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

2353 宏碁逆轉勝


linoften wrote:
即使成本10.X ...(恕刪)


如果淨值可參考的話, 股價不合理的期間(低於淨值)的時間超過2年就太不可思議了!!
cman4434 wrote:
外資及法人的成本有...(恕刪)


外資從5/13到今天平均成本只有10.x?你怎麼算出來的,憑感覺?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推測是有數據或依據,有一分數據說一份話,所以別開玩笑了,連我都沒有辨法平均成本10.x最好外資可以。


翻開5/13~06/06宏碁從11漲到13.8,那外資總共買了幾張?總共買了41930張,其中5/27~06/06買了28361張,價格由12.5漲到13.8,愈要往高價推外資買愈多,所以我們就把這41930張算平均13.4好了。接下來從6/7~8/10外資總共買了114381張,這期間只有少數幾天價格在14.6左右,其餘時間都在15.x,8/11~11/2外資總共買了5878張,均價大概在14.5, 從11/3~2017/1/16,外資總共買了5688張,均價大概在13.4之間,從2017/1/17~3/24外資總共買了53168張,均價大概在14.4.


有趣的事情來了,宏碁量能最大的時間點在06/04~09/10此時外資是買超最多,且價格最高的時候,15.x,買了11萬張, 所以別搞我呀老兄,外資可以有10.x的成本,別傻了,怎麼看都有近17萬張買在14.5左右~~~~


有興趣把2016/05/13~2017/03/24外資買賣超貼到EXCEL,加總算起來就很快,我本來是想貼圖的,想一想算了,太多圖大家看了也煩,相信我算的就相信,不相信的看10.x怎麼算的,別自已嚇唬自已就行了。


我15.x全出,13.3X買回1/2,我現在要補回全部至少成本也要14,最好外資成本可以到10.x~~~"賣供肖畏"(台語)
cman4434 wrote:
如果淨值可參考的話...(恕刪)


有空看一下財報,很多東西就合理了~~~宏碁淨值雖然有20~21,但是無形資產及商譽佔了7.x元,所以比較實在的資產大概就是13~14,那一些轉型的公司,至少要三~五才能轉型成功,如果每一年都維持不賠,折舊費用也會讓你的資產逐年下降,那最悲觀就是宏碁無形資產、商譽完全不值錢,公司連續不賠不賺三年這三年吃掉2~3元,,2015年前轉型1年半,到了2016年初轉型兩年,所以最差還要三年到三年半,所以10~12在2015年有人敢賣到這個價格,到了2016年第一季後開始看到一道光了,覺得覺型似乎不需要這麼多年了,而以賺的也夠折舊及負債利息等,所以就在13~14元。


接下來當轉型逐漸成功時,大家又開始覺得acer這個brand有價值,所以就會再把這無形資產、商譽加回來,所以講句白一點的,只要宏碁稍微再擦亮一下自已的品牌,無緣無故你就多賺了六元,這賭局不敢賭就是了。只要維持第二、第三季財報這種水準,13元以下就有哪個腦殘的人會賣出來,隨著轉型愈來愈久,現在三年三個月了,剩一年九個月,轉型也有看到成果,所以放不到兩年先把6元的無形價值及商譽賺回來,我何樂而不為。如果再兩年擦不亮,了不起就是13~14元,傻子都敢賭~~~


太有趣了,針對不同族群賣筆電,真的是有用心~~~ 媽祖筆電~~
https://tw.video.yahoo.com/dajiamazu

還派了一台車跟著大甲媽祖繞境~~~~~順便打一下知名度~~~
cman4434 wrote:
如果淨值可參考的話,...(恕刪)

股價低於淨值只能說想買賣股票的人任為未來的淨值會再變低

可能是未來持續虧損
或者是商標無形資產持續跌價

前者目前是小賺,VR也慢慢起來
後者acer至少nb市佔有7-8%是第五,會再大跌嗎?

