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3日訊】近期,資本撤離中國的速度明顯加劇。高盛報告9月份中國資金淨流出高達750億美元左右。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警告說,外國投資者從A股市場的資金流出的速度「前所未有」,此時不要逢低買入中國股票。
上週五(10月20日),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中國境內銀行對客戶淨出售外幣194億美元,這是自2018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準;而銀行端為客戶向海外淨匯出539億美元,這是自2016年1月以來最大的單月流出。
高盛集團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援引其自設的追蹤指標表明,9月份中國資金淨流出已飈升至750億美元左右,比8月份的這一數據增長了近80%。
高盛的分析師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這種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外利率與中國利率之間的差異。中共央行為了刺激經濟一直將利率維持在低位,這使得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收益率差距擴大到20多年來的最大水平。
報告寫道:「中美之間不利的利差可能意味著,未來幾個月人民幣將持續貶值,並面臨資金外流壓力。」
彭博社稱,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經濟逆風和房地產危機持續之際,全球基金一直在拋售中國股票,使得北京當局試圖穩定房地產和避免通貨緊縮的努力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知名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師Laura Wang等在一份報告中也指出:外國投資者從A股市場的資金流出已進入「前所未有的階段」,8月7日至10月19日累計流出221億美元,創下港股通史上最大規模。
上週五(10月20日),近期持續低迷的中國股市遭遇重挫,上證綜指跌破3000點。
對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建議投資者,不要在此時逢低買入中國股票。該行警告說,中國的市場情緒依然脆弱,外國基金可能會繼續拋售中國股票。
路透社23日則報導,隨著中美關係的不斷惡化,許多跨國企業正在「尋找中國替代品」,並加快撤離中國。
「最新的調查顯示,美國商界領袖渴望減少在中國的投資,並將投資轉移到其他更友善的國家。」報導稱,「與華爾街獎勵到中國去進行離岸生產的時代相比,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
報導還提到,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正在撤回在華投資。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在今年8月訪華後表示,有在華美國公司向她抱怨說,由於罰款和突擊搜查等政府行為,導致外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存在風險,中國已變得「無法投資」。
此外,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在今年6 月和7 月進行的年度調查也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中削減或暫停了對中國的投資,創歷史新高。其中有部分公司表示,有計劃完全退出中國。
======================
中國前總理 李克強 掌控經濟發展10年,地方政府大肆補貼,面板廠瘋狂蓋廠, 李 剛卸任一年,突然病逝...中美對抗下,外資陸續外移,中國經濟前景一片烏雲.
北京棒打 出口額最大的富士康,敲山震谷, 又要嚇跑 更多外資 和 台商.
韓青秀/台北2023-10-24
