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0056 最近三個交...(恕刪)

【友達逆襲韓廠2】蘋果押寶新世代終極顯示器 友達組台廠Micro LED聯盟搶市

隨著蘋果加速採用次世代面板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友達早在12年前搶先發展,更在今年領先業界投產,打入豪奢品牌LVHM集團,拿下Tag Heuer智慧型手錶的訂單,引人注目友達強攻Micro LED的戰略藍圖。

據本刊調查,Micro LED被業界視為「終極顯示器」,擁有LED(液晶面板)的高亮度,在太陽光下仍看得清晰,細緻度、對比度超越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使用週期更勝傳統面板,已被蘋果列為手錶開發材料。國際研調機構BSCC指出,Micro LED應用遍布手錶、AR(擴增實境)眼鏡、車用,預估2028年市場規模上看14.6億美元(約新台幣456億元)。

為超前部署,彭双浪更親自擬定友達的Micro LED戰略。「今年先攻智慧手錶,明年揮軍電視、公共顯示器、透明顯示器,並鎖定高階汽車市場,陸續開發出儀表板、智慧車窗、娛樂顯示器等新品,只待車商驗證通過就能出貨。」友達主管透露。

正因Mirco LED市場潛力十足,各家業者都力拚早日量產。為拉開領先差距,彭双浪決定乘勝出擊,以友達為首,號召國內關鍵零件商富采、錼創合組盟軍,藉上下游整合降低開發成本,今年5月友達一舉拿下富采經營權,由彭双浪出任董座,就是希望快速提高良率與產能;另一方面,為掌握關鍵原料,10月又出手斥資7億元,由錼創為友達建立產線。
Eric Lin1106

7億元的COC產線要到2025年底才建置好,速度也太慢,倒像是做球給追趕者,也請公司盤點一下集團無效益的產品、產能,友達的經營成本實在是出奇的高。

2023-12-20 11:00
設計者

我看新聞是2025開出產能,不代表是年底吧,股東會可催經營團隊看看

2023-12-20 12:53
東芝掛牌74年為何黯然下市?百年企業榮光不再 私有化後前途未卜...
2023/12/20 07:00
文|孫蓉萍
今年3月上任的社長島田太郎能否帶領東芝走出陰霾,大家都在等著看。

百年企業東芝是引領白色家電的先驅,也是日本高科技產業的驕傲;但因遇上金融海嘯和311大地震事件,又爆發作假帳醜聞,將於12月20日黯然下市。

11月22日東芝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為了下市而執行的股票合併案,意味著12月20日起,東芝即將從東京證交所消失。這家創造日本許多傳奇、在台灣也有高知名度的百年企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回溯歷史,東芝的創立是由兩家公司合併而成。一家是1875年創立的田中製造所,1904年改組為芝浦製作所,強項是重電;另一家是1890年創立的白熱舍,1999年改組為東京電氣,強項是電子。兩者1939年合併為東京芝浦電氣,1984年改名為東芝。

榮光》多項產品 世界第一
東芝和日立製作所、三菱電機是日本三大重電公司,帶領日本經濟發展,翻開歷史,可以看到它昔日的榮光。東芝創下許多「世界第一」或「日本第一」,例如1890年代就製造日本首見的碳素電燈泡、水車發電機、電風扇和馬達,之後又發明日本第1台電冰箱、洗衣機、吸塵器、電鍋、微波爐、彩色電視等多項產品,可說是白色家電的先驅者;同時它也率先開發出筆記型電腦、NAND型快閃記憶體等,被視為日本高科技產業的象徵。

2006年,東芝因為看好油價上揚和地球暖化,對核能需求會升高,因此出價6000億日圓,買下核電設備製造商西屋公司,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端;當時的社長西田厚意氣風發地說:「2015年度前核能業務營業額(當時約2000億日圓)要提高到3~3.5倍。」之後東芝還取得哈薩克的鈾礦,和東京電力等公司共同對加拿大開發鈾礦的業者出資等。

接下來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業績表現不佳;2009年當時的社長佐佐木則夫還說:「預估2015年前全球會有39座反應爐,營業額衝上1兆日圓。」沒想到2011年發生311大地震,大家發現核能電廠並非絕對安全,也嚴重打擊了東芝的計畫。

自2015年起,東芝經營開始拉警報,因為內部員工舉發公司虛報獲利,調查結果發現,金額達到1518億日圓;2016年底,該公司負責核能業務的子公司出現數千億日圓的巨額虧損。為了避免連續兩年負債大於資產,東芝開始出售資產,2016年將旗下醫療系統部門賣給佳能公司、出售白色家電部門給中國美的集團等。


