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6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大摩分析師楊泓極 9...(恕刪)

面板雙虎拚轉型 傳捷報

群創宣布透過活化竹南3.5代LTPS廠,以MEMS on glass玻璃微機電製程技術,推出新一代VGA遠紅外線熱像儀與相關應用,並積極拓展導入智慧移動領域,包括汽車與自動駕駛等更多元場域應用。

友達則採用Corning ColdForm技術,透過大尺寸曲面車用顯示器,搶智慧座艙內裝顯示商機。透過此次合作,友達能夠提供汽車製造商更多時尚而且易於整合的大尺寸顯示器產品。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在「顯示器領域群」面向,深耕本業,邁向多元垂直場域應用之外,在「非顯示器領域群」面向,更跨域創新發展,提高附加價值產品,並活化現有產線,致力整合群創的技術與生產優勢。

此次群創和策略夥伴美商曜晶科技(Obsidian Sensors, Inc.)於研發技術上深度合作,透過活化群創位在竹南的3.5代LTPS廠,以MEMS on glass玻璃微機電製程技術,成功研發出全新VGA遠紅外線熱像儀,未來將可大幅滿足車載、監控與無人機市場需求。

友達智慧移動事業單位協理徐文浩表示,友達致力於發展車載顯示器解決方案,與康寧合作精進技術組合,從高解析度、低反射率的顯示器,到曲面顯示器模組設計的技術組合。

透過此次合作,友達能提供汽車製造商更多時尚且易於整合的大尺寸顯示器產品。Corning ColdForm技術可使得車用顯示器的保護玻璃在室溫下成型,與傳統高能耗的熱成型方法相比,Corning ColdForm技術更具成本效益與節能優勢。
多頭報馬

群創在推出新一代VGA遠紅外線熱像儀,在車用產品應用,動作上蠻強勢的[拇指向上][笑]

2023-10-25 11:41
napoleon0014

噴[^++^]

2023-10-25 14:46
旺宏吳敏求直言,景氣只有變壞不會變好,Q4比Q3差,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看到春燕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特殊性記憶體製造商旺宏(2337)董座吳敏求表示,客戶庫存調整更劇烈,目前看來,景氣只有變壞不會變好,第四季會比第三季差。展望明年,吳敏求指出,明年景氣將與今年類似,下半年才有機會看到春燕。

第三季表現不佳的旺宏,單季營收72.83億元,季減2%,毛利率24.2%,較第2季下滑4.1個百分點,稅後淨損4.08億元,每股虧損0.22元

展望第四季,吳敏求提到,因日本與中國客戶庫存去化緩慢,目前看來「景氣只有變壞不會變好」,遂第四季會比第三季差,且第四季仍會有庫存提列損失的可能。產線變化上,車用可穩定成長、ROM低迷、NOR平穩。

至於明年,吳敏求認為,明年上半年,包括產能利用率,以及庫存水位的情況,大概都跟今年一樣,下半年才有機會看到景氣「春燕」。因應市況變化,旺宏調降資本支出,原估90億元,目前是低於80億元,主因5廠部分設備遞延導入。

====================

聯電Q3獲利優於預期 EPS 1.29元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今公佈第三季財報,22/28奈米晶圓營收佔比達32%,毛利率為35.9%,優於預期的約32-34%,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59.7億元,季增2.1%,每股稅後盈餘1.29元,今年前三季累計稅後淨利為477.9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3.87元

展望第四季,聯電總經理王石表示,電腦和通訊領域的短期需求逐漸回溫,車用市場的狀況仍具有挑戰性,客戶依然採取謹慎保守的方式來管理庫存水位。預期在2024年南科Fab 12A P6擴建產能開出後,聯電將進一步提升22/28奈米的營收貢獻,為聯電的業務發展提供強勁的助力。此外,透過聯電的技術領導地位,將加速推出22奈米相關應用產品,以進一步擴展特殊製程技術的產品線。

聯電第三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70.7億元 ($17.7億美元),毛利率為35.9%,營業利益率為26.8%,22/28奈米晶圓營收佔比達32%,產能利用率為67%,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59.7億元 ($4.95億美元),每股稅後盈餘為新台幣1.29元。

聯電第三季營收為新台幣570.7億元,季成長1.4%、年減少24.3%,毛利率35.9%雖較上季36%略減,但較預期為佳,營業利益153.12億元、季減2.3%,稅後淨利為159.7億元,季增2.1%,每股稅後盈餘1.29元。

