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虛擬貨幣是2022年最大的泡沫

llyujen wrote:
在台灣,你用某種crypto,在日本,你也用同一種crypto,只要店家肯收。這和美元(國際通用貨幣)的角色有點兒像

美元是國際貨幣,
卻不是許多國家的國內通用貨幣,
環境變了,角色就會變.
就好比出國一定得換當地貨幣,
並不是一個美金走遍天下.

如果店家願意收外幣(的確有),
理論上有一天也有可能收虛擬幣.
但是這會引出另一個問題,
可以流通的貨幣,幣值一定要穩,
能大幅炒作賺錢的東西,不可能成為通行貨幣.
llyujen

多數國家都有提供換匯服務的店家,美元沒辦法直接在其它國家直接使用,但很容易換成當地的貨幣。虛擬幣也是,沒辦法直接在現實世界使用,要先換成法幣。

2022-11-22 11:19
llyujen wrote:
就算虛擬幣非常有潛力成為未來金融交易的基礎,也不會有多少非專業人員投入的。

能成為金融交易基礎,
背後一定有夠強大的力量支撐,
某人搶先擁有大量虛擬幣,並不會在虛擬幣成為法定貨幣後自動變首富.
除非他本來就是首富...........
虛擬幣就不是一個可靠的交易工具,一堆人在裡面炒作,想買的人就去買,最後被坑了就是"活該",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大人還真機靈,風往哪吹你就往哪倒,真是佩服佩服!
MiPiace wrote:
建議你 開一個交易所帳號,匯100鎂,買100USDT,在交易所交易中心,50USDT 集合競價買 ETH.

為啥"支付工具"需要"競價"才能買到?

假設有一天虛擬幣全面合法
去路邊吃個飯都能用虛擬幣付帳
結果出門前要先在交易所搶標虛擬幣
然後才能用虛擬幣吃飯買東西生活?

需要競價的東西代表是稀缺資源
就不適合作為穩定經濟下的貨幣
所以現代國家都法幣化
按社會經濟增加或減少法幣
虛擬幣去中心化固定發行量
由市場競標價值
本身就違反經濟
誰用誰倒楣...只要時間夠長
Panchrotal wrote:
為啥"支付工具"需要...(恕刪)

台股幾年前是用集合競價撮合交易,後來才改成逐筆交易。
我上面説集合競價有誤,crypto 交易所應該是逐筆交易。



有趣的地方在除了可以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外。
也可以直接使用錢包功能SWAP交易,或用uniswap SWAP 交易。




集中交易像極了股票交易。
SWAP 交易像極了銀行行員幫你敲美金/台幣 滙率。
這樣就像極了愛情,我跟 swap liquidity pool 談戀愛了。一天狠賺 1元。