紛擾》 經營不振 股東對立
2017年12月東芝增資6000億日圓,新加坡的埃菲西莫資本管理公司等積極股東,此時大量持有東芝股票後,對經營方針也有很多意見;大約從2020年開始,積極股東與經營團隊之間出現明顯的對立態勢。2020年度業績暫時復甦,但股價依舊低迷,積極股東並未放手;也大約在這時候,出現讓東芝下市以重振公司的選項。

到2023年3月,東芝終於決定讓日本產業合作夥伴(JIP)以兩兆日圓收購;JIP的出資者包括羅姆、歐力士等日本企業,三井住友、瑞穗等銀行也會提供融資。JIP已取得東芝78.65%股權,22日股東會通過下市,74年的上市歷史畫下句點。

《日經產業新聞》報導,一位在東芝工作超過20年的員工透露,儘管過去有報假帳等問題,但公司前途不明的這3年反而更難熬,決定下市反而有一種安心感。社長島田太郎說下市後的抱負是:「我們最重視的是技術;未來會推動改革,回應長期股東的期待。」

2023年3月底為止,東芝集團員工10萬7000人,2022年度營業額比前1年增加1%為3.36兆日圓,淨利則減少35%為1266億日圓,總市值約兩兆日圓。JIP希望5年後能夠再度上市,不過下市後就不再有市場監督,未來是否能達成這個長期目標,將是未知數。
..........
看過一篇報導 東芝會垮 是因 核能業務 沒人踩剎車 無底洞
所以社長太強勢 判斷錯誤 就垮了 董事會的機制 沒有顯現
多頭報馬

日本老牌企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幾乎全能。好處是自家產品,全面掌握,利潤高。壞處是一旦產品失敗,損失應該很大。而且消耗的人力資源龐大。

2023-12-20 18:22
大發汽車衝撞測試資料造假,所有車款暫停販售
作者 中央社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20 日 14:15


日本豐田汽車子公司大發工業(Daihatsu Motor)幾乎旗下所有車款和引擎因未實施必要的汽車衝撞測試,使用造假的資料取得國家認證。日本媒體報導,大發汽車今天決定暫停販售海內外所有車款。


大發下午1時(台灣時間中午12時)許宣布,因衝撞測試資料造假問題,不僅先前的6款汽車,幾乎所有車輛,總計64車款及3種引擎有衝撞測試資料造假問題。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大發的汽車未經必要的衝撞安全測試程序,使用造假的資料取得國家認證,經第三者委員會調查後發現新的資料造假情形,大發汽車決定暫停出貨販售海內外所有車種。

受到資料造假問題的影響,大發已停止生產兩種車款,預料停產的情形將擴大。大發今天將向國土交通省(交通部)報告,並公布停產的內容。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大發今天將向國土交通省報告第三者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並召開記者會公布內容。國土交通省將派人到大發進行檢查,確認已被認定是不當取得認證的車種的安全性。

汽車大廠停止所有車款的販售,面臨國土交通省派人進行調查,實屬罕見。

大發(Daihatsu Motor Co. Ltd.)是豐田汽車的子公司,在輕型汽車市場擁有三成市占率。2022年度販售車輛數在日本境內60萬3238輛,全球總計110萬2570輛。大發的優勢是研發生產輕型車、小型車,除了與豐田共同研發,也接受委託代工。
.............
很意外 應送到德國去測試 以昭公信
...........
最新Euro NCAP測試出爐 賓士EQE、比亞迪Atto 3都獲得 5 星評價
2022-10-19 16:44:56 聯合新聞網 記者趙駿宏/綜合報導

Euro NCAP近期又公佈了10款新車的撞擊安全測試成績,其中8款獲得了5星的最高評等,剩下2款也有著4星的成績。獲得5星的車輛有Mercedes-Benz EQE、BMW X1和2-Series Active Tourer、Mazda CX-60、小更新的Volkswagen Golf、Seat Ibiza和Arona,以及中國比亞迪的Atto 3。Citroen C5 X、Mobilize Limo則是4星。
justinjwlin

日本人也很愛做假帳,一點也不輸台灣人

2023-12-21 10:45
pqaf wrote:
0056 最近三個交...(恕刪)

友達彭双浪:面板已觸底 明年可望溫和成長

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指出,這一波面板景氣在上半年就已經觸底,現在回到正常季節性循環,明年景氣可望溫和成長。

