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6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2019年4月18日...(恕刪)

電視廠增加採購、液晶面板價格揚升 今後將續漲?

因應中國6月購物節及7月巴黎奧運需求、電視廠商增加液晶面板採購量,帶動3月份電視(TV)液晶面板價格續揚,且預估今後數個月價格有望續漲。

日經新聞2日報導,為了因應中國6月購物節以及7-9月舉行的巴黎奧/帕運需求、電視廠商增加液晶面板採購量,帶動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續漲。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為亞洲面板廠和客戶(電視廠)每個月敲定一次。

中國、南韓、台灣等面板廠和電視廠商之間所敲定的2024年3月份價格中,大尺寸電視用指標性產品55吋Open cell(指未附上背光的半成品)每片批發價為127美元左右、較前一個月份(2024年2月份)上漲2%(漲3美元),為連續第2個月上漲;小尺寸電視用指標性產品32吋價格為36美元左右、較前一個月份上漲3%(上漲1美元),為連續第3個月呈現上漲。和去年同月相比,55吋產品價格飆漲38%(漲35美元)、32吋產品大漲16%(漲5美元)。

報導指出,往年6月京東等中國電商將祭出「618」購物節,加上巴黎奧運將在7月開幕,帶動全球電視銷量有望呈現增長。

美國調查公司DSCC亞洲代表田村喜男指出,「未來數個月(TV液晶面板價格)有可能持續上漲」。

共同通信4月26日報導,關係人士接受採訪透露,夏普(Sharp)生產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土界)市10代面板廠「Sakai Display Product(SDP)」計劃自6月份起、部分停產。因液晶面板事業業績不振、夏普2023年度(2023年4月-2024年3月)預估將連續第2年陷入虧損,因此擬藉由縮小液晶事業、加快改善財務基本面,且夏普將持續進行調整、未來SDP也考慮進行全面停產。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7936088

瑞銀表示,大尺寸面板從第3季底起就可能供過於求,且會一直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

烏俄戰爭打不完,歐洲市場需求仍無法全面復甦,導致這2年面板產能一直供過於求, 瑞銀分析師不知道 , 現在報價都是靠 BOE 在控產拉抬,人為操控嗎?
過去報價走勢,主要是看供需, 現在是 龍頭BOE 的態度,決定了報價大方向.
Eric Lin1106

重點在於稼動率。帶頭大哥BOE可能要以實際行動,告訴這些頑固份子,價格是我說了算,不是你們在喊的。

2024-05-02 13:49
外資吃錯藥, 今天瘋狂賣超 群創 7.2萬張... 這是 元大,還是瑞銀 負面報告的後遺症嗎?

友達法說會表現不好.彭董沒信用,被賣超 1.8萬張,情有可原,還可理解.

群創先前的禿鷹 借劵賣出,每天大多只有幾千張 小打小鬧..今天也一口氣賣出2萬多張,快打光當日額度.

看來雙喵的股東,又開始要有每月定期定額, 豐厚的借劵出借利息收入了嗎?

2021年雙喵股價高點在四月底的30多元,當年5月起,禿鷹開始狂賣...
2024年5月,歷史悲劇又要重演嗎?

大陸面板股 和 台灣雙喵同步, 2021年4月底出現最高點, 5月開始狂跌...
大陸現在是 51長假, 沒有開市..沒法參考大陸面板股走向

=======================

4/11 外資單日賣超 12.1萬張群創, 美林也是大賣.
ilkc

拿來壓低股價再慢慢吃貨

2024-05-03 10:27
JimCT

冷不防地… 尾盤收最高…

2024-05-03 13:31
群創12月中,股價$12.3 ,外資持股只剩 221萬張,

黑手開始瘋狂炒作群創大漲40%.外資持股在2月中,來到268萬張高點,股價約 $16.5~$17.2...

此時 2月的TV報價開始明顯上漲, 但黑手卻開始趁利多見報,獲利賣出,群創的 外資持股一路下降, 今天又來到 228萬張的低水位.

這黑手 應該是業內大戶, 很懂得利用外資帳戶 和面板報價走勢, 利多見報前,先低點大量買進, 利多見報後,再高點獲利出場, 來回操作群創套利...跟夏天賣冰一樣, 賺一季,可吃一整年.
ilkc

所以現在利空見報就是我們的加碼點!