Crypto 不會成為法幣,比較像世界通行的悠遊卡,微信,line pay
MiPiace wrote:
台股幾年前是用集合競價撮合交易,後來才改成逐筆交易。

所以股票不是貨幣、不是交易媒介
你不能拿三張台積電股票去買車
雖然三張確實價值能買車

虛擬幣想變成交易貨幣...洗洗睡吧
台灣被認證了,果然厲害

~~~~~~~~~~~~~~~~~~~~~~~~~~~~~~~~~~~~~~~~~~~~~~
FTX破產風暴,台灣被認證是全球重災區!根據幣虎最新公布,FTX在全球十大受衝擊國家用戶人氣排行,台灣竟站上第七大!前六名中僅新加坡人口比台灣少,就可知事態嚴重。據國內幣圈人士指出,台灣受害的不止小資族,不少富豪家族操盤手,與遊走兩岸藝人虧損是億元起跳。

資料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784052
FTX就是幣圈的雷曼兄弟,很多在上面寄存的交易所、經紀商佔比大的都有可能倒閉,然後再接著引發其他交易所的倒閉。

然後,幣圈出問題,一般正常的金融行業是不可能借貸給他們的,所以才一堆出問題的都想找幣安幫忙


最大加密貨幣借貸商陷破產傳聞 比特幣跌破兩年新低
李靖棠 2022年11月22日 週二 下午2:25

隨著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宣佈破產,不僅讓眾多買家崩潰,更讓整個產業鏈人人自危。《路透》等多家外媒引述內部人士消息報導,點名幣圈最大借貸商Genesis,稱該公司如無法即時籌募足額資金,恐怕近期會聲請破產,此報導一刊出、嚇壞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也讓比特幣(Bitcoin)市值下跌至1萬5480美元(約新台幣48萬1998元),是近兩年來最低點。

相關報導中還點名另一家交易所幣安(Binance),稱Genesis資金缺口問題,主要與他們擔心利益衝突等問題婉拒投資有關,急需至少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1億3700萬元)貸款支撐的Genesis,在碰上軟釘子後、轉向私募大頭「阿波羅全球」(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尋求協助。

面對外界各種揣測和傳聞,Genesis稍早透過發言人澄清,公司目前並無聲請破產的規劃,現階段仍在努力協商和尋找方法,解決面臨的困難;至於被點名的幣安,對此傳聞則不願做出任何回應。

之所以急需大筆資金,和FTX有直接關聯,外媒報導指出,Genesis子公司名下共有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4億5000萬元)的數位資產,被卡在破產的FTX平台上,只能暫停用戶提款和申請新貸款業務,同時向外尋求資金挹注渡過難關。

可是這還不是Genesis目前唯一面臨的危機,透過借貸賺取利息的他們,在破產傳聞曝光前,就曾被報導曾出借23億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734億8300萬元),給另一家破產的加密貨幣對沖基金三箭資本(Three Arrows Capital,3AC),如今這筆鉅額貸款也被套牢,隨著三箭資本面臨清算,Genesis也陷入資金討不回的尷尬處境。

資料來源: https://tw.news.yahoo.com/%E6%9C%80%E5%A4%A7%E5%8A%A0%E5%AF%86%E8%B2%A8%E5%B9%A3%E5%80%9F%E8%B2%B8%E5%95%86%E9%99%B7%E7%A0%B4%E7%94%A2%E5%82%B3%E8%81%9E-%E6%AF%94%E7%89%B9%E5%B9%A3%E8%B7%8C%E7%A0%B4%E5%85%A9%E5%B9%B4%E6%96%B0%E4%BD%8E-062549734.html
早上讀了這兩篇文章,
這一篇是有關Arbitrum 買下 Prysmatic Labs 的消息。
https://www.trustnodes.com/2022/10/12/optimism-cries-foul-as-arbitrum-acquires-prysmatic-labs
中文消息https://news.cnyes.com/news/id/4977375
另外這一篇是 Optimistic Dev 談他們配合 EIP4844 開發 Layer2 RollUp 的報告。
https://dev.optimism.io/eip-4844-an-optimistic-bet-on-rollup-scalability/

我為何要看這兩篇?
因為我在想,乙太坊下一回的重大升級 EIP-4844 完成後,對所有 側鏈跟Layer2 RollUp 會帶來什麼好處或衝擊。
EIP4844對 側鏈的影響暫時不談,因為我也只是簡單猜測,準度很低。
重點放在兩個 Layer2 RollUp 的比較。這兩個是 Optimism 跟 Arbitrum

Optimism 跟 Arbitrum 都是提供 Layer2 Optimistic RollUp 的公司。
兩家智能合約總價值TVL的成長趨勢,我覺得還不錯,雖然佔有率不如 BSC, Polygon。
Arbitrum 代幣 還沒上市,但感覺應該快了。
Optimism 的代幣是 OP, 價格不高。 Mcap/TVL 比值低(0.36)。比值越低越好。

EIP4844 的升級時間,應該不會太快,因為難度太高,加上還要同時完成 POS 贖回功能。
但上 testnet 測試的時間應該是快了,也許年底就會有些消息。
等 testnet 測試結果,再來想要怎麼投資 。

Panchrotal wrote:
為啥"支付工具"需要"競價"才能買到?

假設有一天虛擬幣全面合法
去路邊吃個飯都能用虛擬幣付帳
結果出門前要先在交易所搶標虛擬幣
然後才能用虛擬幣吃飯買東西生活?

需要競價的東西代表是稀缺資源
就不適合作為穩定經濟下的貨幣
所以現代國家都法幣化
按社會經濟增加或減少法幣
虛擬幣去中心化固定發行量
由市場競標價值
本身就違反經濟
誰用誰倒楣...只要時間夠長


不,其實與他們吵這點,會落入他們的思維中。

這方面我還是要再次說明『虛擬貨幣』有很多種,『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只是其中的一種。

廣泛意義上的貨幣,並不一定要獨立出來取啥XX幣(就像信用卡統稱為塑膠貨幣,也沒有獨立取名),而成功的虛擬貨幣自然就像是對岸的支付寶。

當然,它是依賴於阿里巴巴公司的中心化虛擬貨幣。

現在會被認定不成功,是主打去中心化的這種貨幣,無論它究竟是虛擬還是實體都一樣,重點在『去中心化』這件事情上面,因為貨幣的本質在於信用背書,它的背後必然有某個(或某幾個)中心組織為其證明『這貨幣是能有穩定價值的』,組織越大、越強力,這貨幣的穩定性就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經常諷刺美國的金融經常出問題,且美國政府把美金當印鈔機之類的,但美元至今仍舊是世界上最穩定、通用的貨幣,就是因為美國至今仍為強大啊),而去中心化的設計,就是完全否定了這事實,它的背後是一套程式與無數的計算電腦,但哪怕程式(礦幣公式)本身再怎麼完善,也終究無法為其作『公信力背書』,而背後那無數挖礦用電腦,又更是如此了。

所以搞到最後,定義這些礦幣價值的是誰?答案是那些中心端的交易所們,但且不論這違背了原本所謂『去中心化』的美好想法,且交易所們體量比不上國家政府,同時還是球員兼裁判,那自然是穩定性非常差,也非常容易出問題,只淪為高風險性的投資商品…

而這次事件後,許多人又主張交易所倒光就好,主張礦幣要回歸去中心化,那…又回歸到最初的問題了,『它的信用價值、交易價值由誰定義』?

所以這玩意終究是個實驗性質的東西罷了,實務上根本不可行。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