彭双浪指出,面板產業逐漸往一個健康方向發展,因為中國面板廠都已經學到,多做賣不出去,變成庫存,最後削價競爭,導致大家虧損,沒有多大意義,所以最近反應很快,大家根據需求調整產能利用率,友達則是不做庫存。

另外,彭双浪也證實新加坡關廠。他指出,基於企業長期競爭力與全球資源布局,審慎評估各廠區整體產能與運作效益,將於今年底停止新加坡L4B廠產線生產規畫。

彭双浪說,新加坡部分設備連同廠房將會出售,部分設備則會運回台灣龍潭廠,在人員安排上,生產線員工會依照當地法令妥適處理,另外過去十幾年在新加坡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工程師,會重新受訓,配合友達數位在新加坡設立新公司,越南廠明年投產,未來新加坡將成為友達提供智慧服務解決方案的基地。

彭双浪說,產線的調整尚未結束,一方面是舊產線已經20幾年不具經濟效益碳排高也不符合ESG趨勢,友達會將舊廠重新導入新製程,進行活化,比如龍潭的4代線與5代線關閉後,導入Micro LED新技術,日前首款搭載友達Micro LED的精品手錶已經出貨,接下來還將應用在車子上,從概念性產品到正式邁入商品化階段。
pqaf
pqaf 樓主

關掉 人事費用高,長期虧損的新加坡爛攤子,對提升公司毛利率應有些幫助.

2023-12-20 23:04
Eric Lin1106

Oled的款式,官網售價是2500美金,MicroLED 應該是不低於這個價。

2023-12-21 6:04
大陸從2016年起狂蓋面板新廠, 一狗票的 8.5, 8.6代廠,甚至 10.5代廠陸續將完成 7年折舊, 現金成本和折舊成本都優於台廠,LCD技術和品質也追上台廠.....

台廠10幾座 LCD舊廠 這兩年要趕緊轉型,不能轉的就考慮關掉吧,留下一半LCD廠分一杯羹就好.

友達 uLED 一條龍經營,從最上游磊晶, 中游巨量轉移,TFT基板, 到下游 無縫拼接完成整機組裝, 都能一條龍包套代工...

如果 友達技術真能領先群雄,不妨考慮 成立品牌, 自己賣自己賺..

群創洪董說 目前把旗下一座 3.5代廠,嘗試轉型做 IC封裝, 只花20億而已,如果轉型成功的話,就把其他舊廠也一起改裝轉型...想不到面板廠轉型的門檻這麼低喔?
justinjwlin

群創雙軸轉型都偷偷來,不講武德

2023-12-21 10:47
s2474

群創新聞跑很久了 才沒有偷偷來 當年我還笑過 彩晶也許會變封裝廠

2023-12-21 17:42
集邦(witsview) 表示,在黑色星期五最終的促銷結果不理想的狀況下,僅觀察到銷售成績較好的通路自有品牌有小規模的需求回補,至於一線大品牌客戶則持續修正面板訂單需求。

不過,面板廠仍積極透過減產來調控產出與庫存水位,甚至也預告明年第一季農曆新年期間將會有近兩週的歲修安排,藉此來減緩價格下跌的壓力,同時開始營造面板價格準備反轉向上的氛圍。

=================

颱風海上警報一發布,管它颱風最後會不會登陸,缺菜漲價菜的預期心理會先發酵,菜蟲就先囤貨,炒高菜價,

品牌如預期面板明年4月之後會缺貨漲價的話,採購不會等4月才要加價搶貨,會提前 1月份就急單,趁低價大掃貨了,

今年2月BOE 帶頭開始減產拉價, TV面板報價從 低於材料成本價 往 現金成本價 努力向上

witsview 都刻意低估面板報價,

32吋從 $29 漲到 $38 , 漲幅 31% ,實際漲幅應該更大
65吋從 $110 漲到 $169 , 漲幅 54%,

現在12月wistview 報價
32吋從9月 $38掉到 $ $33 , 跌幅 13%,
65吋從9月 $169 掉到 $163 , 跌幅 4%,

整體2023年 面板報價趨勢是 大漲小回...