只能說大家自有評價

Acer_kewei wrote:
想請問A大兩個問題
1...(恕刪)


A大你提到
外資3/23持股比2/18多了2948張,扣除買超640張,還是多了2308張
2/18~2/23的借券賣出餘額增加了3724張,所以這3724張當中有2308張是外資借出去賣的
以上我理解

但我在ptt一篇文章中看到,借券"賣出"是會併入當日賣超內的
https://www.ptt.cc/bbs/Option/M.1439892854.A.FA9.html
若此文章所述正確
2/18~3/23外資持股情況是否應修正為:買超640張外加借券2308張(非借券賣出),總持有數增加2948張呢?



lilsix0731 wrote:
A大你提到外資3/23...(恕刪)


我上面有一點點寫錯了,我多寫了借券"賣出",其實只是外資只是借券而以還沒有賣出~~~意思就是2/18~3/23外資群的總買賣超就是640張這不會有錯的,有錯的地方在於外資群中的其中一個借了23xx張券,還沒有賣出去,所以外資的庫存多了23xx張。



從2/18~2/21這三天外資的買賣超及總持有量來看,2/18外資總持有780,485張,2/20外資賣了2,497張後,2/20外資總持有量卻還有779,224張,賣了2497張,總持有量卻只少1261張,此時代表外資借了1236張券但沒有賣出,因為2/20是宏碁庫藏股最後一天其中有一位外資怕短線會有賣壓先借券來放著,2/21外資總賣超1021張,但總體外資持有量是779,583,比2/20多了359張,那代表其中有外資又借了1380張,那我們看2/21借券賣出,有人借券賣出了2143張。






現在去年第四季財報要開了,那一個外資又在做同樣的事,借了23xx張先來放,如果財報不好,就會執行賣出的動作~~~什麼時候偷偷借券的?3/2日借的那一天外資總賣超2,308張,但外資總持有量卻只有少了64張。3/2日就先借來等了,真是有耐心的一位外資。借出來如果外資沒有做賣出的動作,漲跌和外資是沒有關係的,外資只需要付借券費。說到借券,像我如果有300張以上我就可以去辨信託把券借出去,這樣可以按天收利息,利率不一定,按該券當月的熱門程度。但我是沒有這樣幹的就是了。



我本來預期3/24晚上宏碁財報就會出來,我有六、日兩天可以研究,沒想到宏碁財報還沒有出來~~~~
感謝A大一路來的指導
也在期待看到您的財報分析中
Acer_kewei wrote:
像我如果有300張以上我就可以去辨信託把券借出去,這樣可以按天收利息,利率不一定,按該券當月的熱門程度。但我是沒有這樣幹的就是了。


不用三百張,只要辦完手續後就可以出借了。2353的利率最近只有2%. 去年同時期有5%.

Succubus wrote:
不用三百張,只要辦...(恕刪)


記得當初跌到10.x元時我有去稍微看了一下,剛剛細查了一下,你是對的,各家的規定不一樣,有的100萬就行了,當初宏碁300張差不多就是300萬,剛好我查那家中國信託要300萬,所以我才記得差不多300張以上。


存股族活化股票 一年多賺5%
2015/04/14 20:54 Money 錢 【撰文/許?文 攝影/張家禎】

存股坐收股息、股利,是許多人的投資夢想,但存股只能賺股息或股利嗎?並非如此。多家大型銀行及券商推出股票信託借券服務,若順利出借,就能增加收益。

靠存股票賺股息、股利過穩定生活,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存股只能賺股息、股利和價差嗎?想要有更多獲利機會,還有其他選擇。目前國內幾家大型銀行及券商,皆有推出股票信託借券服務,能幫投資人出借股票賺取借券利息,若是當下熱門個股,年獲利甚至可達5% 以上,收益率幾乎等於握有高殖利率股。

包含合作金庫、中國信託、台新銀行等大型銀行,以及元大寶來、富邦、凱基等券商,皆有承做股票信託借券服務,只是每家的門檻及收費不一。台新銀行規定,單一個股必須滿30張且市值300萬元才能承做;合作金庫則是單一個股滿10張、且市值100萬元就能開戶,進入門檻最低。

證交所建借券交易平台 存股收益多一管道

「股票信託借券」對許多投資人來說相當陌生,甚至在股市投資多年的存股老手,都不見得知道,其實證交所早在2003年就建立借券交易平台,但僅少數銀行有經營該項業務。

台新銀行理財商品處信託部副總經理吳靜怡指出,銀行要能從事該項業務有其基本門檻:必須建立系統、要與有借券需求的券商交好,所以並非每家銀行都有承做。吳靜怡解釋,股票信託借券也是信託的一種,有委託人、受託人與受益人三個角色。在此架構中,若存股族將借券收益回饋給自己,那麼委託人與受益人皆
是存股族本身, 此為「自益信託」;若存股族將收益贈與給指定人,則為「他益信託」。而不論自益或他益信託,受託人皆是銀行,「銀行努力將存股族的股票借出才有收益,銀行和存股族可說是在同一條船上。」吳靜怡強調。