2024-05-02 21:10
justinjwlin

在玩這兩隻死貓的都是業內的,所以死貓都不會找機會軋空

2024-05-02 21:35
群創
2023/1月初 外資 234萬 買到 2月底 265萬張, 股價從 $11 漲到 $15 ,漲幅 36%, 外資轉為減碼 22萬張

2023/7月底 外資再次買到 268萬,股價 $17.1,,漲幅 31%, 外資轉為減碼 45萬張

2024/2月中, 外資再次買到 268萬,股價 $17.2, ,漲幅 40%,外資轉為減碼 40萬張

觀察過去1年多紀錄, 業內黑手每隔半年出手大賺群創一次 , 每次買到 268萬張,就是群創股價的高點.

黑手操作群創的勝利方程式, 下次是否會在 8月底,又買到 268萬張,把股價炒到高點 ??

這個業內黑手,過去也搞借劵放空來套利, 多空兩頭賺,
黑手大戶應該有超過 50萬張 ,約80億台幣的炒作財力, 投信 有時跟著哄抬大買幾十萬張, 恐怕也是黑手的側翼人頭帳戶.

華新焦家 也是很擅長 操作自家的 彩晶股票.


typetin

現金減資最大好處是股東獲得的現金不用課稅。真不知道有人以利空解讀。何況股價並不在高檔。

2024-05-03 10:23
ilkc

散户持股張數大多只有幾十張,配息也在免税範圍内,没差,但張數少了就覺得虧了

2024-05-03 10:31
欽欽欽 wrote:
若沒有兌現股東3年報酬承諾,
好久沒追友達的新聞,
最近無意間看到新聞說股利政策跳票的事,就回來了解一下。
真沒想到,當初擔心的是真的發生了。
回去翻出2022/3/29左右的留言,
那時候質疑這種股利政策,
結果被人認為是禿鷹放空言論....
遇到太多次了,公司賺很多卻不配息,
說是要穩定配息,實際上是對未來沒信心。
友達的例子只是再次驗證這個觀察。

我的一點點持股都還在。
還好這兩年公司拿公積出來配,
沒有因為虧損就完全不配息,
不然就真的大悲劇了
napoleon0014

真的有人會鞭?編個理由說併BHTC應該是就過去了,彭開心的結束股東會吃午飯去...照樣年領一個億,小股東吃白米

2024-05-03 22:44
01newbie

原振俠9999 浪浪?狗啊? 我笑了....

2024-05-04 16:05
雙喵的外資持股中, 短線投機型的假外資, 差不多都跑光了, 剩下長期投資型的真外資,仍留下來陪我洗碗.
叭叭抖勒咪

沒關係 我也還在旁邊洗[大笑]

2024-05-03 14:30
napoleon0014

進進出出,絕不能每年洗碗,也要換人洗一下

2024-05-04 6:44
個股:台達電液冷散熱H2量產,Q2、Q3業績逐季成長,盤中股價漲幅逾7.75% 財訊新聞   2024/05/03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台達電(2308)昨(2)日法說會中,董事長海英俊表示,今年第二季會比第一季好很多,下半年業績也會優於上半年,上半年業績也會較去年同期好一點。針對今年AI伺服器電源營收可望較去年倍數成長,至於新一代AI伺服器引爆液冷散熱需求,台達電的液冷散熱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明年將大量出貨,對營收可望有明顯挹注;隨著第二季、第三季營運可望逐季成長,加上液冷散熱產品下半年量產,台達電盤中股價一度達333.5元,漲幅逾7.75%。

海英俊表示,去年AI電源營收占比約2%,今年第一季約4-5%翻倍,至於今年AI電源營收將有倍數成長。

針對AI伺服器液冷散熱產品,台達電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明年將大量出貨,可望挹注營收,台達電執行長鄭平表示,以往台達電在伺服器是氣冷散熱,現在AI伺服器大部分還是氣冷散熱,不過新一代功率更大的AI伺服器將開始採用液冷散熱,包括板子及機櫃都採用液冷,台達電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做液冷散熱,至於液冷散熱產品線包括3D VC、CDU、分歧管、水冷板及冰水主機等等,目前正與客戶合作開發中,台達電在客戶端都居於領先地位,液冷散熱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開始量產,明年大量出貨
...........

液冷散熱產品下半年量產,台達電盤中股價一度達333.5元,漲幅逾7.75%
搞了半天 台達電才是液冷 大哥大


..............
113.04.15--錼創科技-KY創(6854)法人說明會
錼創董事長說, 他感受到uLED有很大的競爭壓力,不是來自 uLED同業的競爭,而是 OLED 發展比預期好...

大陸投資5000億人民幣,瘋狂蓋一大堆OLED廠, 靠著政府巨額補貼,持續賠錢殺價搶單,OLED價格崩跌太快,已威脅到LCD市場.

雙層串聯技術的OLED,目前成本雖貴好幾倍, 但這個新技術, 讓OLED省電一半,壽命延長4倍,OLED可靠度大為改善,威脅到 uLED的優勢.


