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0958987480 wrote:同意安安穩穩住套房領股利,也喜歡你文章中的「以待乏也」就是等待時間到來(投資名言)。請問如何判斷公司有無變壞?公司發生何事你會選擇賣出? 小弟是採取看財務報表方式來判斷公司是否有變壞跡象。小弟其實不太重視每個月營收或是所謂每季財務表(這個最多只是在猜測EPS而已)主要是重視第四季財務報表(年報)。小弟也不會單單只看一年年報就判斷好壞。通常小弟買進這間公司之前,前三年至前五年的財務報表已經有看過,並且分析過。買進後連續三年財報表變壞,就是我的賣出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人性總是對別人嚴苛,對自己卻是放縱。假設每一檔股票公司都是學生。學生成績有好有壞,你認為你投資在好學生成功機率比較高?還是壞學生呢?你看學生的成績單,是不是總學期成績單(年報)比小考成績單(營收)、段考成績單(季報)重要?如果只是一次小考段考考差,你就會對這位好學生印象變差嗎?如果會,是不是太嚴苛了?自己求學時代有這樣要求自己嗎?至少我是不會這樣要求自己。我是保守型投資人,我不是不相信壞學生會變好(黑馬),只是我更願意相信好學生比較不容易變壞。因此投資前,我會去看他們的前三年成績單,一但是好學生,我就會列入觀察名單,等待合理的價格。好學生也有失誤的時候,因此除非連續三年成績單都不及格,要不然只是段考小考,或是只有一年的成績單,那個我都算了。而且我相信好學生有個特色,一但這次成績不及格,他們下次會自我要求要更努力。至於壞學生(就像我),通常都得過且過,只要能畢業就好。有人會看股利是否一直減少來判斷。有人會看現金流量表來判斷,例如小弟我就滿重視營業活動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的現金及約當現金變化。營業活動現金流代表公司收進來的錢,現金及約當現金就代表這間公司手頭上握有的現金。有的公司好幾年營業活動現金流都是負數(代表都在賠錢),但如果手頭上現金充沛,那就表示這間公司至少可以熬上好幾年,不會立即馬上出事被抽銀根倒閉。至於很多人喜歡看EPS來判斷。每股盈餘(EPS)你必須要去認真的判斷為什麼會徒然增加或減少。例如:公司把工廠器材設備年限年數延長(折舊攤提年限延長),就會增加EPS,但這個事實上是假的。所以投資要判斷EPS突然變化很大(無論增加或減少),是屬於經常性還是非經常性?例如:這陣子匯率問題,許多電子產業都有匯損,金額都不小。那匯損是屬於經常性損失還是非經常性損失呢?小弟認為是非經常性損失。不是年年月月日日都在會損的呀!這時就算財報難看,或是公司盈利下滑。小弟不但不會賣出,很大機會會趁低價買入。但如果是經常性損失(例如:宏達電),這樣連續出現兩三年,小弟就會認賠賣出,不再持有。舉個例子,小弟長期持有惠光(6508)。今年第二季惠光營收衰退的非常慘,比去前幾年大幅衰退。許多朋友都問小弟,這檔還能抱著嗎?這時候就是對你這間公司了解的程度了,了解的公司才能對他有信心。這也告訴大家,聽明牌是抱不久的,真的要小弟我報明牌,嗯!0050買下去就好,永遠不用看財報了。惠光第二季的EPS確不好看。但他的營利率依舊優異,雖然營收大減,但實質獲利卻沒有減太多,保持優異的管理能力。一樣是零負債的公司,總負債扣除好債(應付系列),保持他一慣的風格。股東權益報酬率也再平均數之間,因此小弟就沒啥好擔心的。至於為什麼惠光會大幅衰退?想想今年三月台灣發生什麼事?想到了嗎?鬧乾旱。到處缺水情況下,農夫無法撥種,怎麼會去跟惠光買農藥呢。(笑)因此這種損失,小弟是把它放在非經常性損失(我不認為年年都乾旱缺水)所以小弟安心持有。其實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當你的持股理由消失時,就是該賣的時候。」
每賣喔!好文分享 推一下彼得林區名言:不要一窩蜂搶買熱門產業的熱門股,低迷、停滯產業中的好公司,通常就是寶 。假如你在絕望時拋售股票,你一定賣得很低。空頭市場和冬天的寒流一樣,如果你預作防備,是傷不了人的,股市重挫,大夥驚慌殺出,正是撿便宜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