美國近期晶片禁令再升級,中美科技戰對峙煙硝瀰漫,記憶體禁令限制維持不變,但對長江儲存等中系代表廠商的金箍咒預料短期將難再放寬。
業界透露,為了避開美國對128層以上NAND Flash設備出口的限制,長江存儲另闢蹊徑尋覓出路,以「五台山」為產品命名的秘密武器,刻意將層數堆疊降至120層,但升級原有Xtacking結構,I/O速度堪比其他NAND原廠200層以上性能。
近期新產品已陸續送樣驗證,預計2024年初將展開量產,未來120層NAND將成為重點推動的營運主力。
長江存儲2022年後起直追,推出旗艦232層3D NAND晶片,越級挑戰記憶體大廠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鎧俠(Kioxia)等。
但美國大刀開鍘,美系設備供應商受到出口管制規範,迅速停止供貨與相關服務,並在年底將長江存儲列入制裁實體清單,外界曾認為,在缺乏設備商技術支援下,長江存儲2024年起恐將淡出3D NAND市場競爭。
供應鏈透露,為了規避美國禁令的紅線,長江存儲開發Xtacking 4.0新架構,將可望擺脫128層的限制,雖然長江存儲不願再對外強調堆疊層數。
但據悉,「五台山」新產品已從第3季底~第4季陸續送樣認證,配合供應鏈也積極進行調整設計,雖然堆疊層數僅120層,但量產成熟後,不排除可繼續延伸堆疊至240層或以上,不僅繞彎突圍封鎖,且可持續提升成本競爭力。
供應鏈預期,Xtacking 4.0架構的120層NAND可望在年底推出,並有望從2024年第1季~第2季量產,屆時將可供應128、256及512 Gb等晶片產品。雖然短期內不會應用在企業級儲存或高密度產品,但在消費性電子應用或手機品牌供應鏈等領域,長江存儲必然將不會缺席。
長江存儲在禁令前,大量採購的微影機等設備均屬於頂級配置,且目前128層設備機台均逐年攤提折舊成本,產品價格將具有競爭力,基於Xtacking 3.0架構的128層NAND已穩定量產出貨,未來武漢二廠將陸續擴大產量。預計2024年起將大量轉換至120層NAND產品,成為美國禁令限制下的主力製程。
長江儲存的Xtacking技術原理,是將晶圓獨立加工I/O及記憶單位操作的週邊電路,儲存單元則在另一片晶圓獨立處理,並將兩片晶圓進行黏合,不同於傳統NAND原廠堆疊。
Xtacking 3.0架構進一步提高CMOS元件的性能和I/O速度,232層堆疊NAND可擁有2400MT/s 的傳輸速度。據傳,最新4.0架構性能將與其他NAND原廠200層以上的產品表現相當。
業界指出,早在半年前,長江存儲的初期樣品曾一度流出,韓系記憶體大廠曾詳細進行分析,當時對於性能表現與技術架構大為震驚。不過長江存儲直到近期才正式向客戶提出送樣驗證,預期量產品質和性能驗證結果,將在2024年初較為明朗。
但無論初期量產品質表現如何,在中國半導體國產化推動浪潮下,中系品牌及模組業者必然將大力支持導入,長江存儲將在中國內需市場取得無可取代的主導地位。
責任編輯:朱原弘
..........
TechInsights 報告稱,中國長江儲存製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儲存晶片,實現“令人驚訝的技術飛躍”
根據TechInnights 報導,中國領先的記憶體晶片生產商長江儲存科技有限公司(YMTC)已製造出「世界上最先進」的3D NAND 儲存晶片,該晶片被應用於消費性設備中,實現了「令人驚訝的技術飛躍」。
據長江存儲週三發布的一份報告稱,7月份悄然推出的一款固態硬碟中發現了長江存儲的存儲晶片,這表明該製造商在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後,儘管受到製裁的阻礙,但仍在繼續開發先進技術。半導體分析公司。
在此之前,TechInsights 對8 月發布的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Mate 60 Pro 智慧型手機中發現的麒麟9000S 5G 處理器進行了拆解分析,據稱該處理器是由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 製造的。鑑於美國實施的嚴格限制,這款強大的國產晶片令許多產業分析師感到驚訝。
「就像TechInsights 在華為Mate 60 Pro 的海思麒麟9000s 處理器(採用中芯國際7 奈米(N+2)工藝)中揭示的創新一樣,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克服貿易限制並建立自己的國內半導體供應的勢頭TechInsights 在報告中表示:“連鎖店比預期更成功。”
