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無殼蝸牛的年輕人,不敢多生小孩,台灣人口和勞動力越來越少. 講難聽一點, 恐怕要等 台積電由盛轉衰時, 台灣的物價房價 才會下跌,台積電引發的社會貧富問題,才會有解 .

台灣太小,經濟、房價等等會走香港模式,直到世界的盡頭(被國際抵制為止)。
台灣經濟不可能崩潰,如果有,那代表著,兩邊一國,那天的到來。
自然界逃不過頂層和底層的金字塔模式。

住在台灣苟著,是一種強大能力,住不下去的,才出國發光發熱。

這都不重要,重點是面板這產業將來何去何從,負EPS看久還是會不爽的
親愛的你,告訴我。 為什麼ㄊㄇㄉ不能用,而TMD卻能用呢? 如果這不是霸凌,什麼才是霸凌?
i2s
i2s

最好笑的是七十年後地主的三甲三七五保留地還是無解, 因為佃農的"永佃權"可以一代代永遠繼承, 這些分散破碎的農地使得想要產業升級至科技農業無法施行.

2023-12-13 1:38
i2s
i2s

"耕者有其田" 在法庭上有許多違憲判例(請見維基百科), 如果依樣弄個 "住者有其屋" 的 "永住權", 後果很難說. 還是珍惜P大所謂的"菜政府"這八年的整體經濟成果比較實在.

2023-12-13 1:47
群創 裁員優化成本上新聞, 結果今天 禿鷹 卻跑去空襲友達... 這是代表友達遲遲不跟隨行動,裁員優化成本,被禿鷹看到利空嗎?
koshi0312

友達8月台南也裁了近百人…P大有空可以分析下達運跟達興這2家旗下公司嗎?謝謝

2023-12-12 14:04
pqaf
pqaf 樓主

這兩家友達的關係企業,我平常沒特別關注,可能沒法幫忙分析,看其他網友是否可分享囉.

2023-12-12 14:14
《富爸爸》作者:美國重演次貸危機 歷史最大經濟崩盤將至

投資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今(11)天在社群平台X(推特)發文指稱,美國正在重演2008年次貸危機,銀行信貸就像當年一樣被拋售,羅伯特清崎直指這可能是「歷史上最大崩盤」的開始

綜合媒體報導,羅伯特清崎指出,當前銀行信貸就像2008年一樣被拋售,呼籲投資者應該儘快從銀行取出現金。這可能是歷史上最大崩盤的開始,他希望自己是錯的,但認為投資人沒有時間用生命來玩俄羅斯輪盤。

羅伯特清崎日前也曾示警,下一次經濟崩潰可能會演變成大蕭條,而新的大蕭條將持續多久,羅伯特清崎強調,將取決於你、爲誰工作、與誰一起工作以及你的朋友是誰,若投資者能準備好的話,下一次大蕭條可能是投資者經歷過的最好的事情

羅伯特清崎還曾對美國經濟做出一系列可怕的預測。今年5月,他表示股票和債券市場正在崩盤,預示著經濟蕭條即將來臨。在4月,他聲稱惡性通貨膨脹已經到來。3月時,他警告美元即將崩潰,建議投資人購買比特幣、以太幣和Solana(SOL)

========

現在全球經濟已經很蕭條了,半導體廠和面板廠 生產線稼動率只剩 6成, 如果像作者說的,還有另一波真正經濟大海嘯要來的話, 那稼動率豈不是 只剩 3成, 雙喵的員工真的要汰除幾萬人...

作者建議投資人把美元資產 拿去 買泡沫化更嚴重的比特幣, 瘋了.
印象中,達興材料 供貨給友達等面板廠或半導體廠 多種化學品,長期獲利很穩定,小而美, 營運不會大好大壞.
達興 是 長興材料和 友達合資成立, 長興主掌經營管理, 才能有如此好成績吧.

達運是 類似 中強光電和瑞儀光電, 代工顯示背光模組 和 少量多樣的商用顯示器, 中強光電和瑞儀長期幾年都賺爆了,但達運卻不賺錢, 可能 在 彭爽浪領導下 (達興董事長是友達前總經理蔡國新) , 達運的經營管理和 物料採購議價太弱化, 擁有 友達 得過且過的世襲血統 ,沒有競爭力吧?

