.
就好比出國一定得換當地貨幣,
並不是一個美金走遍天下.
如果店家願意收外幣(的確有),
理論上有一天也有可能收虛擬幣.
但是這會引出另一個問題,
可以流通的貨幣,幣值一定要穩,
能大幅炒作賺錢的東西,不可能成為通行貨幣.
MiPiace wrote:
建議你 開一個交易所帳號,匯100鎂,買100USDT,在交易所交易中心,50USDT 集合競價買 ETH.
Panchrotal wrote:
為啥"支付工具"需要"競價"才能買到?
假設有一天虛擬幣全面合法
去路邊吃個飯都能用虛擬幣付帳
結果出門前要先在交易所搶標虛擬幣
然後才能用虛擬幣吃飯買東西生活?
需要競價的東西代表是稀缺資源
就不適合作為穩定經濟下的貨幣
所以現代國家都法幣化
按社會經濟增加或減少法幣
虛擬幣去中心化固定發行量
由市場競標價值
本身就違反經濟
誰用誰倒楣...只要時間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