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IET-KY (4971) (英特磊):世界唯二的MBE高端磊晶廠

九月分營收 6,796萬元 年增31.53% 累計營收5.28E 年增8.56%
全年度雙位數成長有望達成
從九月營收看不出機台銷售是不是有包含,如果沒有包含機台營收,那推測供應鏈的問題應該陸續解決,第四季期望KEYSIGHT & VCSEL帶來更大的成長。
shilikun

突然想到在最近法說會中,高博提到8000機台不是英特磊的這段話,背後代表的意思是?有客戶出錢買機台給英特磊用於自己想要的產品生產上?

2021-10-15 22:02
SMHLIN

不是,是英特磊參與8000機台開發, 前2年是不用付費的,8000機台產能會是6000的2倍,等十一月再來詢問公司明年機台的增加如何規劃。

2021-10-19 14:24
籌碼面:2021/10/9日最新的股東結構資料顯示.本週大股東持續吃貨.長期持股1千張以上股票的大股東只有1位.本週瞬間爆增到3個.本週大股東持有股票數刷新6年新高

技術面:上週噴量站上所有均線.糾麻花向上突破新冠疫情以來上檔壓力高點.顯示長期股價低點即將反轉.

消息面:9月試產氮化鎵.年底正式量產商轉.手握未來AI磊晶生產技術.壟斷高品質氮化鎵生產專利.並取得相關氮化鎵訂單.只待出貨.

業績面:占公司業績五成以上的磷化銦磊晶基板缺貨.顯示磷化銦基板.有其他小廠爭搶.供不應求的狀況持續在檯面下醞釀.高毛利的磷化銦晶圓(InP)需求引爆點近在咫尺.

匯率面:美元兌換台幣幣值持續攀升.收美元的英特磊匯損陰霾漸解

未來面:真5G手機功率放大器.採磷化銦可大幅縮減耗電.目前已有手機廠採用商轉.未來的6G手機功率放大器.近年實驗室測試全數採用磷化銦磊晶材料.未來爆炸成長性可期.

產業面:大股東持續增加持股.在市場上不計代價的大吃貨.又和韓國三星旗下第三代半導體密切往來.必定有市場上仍未知曉的訊息....穩懋持有英特磊股票未見增加.三星有可能優先台廠捷足先登.若合併英特磊(4971)必將劍指未來6G通訊技術霸權.台灣希望養出的第二座化合物半導體護國神山...夢碎

趨勢面:採MOCVD技術生產磊晶的化合物大廠穩懋/宏捷科/全新.業積頻刷新高.可是股價卻越走越低未能突破今年7月高點.砷化鎵化合物5G通訊廠-聯亞更殺破新低點.股價持續破底.顯示該技術適合3/4G通訊...5/6G生產化合物的優勢將由採MBE生產技術的英特磊(4971)壟斷.

市場面:供貨給國防部關鍵零組件化合物廠-全訊.即將在十月掛牌上市.同樣出貨給美國國防部生產全世界最先進戰機前三名的英特磊.股價勢必掀起比價效應.


結論:不建議買進該股
理由:配息會被課高達30%的巨額稅金.不適合存股族
夏天清彿的風

希望它每日都摔跤跌停...大股東快把吞進去的籌碼吐出來還我.每天都被嘎空手......好焦慮阿...@. @

2021-10-12 22:51
csch

大戶要加點油別讓這段白拉了

2021-10-13 22:21
國防用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公司-全訊下週一以超過百元股價掛牌上市,股價處於低檔的英特磊今日爆量漲停,股價突破前高壓力區,站上所有均線,展開比價效應,爭奪國防用化合物半導體龍頭寶座
夏天清彿的風

上次4G出來的時候,英特磊從50左右,拉到150左右,這次5G應該也會走相同模式吧⋯⋯@@

2021-10-22 15:19
homeaki

[笑][笑]期待

2021-10-22 15:37
有人提到8000的事情,事實上,8000是測試用,所有權屬於Riber,英特磊可以拿8000做任何想做的測試,如果有問題或覺得設備上哪裡不好,東西就要從德州運回法國給Riber修,也不能自己擅自修理,所以最近才會延宕。

因此,Riber 8000這台設備不會輕易拿來給客戶做量產,所以產能如何增大也只是記者的空談罷了。如果要聽真話,測試這台8000真正的用意,是為之後的DN-VCSEL做準備,但這產品量產也是四、五年後的事情。最近公司才開始在做商業調查,了解長波長VCSEL的未來成長率跟市場大小,所以沒那麼快,不要著急。

我喜歡這家公司的原因就是這家公司講的都是實話,不喜歡隨著資訊或新聞炒作。在這邊也盡量傳遞真實的資訊給大家,盡量維持關注基本面的初衷,希望大家都做為一個長期投資人並跟著公司成長,張數多多少少無所謂,不希望看到的是短期的跟風炒作。

最近的上漲我相信只是反應H2我們等待已久的復甦,真正MBE和MOCVD的turning point我相信還需要一些時間。公司的新廠折舊也還有一段路要走,對公司有合理的期待才能走得長遠。
asiguo
asiguo 樓主