3D NAND記憶體處於儲存晶片設計的最前沿,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應用中高效能運算的重要元件。
隨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長江儲存和晶片行業的其他 21 家中國「主要」企業於 2022 年 12 月中旬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
當時,這家總部位於武漢的晶片製造商正準備以全新旗艦 3D NAND 快閃記憶體晶片 232 層 X3-9070 來挑戰記憶體晶片領導者三星電子、SK 海力士和美光科技。在美國設備供應商 KLA 和 Lam Research 停止向長江儲存銷售和服務後,該晶片大規模生產的前景陷入困境。
然而,據 TechInsights 稱,最近儲存晶片市場的低迷以及行業對成本節約措施的重新關注可能為長江儲存提供了推出更先進、更高位元密度晶片的機會。
長江儲存記憶體晶片進展最新進展搶先報道今年 4 月,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訴《南華早報》,長江儲存已加倍努力與中國供應商合作,協助製造其最先進的晶片。這項工作基於長江儲存的「Xtacking 3.0」架構,消息人士稱,代號為「武當山」的絕密計畫已取得進展。
消息人士稱,該項目打算僅使用中國設備,長江存儲已向國內設備供應商下了大筆訂單,其中包括中國領先的蝕刻工具製造商北京北方華創科技集團,這也是美國公司的主要產品線。拉姆研究。
然而,當時分析師指出了中國晶片製造供應鏈中的許多突出瓶頸,例如缺乏可行的中國國內晶片製造工具替代品,例如荷蘭公司 ASML Holding 提供的光刻系統。這家荷蘭公司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極紫外線(EUV)光刻機的生產方面幾乎處於壟斷地位。
TechInsights 在其報告中沒有評論長江儲存的記憶體晶片是否被認為是使用完全中國製造的工具和組件生產的。
週三,彭博社發布了一份報告,援引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中芯國際已使用ASML 的改造設備,特別是其深紫外(DUV) 光刻系統,來製造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華為智慧型手機中的先進處理器。
大規模生產時,DUV 製程估計比使用更先進的 EUV 微影系統更昂貴,而 ASML 自 2019 年以來已被禁止向中國銷售該系統。
然而,對ASML對華銷售的更嚴格限制即將到來。根據海牙的最新限制,從2024年1月起,該公司將被禁止向中國銷售2,000系列DUV機器。
儘管中國最近在晶片方面取得的突破激起了國內人們對中國在製造國產先進晶片方面取得的進展感到興奮,但一些人專家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生產取得真正進展所需的光刻系統方面仍落後數年。
............
武當山 練功
LCD業務不僅扭虧,而且在三季度TV面板價格漲勢預期放緩的情況下,實現了18.2億(人民幣)凈利潤。這意味著面板行業已重回盈利區間,龍頭公司業績加速改善。
四季度,行業逐漸進入TV面板備貨淡季,但是從10月份價格觀測來看,TV面板價格仍呈高位企穩之勢,並未出現市場此前預期的大幅調整,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極具韌性。
同時主流市場機構紛紛預計,Q4開始手機、筆電等消費將逐步開啟反彈視窗,中小尺寸面板也有望迎來價格的持續反彈,TCL科技、京東方等頭部面板廠商Q4業績表現有望繼續強於此前市場預期。
TCL科技等面板龍頭Q3業績超預期,Q4表現仍值期待
今年以來,在高通脹、地緣衝突及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增速大幅放緩,因此本輪面板行業的逆勢復甦顯得難能可貴,卻也符合產業格局演變的正常軌跡。