王石表示,第三季營運受惠於電腦和通訊領域的需求、產品組合的持續改進,加上較有利的匯率因素,儘管整體晶圓出貨量減少2.3%,營收和毛利率相較於上一季仍維持穩健。

從終端產品的市場來看,他表示,LCD控制器、WiFi、編解碼器和觸控IC控制器等產品推動電腦應用領域的需求力道,射頻前端IC和網路晶片的需求也帶動通訊領域產品的出貨量。

王石認為,2023年儘管晶圓代工產業的市場需求明顯下滑,但聯電透過在產品組合優化上的持續努力,以及來自特殊製程的營收貢獻增加,以穩定的綜合平均售價維持強健的結構性獲利能力。他指出,隨著聯電不斷導入新的特殊製程技術以鞏固我們多元化的產品線,不僅有助於強化客戶的競爭力,也能提升客戶在半導體產業的市場地位。

公司預估第4季晶圓出貨減少5%、平均銷售價格(ASP)持平、毛利率約31~33%、產能利用率約61~63%(低於上季的67%)、今年全年資本支出約30億美元。



=====================

一堆類似友達的凱子,簽下高價長約, 聯電 產能稼動率比面板廠還糟糕, 只有 67%, 全公司 1/3 昂貴的設備和員工空轉虛耗下, Q3 EPS 仍高達 1.29元...

台灣雙喵不要氣餒, 不要當老鼠屎 輕易讓價給品牌, 只要乖乖配合 龍頭BOE 持續控產拉價, 就算市場需求差, 面板產線稼動率只剩 70%, 也是有機會單季EPS 1元.
pqaf
pqaf 樓主

台灣內需 餐飲,禮品,車市,房地產,表面上買氣仍很強勁,但台灣出口業績大幅衰退下,公司獎金福利變少, 台灣內需遲早會 被影響.

2023-10-26 11:05
dennis13

今年確實好像沒有耶

2023-10-26 11:13
LGD財務長金成賢表示,「我們預期第4季獲利能夠轉盈,因下游產業過剩面板庫存調整趨緩」

LGD 上季連續第六季虧損,但看好本季將能轉盈,激勵股價25日盤中大漲4%

LGD第3季營業損失6,620億韓元(4億9,110萬美元),虧損金額年比和季比雖都縮小,但仍劣於市場預期。

上季營收則年減29%至4.8兆韓元,銷售占比最高者為筆電和平板個人電腦(PC)的40%,接下來依序為電視的面板23%、行動裝置面板占28%、以及汽車面板的9%。

LGD把獲利不振歸因於面板需求復甦延後,以及在總經不確定之際,所有產業都在調整庫存

==================

今天原來是 LGD 法說會,看好 Q4 獲利轉佳, 帶動 大陸和 台灣 面板股齊漲. 不過 LGD Q4 可能是來自 iphone 15 OLED 出貨量增加,改善虧損.

AUO 和 LGD 的營收結構都是偏重在 IT 類, LGD 樂觀看待 Q4 ,那AUO 應該也會不錯.
多頭報馬

我勸 AUO 要現實一點,繼續轉型,繼續向車用面板方向前進,不用太理會那些貪便宜的 IT客戶。該漲價就漲價。不賺錢,你賣個屁面板!![冷笑]

2023-10-26 5:53
立訊搶鴻海大單,營收飆 84 倍!王來春為何能獲庫克青睞、成為郭董最大挑戰者?

富士康屢傳問題 蘋果培養立訊分訂單

富士康遭中國查水表 外媒指「產能遷印」也成原因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地方財政困窘,而做為地方政府主要財源的土地出讓收入銳減。為了充實財庫,地方政府逐漸增加對中國和外國企業查稅和採取其他監管行動,提著整肅大刀逼企業交出罰款,而富士康成為最新一個下手的目標。

天風證券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曾透露,立訊正在參與蘋果 2024 年高階款 iPhone 的「新產品導入」,指的是將產品從設計轉化為實際量產計畫的過程,過去這個角色總是由富士康擔任。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7203?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

============================

大陸 立訊精密採用 鴻海式的鐵血管理, 大搶代工業務, 大肆接手 台商中國撤離後的廠房和人員, 連訂單和 台幹都一起收過去.

緯創的工廠效率遠不如鴻海那樣鐵血... 無法競爭,趁早結束.