合作金庫副總經理陳美足表示,股票信託借券相當適合喜好存股票、不常在股市進出的投資人,或手上持股沒有配息、長期套牢的族群,因為這是活化手上股票的管道。舉例來說, 假設某位投資人手上持有5000張新光保全(9925),屬於高配息股票,若他將股票信託借券,受託人(銀行或券商)再將股票借出給有需要借券的機構法人,借券費率在5%以上,則一年就多了5% 的收益。

並非檔檔都能出借 有話題性借券費率才高

合作金庫信託部就分享了一個實際案例:有位客戶手上股票市值超過2000萬元,可惜這些股票皆無配股配息,客戶選擇開立信託戶,將股票借出,半年內有2%收益,獲利40萬元。「這40萬元至少能去一趟歐洲旅遊,對客戶來說等於多了一項收入。」陳美足說。

要注意的是,在台股掛牌的上市櫃公司超過1500家,但不是每檔股票都能借券,目前有1358檔符合交易資格;而這1千3百多檔中,也並非每檔股票都能順利出借。吳靜怡指出,哪些股票容易出借並沒有軌跡可循,端由市場決定,經多年經驗觀察,有話題、有套利空間的股票容易出借,費率也高。「例如在美國有發行ADR(美國存託憑證)的公司,同時在台股也有掛牌,兩者出現價差能套利時,就有借券需求。」吳靜怡進一步補充。

除了價差,辦理現金增資也有借券需求,陳美足以去年現金增資的宏碁(2353)為例,宏碁當時就成了市場上最熱門的借券標的,借券費率有6% 至8%。陳美足表示,正因為由市場決定個股借券需求,「物以稀為貴」也適用在借券交易,多數人都持有的權值股,費率多半不會太好;反之,非市場熱門股的中小型股,一旦有借券需求,費率都很不錯。

信託期間股票無法賣出 若要取回需等3 天

許多人一聽到借券,便會直接聯想到放空、打壓股價,其實不然。吳靜怡表示,有借券需求的多半是外資機構或證券商,借券的用途繁多,例如套利、避險或者做為券商發行權證的擔保品。陳美足表示,股票信託借券並不能幫存股族創造10%、20% 的獲利,但能在等待每年配股配息期間,多一份收入。

然而股票信託借券也非全無風險,在股票信託期間,存股族無法賣出持股;若已經出借的股票想要取回,則須等候3個交易日。時間價值是存股族要自行承擔的風險證交所規定,一檔股票借出期間以半年為一期,若中途想要取回或提前返還,存股族不需要付出其他費用,為借券市場保留一些彈性。股票借出期間,存股族
配股、配息權益不受影響,但股票已經交付信託,撥款便由銀行轉入存股族的個人帳戶中。
看一下3/17~3/24的籌碼變化~~

嗯~~可以看得出小散戶的心態,很容易勝負未分就先投降,真的是很奇怪的心態,我想先不論財報最後是好是壞,有什麼理由還沒有開牌就先認輸的,股市中是沒有認輸賠一半這種事哦~~~


3/17~3/24仟張大戶多了兩個人,仟張以上的總持有量多了8956張,我最常看到的散戶心態就是最近宏碁一直死守在14.x跌不下去,就以為這就是常態,當接下來不管出現啥消息後,跌到13.x~12.x就死命的買進,會跌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財報不好或是營運不好,散戶很愛做的事就是,勝負已分時加入錯的那一隊,試想如果財報好或是營運好,我會便宜的賣給你嗎?會賣給你當然就是因為不好才賣給你。

如果你在宏碁12.x~13.x買進當然是對的,不論發生啥不好的利空或是財報、營運不太好,對的原因是因為轉型三年多了,公司基本面有逐季改善中。但如果是別的公司,可能散戶對該家公司沒有那麼的了解,要了解撿便宜和撿破爛是兩碼子的事,財報、營運若不好,再去撿有可能就是撿破爛,要如何分辯撿便宜或撿破爛?那就是要對該公司要深入的了解。



  • 7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