根據TCL科技三季報,其第三季度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收256.8億元,同比增長73.0%,實現凈利潤18.2億元,單季度扭虧為盈。由此可見,半導體顯示業務的強勁復甦,是公司三季度業績改善的主要原因。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在面板廠戰略重心由市佔率轉為利潤回報的背景下,行業供需關係有望長期保持平穩,面板價格已經由過去強週期下的大幅波動,轉為具有合理利潤的窄幅波動,行業邁入全新發展階段。
四季度逐漸進入TV備貨淡季,但洛圖科技的最新研判認為,儘管50寸以下TV面板價格在11月可能面臨小幅下調2美元左右,但相對而言這一下跌幅度十分溫和有限,整體仍將維持在高位運行,尤其是55吋以上大尺寸面板價格將會十分堅挺,跌價壓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有分析人士稱,“大尺寸TV面板價格仍將維持高位,中小尺寸面板價格正在築底反彈,整體來看Q4的面板均價表現很可能會強於Q3,繼續維持在主流面板廠商的盈利水平線之上,因此Q4包括TCL科技在內的面板大廠的整體業績表現仍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可能繼續強於市場預期。”
大、中、小尺寸產品價格全線上漲,推動行業盈利中樞上行
以平板、筆電為代表的中尺寸面板方面,群智諮詢預計,進入第四季度全球消費季,品牌積極啟動備貨,部分規格面板價格存在上漲可能。隨著Q3季全球筆電出貨量降幅大幅收窄至9%,包括IDC、Gartner在內的主流消費電子市場研究機構均預計,Q3開始筆電市場已經開始見底,接下來大概率將進入觸底反彈的階段。
分析人士認為,筆電、手機等消費的逐步恢復,有望給上游包括TCL科技和京東方在內的面板行業龍頭帶來進一步的業績支撐,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的反彈號角已經吹響,而且這輪復甦可能具備較強的持續性,不會很快結束。
大尺寸產品價格高位企穩,中小尺寸產品價格持續反彈,這意味著一個月前各大機構關於 Q4 面板市場價格的悲觀預期顯示出明顯鬆動跡象。在此情況下,TCL科技、京東方等頭部面板廠商Q4業績有望繼續強於市場預期。
考慮到2024年是多項體育賽事集中舉辦的一年,包括巴黎奧運、歐洲杯和美洲杯等頂級賽事,將有效拉動需求,這預示著面板廠商明年的業績將更為亮眼。華西證券研報指出,在LCD大尺寸面板漲價的帶動下,面板產業鏈對盈利性的積極性更高,預計明年面板大、中、小尺寸都會有一定的價格漲幅。
作者:華爾街股俠
链接:https://xueqiu.com/3186673154/264774915
来源:雪球
===================
文章重點:
四季度,TV面板價格仍呈高位企穩之勢,並未出現市場此前預期的大幅調整,面板廠商的盈利能力極具韌性。
以平板、筆電為代表的中尺寸面板方面,群智諮詢預計,進入第四季度全球消費季,品牌積極啟動備貨,部分規格面板價格存在上漲可能。包括IDC、Gartner在內的主流消費電子市場研究機構均預計,Q3開始筆電市場已經開始見底,接下來大概率將進入觸底反彈的階段。
這意味著一個月前各大機構關於 Q4 面板市場價格的悲觀預期顯示出明顯鬆動跡象。在此情況下,TCL科技、京東方等頭部面板廠商Q4業績有望繼續強於市場預期。
有分析人士稱,“大尺寸TV面板價格仍將維持高位,中小尺寸面板價格正在築底反彈,整體來看Q4的面板均價表現很可能會強於Q3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在面板廠戰略重心由市佔率轉為利潤回報的背景下,行業供需關係有望長期保持平穩,面板價格已經由過去強週期下的大幅波動,轉為具有合理利潤的窄幅波動,行業邁入全新發展階段。
華星光電 Q3 營收 257億(人民幣),淨利潤 18.2億, 淨利潤率 7%.
如果以友達 Q3 營收 701億台幣來算, 淨利潤率 7%, 代表淨利需有 49億, EPS 0.63元. 實際上,友達Q3不可能這麼好.
TCL 中環(太陽能) 前三季 營收 486.5 億(人民幣),淨利潤 65.8 億, 淨利潤率 13.5 %.
京東方 現在一年折舊費用 1500億, TCL 要850億台幣...遠高於台廠雙喵的 300~350億.
陸廠在 如此大的折舊壓力下,TV報價只略高於現金成本,還能產生淨利,真的嘆為觀止...
雙喵 要合併要趁早, 等 2~3年後, 陸廠大部分 8.5/10.5代廠完成折舊後, 陸廠的價格競爭力又更強了.
日韓面板廠 被市場淘汰, 人事成本太高是主因之一.
台廠友達的人事成本也是很高,LCD業務遲早要被陸廠淘汰. 友達積極轉型到 uLED新市場,不成功便成仁,沒有退路.