2020 年立訊,收購緯創崑山廠一躍成為蘋果第三大組裝廠。透過吃下蘋果訂單,立訊營收從 2011 年的 25 億人民幣,到 2022 年已經成長至 2,140 億人民幣的規模,成長高達 8460%;蘋果這位客戶就貢獻了 70% 的收入

同樣一個 工程樣品, 緯創內部流程,宛如公務員心態,每個單位都堅持照自己作業流程, 按部就班,要搞一個月才能做出來, 鴻海卻是從上到下一條鞭管理,只要一周就快速送樣... 兩家企業文化差異,造成緯創競爭力較低落.
pqaf wrote:
同樣一個 工程樣品, 緯創內部流程,宛如公務員心態,每個單位都堅持照自己流程, 按部就班,要搞一個月才能做出來, 鴻海卻是從上到下一條鞭管理,只要一周就快速送樣... 兩家企業文化差異,造成緯創管理效率不彰.


我去過鴻海龍華廠,當時是為板金去的。
當時他們接待的主管說:當天下午拿到圖紙,隔天就可提出工程樣品。
南韓面板4支箭 能否逆轉被中國超車的宿命?

Digitimes 2023-10-26

南韓兩大面板廠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SDC)及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已退出或正在退出LCD面板市場,早晚南韓終將LCD面板市場讓予中國。

然而,目前南韓寄予厚望的OLED,中國正在加速追趕,大挖南韓人才與技術牆角,南韓能夠「技術防守」多久?仍是未定之天。

南韓手上僅存武器首推OLED,包括IT OLED、車用OLED及透明OLED等,這些皆是技術含金量較高領域,中國短期內較難趕上南韓,但南韓也無法完全掉以輕心。

至於南韓較晚涉入的微型顯示器領域,則是最近業界與學界積極加碼投資研發的一塊待開發「寶地」。綜觀上述「4支箭」,能否引領南韓維持全球面板的領先優勢?值得持續關注。

中國加速轉進OLED 手機領域先淪陷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國LCD面板以「低價放量」攻勢,成功贏過南韓,躍升全球第一。從目前情況看來,中國正加速進軍OLED,主要武器為擴大生產泛用OLED產品,同時加速奪取南韓技術與人才,縮小落後差距。

對於中國OLED面板的超趕,中國業界顯得信心滿滿,認為透過不斷擴大投資、提升人力素質,中國不僅在LCD,日後也將在OLED面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複製LCD面板的成功方程式。

反觀南韓業界認為,OLED目前雖然是技術領先,但面板產業正經歷不景氣的考驗,多數業者不得不減緩投資腳步,或是縮小投資規模,加上沒有政府背後奧援,如何抵禦來勢洶洶的中國?只能說南韓業者「有信心、沒把握」。

中國調研機構Sigmaintell估計,2023年上半京東方手機面板出貨量超越了SDC,雖然這其中包括LCD面板,但推測OLED面板佔比也不小。
UBI Research最新報告預測,2025年中國手機(含折疊式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將會超越南韓,中國威脅南韓OLED的「猜想」,恐怕將會日漸成真。

報該告預測,2023年包括折疊式手機在內的手機OLED面板出貨量,市佔率為南韓57.6%、中國42.4%。到了隔年的2024年,雙方差距將縮小為南韓53.0%、中國47.0%。

但到了2025年,中國將逆轉落後情況,南韓市佔率估將跌至45.2%,中國則是上升為54.8%。

南韓還能「技術防守」多久?

南韓專家建議,破解中國攻勢不二法門就是拉大技術差距,強調南韓必須在車用OLED、透明OLED等技術強化研發,持續擴大技術差距。然而,擴大技術差距這一詞彙,多半是說得容易,但施行起來困難重重。

傳中國方面正在加大力道,「巧取豪奪」南韓OLED的人才與技術,目標是複製LCD面板成功經驗,在OLED領域「扭轉劣勢、反敗為勝」。 
實際上,南韓OLED唯一競爭對手就是中國。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以及背後擁有的龐大內需市場,中國正在發動「放量攻勢」,在目前手機市場成長大不如前的情況下,積極瞄準中低階價位產品,開始威脅南韓企業出貨量,其中領軍業者便是京東方。

京東方已成功向面板產業最大客戶蘋果(Apple)供應iPhone 14的OLED面板。南韓業界認為,2023年底前,京東方即便能供應iPhone 15系列面板,與南韓SDC、LGD的技術差距仍大。

長遠而言,蘋果手機面板訂單將是決定中、韓OLED成敗的關鍵風向球。 

南韓有機OLED先發 無機發光面板後至?