近年達運 砸錢大舉投資 明星產品 OLED FMM精密金屬遮罩, 這是大陸和韓國 OLED業者製作OLED面板過程中,透過精密金屬遮罩,以真空蒸鍍的方式形成所需要的圖案。
https://www.darwinprecisions.com/zh-tw/component.php?act=list&cid=3


大陸近年瘋狂投資蓋OLED廠, 理論上 FMM 需求高速成長, 6年前,富邦蔡家 特別用家族資金花好幾億 大舉向友達 高價收購達運股權,...但達運似乎搞很多年,FMM仍沒有具體業積出來.
友達母公司已經放棄 OLED產品, 達運 沒法像LCD領域的 達興材料,瑞鼎....長期拿到母公司友達穩定的肥單,灌注獲利.

感覺 達運 像扶不起的阿斗..
koshi0312

感謝P大抽空分析…謝謝~!!

2023-12-12 19:31
訂單急凍 群創爆裁員百人 明年恐再一波優退優離
2023.12.12 03:00 工商時報 袁顥庭 邱琮皓

群創再爆裁員,員工爆料竹南T1廠「優遣」工程師和線上作業員,規模超過百人。據了解,群創竹南T1廠過去主要以手機面板為主,受到大客戶華為遭美制裁衝擊,訂單大減,因此決定裁員。不過面板價格持續低迷,群創明年可能還將再推新一波的優退、優離方案。


群創竹南廠員工爆料,群創計畫在12月19日與12月20日一次性辦理「優遣」手續,T1廠工程師預計將少掉一半,剩餘不到30人,線上作業員也預計直接砍一半,整體來看將裁員百人。

群創表示,公司基於彈性策略規劃,致力優化生產配置及提升整體營運效益,經審慎評估將全面精實管理,主要措施將會包括組織與產線的最適調整,以強化集團佈局與發展。

關於人力調整的部份,群創已於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同仁溝通,予以尊重員工個人意願,做適切的安排與調度。

國科會竹科管理局副局長陳淑珠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群創的任何大量解僱計畫通報,也沒有收到解僱或資遣通報。但勞動部官員證實,在與群創資方聯繫後,確實公司因近期的營運狀況而提出人事精簡方案,勞動部會密切注意資方是否符合勞動法令。

知情人士透露,群創人資部門公布的優離方案,預計瘦身不超過200人,方案內容包括今年年終照給、選擇方案者可以獲得等同於失業給付,也就是6個月6成薪資的補償,而這項方案是開放竹南廠員工自願申請,並非外界所傳有針對員工約談。

群創位在竹南的T1廠過去主要以手機面板和平板電腦面板為主,其中智慧型手機面板的大客戶是華為,而華為近年因為遭到美國制裁衝擊,訂單大減,而且今年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低迷,讓該廠營運雪上加霜,因此決定裁員。

今年面板產業市況低迷,面板廠持續虧損,群創今年2月、6月已經分別辦理過兩次優退,而且大幅縮減外籍勞工任用,12月這波則是針對竹南T1廠。面板供需目前未見起色,外傳群創明年初還將再推新一波的優退、優離方案,持續精簡人力。
..........
手機 很多用 oled 因為 cost down 太厲害 LCD市占率下降 又 聯詠 瑞鼎 是大贏家 oled 驅動 ic 產業鏈 老共似還搞不起來
TCL T9 8.6代 18.8萬片 已經量產10萬片 明年若全搞定 真的難搞
轉型 似迫在眉睫

中國高科技 被卡脖子 內需能搞的就搞了 如缺尿素 他可一次搞10個廠 乙烯 產能翻一番 供過於求 拚價錢摟
成熟晶圓也是 搞起來的擴廠 工具機 現在也卯起來 擴廠
frank1253

我比較喜歡吃八方雲集的鍋貼,然後再來一碗餛飩湯,好吃![讚]

2023-12-12 17:29
pqaf
pqaf 樓主

F大住桃園,開車或搭區間車到雙北只要半小時, 隨時可以到台北吃街邊美食. 我有 TPASS 月票卡,常常有空就搭區間車去桃園 中壢吃個美食,買個燒烤肉串臭豆腐,簡單吃晚餐或中餐, 然後再回雙北.

2023-12-12 20:36
個股:華城三足鼎立,2025年訂單已在手,明年產能增30-40%,業績估續創高 財訊新聞   2023/12/12 15:29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華城(1519)下午舉行法說會,總經理許逸德指出,三大成長動能外銷、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綠能,形成三足鼎立態勢,有鑒於2025年訂單已在手,開始接2026年訂單,預期明、後年外銷佔比可望由目前36%再進一步攀升突破40%以上,而整體在手訂單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0%,明年產能也將擴充30-40%;法人估,華城今年營收130億元創新高,獲利也將創新高,2024年業績兩位數成長,獲利賺逾一個股本。