如果以友達 Q3 營收 701億台幣來算, 淨利潤率 7%, 代表淨利需有 49億, EPS 0.63元. 為什麼實際上,友達Q3不可能這麼好呢?
因為 友達3.8萬名員工,近期單月營收約 240億台幣,
單季人事和福利費用 高達 110億(虧大錢時) ~140億(賺大錢時).
TCL 華星光電+ 中環太陽能的產能規模比友達大很多,近期單月營收約 690億台幣 ,
單季人事和福利費用約 135億台幣.
TCL 的營收規模是友達的2倍多, 人事費用卻是差不多.
友達若比照TCL的薪資水準,人事費用可降低幾十億. 這是大陸面板廠的優勢.
友達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年薪是 群創的2倍多, 友達所有員工的平均薪資是群創的 1.5倍, 比大陸面板廠高更多.
TCL 中環太陽能過去幾年是 非常賺錢 的金母雞, 賺了幾百億人民幣
但Q3 大陸太陽能瘋狂擴產,內捲殺價嚴重, TCL 中環太陽已經沒那種暴利,
Q3 華星光電 LCD業務淨利 18.2億人民幣,但 華星 部分股權屬於三星和其他股東,獲利也歸屬三星和其他股東,
歸母TCL ( LCD+太陽能+金融) 淨利剩 12.7億, 每股收益0.068元,相當於台股EPS 0.68元.
2023 Q3 | 群創 | 友達 | TCL | 評比 |
營收 | NT 577 | NT 701 | CNY 480 | 群創營收太少 |
折舊費用佔比 | 13.2% | 11.7% | 10.4% | 台廠已沒優勢 |
人事費用佔比 | 16.5% | 17.1% | 7% | 兩岸差距大 |
折舊+人事,費用佔比 | 29.7% | 28.8% | 17.4% | TCL優勢 |
群創 Q3營收 577 億, 折舊費用 76 億, 佔比 13.2 % ,
人事費用約 95億, 佔比 16.5%.
友達 Q3營收 701 億, 折舊費用 82億, 佔比 11.7 % ,
人事費用約 120億, 佔比 17.1%.
台灣雙喵營收太少,台廠折舊優勢已經不在, 台廠人事費用遠比中國業者高,導致雙喵公司虧損. 未來LCD業務很難再和 陸廠競爭.
TCL(含太陽能, 金融) Q3 營收 480億(人民幣), 折舊費用 50億, 佔比 10.4%
人事費用約 34億, 佔比 7%.
單從折舊數字來看 ,台廠一年約 320億台幣, TCL 一年約 850億台幣, 台廠 折舊費用是遠低於 TCL.
但 TCL 的自動化和有效管理,產品結構轉向高端,大尺寸,高價化, 單位產值遠高於台廠, TCL營收大幅超越台廠, 壓低了 TCL 的折舊%佔比,扭轉了新廠高折舊的劣勢.
TCL 上半年營收中, LCD 佔 42%, 中環佔 41%. 但下半年,LCD報價漲, 太陽能報價大跌.
TCL Q3 營收 480億 , LCD 佔 257億, 53.5%, 中環佔 138億 28.7%, 電子產品分銷 和 其他業務 85億.
TCL 官方 對財報的附加說明:
半導體顯示終端需求波動趨緩,且呈現季節性改善,電視大尺寸化趨勢繼續拉動面積需求增長; 不斷優化的供給側格局進一步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大尺寸面板價格自今年3月修復上漲。
中小尺寸面板價格逐步企穩,
受下游新品發佈及備貨的拉動,小尺寸( LTPS/OLED手機) 面板在第三季度出現結構性產能短缺和產品漲價。
中尺寸領域,公司繼續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t9產線順利量產爬坡,市場份額持續提升,顯示器市場份額提升至全球第三,其中電競顯示器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
筆電和車載產品加快在全球主要品牌客戶的導入。
小尺寸領域,通過技術創新不斷增強相對競爭力,LTPS手機產品份額居全球前三,6代LTPS產線擴產專案穩步推進,以滿足多應用類別產品需求;
t4柔性OLED產線稼動率大幅提升,高端產品佔比持續增加,第三季度市場份額提升至全球第四。
展望第四季度,
進一步優化的競爭格局和基於合理商業回報的新發展態勢,將促進行業供需均衡和產業長期、有序、健康發展,
大尺寸產品價格呈現季節性 溫和波動;
中尺寸產品價格趨於平穩,
小尺寸受益於新產品需求帶動,目前產能高稼動率運轉並出現局部漲價趨勢,
公司預計第四季度半導體顯示業務將繼續保持穩健經營。
============
TCL 廣州 t9 IPS 新廠慢慢爬坡,搶攻 友達和 LGD 的 MNT市場.