目前主導中小尺寸OLED的SDC,正加速朝IT用OLED面板發展。預計SDC將以蘋果iPad的OLED面板供應為起點,確立8.6代OLED的市場主導地位。

先前傳出SDC將投資4.1兆韓元(約31億美元),於南韓忠清南道牙山園區建設全球首條8.6代IT OLED產線,2026年左右量產,預示平板電腦、NB的OLED時代將正式開啟。

LGD目前在大尺寸OLED面板領先,與中國保有較大差距。但令人擔憂的是,由於經濟衰退,影響了觀看設備市場的多元化,綜觀電視市場的成長前景,很可能不再像過去風光。

因此,LGD也積極拓展IT及車用OLED面板市場,同時加緊開發延展實境(XR)相關的OLEDoS(OLED On Silicon)及LEDoS(LED on Silicon)等技術。

車用顯示器方面,SDC正在擴大與法拉利(Ferrari)、BMW、奧迪(Audi)等全球汽車品牌合作。LGD也延續與賓士(Mercedes-Benz)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正在努力拓展相關市場。

就算在車用OLED面板,南韓目前處於領先,但還是無法忽視中國的積極追趕。Omdia指出,除了京東方,天馬、TCL華星及維信諾也計劃生產車用OLED面板,中企在成本和產能方面具有優勢,預料日後將能輕易擴大市場。

綜觀車用面板市場,仍以LCD佔多數,且由中國面板業者主導。預料繼中國陸續主導電視、智慧型手機面板市場後,中國也持續擴大車用面板領域的競爭優勢。

近日專家也呼籲,南韓也許應該更進一步,加快Micro LED等次世代顯示器商用化。

三星透過推出超大尺寸Micro LED電視,企圖佔據市場主導地位,LGD也企圖這此一領域奪得領先地位,基於Micro LED開發了可隨意拉伸與折疊的可延展式面板(stretchable display)。

根據南韓面板產業協會日前發布的《無機發光顯示器產業分析報告》,指出無機發光LED(In-organic LED),是指採用Micro LED、量子點(QD)等無機材料,作為發光來源的顯示器,與LCD或有機發光OLED相比,具有較長壽命及高亮度等優勢。

業界認為,無機發光顯示器市場將在2030年全面爆發。Omdia預估,2030年無機發光顯示器將超越OLED,銷售額約93億美元,佔整體顯示器市場的6.5%。預計到2045年達到799.8億美元,在整體顯示器市場的率40.5%。

中韓OLED正面交火 引爆專利攻防戰 然而,中國正致力從南韓企業搶奪關鍵人才和技術,以彌補其技術競爭力的劣勢。在中國業者以高出數倍的薪資,物色南韓OLED關鍵人才的同時,專利竊盜的嫌疑案件也不斷出現。

SDC相關人士,日前在2023年第2季業績法說會上表示,知識財產權的盜竊與侵權行為正在增加,並且已到了無法忽視的水準,言下之意可能暗指某幾家中國企業。

日前傳出,三星有意減少向京東方採購手機OLED面板數量,電視用LCD面板同樣考慮,改向其他供應商下單,以及可能擴大與LGD合作等消息。

三星與京東方正在美國、中國等地展開專利侵權,目前訴訟戰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埋下三星「去京東方化」的導火線。另一方面,南韓正打算發動全面專利戰,遏止京東方為首的中國企業OLED崛起。 由此也可看出,中國確實正在成為一個,對南韓OLED具有威脅性的競爭對手,並且正在引領一場全面競爭,如果中國繼續加大力道追趕南韓,或許就連南韓,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展出什麼樣的局面。

南韓企業雖在技術不斷展現實力,但是在政府的支持方面,總是遠遠落後於中國。南韓面板產業如果想要重新奪回全球第一寶座,短期內勢必得牽制中國的OLED發展。

長期而言,南韓雖在無機發光面板的投資不足且起步較晚,但是如果政府大規模給予支援,加速打造產業生態系,也許後勢仍然大有可為。




pqaf
pqaf 樓主

BCH 已經把錢準備好,等台灣業者 uLED量產,直接整個團隊挖過去用...[笑到噴淚]

2023-10-26 11:37
napoleon0014

錢在前面,一點台灣人的精神都沒有[^++^]