許逸德指出,目前產能及訂單都是滿的,也還看不到交期變短或是轉下滑的跡象,2025年的訂單已在手,也開始接2026年訂單,對於2024年業績仍是持續看成長。

華城過去每年資本支出約在2000萬以內,但因應訂單量,明年支出會倍增;許逸德說,整體在手訂單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0%,明年產能也將擴充30-40%

華城成長動能主要為三大塊包括外銷、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綠能,形成三足鼎立態勢,營收占比分別為36%、36%及32%,其中外銷受惠美國2021年基礎建設法案及2022年削減通膨法案,佔營收比重由2020年僅25%明顯成長至36%,許逸德指出,華城為國內重電設備出口最多,電力及配電變壓器外銷大幅成長,以目前在手接單來看,預期明、後年外銷佔比會持續擴大,今年一半獲利都是來自外銷,明年外銷佔比有機會攀升逾40%,2025年朝挑戰50%努力邁進。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則受惠10年5645億元商機,佔比也從2020年28%攀高,綠能則是獎勵方案,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小水力、儲能、電動車充電站、地熱及海洋能都有。

綠能儲能部分,花蓮萬盛50MW儲能設備建置工程,彰濱4.9MW dReg調頻備轉儲能建置工程,韋能能源3.15MW光儲設備工程;港口工程部分中在建工程有高雄港第五貴中心及櫃場改建工程。

許逸德指出,重電業有三個商業模式及特性,第一是前期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設備回收期長,前幾年因疫情導致缺工、缺料及塞港,廠商只會越來越少,無法短時間建廠;第二是技術,透過相關技術人員開發才有競爭力及接單統包;第三是需要長期開發客戶,才能成為客戶的核心供應商,既使現在看到產業前景很好也無法建廠投入生產。

許逸德說,華城外銷以美國最大,其餘包括澳洲、中東、西非、西亞,其中美國市場過去競爭對手是韓國,但因美國對韓商課徵反傾銷24%,韓商離開美國市場,前幾年美中貿易戰關稅拉高至25%,儘管中國製造雖然便宜,但也有25%的關稅也吃不消,使得外銷北美訂單移回台灣

執行長許逸晟補充指出,過去先進國家打造電網的基礎建設,但因應淨零排碳趨勢要全部打掉,等於說100年的建置要在未來3到5年全部重建起來,第二是外面景氣不好,各國家以基礎建設來支撐景氣,尤其以電力設備及道路建設兩大塊,而廠商是很難在短期因應這缺口。

華城主要有中壢廠、觀二廠、觀三廠及台中廠,其中台中廠為外銷超高壓電力變壓器,2019年4月取得100%股權,是國內唯一500kV級變壓器及東南亞最大電壓變壓器生產基地

華城第三季稅後淨利7.12億元,年增426.4%,每股盈餘為2.73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的0.18元;累計前三季毛利率由去年同期22%提升至31%,稅後淨利14.6億元,年增305.4%,每股盈餘5.6元,也超越去年同期的1.38元。累計前11月營收為113.25億元,正式突破百億元,創新高。

華城前11月營收比重來看,變壓器佔71.39%,配電盤12.63%,工程統包5.91%,配電器材3.36%及售電收入0.17%。
...
1.4000萬可擴增30-40% 應該是廠房有空間
2.美國對韓商課徵反傾銷24%,前幾年美中貿易戰關稅拉高至25%使得外銷北美訂單移回台灣 老天賞飯吃
3.綠能儲能 算本業 外擴 需求想像空間大 有門檻 電源轉換 要無縫接軌

股價 漲10倍了 37.1 漲到375 事後諸葛
需求下滑被迫減產 陸太陽能廠 恐低價搶單

袁顥庭/台北報導
2023年12月12日 週二 上午4:10
由於歐洲市場需求不振,中國大陸內需趕工潮告一段落,面臨需求下滑窘境,中國大陸太陽能廠啟動大規模減產,12月來看減產幅度高達7成。短期內陸系太陽能廠可能以低價四處搶單,太陽能廠商接下來營運恐將度小月。

今年歐洲太陽能市場需求疲弱,讓太陽能模組的庫存堆高高。少了歐洲市場,今年陸系太陽能廠只能仰賴內需市場支撐,前三季累計安裝量就將近150GW。不過這一波搶裝潮會在今年底結束,要趕在年底前安裝的話,太陽能模組最晚必須在12月上旬出貨,隨著交貨告一段落,後續面臨營運空窗期,大陸太陽能廠也被迫大規模減產,像是成都通威、海寧正泰、南通蘇民、富寧蘇民等更是直接停產,以整體大陸太陽能模組廠總計約166.5GW的產能來看,減少的產能高達110.7GW,減產幅度高達七成。