OLED 的價格和可靠度不斷突破, 已威脅到 uLED的發展..apple暫時放棄 uLED,回頭擁抱OLED.
pqaf
pqaf 樓主

雙層串聯OLED因亮度較高,使用時若把亮度降到一般OLED等級,省電效果就很明顯,壽命也延長.

2024-05-04 6:27
小小鈞鈞

是能省電,但沒有到那麼誇張的地步,理論和實際還是有差距的

2024-05-06 12:39
台塑四寶增資100億 參與台塑新智能建構完整綠色產業鏈

2024/05/03 15:33:44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台塑(1301)四寶3日在證交所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宣布各公司增加對台塑新智能公司的持股。台塑新智能這次增資金額共計100億元,其中台塑化(6505)、台塑及南亞(1303)三公司各對台塑新智能增資25億元,台化(1326)增資額度為20億元。除了台塑四寶之外,台化轉投資的台塑生醫,也將加碼投資5億元參與台塑新智能的投資。

台塑四寶各公司表示,為了建構完整綠色產業鏈,及拓展儲能系統業務,將各投資20至25億元參與台塑新智能的公司。

據了解,由台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主導的台塑新智能,日前傳出因應電池芯一期產能7月開出,規劃啟動百億元的「彰濱新能源園區」二期擴建投資計畫,藉此支援電池芯二期、模組廠擴建以及電池回收機制部署,加速開展營運版圖。
...
台塑電池 及 儲能系統業務 應該大有搞頭
..........

台塑新智能今天舉辦「彰濱廠一期新建工程動土典禮」,董事長王瑞瑜也親臨現場。

徐采薇



2023-04-12 21:51

台塑集團2022年7月成立「台塑新智能」,宣布擬投資160億元,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

歷經近10個月籌劃,今天(4/12)正式舉行第一期動土典禮。

近年新能源及電動車市場成為大勢所趨,國內石化龍頭台塑集團去年(2022年)7月成立「台塑新智能」,預告下一階段要邁入新能源產業,朝「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四大目標前進。

台塑也同時宣布,將透過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投資160億元,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佔地6.1公頃的磷酸鋰鐵電芯廠。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表示,彰濱廠將分兩階段擴產,第一期工程預計年產能達2.1GWh(百萬度),有望於明(2024)年第三季完工量產,接著於2025年啟動第二期建設,產能再增2.9GWh,來到5 GWh



劉慧啟強調,因應電動車及儲能市場成長,2030年的全球電池需求總量預估高達3300GWh,而有電芯才有電池,目前台灣電芯多仰賴進口,還可能面臨叫不到貨的窘境,因此本土生產、在地供應有其必要性,待台塑彰濱廠建成,就能讓電芯到模組近乎百分百國產化。



其實不只台塑,台泥、鴻海等企業也正積極佈局電池產業,不過台塑相當有信心能贏在起跑點,因為他們具備以下三大優勢。

一、進場早,養出成熟技術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致詞時,將功勞歸功父親、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有先見之明,早在27年前就預見電池的重要性,因此台塑比台泥、鴻海都更早切入電池領域,在磷酸鋰鐵電芯這塊已有14年經驗,如今不僅手握關鍵技術和多項認證,材料自製率更達75%。

另外,王瑞瑜也特別提及美國國軒創辦人李縝是台塑貴人,作為台塑新能源事業的重要夥伴,十幾年來傾力協助進行關鍵材料的產業應用,一聽到台塑要建廠還大方授權技術,並派專員協助。



三、自動化提升價格競爭力


「不只比規模,還要比電芯的性能、差異化。」王瑞瑜堅定表示,她由衷期許台塑能透過技術、品質的提升,與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做出差異化。



高品質的同時,往往帶來高價格導致競爭力不足,不過台塑自有解方。王瑞瑜指出,彰濱廠第一期原先預估只投資60億元,迄今已拉高到80億元,主因在於自動化設備。



劉慧啟說明,自動化雖初期成本高,但長遠來看,不僅減少人力成本,產量也會增加,如此一來,台灣產出的電芯價格競爭力絕對不輸任何一家全球大廠。



王瑞瑜更表示,她始終堅持成本一定要再降,將家用儲能系統每台控制在10萬元以下,且性能足以使用10年,讓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
..........
國軒 高科 中國電池排第 4位
Eric Lin1106

像國防、醫療生技、高階晶片產業,保護比較好的,不是花錢或挖角就拿得到,對岸就明顯落後西方。

2024-05-04 7:08
vul34622

儲能商機大

2024-05-04 10:50
  • 379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9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