手機市場突然回春, 手機面板需求大增,缺貨漲價.
華星光電 過去2年滯銷 的 LTPS 和 OLED 手機業務Q3 大幅改善.
pqaf wrote:
群創 Q3營收 57...(恕刪)
【公告】群創董事會決議庫藏股轉讓員工並訂定認股基準日
日 期:2023年10月26日
公司名稱:群創 (3481)
主 旨:群創董事會決議庫藏股轉讓員工並訂定認股基準日
發言人:楊柱祥
說 明:
1.事實發生日:112/10/26
2.公司名稱: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庫藏股轉讓員工並訂定認股基準日。
6.因應措施:
(1)依本公司買回股份轉讓員工辦法之規定辦理,以每股新台幣6.51元轉讓予員工。
(2)員工認股基準日訂為:民國112年10月26日。
(3)本次預計轉讓總股數為40,418,000股。
7.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重大訊息同時
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9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無。
2023上半年 | BOE | 友達 | TCL | 評比 |
營收 | CNY 802 | NT 1145 | CNY 851 | TCL太陽能好賺 |
折舊 | CNY 163 | NT 157 | CNY 97 | BOE 新廠太多 |
折舊費用佔比 | 20.3% | 13.7% | 11.4% | |
人事 | CNY 92 | NT 213 | CNY 68 | |
人事費用佔比 | 11.5% | 18.6% | 8% | 兩岸差距大 |
折舊+人事,費用佔比 | 31.8% | 32.3% | 19.4% | TCL優勢 |
2023上半年,面板行業慘淡, 普遍營收不佳. 但 TCL 的太陽能矽晶圓業務非常賺錢,毛利率23%,合併營收比 BOE還高.
BOE上半年競爭力遠不如 TCL, 但下半年 面板回春,營收大增後, BOE 的競爭力應有大幅改善.
三立新聞網
更新時間: 2023年10月28日 週六 上午11:29
中國經濟委靡不振,地方政府面臨嚴重的財政缺口,許多部門的公務員領不到薪水,甚至出現行政區「跨區借錢」的情況,
前駐中記者歐逸文(Evan Osnos)披露,中國正在要求銀行清查富豪資產,針對擁有3,0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32億元)以上資產的富豪,要求其交出20%財富,否則將面臨全面的查稅。
歐逸文提到,中國經濟體龐大,但在5年之內,許多過去貢獻龐大稅收的產業出現問題,而現在的中國,已出現多家房企爆雷,滿地爛尾樓,地方政府財政耗盡,教師與公務員拿不到薪水等狀況。中國正在尋求財源,並把腦筋動到富豪身上,歐逸文說,中國地方政府正在採取勒索的手段,利用「查稅」這項工具要求富豪們交出財產。
=================
中國經濟灌水,政府財政亂補貼,清零防疫篩檢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現在要發揮共產主義的精神, 叫富人吞錢出來給國家財政漏洞.
富士康,名字有個富, 當然首當其衝, 這回是否要吞出幾百億人民幣, 才能解套?
其實, 中國面板廠已經壟斷全球市場, 北京可以下令 BOE,TCL ,報價再漲個一倍, 一年就可額外賺進600億美金外匯,不無小補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