2023-10-26 15:13
扯後腿的原來是台灣雙貓

面板大陸廠京東方在2023年強勢漲價,讓電視品牌商因議價力削弱,計劃2024年大砍京東方電視面板訂單,轉向LGD、友達(2409)、群創(3481)等廠商採購,法人預期面板雙虎的產能利用率明年將有所支撐,有望喜迎轉單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1026700315-430203?utm_source=rss&utm_medium=MoneyDJ-app&utm_campaign=rss-MoneyDJ-app&sysid=6927db99146972af
jerry040161

現在接便宜單的確是扯後腿的攪屎棍

2023-10-26 13:01
justinjwlin

電視品牌商因議價力削弱,計劃2024年大砍京東方電視面板訂單。轉單就是為了打壓京東方強勢主導漲價的氣勢。

2023-10-26 13:26
美國高通公司全新加入PC戰圈,即將引發"蘋果"、"英特爾"、"AMD" 等 PC大會戰

全球最強!高通驍龍X Elite處理器極為恐怖,徹底爆殺蘋果M2 Max。12個4nm大核心,無死角碾壓英特爾與AMD。開啓AI PC時代,自研Oryon CPU:

高通全新的PC運算平台,命名升級為驍龍X系列,首發旗艦型號驍龍X Elite採用了和驍龍8 Gen3同款的台積電4nm製造工藝。按照高通的說法,在單核效能方面,驍龍X Elite可以領先蘋果M2 Max接近14%。對比英特爾旗艦級酷睿i9-13980HX,效能領先大約1%,功耗卻低了足足70%。對於生成式AI能力的支援。它採用行業領先的Qualcomm AI引擎,基於Hexagon NPU構建,能夠實現45 TOP的效能。


**********************************************************************************************
YT 科技新聞網紅 "侃侃有餘" 所發佈新聞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u1EM9-cjc "之標題介紹
pqaf
pqaf 樓主

arm 功耗只需 3成, 效能卻可直接 X86旗艦機片, 太不科學了, 這樣的話, AMD intel 不用混了. arm 9/14 剛在 那斯達克掛牌上市.

2023-10-26 11:15
jerry040161

樓主也知道不科學啊,所以其實arm的省電只是都市傳說

2023-10-26 12:58
輝達禁令突生效 陸搶單夢斷
7款「特供版」晶片,即日起停銷中國
04:102023/10/26 工商時報 黃欣 、 翁毓嵐

美國針對先進AI晶片最新禁令提前三周生效,晶片設計巨頭輝達(NVIDIA)24日宣布,鑑於美方管制禁令提前到10月23日,該公司即日起將停止向中國銷售A800、H800以及L40S等7款「特供版」晶片。


■美方突襲取消轉圜時間

美方突襲式取消30天轉圜時間,讓正趕單出貨的台灣供應商及在中國地區的客戶皆猝不及防,不止是備貨,連搶貨都來不及。

根據輝達上繳美國證監會(SEC)的8K文件指出,美國政府已通知該公司若未取得許可,必須立即停止出貨部分AI晶片給中國,影響到晶片產品包括A100、A800、H100、H800以及L40S等,但預計短期內不會對該公司業績產生明顯影響。

美國商務部稍早也宣布,將推出全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定不僅提高對先進AI晶片的定義,同時為避免晶片被轉售到中國,還預防性地增加40多國的出貨許可要求。根據路透報導,美國最新的出口禁令原訂在11月16日生效,但提前到10月23日。輝達25日晚間7點半美股盤前股價下跌0.29%,暫報435.38美元。

美國晶片設備商也卡關

除輝達外,美國新規也會影響美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向中國銷售和出口半導體製造設備。

台廠方面,據了解握有出貨往大陸訂單的伺服器供應商,才依原訂11月起陸續交貨至在中國的客戶訂單,緊急盤點手上的H800和A800可供量,希望能搶在11月第二周前趕單出貨,現則已全面喊卡
.............
美方突襲式取消30天轉圜時間,讓正趕單出貨的台灣供應商及在中國地區的客戶皆猝不及防,不止是備貨,連搶貨都來不及。

今天 股市 也 猝不及防
LCD面板廠利用率預計4季開始回落

DSCC 研究諮詢 2023-10-26






frank1253

面板廠第四季度(農作物)由於品牌廠的單都相對很高[不知]

2023-10-26 12:40
多頭報馬

應該是指"稼動率"吧?這個詞比較可能。

2023-10-26 16:35
  • 380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