未來也可以和公司建議減少payout ratio,增加定期庫藏股實施。 目前是公司章程裡面有規定一定的盈餘配發率。

2021-10-23 11:33
SMHLIN

公司以MBE所生產的磊晶品質確實是領先MOCVD太多,就等時間慢慢驗證;以這個股價跟這個股本而言,相對安全,進可攻退可守,每個人都有持股哲學,目的就是讓生活更美好, 不然痛苦的還是自己,怡然自得即可。

2021-10-23 19:02
https://www.google.com/amp/s/amp-news.cnyes.com/news/id/4751957
felixchou

前三季年增8.5%,讚喔。

2021-10-23 20:02
十一月十一日舉辦第三季法人說明會,有要提問的朋友請把握時間。
SMHLIN

建議您直接問公司,我個人覺得是客戶驗證完後就量產了,依高博上次說法是VCSEL跟PHEMT都會進行客戶驗證。您可以再跟公司進行確認,這樣最準。

2021-11-03 12:19
云上人

可否麻煩各位大大 幫忙在法說會提問,最近最夯的氮化鎵公司的進展如何和今年出售的兩台機台何時入帳,非常感謝~

2021-11-04 7:11
http://www.semiconductor-today.com/news_items/2021/nov/ivworks-051121.shtml
shilikun

這次法說會這個也是重點

2021-11-06 21:03
SMHLIN

IV WORKS增資擴充產能,IET應該也要有這方面規劃,不管事搶市占還是合作案,都是有利,等法說看看公司怎麼說。

2021-11-08 21:30
10月營收=7117萬。
應該也是不含機台費用吧?
SMHLIN

應該不含,不過年增率是不錯的,年成長站上二位數。

2021-11-08 15:39
BallerX

這幾個月的營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認列,應該是按進度認列營收,幅度就不知道了

2021-11-09 9:35
不知道有沒有人考慮過用機台來考慮valuation,全新50台,250億市值,英特磊算10台就好(實際投產2022應該是12-14),最起碼50億市值,未來的產值per機台絕對比全新高(現在:聯亞>IQE>全新>IET,未來:聯亞>IQE=IET>全新),用IQE看也是同理,機台數量應該不比全新少,估計60-70台,市值大概150億台幣

市場現在的估值我認為可以說是錯得離譜,原因是全新吃得到的,IQE都吃得到,全新吃不到的,IQE和英特磊吃得到(這才是最大市場,未來10年絕對是手機PA的數倍產值)。之所以現在產業這樣子給予評價,很大原因是獲利還有公司產業本質的難易度。PA用在手機,容易理解,產值容易估計,III-V材料用在基地台,手錶,AR/VR,衛星,汽車,都是不夠成熟的應用,同時也是非產業人士難以簡單理解,產值也非常難估計(就算是專業人士估值也很容易差個好幾倍)。再來全新獲利一直不錯,原因就是他在既有市場(手機PA)生存的很好,未來也可以切入LiDAR等領域(但競爭力應該不如IQE、聯亞、IET),但是IET和IQE獲利近期不好,各種短期因素影響(中國基地台對兩家影響應該都不小),未來產值夠大的產業發展也還沒開始貢獻營收or EPS(但是有理由認為2022開始會改觀)。

如果我手上有IQE和IET,應該翻個1倍(+100%)也不會賣,因為未來的市場surprise to the upside幾率太大。。。1年內翻3倍(+200%)的話我再考慮賣 XD

我覺得大家不妨試著自己算算,在這裡和大家對答案討論,可以用終端產品顆數,面積(mm),片數(6”),材料(GaAs,GaN,InP)ASP來換算以下產業GaN/SiC RF,GaN/Si RF, GaN Power,MicroLED,手機&AR/VR 3D感測,LiDAR,血糖血壓,低軌道衛星,InP mmWave,市場絕對夠大。其他競爭需要注意。

順便加個產品預期量產時間(真正量產,不是小量試產)GaN/SiC RF(2019),GaN/Si RF(2023),GaN High Power(2023),MicroLED(2024),手機3D感測(iPhone屏下2022,Android放大量2023),AR/VR/MR 3D感測(眼球追蹤/虹膜識別2022,ToF 2023),車用LiDAR(2022),FDA核准血糖血壓(2022 or 2023),低軌道衛星(2022),InP mmWave(2023),F-35國防(2022)

其實氣體偵測市場不是很了解。。。如果有人解釋TAM有多大就好了。。。還有植物生長監測TAM。。。

現在看法,IQE=IET=穩懋>聯亞>全新>宏捷科

請大神@asiguo賜教,如果可以幫忙補充其他需要注意的競爭對手(中國or其他國家)就太好了,大家一起多研究~
asiguo
asiguo 樓主

我覺得拿 IQE、全新、IET、聯亞放在一起比不是很好的做法,雖然都是磊晶公司,但直接拿財務數字來比會比較直觀,個別公司的成長速度和利潤率還是取決於下游客戶是誰,不同公司對應到的市場其實差異很大。

2021-11-26 12:35
asiguo
asiguo 樓主

消費性產品過去公司業績不好的時候,我們這些IET的股東也很垂涎。並不能說IQE或全新用MOCVD做手機用的磊晶就不好。未來在光達等用量很大的領域,其實公司在和IQE或全新競爭時會有很大的挑戰。

2021-11-26 12:39
BallerX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人考慮過...(恕刪)

不知道a大這次有什麼看法 ?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