2024年BOE 又要帶頭減產,醞釀另一波漲勢,
假設, 2024 漲幅類似2023年有 50%漲幅的話,

32吋就可回到 $50 (2021高點 $88 )
65吋就可回到 $244 (2021高點 $280 )

面板廠又要發大財了.
..
Eric Lin1106

現在陸廠對LCD的產銷秩序,控產穩價、實現獲利的態度堅定,在淡季時,頂多微調價格,共體時艱,要像以前流血出貨,只肥了品牌跟消費者,那是想都別想。

2023-12-21 7:35
群創總座楊柱祥:明年五大利多助陣 景氣比今年好


2023/12/20 23:11:22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台北即時報導


群創(3481)總經理楊柱祥今(20)日表示,看好明年有五大利多助陣,景氣會比今年好,明年下半年更是審慎樂觀看待。

群創董事長洪進揚表示,群創正在積極轉型,希望提高附加價值,他透露,群創跨入PLP半導體封裝領域客戶反應非常熱絡。明年可望通過客戶驗證,於下半年正式出貨;群創並將趁勢啟動PLP的第2期投資計畫。

楊柱祥談到景氣展望指出,庫存問題已不再提了,升息也近尾聲,高利率會造成消費者的不確定性、不願意消費,對做生意的人而言成本會變高,所有不利的因素,加上戰爭、國際通膨等因素鈍化後,就告別2023年,喜迎2024年。

明年三大運動賽事在巴黎的奧運、歐洲盃、美洲盃,足球賽事讓電視需求會讓面板尺寸無限大,能去化更多的產業鏈整理。過去面板由日韓大陸台灣四個國家,現在只有兩岸,而中國已有近八成的市占率,在此時把產能價值拉高,鋼性需求在,供給有秩序,價格就會穩定。

當電視穩定、產能去化,接下來AI手機、AI筆電,新的軟體需求都須帶入新的硬體,楊柱祥表示,明年可望有換機潮,審慎樂觀看未來發展。明年在五大利多助攻下,相信景氣優於今年,尤其是明年下半年,應該會比現在想像更好。
pqaf wrote:
集邦(witsvie...(恕刪)

群創:2024產業秩序轉好,運動及AI帶動換機可期

群創(3481)總經理楊柱祥(附圖右一)今(20)日表示,目前看今(2023)年高庫存與通膨等不利因素已經逐漸落幕,2024年產業秩序轉好,又有體育賽事以及AI帶動的電子產品換機潮可以期待,2024年下半年景氣與市況應會轉好;至於車載面板的需求,群創也看好,因為電動車的高成長,2024年車載營收應可上看500億元。群創也積極在尋求發展non-display業務,半導體封裝估2024年下半年可以投產,2024年將display與non-display營收比例從約8:2進一步調整成7:3。

目前就2024年面板需求回升因子來看,楊柱祥評估,若以以往運動賽事可帶旺電視面板需求來看,歐洲盃與美洲盃2024年同時在6月開賽,新品出貨估約在3月左右,緊接7月還有巴黎奧運,需求看好;另一項可推動面板需求的關鍵在於2024年可能看到因為導入AI應用而引起換機的新世代AI筆電、AI手機等電子產品,也將為產業注入疫後的新一波需求。

至於在車載方面,群創評估全球車市需求約在8,300萬輛到8,600萬輛左右,燃油車的產業成長約2%左右,但電動車會達20%以上,因此未來會持續與車廠合作,在車載面板上持續擴大相關業務;群創也預期,目前車載貢獻營收約在400億元上下,2024年會往接近500億元發展。

目前群創display與non-display營收比例約為8:2,2024年將進一步調整成7:3,在non-display業務上,群創積極投入半導體封裝,第一期產能預期會在2024年下半年量產,第二期擴產工作則預計2024年第二季就會展開,除目前業務接單順暢外,群創也表示,係因第一期原先就做得比較少所致,但對於終端應用面包括電源管理IC,群創維持樂觀看法,也評估從原先製造業角色、逐步轉型去做服務提供者,例如封裝業務、或者甚至是以收取權利金等方式協助印度客戶設置面板廠等,均是群創轉型的一環。

但在轉型之餘,群創也回應先前人力調整計畫並指出,目前廠房會持續做自動化,也因此會有人力精簡的過程,將積極輔導員工轉職半導體封裝等不同崗位。
中國大陸宣布:元旦起中止丙烯等12種台灣產品ECFA關稅減讓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2023年12月21日 週四 上午10:54
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明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協定稅率。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此聲稱,「希望台灣地區採取有效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


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公告中指出,「台灣地區」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ECFA規定。

公告說明,根據ECFA,中國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
對塑化 不利
丙烯 產生聚丙烯 是高值的產品
對2甲苯 ...是 重組油類 也是 紡纖原料

中國 似都過剩

似拿過剩的來祭旗 難搞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