在產能過剩、訂單減少,又進入傳統銷售淡季等因素影響下,大陸太陽能產業也傳出大規模裁員潮,設法降低成本。

海外太陽能市場過寒冬,大陸太陽能廠大規模減產、甚至停產。元晶表示,現在看到大陸太陽能的庫存堆高,預期還要半年的時間去化庫存,接下來海外太陽能廠勢必會展開一波大洗牌。台灣太陽能市場有政府法令保護,還有美日的地緣關係,對台灣業者影響比較不大。

茂迪指出,大陸太陽能廠大規模停產,預期接下來將會四處倒貨,甚至用洗產地的方式向台灣傾銷,短期負面的衝擊力道不小。不過長期來看,市場展開一波洗牌、將淘汰部分產能,尤其是地方政府負債累累,對於太陽能廠的補貼力度明顯減少,大陸太陽能廠擴產將有所節制,後續產業環境可望走向比較健康的發展。

這一波供過於求對於整體產業鏈衝擊相當大,從上游矽晶圓、電池、模組都沒有利潤,全面都減產,規模小的公司可能也面臨淘汰的命運。
..........
整體大陸太陽能模組廠總計約166.5GW的產能,減少的產能高達110.7GW,減產幅度高達七成 前陣子 看的一個視頻 老闆說 這東西 有錢賺 歐洲 缺 積極擴廠 人才不夠 地方配合 設太陽能專業學校 即學即用


上市公司今年前11月營收衰退近9%

證交所今(12)日統計我國上市公司到11月為止,累計營收33.67兆,較2022年同期(36.99兆)衰退8.95%,其中航運業、半導體業及塑膠工業,受累國際情勢、終端需求不振影響較嚴重,最重為航運業,今年營收和去年同期相比,已衰退近4成。

台灣出口經濟不太好.黑手和熱錢 還是有辦法讓台股維持1.7萬點 , 房價,物價也正處20年來最高 的怪現象..
microspore

去年基期太高,所以今年看都衰退吧

2023-12-13 7:43
pqaf
pqaf 樓主

台灣 半導體廠和面板廠, 近10年來稼動率未曾低於6成,就算是更早的2008全球金融海嘯,2011歐債風暴,可能也沒有今年這麼慘吧.

2023-12-13 10:26
pqaf wrote:
上市公司今年前11月...(恕刪)

群創:全面精實管理,主要措施將會包括組織與產線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3481)群創-說明媒體報導

1.事實發生日:112/12/12
2.公司名稱: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傳播媒體名稱:經濟日報
6.報導內容:群創竹南T1廠面臨關廠,公司:組織與產線最適調整。
7.發生緣由:群創基於彈性策略規劃,致力優化生產配置及提升整體營運效益,經審慎評估將全面精實管理,主要措施將會包括組織與產線的最適調整,以強化集團佈局與發展。
8.因應措施:關於人力調整的部份, 群創已於第一時間與相關單位同仁溝通,予以尊重員工個人意願,做適切的安排與調度。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pqaf wrote:
上市公司今年前11月...(恕刪)

鴻海加持 台灣主要IT廠營收復甦、10個月來首增

台灣主要IT廠營收呈現復甦、10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其中營收規模最大、蘋果(Apple)iPhone主要代工廠鴻海(2317)是最大功臣。
日經新聞12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呈現復甦,2023年11月份台積電(2330)、鴻海等列入「Asia300」成分股的台灣19家主要IT廠營收合計值約1兆4,261億元台幣、較去年同月成長5.4%,為10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

報導指出,營收規模最大、蘋果iPhone主要代工廠鴻海11月營收大增18%,是推動整體(19家IT廠)營收呈現增長的最大功臣。據報導,鴻海包辦6-7成的iPhone生產,而9月開賣的新機種需求據悉強勁。就其他蘋果相關廠商來看,和碩(4938)11月營收成長2.9%、鏡頭廠大立光(3008)大增30.5%。

就半導體相關廠商來看,台積電11月營收萎縮7.5%、聯發科(2454)成長19.2%、南亞科(2408)成長3.7%。

台灣企業除了包辦蘋果iPhone大半的生產之外,還掌控全球晶圓代工6成以上市佔率,且包辦近9成伺服器、8成以上PC、8成遊戲機的生產,大量供應產品給美中日等全球大型企業,因此從其每月營收動向有望預測從工廠出貨至商品實際上架的未來約3個月的經濟趨勢。日經新聞從2013年1月開始彙整、調查台灣主要IT廠的營收數據。
pqaf
pqaf 樓主

去年11月大陸疫情大爆發,鴻海鄭州封廠關停,員工抗爭逃亡.當月出貨營收崩跌.

2023-12-13 10:32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